小說:歷史的內容與虛實

書名:《民國大家與當代學術》

關鍵詞:現代都市

簡介:

獨立探尋蔡元培、胡適、章太炎等十幾位民國大家的學術人格,深入解讀他們奠定的哲學、邏輯、歷史、語言、教育、法學等學術學科,對當代學術學科的種種問題進行重新探討。

推薦指數:⭐️⭐️⭐️⭐️ 點擊下方卡片立即閱讀

(此處已添加小說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精彩試讀:

二、中國歷史的內容問題

顧頡剛先生為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週刊所寫的《一九二六年始刊詞》,被認為是中國新國學誕生的標誌,也是科學研究整理中國歷史內容的宣言書。文章中說:“我們的機關是隻認得學問,不認得政見與道德主張的。……事實是不會變的,我們所怕的只在材料的不完備,方法的不周密,得不到真實的事實。”他的這種歷史哲學認識,在中山大學操辦歷史語言研究所的時候又進行了具體闡述:“我們研究歷史感著痛苦,最沒法措置的是記載的偏畸。我們研究歷史的人,要打破以貴族為中心的歷史,打破以聖賢文化為固定的生活方式的歷史,而要揭發全民眾的歷史,要把聖賢文化和民眾文化平等研究。”

當時的中國歷史,《戰國策》、《左傳》、《史記》、《資治通鑑》等被稱作經典,然後是各個王朝的斷代史,動輒幾十卷,數量之大舉世無雙,但無非帝王將相爭權奪利的無聊過程和他們生兒育女的生活細節,顧頡剛先生文雅地稱之為聖賢文化的歷史。

顧頡剛先生在中山大學的時候,“立意在繼續北大同仁所要做而未成功的工作”。他在中大發起民俗學會,創辦《民俗學會叢書》,開始為中國歷史內容從聖賢文化轉變為聖賢和民眾文化收集資料,積累素材,“也想同時記錄史料,重編國史。”遺憾的是,他很快又離開了中大,回到北京,雖然也繼續從事著《古史辨》的工作,但隨著抗日戰爭爆發,他把大量時間和精力投身到抗日救亡活動中,編輯通俗讀物向民眾宣傳抗日,他說,讀書人天天看報,用不著我們宣傳,我們要做的是用通俗的百姓語言編輯歌謠,讓民眾知道。加上後來國共內戰,時勢變換,顧頡剛先生的國史始終沒見蹤影。

國內現在流通的中國歷史,基本屬於三個版本的內容。一個是呂思勉先生的《白話中國通史》(1921年出版),中國第一部白話通史,此後,1941年,范文瀾先生的《中國通史簡編》出版,1999年,白壽彝的《中國通史》出版。這是中國通史的三個版本。范文瀾先生參加過考辯古史,呂思勉先生作為史學前輩也參加考辯並參與《古史辨》第七集的編輯,白壽彝先生是顧頡剛先生在燕京大學的同事,得力助手。三個版本,呂思勉先生的《白話中國通史》分為文化史和政治史上下部分;范文瀾先生的《中國通史簡編》和白壽彝先生的《中國通史》都只直接分歷史時期,各個時間內將政治與社會文化前後安排。三個版本的主要內容都大同小異。

按照顧頡剛先生的歷史觀,歷史可以看成兩套,一套是事實的歷史,一套是記載的歷史。事實的歷史一定存在,但天長日久,許多事實我們無從得知。記載的歷史,記載的就是事實的歷史,但記載的工具無論是文字也好,視頻也好,都沒有可能將全部事實記載出來,記載的就只是事實歷史的部分內容。中國歷史的內容問題,指的就是記載的歷史,也就是歷史書籍之類。

記載的歷史只可能是事實歷史的一部分,而且只是一小部分,甚至可以說是極小極小的一部分。這一部分是否代表著事實的歷史,是否可以從這極小的記載部分認識事實的歷史,就必須要有概括性、代表性、提示性,否則,記載的歷史就不能夠表示事實的歷史。

正如顧頡剛先生所言,中國歷史的內容長期表現為“貴族的歷史”。上述三個版本的中國通史,主要內容實際上就是呂思勉先生的中國政治史,“貴族的歷史”指的就是這種政治史內容。

歷史,記載的歷史,由於它只能記載真實歷史的極小部分,這部分歷史,不僅意味著記錄著人類社會的過去,它同時意味著“讓過去告訴未來”,把過去的事實記載下來告訴人們,它雖然過去了,但不能讓它出現在未來,或者,不能讓它在未來消失,這是歷史存在的價值,否則,也就用不著記載歷史了。

顧頡剛先生在《古史辨》裡有這樣一段話:

秦漢以下直到清末,這兩千年的社會是一個基礎在同一的經濟構造上建立而成的社會。我們從歷史上去觀察,看見這兩千年的社會生活是時時變換的,最顯著的便是政治上的朝代更換。其實,這種朝代的更換是表面的,枝葉的,在社會的經濟構造和伴生的組織根本上,骨子裡卻沒有改變。

眾所周知,我們通用的中國歷史內容始終主要記載的是政治內容,甚至,所記載的思想內容、社會習俗內容、生產活動內容都圍繞政治內容而服務,理論上看,它們只能稱為中國政治史,而不應當使用中國通史的名稱,名實不副。要知道,中國歷史,儘管中國社會長期處於政治活動控制一切的狀態,中國社會的人類活動並非如此單一,同世界上其他地方一樣,同樣存在著各式各樣的社會活動。

例如,1934年,顧頡剛先生創辦《禹貢》學會和半月刊,“但以中國歷史之長,地域之廣,多的是材料。”他聽說王同春開發河套的故事後,出版了一期《河套水利調查專號》,由此開始了邊疆各民族和歷史地理的調查和研究,並同時開始關注《地方誌》。“即使是在古籍中,也有不少的民族信仰,民眾生活,但是一向為聖道王功所包蒙了”。

種種原因,顧頡剛先生所指的歷史內容後來被歸納到民俗學範圍,與歷史分道揚鑣。中國歷史的主要內容就成為政治專門史,但打著中國歷史的名目。

三、 中國歷史的虛實問題

“層累地造成的中國古史”是顧頡剛先生的著名論斷,《古史辨》對之進行了長篇累牘、不厭其煩的論證和考辯。 90多年過去,沒有誰膽敢站出來否定這個論斷。許多人只能假裝不知道它的存在,為了附和個別人主張的歷史認識,或者說他們的特殊需要,將中國歷史編造成為他們所需要的樣子。於是,大量的歷史事實被一些虛無縹緲的歷史概念所替代。

比如封建社會,這是一個抽象概念,在當代中國歷史記載中普遍使用。它不僅成為人們認識中國歷史的基本框架、原則,也同時構成了中國歷史的主要內容。當人們認識公元前221年直公元1894年之間的中國歷史,很多人就非常明確地使用封建社會來表達,即使從事歷史研究的著作,也大都將這個概念作為一種前置條件,“由於是封建社會,就必然這樣那樣”, 將它充當成了一種歷史事實進行描述。

封建社會這個概念並非一種歷史事實,退一萬步說,它真實地描述出了某種社會的特徵,但所描述的特徵也是許多種歷史事實的集合,那許多歷史事實才是歷史內容,歷史記載的是具體歷史事實,抽象概念最多隻能作為歷史研究的專業術語使用,一旦作為歷史事實使用在歷史中,即使只作為標題,也失去了歷史的真實性,成為一種虛幻的歷史概念。

在歷史裡,使用某個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指稱某種歷史現象,如“秦朝”、“官渡之戰”、“毛澤東時代”等等,都能夠明確表示其所指示的歷史事實。但封建社會這種概念,則並非依照某一歷史事實而出現,而是脫離所有歷史事實而人為製造出來的一種概念,相當於強姦歷史的行為。這種概念,看似與歷史事實存在關聯,實際上與任何歷史都沒有聯繫。比如,說1894年前的中國社會是封建社會,那麼,為什麼公元前221年之前的中國社會不算?為什麼1894年之後的中國社會不算?公元前221年之前的中國社會和1894年之後的中國社會,無論從那個角度看,都與中間的中國社會存在大量的相同和相似特徵,相反,完全不同的特徵並不存在。

類似的抽象概念還有很多,如資本主義社會,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等等,這些抽象概念並沒有明確描述出一種獨特的歷史特徵,只是對個別歷史事實進行的一種牽強附會的抽象,與真實的歷史事實脫離甚遠,並不能夠用以表達歷史事實和內容,當它們用於歷史記載裡,就使得歷史成為一種虛幻縹緲的內容,似是而非,不便於認識歷史真實。

歷史除了必須尊重歷史事實之外,還必須尊重一般歷史常識。

由於歷史是記載過去的事情,許多過去的事情當時不曾記載,後來的歷史內容往往無法找到當時的事實證據,比如300萬年前的歷史,1000萬年前的歷史,它們早已經消失無蹤,這種情況下,我們並不能否認歷史的存在,只能通過人類的認識常識進行推論。這種歷史常識缺乏歷史事實,但不缺乏客觀事實。比如,17000年前西班牙出現了巖畫,中國發現的巖畫至今只有6000多年,那麼,17000年前的中國人什麼樣?西班牙人的巖畫就成為一種歷史常識,可以用來推測當時中國土地上的人類生存狀態。

歷史常識也是一種實在的歷史認識,或者歷史推論,與那種抽象的無歷史依據的概念不同,歷史常識能夠幫助我們認識歷史事實,抽象概念則往往誤導我們產生虛假的歷史認識。

本文節選自《民國大家與當代學術》,喜歡的朋友點擊上方小說卡片,即可閱讀全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