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今春格外幹?

3月,北方多地的總降水量在10毫米以下,陝西、山西、河北、河南、山東多地總降水量甚至小於1毫米。在省會城市中,北方的石家莊、鄭州和銀川的天氣極為乾燥。

4月6日,四川省涼山州木裡縣森林火災火場出現復燃。去冬今春,涼山州內大部地區晴暖多風,無明顯區域性降雨雪天氣過程,冬幹春旱較常年偏重。

溫高雨少——今春乾旱天氣的元兇

春天總是能與乾旱的天氣掛鉤,我們時常能聽到某地出現火情等相關報道,而今年的乾旱天氣來得更早、持續範圍更久。中國氣象局環境氣象中心高級工程師饒曉琴解釋氣溫偏高、降水偏少是今春乾旱比往年偏重的主要原因。

3月至今,全國平均氣溫5.6℃,較常年同期偏高1.5℃。其中東北、華北東部、黃淮、江淮、江漢及新疆北部、內蒙古中東部、海南等地偏高2℃至4℃,黑龍江中部和內蒙古東北部部分地區偏高4℃至6℃。

西北大部、東北西北部、華北大部、黃淮、江淮、江漢東部及四川南部、雲南東部、海南等地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5至8成,其中華北南部、黃淮北部及新疆、甘肅西部、陝西中北部等地偏少8成以上。

少雨帶來了嚴重的隱患,導致北方多地植被易燃,火災頻繁;使土壤含水量降低,乾旱持續發展。根據氣象乾旱監測,華北、東北、西北部分地區氣象乾旱發展,旱象露頭;北京、河北、山西、四川等地林區森林火險氣象等級持續偏高。

今年春天,大家普遍感覺比往年還要幹。3月以來,我國北方大部地區相對溼度基本在60%以下,其中華北大部、西北大部及內蒙古大部、吉林西部、黑龍江西南部等地在40%以下,與常年同期相比,相對溼度普遍偏小;華北、黃淮、東北大部、西北地區東部及新疆南部等地偏小5%~15%;內蒙古東北部、河北西南部、山西南部、河南西部、陝西中部等地偏小15%以上。

那麼,誰是造成今春溫高雨少的罪魁禍首?饒曉琴揭示答案:今春我國北方大部地區受東亞大槽後部西北氣流控制,有利於晴朗升溫,另外低緯度環流平直,不利於孟加拉灣和南海的水汽向北方地區輸送,導致北方地區3至4月初基本無有效降水,最終造成西北地區東北部、華北、黃淮等地旱情發展。

揚沙浮塵——與乾旱密不可分

乾旱除了帶來水資源短缺、危害農牧業生產等方面的影響外,與沙塵的發生發展也密不可分。今年3至4月,新疆東部和南疆盆地、青海柴達木盆地、甘肅西北部、內蒙古西部、陝北地區、吉林西部、遼寧西部等地出現揚沙和浮塵天氣。

在乾旱地區,降水稀少,地表植被覆蓋率極低,沙漠或裸露荒地分佈廣泛,沙塵源豐富而且長期存在,一旦出現大風,就容易出現沙塵天氣。在半乾旱地區,降水量要多於乾旱地區,地表狀況也好於乾旱地區,但在降水異常偏少的時期,植被覆蓋率迅速減小,沙塵源地擴大,為沙塵暴發生髮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乾旱與沙塵暴的關係很密切,歸結起來,乾旱對沙塵暴影響的根本在於惡化了沙塵源區的地表抑沙狀況。”國家氣候中心氣候預測室專家楊明珠解釋道,“乾旱會造成土壤嚴重失水,長期乾旱還會造成荒漠化加劇,為沙塵暴發生提供更加充足的沙塵源,而在乾旱地區或者發生嚴重乾旱的區域,一旦有強冷空氣活動,出現地面大風就容易引發沙塵暴。”

我國西北乾旱、半乾旱區北面與中亞乾旱區貫通,東面與華北乾旱區相連,造成如此大範圍乾旱、半乾旱區的原因一個是距離海洋遠,另一個是與青藏高原大地形作用造成的高原西、北側平均下沉運動有關,而受特定的大氣環流控制是西北乾旱氣候維持的直接原因。“乾旱的發生不僅存在地區差異,季節上也不盡相同。我國北方地區春季降水少且變率大,容易出現春旱。春季,隨著氣溫回升,相應的蒸散量也加強,造成土壤水分蒸散很快,抑沙能力明顯減弱,加之春季容易出現大風,下墊麵條件和大氣動力條件的綜合作用是造成北方沙塵天氣發生的根本原因。”楊明珠說。

为什么今春格外干?

3月30日,在山西省沁源縣官灘鄉,森林消防隊員在控制火情。 圖片來源:新華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