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位畫畫“不要臉”的人,怎麼就成了大師?

这两位画画“不要脸”的人,怎么就成了大师?

ID :www1shoucangcom

这两位画画“不要脸”的人,怎么就成了大师?

豐子愷在緣緣堂二樓書房作畫,1937年春

豐子愷,散文家、畫家、文學家、美術與音樂教育家。俞平伯曾評價他的繪畫作品:一片片的落英,都含蓄著人間的情味。

这两位画画“不要脸”的人,怎么就成了大师?

豐子愷的作品同他的人一樣,都給人帶來無窮的情味。然而,這樣的豐子愷,並不是一日練成的。人的成長都是要經歷“打碎了重塑”的過程,在豐子愷的重塑過程中,有一位日本人,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这两位画画“不要脸”的人,怎么就成了大师?

竹久夢二作品《蚯蚓》

豐子愷與竹久夢二的“邂逅”

1921年,豐子愷東渡日本學習藝術。當時正逢中國傳統文化受到懷疑並全盤西化的時代,所以豐子愷最開始走的是西洋畫路子。到了東京後,他天天對著模特兒畫人體素描,接受學院式的訓練,內在精神卻還是東方的,這使他開始懷疑,學習西洋畫是不是成為畫家的唯一途徑。

这两位画画“不要脸”的人,怎么就成了大师?

竹久夢二作品《囚犯聽到了楊樹落地的聲音》

直到有一天,豐子愷在東京一箇舊書攤上,發現了竹久夢二的畫作,這個日本畫家用寥寥幾筆並結合東西方畫法描繪的人間世相,讓豐子愷驚訝不已。後來豐子愷曾多次回憶發現那“小小的毛筆畫”時的驚喜:“熔化東西洋畫法於一爐。其構圖是西洋的,畫趣是東洋的。其形體是西洋的,其筆法是東洋的。自來總合東西洋畫法,無如夢二先生之調和者。”

这两位画画“不要脸”的人,怎么就成了大师?

竹久夢二作品《象之旅》

從此,竹久夢二就成了豐子愷的男神,他的藝術形式引起了豐子愷的關注,並啟發了他許多思考。

竹久夢二到底是怎樣一個畫家?他的作品為何會讓豐子愷驚喜不已?

这两位画画“不要脸”的人,怎么就成了大师?

竹久夢二(1884-1934),原名竹久茂次郎,日本大正時期浪漫派畫家、詩人,其作品兼具詩畫之美,享譽世界。他不曾上過任何美術學校,不曾加入任何美術團體,也不曾參加團體性美術展覽會,是一位自學成才的特立獨行的畫家。

这两位画画“不要脸”的人,怎么就成了大师?

左為豐子愷為《春雨》畫的封面圖,右為竹久夢二插畫《呵護》。

他熱衷於描繪人們的日常生活,以簡練的畫風與親民的題材轟動了整個日本,使平民百姓產生情感共鳴。

竹久夢二對豐子愷的影響

这两位画画“不要脸”的人,怎么就成了大师?

左為豐子愷漫畫《爸爸回來了》,右為竹久夢二漫畫《接爸爸》。

受到竹久夢二作品的啟發後,豐子愷的繪畫創作由油畫轉而回到中國畫,但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中國畫,而是東西方繪畫元素的混合。在人物與場景的描寫上,大致符合西洋畫的焦點透視,從構成作品的主體形態上,卻仍然是中國畫的線條。

寥寥數筆 勾勒人間百態

这两位画画“不要脸”的人,怎么就成了大师?

竹久夢二畫作《classmate》

豐子愷曾試圖把縈繞心中的種種瑣事與場景詳細地描繪,卻發現精細的描摹遠不及寥寥數筆所勾勒出的詩境。直到看到竹久夢二的作品,他才猛然醒悟:“ 古人云‘詩人言簡而意繁。’我覺得這句話可以拿來準繩我所喜歡的漫畫。我以為漫畫好比文學中的絕句,字數少而精,含義深而長 。”

这两位画画“不要脸”的人,怎么就成了大师?

豐子愷《小學同學》

夢二毛筆速寫線條的簡練和傳神,甚至不畫眼睛或五官這樣的表達手法,也被豐子愷借鑑和吸收了,成為日後豐子愷漫畫的一大特色。

这两位画画“不要脸”的人,怎么就成了大师?

20世紀30年代初,上海《新聞報》有一篇評論著名畫家豐子愷的文章——《豐子愷畫畫不要臉》。豐子愷看後大吃一驚,怒不可遏。心想:我與作者素不相識,無怨無仇,為何竟遭此辱罵?待看完全文,豐子愷卻會心一笑。原來文章是分析他畫的畫,人物臉部雖然大都沒有眼睛鼻子,但卻惟妙惟肖,極為傳神。

畫中有詩意 弦外有餘音

这两位画画“不要脸”的人,怎么就成了大师?

竹久夢二作品《Alone》

竹久夢二曾經說過:“我想當詩人,但我的詩稿無法取代麵包。有時我以繪畫形式代替文字寫詩。”因此,夢二的畫和詩有種特殊的味道,“小中能見大,弦外有餘音。”

这两位画画“不要脸”的人,怎么就成了大师?

豐子愷《水光山色》

漫畫中“詩趣”的表現,也是豐子愷漫畫的一大特色。豐子愷對於中國古詩詞頗有研究,他本人亦有相當數量的詩詞作品。因此他可以敏銳地感受到竹久夢二畫中的“詩趣”並樂於品味。他曾多次評價竹久夢二的畫:“使人看了如同讀一首絕詩一樣,餘味無窮。”

这两位画画“不要脸”的人,怎么就成了大师?

竹久夢二畫作《山》

大意為“山的肚子脹起來啦。為什麼會脹起來呢?

因為它喝飽了雨水,就脹起來啦。”

漫畫這一形式多用來表現諷刺、滑稽、詼諧等,竹久夢二卻用以表達深沉嚴肅的人生滋味與柔軟的詩意,這些實在讓豐子愷難以忘懷並評價道:“這寥寥數筆的一幅畫,不僅以造型的美感動我的眼,又以詩的意味感動我的心。”於是,豐子愷決定在創作中將西洋的構圖與中國文人的詩意結合。

这两位画画“不要脸”的人,怎么就成了大师?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李煜 《相見歡》

豐子愷初作《無言獨上西樓》發表後有人批評道,“這人是李後主,應該穿古裝。你怎麼畫成穿大褂的現代人?”豐子愷對此回答說:“我不是作歷史畫,也不為李後主詞作插圖,我是描寫讀李詞後所得體感的。我是現代人,我的體感當然作現代相。 ”

这两位画画“不要脸”的人,怎么就成了大师?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蔣捷《一剪梅·舟過吳江》

这两位画画“不要脸”的人,怎么就成了大师?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 《登飛來峰》

这两位画画“不要脸”的人,怎么就成了大师?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王駕 《社日村居》

这两位画画“不要脸”的人,怎么就成了大师?

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 蘇軾 《後赤壁賦》

講到這裡,不得不說,竹久夢二對豐子愷影響還是很大的,不光體現在畫風上,還體現在將詩意與繪畫結合,講述世間人情冷暖!

【彩色熊貓】微信號:icolopa-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