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日漸突出,該怎樣做才能讓他們有充實的晚年?

地球承包商


農村60歲以上的老人養老問題,是目前社會上倍受關注的重大問題。也是一個突出問題,難點問題。這些老人都是建國初期的人,他們為了支援社會主義建設,響應黨的號召,出義務工修路挖河,開山修水庫。交公糧拿農業稅,交三提五統,為社會主義建設做出了貢獻,這是有目共睹的。


然而這些老人,在我們國家繁榮富強的今天,仍舊還在為生活拼搏。除個別身體弱者,或者兒女條件好的,大部分老人為了生活,為了減輕兒女的負擔,拼搏在打工與田地裡。不是他們濺,愛幹活,他們傻,是無奈。如果這些老人每月也有幾千元養老金,他們也會享褔。生活無憂,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安渡晚年。可他們沒有這個條件,不幹天上不會掉餡餅。

改革開放後,國家富強了。對這些老年人發放了養老金。除個別經濟發達地區外,大部分省份每月100一300之間。就這點養老金遠遠達不到老年人的生活保障。更談不上安渡晚年。為了使這些老人,生活無憂,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安享晚年,本人提出以下建議:


(1)作為兒女應最大程度的承擔起照顧老人的義務,這是幾千年傳承下來的優良傳統。盡好自己的責任與義務。

(2)國家與各級政府,對這些特殊年代的人,制定特殊政策。在國家財政許可的情下,分年齡段,加大提高他們的養老金。使他們生活有保障,安渡晚年。

(3)把當年這些老年人交的公糧,三提五統,農業稅作為入保險,提高養老金的數額。

(4)對這些老年人,實行醫療保障,或者免費醫療。做到病有所醫。

(5)國家與社會建立多種形式的養老院。兒女拿一塊,國家負擔一塊,做到老有所養。

以上為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要想解決老人養老問題,國家出臺相應的政策才能處理好這些老人的養老問題。


Xyz薛玉重


老人其實挺好養的,你想他們都是辛苦了一輩子,老了只要他們還能幹的活,他們一定會去幫忙乾的,你要他不幹,他還不高興!

我家有三個老人,不管是婆婆還是我的父母,他們都是特別勤勞的人,三個老人都快七十歲了,我常要他們少幹農活,多休息,爭取多活幾年,多看看世界比什麼都好,我說我們不會讓你們沒吃沒喝的,不管怎麼講,他們還是拼命幹活,可以說我們做孑女的都特別孝敬他們,想想他們年輕時把我們養大也不容易,希望他們多享福幾年。

我現在能做的就是把我想到好吃的,他們也喜歡吃的多買點給他們吃,因為就是給錢他們,他們也捨不得買了吃,只有買給他們,時間長了他們也怕過期浪費了,所以他們就會吃了,把他們穿的衣服都給他們買點穿,他們吃好了穿好了,我心裡也踏實點。

有時想想每個人都有離開的那一天,希望自己多為他們做點,到時不要他們離開了我們還會有遺憾,讓自己的心裡也得到安慰吧!

一句老話說的好,家有一老千般好,希望我們作為晚輩的不要把老人當成自己的負擔,他們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我們今天為他們的付出,也是我們孩子們明天會對我們做的,我們都做個好榜樣吧!


姐妹在農村YD


現在農村怎麼養老是個大問題,我個人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提高下農村老人老年生活。

第一:現在農村70歲還在種地的老人大有人在,國家可以在澆不到莊稼的山區裡多建放水渠,讓老人可以不用太辛苦的去拉水澆地。

第二:還可以把糧食補貼提高點,糧食價格也不要這麼低,有時候一斤糧食的價格甚至還不如一瓶礦泉水貴。

第三:都說養兒防老,在農村沒有能力的老人還是要靠子女養老的,國家養老金,還有低保補貼,再加上其他照顧,加在一起也不夠老人生活的。養老金110,低保60,再加上其他也不過200元錢,現在的社會200元錢夠幹什麼用?

最後國家可以把不贍養老人的子女都抓起來,嚴管。其實在很多老人心裡,錢並不能養老,子女的孝心最重要,陪伴最貼心。一首歌唱的對“常回家看看”







慧享農村


農村養老金

農民發放退休工資,首先的條件是需要繳納養保險。然而,對於一般生活水平的農民來說,繳納保險既需要經濟支撐,還需要政策支持(我們要求訴訟的主要方面還是解決養老保險政策方面的支持),是比較困難的。

我們都知道,繳納養老保險基金來源是由三部分組成的,即集體繳納部分和個人繳納部分,還有國家財政統籌部分。

首先是農民自從農村改革之後都實行分田到戶個人單幹,顯然缺少了單位集體繳納這一部分。如果個人全部負擔集體和個人兩部分保險金額,收入確實難以支撐。如果收入能夠達到的,往往家裡經濟不困難,要不要養老金必要性也就減小了。

如果不分田到戶,繼續實行生產隊集體勞動,理論上講,應該是可以進入勞動保障體系的,只要生產隊集體有繳納能力。然而截止到1982年全國農村全面實行改革時,國家養老保險社會保障制度還沒有啟動。那時候的國家企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也是由退休之前單位負責發放。正是由於職工工資上漲快,退休人員不斷增多,單位負擔越來越大,國家為了緩解減輕企事業單位負擔過重,才實施的社會保險政策。實行的時間大概是1993年,之前視同繳納。實行這一政策的實質是把企事業退休人員工資推向社會,既減輕了效益較差的單位負擔,也增加了這樣的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髮放保障和安全。政策的對應群體主體是城市職工和居民。為了限制城鄉差距拉大,後來才有新農保政策問世產生。

養老保險制度是國家負擔一部分,社會即單位負擔一部分,個人負擔一部分,相互接濟,社會統籌,互助養老。

沒有工作單位的農民,因為沒有社會負擔部分,所以不符合這一政策。我們通常所說的農村應該發放養老金,主要針對的是國家負擔的那一部分。

理由就是人們提到的,農民對社會主義國家所做出的貢獻,如我國農村改革前後一直繳納公糧,時間可以追訴到抗美援朝,甚至解放戰爭,抗日戰爭時期,哪怕是追到紅軍時代,也沒有離開過農村和農民,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不就是走的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嗎?我們什麼時候離開過農村?毛主席在長征途中,在延安時期,在西柏坡,都沒有離開過農村和農民,我們怎麼在奪取政權之後,在工業化成功之後,在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後,老年農民竟然能不讓他們有養老金呢?農民進城務工,建設城市,工業製造中都沒有離開後農民的身影,他們的子女參軍入伍,保家衛國,參加國家義務用工,運送軍糧支援前線,縫軍裝,做軍鞋,掩護傷員,說了那麼多次的軍民魚水情,怎麼到了農民老了拿點養老金的時候,顯得那麼小氣呢?

農民積極參加土改,四清,社會主義改造,初級社,高級社,人民公社。積極參加社隊企業。根治海河,打壩築堤,民兵訓練,教育孩子,給國家培養了許多知識分子人才,送孩子參軍入伍等。

人民公社集體計劃經濟時期,農民生產出來的糧食交公糧。同時期我國城市企業職工是把在工廠創造的利潤上交國家,後來實行改革,利改稅。某種程度上講,工人農民對國家的貢獻的性質是一樣的。農村改革之後,農民仍然繼續繳納公糧。直到2008年1月1日國家宣佈全面取消農業稅為止,農民才不再繼續繳納公糧。由此可以看出,繳納過公糧與沒有繳納過公糧的農民,是否參軍服過兵役,國家應該有所區別的加以對待才更合理。

本人認為,繳納過公糧的農民和參軍返鄉退伍,從事農業生產的老年農民,由於物質上,行動上對國家建設的貢獻比較突出,是可以考慮適當提高這些農村老人的養老金的。


雨軒聽到雨聲聲


農村養老問題已經成為一個突出型的、不得不面對和解決的問題。我有以下幾點建議,或許不成熟,但僅供參考,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1、提高農村養老金待遇,達到每人每月500元。500元在城裡人看來可能算不了什麼,但500元對於農村老人來說基本夠日常生活消費了。農民也為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作出了貢獻,為城市的發展獻出過綿薄之力,這是不能否定的。現在農民朋友年紀大了,不奢求像城裡人一樣有高額的退休金,但至少應該有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將養老金提高至每人每月500元,相信大多數農民都是支持的。

2、完善農村醫療體系,健全農村醫療機構。現在除了過年,農村幾乎沒有年輕勞動力,而在農村的幾乎都是老弱病殘,同時農村醫療條件差,老人們年紀大了就容易生病之類的,在沒有年輕勞動力照顧的情況下,很容易出事情。應當建立健全農村醫療衛生體系,是老人們看病變容易,而不在犯難擔憂。

3、多開展文化下鄉活動、村鎮試點建設老年活動中心。現在的農村幾乎都是老人,他們的生活太單調了,相關部門應該多舉辦文化下鄉活動,豐富農村老人的業餘生活,同時如果有可能在村鎮建設老年活動中心,這樣整個村莊的老人都能集中在一起做做活動、聊聊天、舉辦一些公益講座等等,給平淡的生活增添些許色彩。

以上三點只是我的一些拙見,當然肯定還有其他很多很多的辦法,在養老問題日益突出的今天,相信這些都將逐步解決,使老人們都能度過一個安詳的、充實的晚年。




童童話三農


老是扯這個問題有意思麼?請問,古今中外有哪個朝代,哪個國家的人靠種兩畝地能擺脫貧困的?米國,種地的人均種千畝,所以一畝補貼10美元就差不多能收入6到10萬美金。日本算少的,人均50畝,同時,人家算精細化種植。新疆生產兵團也人均種500畝左右,所以老了把土地還國家,拿退休工資。現在一幫種2畝還是粗放式種植的鬧要跟人家比收入!?給你發一千,兵團退休的發2萬3萬?幹活到連自己都養不活了怪社會?78年的時候你咋不說你不要土地自謀生路?那麼多連一畝土地都不到的農民一樣擺脫了貧困自己養老。你咋不行?


製圖員No33


關於農村老人養老問題日漸突出,成了整個社會最關注的問題,國家這幾年也在不斷提高農村養老保險,但畢竟中國是農業人囗大國,隨著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人的壽命也在不斷增長,農村老人的人數寵大,雖然農村老人的養老保險在增長,但畢竟很少,同退休及城市老人相比較是少之可憐,按比例可能是100:2,甚至更少,這是天壤之別,同在一個國度,同樣為社會,為國家建設的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於情於理,都感覺到不公平,心裡不平衡。要想農村老人幸福,我想肯定是加大養老金,另外縮減退休人員連續的暴漲金額,來縮小城鄉差距,讓社會大家庭更加和諧,讓農村老人也更加感受到黨和國家的關懷和溫暖!

以上只能代表我本人的心聲,望有不持同觀點者勿怪!


金火旺


沒有好辦法,子女是靠不住了,子女們進城打工,每人收入三四千元。兩個孩子小學幼兒園,這兩個花費就要命,每年繳社保兩個人兩萬多,田地裡那點收入可以忽略不計。至於再拿錢養老,那是要他(她)們的命!有點財產就是宅基地上的那幾間房,自己住,兒女住,孫子孫女,一家人在哪裡擠著,總不能賣掉住馬路吧!現在只有靠政府了,幸好政府沒忘了這群為社會貢獻不菲的人,每月一百元,但這只是杯水車薪,每月交上電費就光了,希望政府加大救助!中國是世界第二大,養活老人就那麼難嗎?!


手機用戶61285011598


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日漸突出,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農村空心化嚴重,留守老人孤獨感強烈。子女不在身邊,沒有人噓寒問暖,生病了也得扛著,現在大多靠鄰居們互幫互助。張大爺兒女都在外邊,上個月感冒發燒迷糊了一天,直到第二天鄰居破門而入,才讓他喝了水,吃了藥。

二是農村老人養老資金不足,基礎養老金不能完全滿足老人生活之必須。老人的生活質量一看自己的健康狀況,七八十歲的人了,能勞動的絕不偷懶,吃糧吃菜能自給自足的就會好一些,子女條件不錯的,也需要再貼補點。

三是農村醫療條件還不是很好,老人們有病常常拖著,捨不得花錢吃藥,更捨不得住院花大錢。所以說,農村老人在醫療保健方面還有待進一步的提升質量和保障。

四是農村老人們精神生活匱乏。他們不像城市老人那樣有些書法愛好,寫作愛好,音樂愛好,運動愛好那樣,甚至於連看電視的激情和愛好都沒有。除了農業勞動之外,就是聚在一起聊聊天,等他們的老鄰居老朋友一個個都逝去的時候,那就是一種煎熬。



所以只有徹底解決了上述這些問題,農村老人才能夠過上充實的養老生活。

一是提高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讓老人的子女能夠就近就業,這樣的話,不僅老人的養老金水平能夠得到提高,而且因為有子女的陪伴和問候而變得充盈起來。

二是提高農村醫療服務水平。現在農村開展了家庭醫生簽約這樣的活動,其實大多流於表面形式,要真正提高醫療服務水平,還需要提高醫生素質,培養好的醫生,讓好的醫生願意來到農村了,改善醫療設備水平,好鋼用在刀刃上,而不是用在表表冊冊這些表面的玩意兒上。

三是大規模建設養老院,敬老院。並且打破老人和子女思想上的禁錮。不要再認為進養老院就是子女不孝順。即使子女在身邊,老人有費用可以進得起養老院那就是一件好事兒。閒下的時候老人們可以在一起玩玩聊聊,能夠讓他們更多地開動腦筋,增加交際機會,人的大腦就不會停止起來,有利於老人的健康養生。子女們經常去探望就可以了。

只有實現精神和物質上的雙充裕,農村老人的養老生活才能充實起來,幸福起來!

你覺得呢?


村姑說村事


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日漸突出,該怎樣做才能讓他們有充實的晚年?這個問題我相信是現在擺在農村面前最現實的一個問題。

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兒女,為什麼城市和農村的養老差距會如此之大。如果我說農村的老人沒有為中國的騰飛做貢獻的話,我估計口水都可以把我淹死。再說我自己也是一名來自農村的80後,見證了祖國的騰飛和現在大部分農村的衰落。在農村年青人大量外出打工的今天,面對越來越多的留守老人,既替他們感到可憐,也無助。多少七八十歲的老爺爺老奶奶還在地裡刨,還在為了一口飯吃在勞累。

因為農村的老人,並沒有多餘的時間去超市搶購特價商品,更沒有那麼多時間去做晨練,打太極之類的。有的只是日起而出,日落而歸的辛苦守著自己家的一畝三分地,希望能豐收,希望不給子孫後輩添太多的麻煩,最後能獻出自己的餘輝。

那麼怎麼做才能讓農村老人有充實的晚年呢?個人認為,第一個就是應該提高農村老人的養老金問題,最少提高到400元/人每月以上,就不用再惦記自己會捱餓的問題了。第二個就是多建一些老年人的文化活動中心,增加老年人的活動項目。第三個醫療保證也保須跟的上來(治病不用花太多錢),老人出了什麼情況能在極短的時間內送到醫院。只有真正的做到無後顧無憂,才能讓農村老人有個充實的晚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