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桂詩壇雜憶(18)鍾家佐的桂北行

八桂詩壇雜憶(18)鍾家佐的桂北行

圖為九十詩翁鍾家佐先生開三輪電動車準備載夫人到小區食堂就餐。藍芝松攝影

鍾家佐,1930年5月生,賀州人。當代著名詩人、書法家。歷任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常委、區黨委秘書長、廣西政協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廣西書法家協會主席、中華詩詞學會顧問、廣西詩詞學會會長。著有《鍾家佐詩書》《醉石齋詩稿》《鍾家佐詩詞選》《家佐詩書》等。

八桂詩壇雜憶(18)鍾家佐的桂北行

八桂詩壇雜憶(18)鍾家佐的桂北行

八桂詩壇雜憶(18)鍾家佐的桂北行

鍾家佐(左)在資江遊船上。右為作者。

八桂詩壇雜憶(18)

鍾家佐的桂北行

文 | 岑 路

八桂之北,是廣西名勝薈萃之地,除有“山水甲天下”之名城桂林外,還有名馳中外的古運河靈渠,素稱華南第一峰的貓兒山,堪與灕江相媲美的資江等。1997年8年初,我陪同時任廣西政協副主席的鐘家佐前往桂林參加第三屆詩經國際學術研討會。會間,鍾還興致勃勃地遊覽了桂北的一些景點,領略了一番桂北的壯美河山。

八桂詩壇雜憶(18)鍾家佐的桂北行

鍾家佐(前排中)漫步於灕江邊。右為自治區政協馬處長,左為作者。

鍾家佐剛踏上桂林這塊熟悉的土地時,便感到特別親切。由於工作關係,他不知多少次到過桂林了,而最使他難忘的是1986年11月間隨侍鄧小平暢遊桂林的情景。當時,鍾家佐任自治區黨委常委、秘書長。他曾飽含深情地寫下《小平同志蒞桂隨侍感賦》一詩,記下了這段美好時光:

春風又度桂林城,山水涵濡天地情。

蘆笛暢遊揮翰彩,伏波閒步聽濤聲。

棲霞攬月開清境,奔馬凌空話遠征。

幸見橫流矗砥柱,神州千載頌中興。

八桂詩壇雜憶(18)鍾家佐的桂北行

鍾家佐(前左)尋幽於翠峰間。右為作者。

鍾家佐此次到桂林參加的是國際性學術會議。與會代表,都是來自海內外的著名學者、名流。會議的次日,組織遊灕江。在遊艇上,鐘不時憑欄觀看江景,不時又與一些海內外學者暢談,興致甚濃。正是景隨情生,詩憑興發。鍾對著一水漓波,即席吟下《參加詩經會議與國際友人同遊灕江》一詩:

曾作灕江汗漫遊,難能四海共扁舟。

詩經一脈傳千古,浩蕩江河萬載流。

八桂詩壇雜憶(18)鍾家佐的桂北行

鍾家佐(前左二)興致勃勃地參觀景緻。前右二為作者。

會議之餘,我又陪同鍾遊靈渠。遊畢靈渠,繼而登貓兒山。那天,當我們驅車來到貓兒山腳時,已是晌午時分。山門管理處的人員聽說鍾家佐到來,便紛紛圍上來與他握手。原來貓兒山頂峰有一塊“華南之巔”的碑石為鍾家佐所題,他們很想一睹這書家之風采。

八桂詩壇雜憶(18)鍾家佐的桂北行

在貓兒山鍾家佐(左三)題碑處留影。左一為作者。

當車沿著蜿蜒的山路爬行到達山峰時,鍾便下車徒步登峰頂。我也隨後陪同。當登上峰頂,只見四圍層巒疊嶂,古木參天,撲朔迷離,宛入仙境。鍾臨風而立,盡情地享受著大自然的沐浴。驀地,他發現該山的一大奇觀:山南面一派晴朗,而山北卻雲霧遮掩。於是,便脫口吟道:“南山朗朗北山雲,天界疑從此嶺分。”他置身於如此一幅大自然壯景中,靈感一下觸發了。接著又吟雲:“萬朵煙霞浮眼底,凌虛唯愛淨無塵。”

此詩一氣呵成,寓景於情。一、三句寫實,二句形象,結句意境高遠,寓其雖位高而不沾俗塵。

八桂詩壇雜憶(18)鍾家佐的桂北行

鍾家佐(左三)在參觀碑林。左二為作者。

下山時,我反覆吟誦鍾詩,深受其詩中意境感染,也學著塗鴉,和上一絕:

登臨絕頂若騰雲,三水源頭此處分。

霧掩貓山藏幻秘,忽晴乍雨卷飛塵。

詩二句“三水源頭此處分”。即灕江、資江、潯江三水皆源於此山也!

八桂詩壇雜憶(18)鍾家佐的桂北行

鍾家佐(中)在仔細辨認碑文。左為作者。

登罷貓兒山,次日遊資江。資江,是資源縣境內的一條江。此江水質天然,無汙染,江水清澈透底,集幽、險、奇、秀於一體。此外,還可與灕江相媲美。人們常將灕江比作“大家閨秀”,而此江則稱作“小家碧玉”。

八桂詩壇雜憶(18)鍾家佐的桂北行

鍾家佐時任自治區政協副主席、廣西詩詞學會會長。

這天清晨,鍾在當地領導陪同下,登上游船,順資江漂流。此時,正值清秋,一江碧水,秋波盪漾,夾岸奇峰,層林盡染。導遊指著沿江景點,不時又娓娓地向我們述說著一個又一個動人故事。當船將馳近一道灘時,導遊指著江邊一石說:“這叫‘風帆石’”。接著又介紹說,此石相傳一仙人為了幫助資江的縴夫們闖過險灘,特恩賜銀河中一風帆移於此。鍾細觀此石,頓生興趣,於是即吟下《題資江風帆石》一詩:

慣經四海馭狂瀾,更溯資江百道灘。

最愛群峰如浪卷,乘風闖過萬重山。

八桂詩壇雜憶(18)鍾家佐的桂北行

鍾家佐(左二)徜徉於巖壁間。左三為作者。

遊船又馳過幾道灘。這時,我們又發現前面江邊有一石如眼。導遊又介紹說:“這叫‘眼石’”。此時,鍾詩興正濃。他對著眼石,沉思片刻,又吟下《題資江眼石》一詩:

由來萬事嘆紛紜,畏見晴嵐雜妖氛。

為辮人間真善偽,獨留慧眼看乾坤。

鍾家佐對桂北傾注了無限的深情,幾乎每到一地,都留下詩作。我此次陪鍾桂北之行,獲益匪淺。

八桂詩壇雜憶(18)鍾家佐的桂北行

— — 人生就像一本厚重的書,旅遊就是閱讀。

相關鏈接:

1.一張圖讀懂《雛鳳清聲》詩集成長足跡

2.徵集唱和 | 鍾家佐先生《九十感言》

3.九思堂 | 岑路詩選一組(17首)

4.八桂詩壇雜憶(17)文幸福醉詠灕江

5.黃英章 | 題畫詩(從詩書畫印說開去)

6.黃盛 | 淺談詩美

7.雷炳鈞 | 為怎樣的詩“點贊”——在南寧四中《耕耘文學社》講稿(第二節)

8.黃怡艋 | 略談詞之擇調及聲律要求

八桂詩壇雜憶(18)鍾家佐的桂北行
八桂詩壇雜憶(18)鍾家佐的桂北行

【八桂風】往期回顧(不斷添加中)

葉嘉瑩 林從龍 熊東遨 王雲高 岑路 雷炳鈞 藍芝松

周紹麟 韋代森 馬基興 盧瑞昌 嚴錦堯 黃怡艋

黃盛 龍群文 植松 眭珊 李紹萍 李益萍 羅春新 亞蟬

唐方韜 韋氏莊 周長遠 鐘模林 餘東海 戀花蝶 劉發榮

黃英章 楊東 海空 顏冰 黃麗文 盤旋 蘇桂麗 燕曉利

何建倫 潘海源 黃日康 李宗漢 梁政儒 施昭明 黃武澤

陸阿勇 韋東飛 黃定林 唐弘 吳萌 盧長鵬 蔣科祿 孫路

黃有行 李智勇 曾春鳳 藍旭志 玉智念 農達亮 李識經

八桂詩壇雜憶(18)鍾家佐的桂北行
八桂詩壇雜憶(18)鍾家佐的桂北行
八桂詩壇雜憶(18)鍾家佐的桂北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