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在位十几年,为何始终不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

宋太祖赵匡胤是与秦始皇、汉武帝和唐太宗齐名的皇帝,他最大的成就就是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状态,维护了华夏主要地区的统一,推动了社会发展。其共在位十六年,最后却离奇去世,并且终其一生都没有立太子,导致驾崩后皇位被弟弟赵光义夺取。宋太祖本来是有四个儿子的,除了长子赵德秀和三子赵德林早亡,二子赵德昭和四子赵德芳在宋太祖驾崩时都已成年,而宋太祖不仅没有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甚至都没有给儿子封王,这是为什么?难道他本意就是传位给弟弟赵光义?

宋太祖在位十几年,为何始终不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

赵德昭作为宋太祖在世的嫡长子,本应该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但是他在太祖一朝最高只做到了使相,虽与宰相并称,但却没有实权,更别说被封王了。反观赵光义,在宋朝建立没多久就被太祖封为晋王,位列宰相之上,并且还被授予开封府尹一职。开封作为北宋首都,交由晋王管理,这不就是五代十国当中典型的“亲王尹京”嘛。五代时期有惯例,治理京城的亲王就是未来的皇位继承人,像后周的世宗柴荣就是以晋王及开封尹的身份继承后周太祖郭威的皇位的。而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后又封弟弟为晋王加开封府尹,可能原本就是想传位于他。

宋太祖在位十几年,为何始终不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

宋朝建立后宋太祖也在帮助赵光义建立名望,甚至赵光义“阴养死士”他都不管不问,还让高琼、葛霸等武士尽心辅佐晋王。晋王生病时宋太祖亲自为他艾灸,还多次表示“晋王龙行虎步,吾不如也”。宋太祖对晋王这么好,又如此夸赞他,似乎已经决定将来要传位给晋王了。

可是宋太祖的儿子已经成年了,为何他还不培养儿子呢?这还得联系五代十国时期的战乱背景,当时之所以会经历这么长时间的战乱,大部分原因就是因为皇帝无法制约武将,导致武将专权,宋太祖本人也是这么起家的。那么为了防止宋朝像其余五代一样早亡,立长君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宋太祖培养弟弟很久了,如果再改立儿子将来就算赵德昭能登上帝位,也难保赵光义不与他叔侄相残。所以在儿子已经成年,弟弟势力又壮大的情况下,要么选择传位给弟弟赵光义保全儿子,要么选择除掉弟弟赵光义传位给儿子,宋太祖似乎是选择了前者。

宋太祖在位十几年,为何始终不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

确实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宋太祖刚建国时想传位给弟弟是正确的选择,但是随着国家的稳定,宋太祖肯定还是希望传位给儿子的,可惜他没有活到那一天,如果没有发生“斧声烛影”,宋太祖可能还能活十年,那时国家稳定了宋太祖一定会削弱弟弟的权势,顺势立儿子为太子,但他没有想到死亡会来的这么快。而且赵光义继位后也没有善待他的两个儿子,真可谓辜负了宋太祖的一片良苦用心。

宋太祖在位十几年,为何始终不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