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努尔哈赤长子,本可能成为大清开国皇帝,却在36岁被幽禁至死

我们都知道,皇太极是清朝的开国皇帝,在他的治理下,清朝有了基本的形状,直到后来福临登基,在多尔衮的扶持下,入关稳固政权,清朝才逐渐发展起来,到康熙时期,已经呈现鼎盛之态势。

他是努尔哈赤长子,本可能成为大清开国皇帝,却在36岁被幽禁至死

图片

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是,自古以来皇室继承,都崇尚嫡长子制度,然而在清朝,却几乎没有看到这样的情况,每一任皇帝,都由于各种原因,最终选择了嫡长子之外的皇子做储君。如皇太极死的太突然,未留下遗诏,最终是年幼的福临登基,长子豪格反倒无缘帝位;如顺治皇帝在临终之时,选择的是已经患过天花的三阿哥玄烨做皇储,为的是确保皇储不会因天花轻易夭折;如康熙皇帝,本已经选定好自己的嫡长子胤礽做太子,然而胤礽却在做了几十年太子以后,频频出错,最终康熙也不得不废了他;如雍正也不用说了,根本没啥选择,他的长子早就夭折了,皇子中也就只有弘历资质比较好;到了乾隆时代,耗费心思的想要立自己的嫡子做皇储,没想到两个嫡子都年幼夭折,逼得乾隆不得不放弃这个想法,最终立了十五阿哥永琰做皇储。

总之,清朝的皇帝们,或多或少的因为各种原因,在立皇储的时候,都避开了嫡子,算是打破了中国古代的嫡子制度了。其实,追根溯源,早在皇太极那一代,嫡子继承制度就已经被打破了。

他是努尔哈赤长子,本可能成为大清开国皇帝,却在36岁被幽禁至死

图片

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第八子,之前,论年纪,论经历,都还轮不到皇太极做储君的。确实,一开始,努尔哈赤是想要自己的长子褚英做储君的,褚英是努尔哈赤的嫡长子,在努尔哈赤起兵的时候,褚英也只有4岁。加上母亲早逝,年幼的褚英,自幼就跟在父亲身边,刀光剑影的到处征战,既养成了他勇敢刚毅的性格,也造就了他性格上的暴烈,这也正是褚英后来失败的原因。

虎父无犬子,跟着父亲在沙场上长大的褚英,也立下了很多军功,成为了战功赫赫的将军,原本,凭借着嫡长子身份,加上他的军功,褚英的储君之位,是毫无疑问的。然而,褚英这一生,都太顺了,他自以为自己战功赫赫,便不把其他人看在眼里,包括他的兄弟和“五大臣”,努尔哈赤的“开国五大臣”额亦都、费英东、何和礼、安费扬古和扈尔汉,都是当时举足轻重的人物。

他是努尔哈赤长子,本可能成为大清开国皇帝,却在36岁被幽禁至死

图片

褚英的傲慢,让他们心生不满,于是“四贝勒”和“五大臣”联合,想要扳倒褚英。察觉到双方势力联合敌对自己,褚英不但没有想办法改善彼此的关系,而是想趁父汗努尔哈赤在世时,逐渐削夺他们的财富和权力,以便巩固自己的储位。这样的做法使“四贝勒”与“五大臣”人人自危,更促进了他们的联合。由是,褚英陷于孤立。双方矛盾的逐渐明朗化和日渐激化,使努尔哈赤不得不在长子褚英和“四贝勒”、“五大臣”之间作一个抉择。

而这样的局面,其实褚英是很不占优势的,他再怎么强,也比不过“四贝勒”和“五大臣”的联合,于是努尔哈赤逐渐疏远褚英。后来两次进攻乌拉,努尔哈赤没有让褚英出征,反而让他留守,一方面是遏制褚英,另一方面也是想褚英趁此机会好好冷静一下,反躬自省,暗自韬晦,毕竟,褚英是他一手培养起来的,他也不想轻易就折了褚英。

可是,让努尔哈赤失望的是,褚英未曾了解他这片苦心,反倒对这样的安排愤愤不已,写诅咒对天地焚烧。还扬言:希望出征之师被击败,“若被击败,我将不使被击败的父亲及弟弟们入城。这极大的惹恼了努尔哈赤,将褚英幽禁了起来。(后来康熙动不动就幽禁儿子,原来从这里就有先例了)。

他是努尔哈赤长子,本可能成为大清开国皇帝,却在36岁被幽禁至死

图片

被幽禁了两年以后,褚英被努尔哈赤以不思悔改的罪名下令处死,年仅36岁,褚英的一生,就这样结束了,他原本有机会立于万人中央,然而他自己的自私狭隘,却毁了这一切,最后,反倒是皇太极成为了后起之秀,成为了新一任储君,也缔造了大清帝国。若是褚英当时没有被废储君之位,或许清朝的开国之君,就要换个人做了。

也正是从褚英之后,清朝也无所谓嫡长子不嫡长子了,更多的时候,是择能而居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