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后农村最缺什么?

黄蜂二师兄


五年后,农村缺什么?

肯定是劳动力(种田人),老一辈的种田人干不动了,进入到了养老期,90后几乎都不肯留家种田了,70,80后留下了一批种田人,但随着物价上涨,粮价下跌的境况,又有一部分人选择了出租土地,外出打工去了。毕竟土地租金还是很可观的,如果几年内粮食价格再不回升,种田人就更少了,现在就出现了这样一批人,国家给的黄豆补贴高,一亩地补4千多,有些人贪图国家补贴款,也来种田,大面积包地种黄豆,租金才2-3千多一亩,这样包地还挣钱,雇人把地种了,就不管理了,反正秋天收多少都是挣的,这样的种田质量,根本就是浪费土地。




四叶菜儿


五年后,农村最缺什么?有的说缺人情,有的说缺人才,有的说缺爱情,你们说的都太高、大、尚了,你们沒有真正地去到农村看一看,你们不了解农村,依我说,五年以后,农村最缺的就是农村最基本的元素:人!

前天,我有事去了一趟农村,真正地在农村呆了两天。(我的老家在苏北的一个农村)

我漫步在农村己经水泥硬化过的村中路上,心情无比的凄凉:村中死气沉沉。


锈蚀的大锁,锁住了一个个空荡荡的院落,透过低矮的院墙,可以看到:脱落水泥的屋檐、碎了玻璃的窗户、满院一人高的杂草、杂乱无章的小树。

我漫无目的的,游荡在那个原属于我的村中,此时的我倒真有点象个孤魂野鬼。村中沒有炊烟、沒有鸡鸣、沒有狗叫、甚至连喳喳的鸟叫声都沒有,只能偶尔见到几只急匆而过的黄鼠狼,可能是由于太长时间沒有见到过人的缘故,有的还立在破败的院墙上,仔细地打量着这个闯入他们领地的我。



破败!破败!除了破败,还是破败!

终于碰见了一个弯着腰、低着头、颤颤巍巍的老者。他柱着一个如同他一样干枯的树棍,仔细地打量着我:您是某某家的孩子?我辛酸地看着这个老人,脑海里努力地在搜寻着模湖的记忆:噢,您是王大爹吧?老喽,您真的老喽。王大爹自言自语地说到:村里沒人了,都外出打工了,只剩下我们这些不中用的了。我鼻头一酸……


何时?何因?农村会变成如今这般光景,真心希望能够引起某些有良心的专家的重视:农村出路在哪?如何重振农村?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中华民族的复兴,农村不能缺席!


下岗老三


五年以后农村最缺的不是医疗资源、不是教育资源,最缺的就是年轻人,要问年轻人去哪里了,有的去大城市漂泊追寻自己的梦想,有的在县城里贷款买了房子。


我老家是农村的,每次回家,很少看到年轻人,更多的是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同龄的伙伴早已在城里买了房子,当父母的在孩子结婚之前,也都会想法设法的给孩子在县城买一套楼。

农村已经不再像是以前的农村,记得小时候。大家围着种地的事情转,插秧、放水、割稻子,忙了一年大家筋疲力尽的,如今农业机器化,过去地里要半个月做的事,如今半天就完成了,不需要那么多的劳动力。农村人也会自谋生路。



而且,现在物质比较丰富,大家都不甘于在地里种田的生活,会有更高的追求,“去挣大钱”是每个年轻人的梦想,所以我认为五年后农村最缺的应该是年轻人。


我是焱垚


别说五年了,就是现在过年回家,都已经展现的淋漓尽致了。农村,现在或者五年以后,最缺的是年轻人!


还记得小时候一到过年,村子里面永远是热闹无比,鞭炮声声不绝于耳,每一条街道上都是上跑下窜的小孩子,


天气好有太阳时,还有出来晒太阳唠家常的老人们,辛勤劳作一年的年轻人们也可以好好的休息几天。


那个时候的农村人,生活都过的清苦一些,可是每到过年年味是那样的浓厚。


晚上吃完饭,出门就看到成群话家常的街坊邻居,小孩子则是聚在一起放鞭炮,捉迷藏,玩你追我赶的小游戏,到处充满着欢声和笑语。


现如今过年回家,除了有社火的几天,其他时间都是冷冷清清。


晚饭过后,也都是自己一家人窝在家里看电视,街道上再没有往昔的那种热闹劲了。


前几年每次回家还可以约一起长大的小伙们聚聚,吃着瓜子,喝着小酒,怀念小时候的种种糗事。


现在回家,不是这个有事没有回家,就是那个公司没有放假,还有的要值班,然后大家聚会的次数也就越来越少了。



目前还待在农村的年轻人也是越来越少了,除了少数没有读过书,还在家里务农或者做生意(开小商店),其他多数都在外地工作或者打工,其中88%的外出后都在外面安家立业。


在大城市或者小城买了房子,有条件的就接小孩一起,没有条件的就留老人和孩子在农村老家。


所以,现在的农村,或者说五年以后的农村,最缺的是年轻人。


除了越来越少的年轻人,五年后的农村,还缺少的就是往日质朴的民风。以往提及农村人,首先想到的是他们的质朴、憨态可掬、纯粹和勤恳。


以前在农村,人们聚在一起首先聊得是哪一家人以前一贫如洗,日子过的是村里最差的,后来通过起早贪黑,勤勤恳恳的努力,日子过的越来越好。


看着别人日子好了,彼此是不断的赞扬和互相学习,一家追赶一家,通过自己的努力过的比别人更好。


现在人们的日子过的是越来越好了,可是种种怪像也不段显露:互相攀比、打牌赌博、好吃懒做、互相诋毁。


往日那种淳朴的民风渐渐流逝了。可以想见,如果继续这样,五年之后会是何种情况!


有书知道


五年以后农村最缺的应该是村卫生室的医生,种地的新农民,村庄小学的教师,以及养老服务配套设施!我只是以我们大部分的村庄为例来谈谈,有可能分析的不全面!如有不对请留言给我!🙏🙏🙏

村卫生室的医生以及护理人员

我们村里是行政村,下面有两个自然村。人口也有将近2000人但是只有一个将近65岁的医生和他媳妇开的诊所!说实话现在虽然交通方便了但是村里有个诊所,看病还是比较方便的。但是这几年随着医生的年纪增大了,眼睛的视力对于打针💉还可以,但是对于挂点滴越来越扎不进去针了!孩子们都不愿意干这个行业!也许真的在5年以后我们村里也没有这个看病的小诊所了!

种地的新型农民

我们属于平原地带,种地应该还是比较方便的。因为现在我们这里的收种都可以实现机械化。但是真正在家种地的主力军还是5060后的父辈那一代的人,708090和00后的基本上没有在家种地的。从去年我们村里流转承包土地的价格就可以看出来的。2018年每亩地的承包费是220元~240元每亩地。在我2016年种地的时候每亩地500元钱,2017年的时候是400元每亩地。



村庄小学的教师以及小学

我们村里的小学的学生一年比一年少,原先的时候小学有一到五年级,现在只有一到四年级,每个班级最多有20个学生。这个结果还是在2018年暑假的时候我们村里和隔壁村的小学合并以后才有的这个人数!老师现在还缺人,真的没有人愿意到农村来。

对于老年人的养老配套设施基本上可以说没有,我们这里还是老一套的养儿为防老的思想,老年人还是靠自己的儿子们来养老。

未来几年农村的变化还是比较期待的,毕竟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已经开始实施!只是希望我们农村不但物质生活提高了还要把精神文明提高上去!🙏🙏


豫东小农


脸叔认为农村五年后和现在一样,最缺的是:“希望”。

其实不难发现,现在农村的年轻人,包括一些年长的长辈都在努力在外发展、谋生,不为别的,就是觉得外面的世界希望更多,发展空间更大,可以赚取更多的资金。

作为我本人内心里还是比较怀念以前小时候在农村的时候,很简单,很快乐,没有这么多的套路和你我之间的尔虞我诈。

现在的农村,什么都变了,没有了生机,没有了欢乐,更多的也变成了攀比、勾心斗角,处处都是死气沉沉的景象,这就是为什么我说农村今后最缺的是:“希望”。

想象一下,我们儿时的农村,尤其在秋收的季节,在农村的每一处宽敞的场地里,那一群群追逐嬉闹的孩子,忙碌的大人们看着这群孩子打闹,脸上不由自主露出的那一抹幸福与满足的微笑,这一幕幕的场景,在现在农村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真是感觉可悲又可惜。

现在的农村,人们的物质生活虽说是越来越好了,可脸叔总觉得少了很多东西,少了很多使我们快乐的东西,多了一些让我们总感觉是负担的东西出来。

走在如今的农村里,熙熙攘攘的老人,很难看见有年轻人的身影,田野里也很难看见热闹的耕作景象,完全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地方,这种没有希望的地方,我相信是谁都会想去逃离。

所以,我们应该更多的是考虑:“如何让我们的农村继续充满希望”。


--END--


大脸Sir


年轻人,我认为五年后农村最缺的就是年轻人,不说五年后,就说现在农村年轻人就很少,本身我就是农村的,现在如果去村里大街溜一圈几乎是碰不到年轻人,如果是在过年的时候还可能碰到扎堆的年轻人,现在年轻人都几乎外出打工,条件好一点的都在城里买房子了,都定居在城里了。

为什么年轻人会远离农村,因为农村教育条件和生活条件较差。首先我们先说一下教育条件,现在年轻人娶妻生子,都想给自己的子女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条件,现在城里的教育方式都是比农村教育方式强很多的,这点农村永远也比不上城市的!再者就是生活条件,现在农村年轻人收入也不低,都想让自己的生活条件提高,在农村一个村可能再有一个超市,买东西什么的都不方便,更不要说叫外卖了,而城市这个由太多的选择了,所以说年轻人都想让自己的生活变得美好起来!

你感觉五年后农村最缺少什么,请在下方留言关注!


农人村妹


5年后的农村最缺什么?我的答案可能和大家不一样,我的答案是5年后的农村最缺的依然是生机与希望。

30多年过去了,我还是清清楚楚的记得小时候的农村是什么样子的。改革开放刚刚兴起,分田到户也刚开始没几年,虽然大家还有很多话不敢说,但是干劲十足,整个农村一片生机勃勃,那时候农村活很累,夏天大人干了一天活都到河里洗澡,边洗边聊天。农村生活好的家庭已经能够全年吃上白面,条件差的还要用玉米面补贴几个月。小孩子上树掏鸟,下河摸鱼,农村空气清新,河水清澈。

我一直认为80年代初期的农村是最有活力的农村,虽然生活说不上好,但是大家都充满希望,所有人都相信,只要我好好干活,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80年代也是我国城乡差距最小的年代。

现在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可是农村却日益萧条破败,城乡差距越来越大。今年的一号文件说要持续推进农村公共服务建设,所以不管进度快慢,农村的道路硬化,路灯安装,垃圾收集,清洁厕所,甚至标准卫生室,幼儿园,在5年的时间里慢慢都会有。但是80年代初期农村的那种生机盎然的精神和希望可能再也找不到了。


病虫防治and农业科普


想把农村回到6.7.80年代是不可能了,五年后的农村最缺什么?我的回答是缺“人”,和国家有力的“政策”,两种。任何的大城市,小都市,小镇,农村,工业区,都是因有人,才变成繁华热闹的地方,如今的农村更需要人去耕田,耕地,问题是谁能回农村?回农村又怎么干,干啥?因为有个大问题,农村农民承包的责任田,就很少就比我的自然村来说,我一家4个人口,现在是6口了,就两亩多一点的农田,大半是叠田,种树山地只有3亩,山里叠田根本无法种植,因为野猪很多,我们回农村怎么能生存?这就是贫困农村的问题所在,我的农村离小镇就5华里路,如今就一退休夫妻,还有两户前几年回农村办个人护养老人院,本有300多人口现在分布在小镇,周围小城市的多,全国各地工作定居,做生意定居的,怎么可能让年轻一代人回农村?而他们对农活一无所知,只能让高龄老农回农村,耕点自己的田地。

如果国家不让农村的田地荒废,必须下一道政策!让人回农村养殖各小动物,放养牛羊,农田整合出租,让有资金的有兴趣农村农活投资的人来投资,把所有的山地利用来种各种水果,农田种水稻,还有多元化养殖,只有这样才有一线生机!如果地方政府部门还说牛羊猪不能养,鸡鸭鹅不能养,连青蛙都不能养,那农村的田地只能荒废回復原始了。这三十几年的农村变老死,有关国家政策,与农民无关!因为农本教育机构撤了,物价一直高涨,工资也提高了,所以农民有的去外打工投入建设城市,有的去经商成为老板,给国家纳税,在各城市买房的,救了房地产等于也交了税,我说得对吗?


福宁田园风光


我觉得五年以后,农村应该最缺人吧。

国家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城镇化率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到城里买房,到城里打工,到城里做生意,所以我觉得五年以后,农村最缺的应该是人,特别是年轻人。

就在我的身边,有的亲戚邻居拆掉了自己家的房,建起了新房子 可是这房子,一年到头也没人住,可能也就过年时回家聚一聚。他们这样的人,都是有钱人,在外面工作,在外面买了房,然后还要在农村再建一栋房,可能这就是中国人的念家思想吧。还有些人,直接在外面买了商品房,挣了钱嘛,不用来买房用来干嘛。就这样,越来越多的农村人走出农村,就不再回来,留下自己的老父亲,老母亲还坚守在农村,农村就再也没有了过去热闹的景象。一片死寂,能听得到只有树上偶尔的鸟叫声,和从远处传来的几声鸡鸣。



中国人都是农村人,即使你现在不是,你的上辈,上上辈,总有是从农村出来的,你的根终究留在农村。可是我们现在为了更好的生活,追求城市的便捷生活,终于还是向着城镇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弄农田变成工厂,越来越多的小溪变成了地下暗河,从此不见天日。


农村,你还好吗?农村人,你们在哪,记得早点回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