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人”概述

关东[1]古称辽东,关外。也称之为满洲,是中国东北方向国土的统称,以山海关和乌兰察布市为分界,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东部(即“东四盟”,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土地面积为14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3%。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689年中俄签订的尼布楚条约中的“从黑龙江支流格尔必齐河到外兴安岭直到海,岭南属于中国,岭北属于俄罗斯。西以额尔古纳河为界,南属中国,北属俄国”首次从国际法的角度肯定了满洲属于中国

[2]。关东在古代从东胡、鲜卑、汉人、契丹、女真、蒙古、一直代表亚洲的强权,缔造了半部中国史,近现代成为中国经济和东亚经济的领头羊。

2004年GDP总量1.6万亿元,占全国的11.76%,人口1.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9.18%,20年代末期,张作霖、张学良时期满洲自主的发展使满洲超过长江流域,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产业体系最完备的地区,满洲人民的建设成就国际瞩目。满洲是我国东北边疆地区自然地理单元完整、自然资源丰富、多民族深度融合、开发历史近似、经济联系密切、经济实力雄厚的大经济区域,是相对独立的地理、经济和军事、文化单元,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闯关东”有广义与狭义两个概念。有史以来山海关以内地区的民众出关谋生,皆可谓之“闯关东”,此为广义。狭义的“闯关东”仅是指从清朝顺治年间到中华民国这个历史时期内,山东、河北、山西、河南及皖北、苏北等地的百姓去关东谋生的历史。我们通常所说的“闯关东”是狭义的。“关东”一词最早见于《尚书·禹贡》:“东北曰幽州,其镇山曰医巫闾。”医巫闾山位于今辽宁北宁与义县交界处,主峰海拔866.6米。山之东麓有山神庙——“北镇庙”。当地迄今流传着关于医巫闾山的众多传说。 战国时,燕国在今辽东半岛一带设辽东郡(郡治襄平,今辽宁辽阳),秦汉魏晋因之。隋代辽东郡治移至通定镇(今辽宁新民东北)。元代于至元四年(1267年)设辽东路,治所在黄龙府(今吉林农安)。朱元璋洪武八年(1375年)十月,设“辽东都指挥使司”,治辽阳(今属辽宁)。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段,人们就用“辽东”来称呼关东地区。因此,著名学者、作家、报人曹聚仁先生《万里行记》说:“古代的"关东",乃"辽河流域"的关东。”“关东”一词本指函谷关以东。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县坡头乡王垛村,东自崤山,西至潼津,从西周以来便是沟通关东、关中的门户,乃兵家必争之地。“关东”与“山东”同义,这里的“山”指崤山,“山东”指崤山以东。朱元璋洪武十四年(1381年),大将徐达建山海关城堡一座,山海关扼东北与中原之咽喉,东北方向一带因此被称为“关东”。山海关以内,俗称“关里”。明朝一般用“辽东”一词指称关东,自康熙年间(1662—1722年)起,“关东”一词才逐渐被官方和民间广泛使用。“东三省”是人们称呼关东的另一个名称。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分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此为“东三省”名称之始。除“满洲”、“关东”、“东三省”外,还有一些俗称。如胶东半岛一带以渤海湾为界,称满洲为“海北”,称山东为“海南”。另外,满洲还有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代称——“白山黑水”。闯关东,作为一种社会习俗而被广泛接受。山海关城东门,界定着关外和中原大地,从清朝到民国数百年间,背井离乡的山东人等关内人开始兴起了闯关东。清入关实行民族等级与隔离制度,严禁汉人进入满洲“龙兴之地”垦殖——颁布禁关令。顺治曾告诫满洲贵族末路退往关东。满人倾族入关,关东人口剧减,借口“祖宗肇迹兴王之所”保护“参山珠河之利”,长期对关东实行封禁政策。顺治开始,满境分段修千余公里“柳条边”篱笆墙——东北长城(柳条边墙、柳墙、柳城、条子边),康熙中期竣工。从山海关经开原、新宾至凤城南的柳条边曰“老边”;自开原东北至今吉林市北曰“新边”(《辞海》)。故,在民间有“边里人”、“边外人”的说法。19世纪,黄河下游连年遭灾,清朝政府却依旧禁关。破产农民不顾禁令,成千上万的冒着被惩罚危险,“闯”入关东,此为“闯关东”来历。至1840年关东人口突破300万人,比一百年前猛增了七八倍,全国人口达四亿多。清末,沙俄侵略满洲。清于1860年在关东局部驰禁放荒,1897年全部开禁,1910年关东总人口增至1800万人。民国年间(1912年——1949年),“闯关东”洪流澎湃,新中国前夕近4000万人(数据来自《中国人口地理》,张善余)。民国38年间,山东人闯关东数量达到平均每年48万人之多,总数超过1830万,留住的山东人达 到792万之多,“可以算得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近代史上空前的大举”。 因此,满洲大多数汉族居民的先祖大多属于山东、河北、山西等省份——黄河下游地区的。

1689年之前清代满洲领土。中国东北一词源于近代,此前对东北的称呼有营州、辽东等。辛亥革命后,特别是张学良宣布满洲易帜后,中华民国开始用东北来取代清朝的原有满洲的名称。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在中国一般用东北或者东三省、东北三省来称呼满洲地区的辽宁、吉林和黑龙江这三个省份。后来东三省的西部划入内蒙古自治区,因此内蒙古东部(东五盟)也属于满洲地区。

满洲和辽东、关东、关外、满洲具有前后相继的承接关系,只不过具体所指的地域范围有很大差别。春秋时期燕国在满洲建有辽东郡、辽西郡,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燕国故土建立辽东郡,大体范围即今天辽宁省和吉林东南部,秦代长城东起点即为辽东。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大将徐达修建山海关,从此东北方向领土即以关东、关外来指代。站在历史学角度来看,满洲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满洲即全部的满洲指代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之前清朝在东北方向上的全部领土。大致上西迄贝加尔湖、叶尼赛河、勒拿河一线,南至山海关,东临太平洋,北抵北冰洋沿岸,囊括整个亚洲东北部海岸线,包括楚克奇半岛、堪察加半岛、库页岛、千岛群岛。辽东是满洲南部的地理概念,一度用来指代广阔的满洲地区。历史上的辽东一度包括汉四郡(朝鲜半岛汉江流域以北大部地区)。狭义的满洲指代东北三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或说满洲四省区(包括内蒙古东部)。

与中国其他地理大区的情况不同,关东三省的居民对“东关东”这一概念的认同感大于对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认同感,即首先认同“关东人”的身份,其次才是对省籍的认同。这一现象的形成原因与该地区的独特历史、风俗习惯及语言的统一,关内关外形成鲜明对比,发源于满洲的乡土娱乐有二人转、秧歌、吉剧、踩高跷。其中踩高跷在古代文献有关渤海国的记述中就有描绘。 满洲地区的文化教育设施、教育普及率和升学率在中国属于中等水平。其中以机械、冶金和军工产业的研究水平较高。 满洲位于东北亚区域的中心地带,东、北、西三面与朝鲜、俄罗斯和蒙古国为邻;隔东海和黄海与日本、韩国相望;南濒渤海与华北区联接,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满洲总面积为127.14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2.9%;2007年全区总人口为1.203058亿(含内蒙东部),占全国总人口的近10%;近代我国行政区划变动最频繁的是东北地区,但是,作为大地区概念的“满洲”则相当稳固,由来已久。

物产

关东是中国重要资源最富集的地区,马克思所说的“全亚洲最富饶的地方。”水绕山环、沃野千里是关东地区地面结构的基本特征,土质以黑土为主,是形成大经济区的自然基础。南面是黄、渤二海,东和北面有鸭绿江、图们江、乌苏里江和黑龙江环绕,仅西面为陆界。内侧是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系的高山、中山、低山和丘陵,中心部分是辽阔的松辽大平原和渤海凹陷。

满洲平原面积高于全国平原面积的比重,松辽平原、三江平原、呼伦贝尔高平原以及山间平地面积合计,和山地面积几乎相等;满洲拥有宜垦荒地约1亿亩,潜力之大国内少有。广大的山区,蕴育着丰富的森林,总蓄积量约占全国的1/3,2012年仍是全国最主要的采伐基地,1995年木材产量占全国38.4%。 受纬度、海陆位置、地势等因素的影响,满洲属大陆性季风型气候。自南而北跨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带,热量显著不同,大于等于10℃的积温,南部可达3600℃,北部则仅有1000℃。冬小麦、棉花、暖温带水果在辽南各地可正常生长;中部可以生长春小麦、大豆、玉米、高粱、谷子、水稻、甜菜、向日葵、亚麻等春播作物;北部则以春小麦、马铃薯、大豆为主。自东而西,降水量自 1000毫米降至300毫米以下,气候上从湿润区、半湿润区过渡到半干旱区,农业上从农林区、农耕区、半农半牧区过渡到纯牧区。水热条件的纵横交叉,形成满洲区农业体系和农业地域分异的基本格局,是综合性大农业基地的自然基础。

满洲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种比较齐全。主要金属矿产有铁、锰、铜、钼、铅、锌、金以及稀有元素等,非金属矿产有煤、石油、油页岩、石墨、菱镁矿、白云石、滑石、石棉等。这些资源在全国有重要的地位。分布在鞍山、本溪一带的铁矿,储量约占全国的1/4,目前仍是全国最大的探明矿区之一。松辽平原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探明储量占全国50%左右。大庆油田是目前中国的最大油田,辽河油田为中国第四大油田,此外还有吉林油田,是满洲地区能源工业、化学工业、轻纺工业的重要基础。满洲地区煤炭资源的保有储量约723亿吨,煤种虽比较齐全,但总量不足,而且分布不均匀,60%在内蒙古东部,27%在黑龙江,13%在辽吉两省,产销地结合不理想。满洲油页岩储量占全国第一位,3省都有分布,具有开发潜力。南部沿海的海盐,东部山地的石灰石也极其丰富,发展化学工业和水泥工业条件有利。东北地区的资源对建立冶金、燃料动力、化学、建材等基础工业有比较充分的保证。

满洲地区水资源比较丰富,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鱼米之乡,曾捕捉到重达3000斤的鲟鳇鱼,到上个世纪20年代,还可以捕捉到重达1500斤的鲟鳇鱼和大马哈鱼,水体清洁,野生鱼类丰富。地表径流总量约为1500亿立方米,但分布不理想,东部多于西部,北部多于南部,需进行区域性调水,才能根本保证本区发展的需要。本区可供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约有1200万千瓦,充分利用后不仅可以节约煤炭和石油资源,而且对满洲电网的调峰、调频将起重大作用。 满洲地区南部濒临黄海与渤海,沿海渔场面积为5.6万平方海里。另外,还有水库、湖泊淡水面积1358万亩,为发展海运和水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总之,满洲地区除矿产与工业外,其土地、热量、水分、海洋、植物资源等条件,对建成为全国性的大型农业(粮豆、甜菜等)基地、林业基地、牧业基地以及渔业基地、特产基地提供了可能。

全境人口

1亿952万844人。(2010年)

各地人口

辽宁

总人口数:43746323 占全国人口比重:3.27% 人口比2000年下降0.08%

黑龙江

总人口数:38312224 占全国人口比重:2.91% 人口比2000年下降0.05%

吉林

总人口数:27462297 占全国人口比重:2.16% 人口比2000年下降0.11%

内蒙古东部:1178.76万

兴 安 盟:160万

呼伦贝尔市:270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