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哈爾濱

名城

哈爾濱——黑龍江省省會,

副省級城市。

地處東北亞中心位置,

被譽為歐亞大陸橋的明珠。

是中國東北北部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也是中國省轄市中陸地管轄面積最大、

管轄總人口居第二位的特大城市。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哈爾濱| 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哈爾濱又是一座聞名遐邇,充滿歐陸風情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全國熱點旅遊城市和國際冰雪文化名城;是國家“黑龍江和內蒙古東北部地區沿邊開發開放”戰略定位的“沿邊開發開放中心城市”及“東北亞區域中心城市”。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哈爾濱| 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哈爾濱名稱來歷頗多,不過傳統的認知仍然是是滿語“曬網場”的意思。美麗的哈爾濱又有“冰城”“天鵝項下珍珠城”“丁香城”,以及“東方莫斯科”“東方小巴黎”之美稱和“文化之都”“音樂之都”“冰城夏都”的美譽。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哈爾濱| 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17.5萬年前,阿城交界鎮洞穴遺址的發現,揭開了哈爾濱文明的序幕。2.2萬年前閻家崗舊石器遺址文物的出土,又將哈爾濱的歷史文明向前推進了一步。11世紀初,女真族完顏部興起於阿什河畔,公元1115年,完顏阿骨打於阿城白城建都,哈爾濱則成為金王朝的發祥地。至1153年海陵王遷都燕京(今北京),屬於金源中心區域的哈爾濱留下了燦爛的金源文化。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哈爾濱| 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19世紀末哈爾濱已出現村屯數十個,居民約3萬人,交通、貿易、人口等經濟因素開始膨脹,為城市的形成與發展奠定了基礎。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哈爾濱| 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1897年至1903年,隨著中東鐵路的建設,哈爾濱工商業及人口開始在哈爾濱一帶聚集。1903年中東鐵路建成時,哈爾濱已經形成近代城市的雛形。而1905年哈爾濱商埠的開放,促進了哈爾濱向現代城市的轉化。為此,迫切需要哈爾濱需要有一位級別比較高的專職行政官員來管理,以便更好地行使政府的行政管理職能。所以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九月間,吉林將軍達桂、黑龍江將軍程德全會同奏請清廷添設哈爾濱關道(濱江關道)道員一員,專辦吉江兩省交涉事宜,稽徵關稅。十月初四日,即1905年10月31日奏準正式設立哈爾濱關道,關道署設在傅家店。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哈爾濱| 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20世紀初,哈爾濱已成為國際性商埠,先後有33個國家的16萬餘僑民聚集這裡,19個國家在此設領事館。與此同時,中國民族資本也有了較大發展,建立起哈爾濱在當時的北滿經濟中心和國際都市地位。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哈爾濱| 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哈爾濱是中國工人階級誕生比較早的城市。1907年哈爾濱的中國工人和俄國工人一起舉行紀念“五一”節活動,這是哈爾濱市乃至中國第一次紀念“五一”國際勞動節。哈爾濱是一條紅色絲綢之路,是共產國際幫助中國建黨和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者,通過中東鐵路來往於中國和蘇俄之間最早形成的一條交通路線,而哈爾濱便處於這條路線的中樞位置,通過中東鐵路來往於蘇俄的這條紅色之路,不僅拓寬了馬列主義傳播的渠道,而且也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從1920年起,在這條“紅色絲綢之路”往返於中國和蘇俄之間的就有瞿秋白、陳獨秀、李大釗、張太雷、張國燾、周恩來、李立三、鄧中夏、葉劍英、劉少奇、任弼時、蕭勁光、劉伯承等等。在這樣的革命氛圍薰陶下,成長起一支以蕭軍、蕭紅、舒群為代表的左翼作家群。這條“紅色之路”對中國革命的貢獻,具有特殊意義。新中國成立前夕,哈爾濱仍是聯絡海外通往世界和關內的紅色絲綢之路。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哈爾濱| 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哈爾濱又是中國馬克思主義思想傳播較早、工人和學生運動比較活躍的城市。1923年,哈爾濱成立東北地區第一個黨組織。1927年,在哈爾濱召開了東北地區第一次黨代會,併成立滿洲臨時省委。哈爾濱成為黨領導東北人民進行革命鬥爭和後來抗日鬥爭的指揮中心。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哈爾濱| 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1932年,哈爾濱淪為日偽統治。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哈爾濱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先後湧現出趙尚志、楊靖宇、李兆麟、趙一曼等名垂千古的民族英雄和革命烈士。1945年,哈爾濱從日偽統治下解放,人口已達70餘萬。1946年4月28日,哈爾濱正式建立了人民政權,成為全國解放最早的大城市。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哈爾濱| 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新中國成立後,哈爾濱迅速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在“一五”時期,哈爾濱是國家重點建設城市之一,前蘇聯援建的156項重點建設工程,有13項設在哈爾濱,隨著以“三大動力”為主的工廠的建立,哈爾濱隨即成為國家重要工業基地,並迅速由一個消費城市轉變為新興工業城市。

如今的哈爾濱,正在延續千年文脈,傳承百年設治歷史,昂首闊步走在新時代,以大手筆書寫改革開放的歷史新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