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毯王”出国记

抓住毛毯产业飞速发展的黄金时代,江西雅星纺织实业有限公司(下文简称雅星纺织)从高安一隅发展成为赫赫有名的“江西毯王”,出口形势的极速下滑,用人成本的节节高升,让昔日毯王曾一度萌生退隐之意。

“江西毯王”出国记

图片与原文无关

危难之际,好在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帮扶实体经济的暖心政策,也得益于企业掌舵人善于捕捉新机遇,及时实现了企业“创新升级”、“走出去”等系列自我革新的救赎。让一个危机产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并开拓了更广大的海外市场。

“江西毯王”是怎样炼成的

近二十多年以来,毛毯产业在中国如燎原之火,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已成为世界毛毯的生产基地,产量位居世界之首。根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2010年我国毛毯出口额为23.75亿美元,2014年则增加至40.86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4.53%。而我国出口的毛毯又以合成纤维毛毯为主要品种,出口占比将近九成。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广东昆庆、上海皇都为代表的亚克力毛毯台资企业,按照生产毛绒面料的工艺来加工制作毛毯,使得腈纶毛毯在手感、光泽、亮度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生产线的投入比拉舍尔毛毯生产线大幅降低,使得有更多的民营企业有能力投资毛毯产品。在广东、浙江沿海地区形成产业基地,获取了较好的利润收益。

伴随着这股强劲东风,距南昌不到60公里,全国汽车运输重镇的高安市,成立了江西雅星纺织实业有限公司。这家集科、工、贸为一体的企业是市政府重点保护的民营企业。公司创办于2000年6月,正逢毛毯产业的腾飞期。

2002年,高安市异地扩建新世纪工业城,雅星纺织再次捕捉到了发展机遇,大力投资新工厂,一个占地面积100亩,厂房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现有固定资产8000多万元的现代工厂拔地而起。按照当时的工艺,这是一家专业生产、经营各种毛毯、地毯、毛绒布、座垫等家用纺织品的中型民营纺织企业,这是雅星纺织腾飞的又一个起点。

形成规模的雅星纺织高度重视品牌的发展与建设,将创“玉星”牌等主打品牌纳入企业长期发展战略规划中,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在雅星纺织管理层看来,要推品牌既要让员工树立品牌意识,又要创新创造出品牌的品质。“我们通过召开各种会议及公司内部简讯、板报等宣传创名牌树品牌的重要意义,使员工的品牌意识不断增强。”

在技术创新开发方面,“玉星”牌纺织产品一直坚持走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开发的道路,开发具有自主如识产权的新产品。公司以产品多元化为基础,以技术开发为重点、利用规模化优势,产品附加值优势,进一步巩固“玉星”牌纺织产品在国内外的市场份额。

通过十年发展,公司主营业务产品销售额及销售量平稳发展。公司申报产品2011年销售额1245万元,纺织品销售量为178万条。2012年销售额1144万元,销售量为172万条,2013年销售额19615万元,销售量为196万条。公司“玉星”牌产品国内销售覆盖云南、湖南、江浙、福建等地共20多个网点范围,国外销售覆盖西欧、东亚、东南亚、美洲、中东、南非等地区,是江西省第一家,也是最大的毛毯生产企业。

管理者要做员工的好“娘舅”

作为一家人力密集型传统企业,如何稳定生产,确保品质,负责企业经营管理的江西雅星纺织实业有限公司财务总监葛玉萍认为,员工稳定是品质保障的最关键环节。员工流失率低则是葛玉萍最引以为豪的事。两年前,葛玉萍组织人事部门做了一项员工调查,5年以上的员工占比达近6成,十年以上的也将近20%。让他们离职最大的原因,是因为很多老员工升级为爷爷奶奶,需要回家带孙子。

面对其他民企留不住员工的困惑,雅星纺织的一份财务表最能解释这其中奥秘。每年7月至9月,除了正常的高温补贴,只要温度超过32摄氏度每名员工还能享受绿豆、雪糕等福利;冬天每年轮流给员工发棉袄或棉鞋;在国企纷纷取消厂办医院的时候,雅星纺织设立了自己的免费医务所,免费为员工看小痛小病。财务人员表示“这些福利一项项累加起来,长达十多条之多。”体贴细致的员工福利再加上略高于同行的工资,温暖了员工的心。

当然,治理公司需要软的福利,也需要硬的制度。雅星纺织在2005年就已顺利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最管理体系认证审核,依据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淮建立了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制定了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每个岗位都紧密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变化,对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内审、管理评审、外审等检查和评价进行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对体系文件也不断地进行修订和补充,以促进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满足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要求。

在公司内部除了严格按照ISO9001 :2008标准进行管理外,还制定了严于行业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产品按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生产,针对生产不同规格品种的毛毯制定了不同的工序检测标准,每道工序均设立指标参数控制,并配备专职的质检人员严格把关,实行“三不放过”原则,即“不合格原料不进厂”、“不合格半成品不流人下道工序”“不合格品不出厂”从而使产品质量长期处于良好、稳定、可控状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人是感情丰富的物种,在葛玉萍看来,企业管理一切要以人为本。招聘时,企业是员工的“婆婆”,双方对眼了才能成为一家人;入职后,企业管理者就成了员工的“娘舅”,娘舅在高安是用来调节纠纷的人。葛玉萍自己就是一名很称职的“女娘舅”,或者说是一位好知心大姐,经她调和的夫妻纠纷不下于十几次。她经常对管理员说,我们要多将心比心,多关心员工,家庭和谐了生产才能安心。

败也海外,成也海外

办企业离不开大气候,纺织企业尤为如此。自美国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后,世界经济复苏形势一直错综复杂,纺织行业的出口遇到很大困难,销量下滑比较严重,雅星纺织的出口形势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而国内,毛毯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生产成本直线上升企业用工矛盾突出等多种不利因素的困扰,公司的生产经营经历了极为严峻的挑战和考验。2014年公司共完成涤纶毛毯产品产量91万条,与上年同期减少8万条完成工业总产值7223万元,同比减少1245万元,降幅为14.7%,完成外贸出口9655万美元,同比减少200万美元,降幅17. 17%;国内销售实际完成1609万元,同比减少72万元,降幅为4.28%;完成税收319万元,同比减少114万元,减少26.3% ,接近亏损临界线。

出口下滑,如何在销售市场上补缺口成为关键。企业从单一出口转变为“两条腿”走路,快速打开国内销售渠道,导入“一体两翼”的商务营销,一对翅膀一起展开,才能飞得更高。葛玉萍讲述,企业大力发展了边贸贸易,开发了市场新空白。另外,电于商务风起云通,营销模式处在了转型关键时刻。以电子商务形式开发市场,也成为众生产商的必然选择,“我们自己不擅长电子商务,我们通过与阿里巴等大平台合作,整合了渠道和人力资源,又请了电子商务方面的专家,组建了专业团队。这样,我们期望通通过尝试,能尽快在电子商务行业虚拟市场的竞争中快速崛起。”

在经济寒冬时期,雅星纺织感受到了来自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就在我们心在意冷想放弃的时候,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帮扶我们纺织企业的暖心政策,比如财园信贷通政策,像我们这种上规模企业可以获得政府1000万元的低息贷款,大大缓解了我们企业的财务压力。”葛玉萍告诉记者,在政府的帮扶下,雅星纺织制定了“调结构,促增长,挖潜力,降消托”的新经营策略,不断增强企业创新发展的能力。

首先,围绕着创新发展的课题,引进开发新工艺、新技术。投入100余万元,购买全自动压花机、烫光机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开发了新的花型品种;围绕着节能环保的课题,投入近40万元,重点改进了废水处理设施,推进了清洁生产工程;同时投入80余万元,护大产品的如名度和影响力,改进产品包装等,全面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

另外,公司积极“走出去”,每年都参加广交会、华交会等各种展销会。在保证国内市场占有率的同时,不断开发新的国外市场,加大市场开发力度,通过各种形式如参加南非约翰内斯堡展会、广交会、华交会及专业网站等向国内外推销自己的产品,产品畅销国内外,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度过危机的雅星纺织喜事连连,首先是江西雅星纺织实业有限公司在南非比勒陀利亚地区独资兴建的建筑陶瓷生产线项目已正常运转。这个2011年6月正式动工,作为我省首个境外生产型项目总投资1970万美元,占地面积350亩,主要生产釉面瓷砖、抛光瓷砖、釉面瓷瓦等建筑用陶瓷产品,年产值预计可达6000万美元,如今已成为雅量纺织重要的盈利项目。第二,传统的毛毯出口行业也在回暖,一些老客户已找上门希望雅星纺织能扩大规模确保订单量。三是尝到走出去甜头的雅屋纺织正在计划申请江西省出口名牌企业单位,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让“雅星”自主系列品牌走出国门,真正成为国内外的知名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