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想要玉米高产,改变认知错误才是关键

我们农民种植玉米,都希望自己的耕地亩产量达到最高,这样才能够增加我们农民家庭的总收入。这个美好的愿望是非常好的,但是很多农民由于文化水平比较低,常常对玉米如何提高产量有认知的错误。

大家通常都是凭借祖祖辈辈留下来的经验,或者是靠着自己的感觉来种植玉米。然而有时候却事与愿违,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高产,反而造成减产。那么作者就把平时看到和听到的,认真归纳了一下,认为通常都是由以下几点认知错误造成的:

农民想要玉米高产,改变认知错误才是关键

【01】农民对玉米种子的选择有认知错误

大多数农民盼望着玉米高产,都是奔着玉米种子的宣传去购买。哪种玉米种子宣传的亩产最高,即使贵一点也会买来种植,农民的这种认知是非常错误的。

购买玉米种子,首先必须考虑到当地的积温条件,它是否能够满足这个玉米种子的生长周期需求,在本地区无霜期内种植的这种玉米种子是否能够成熟。

当地的土壤条件,是否适合这种玉米种子种植需求,等等很多很多因素都是我们在购买玉米种子之前应该考虑的。买玉米种子不要选择贵的,要选择对的,只有适合当地气温条件和土壤条件的玉米种子,才是我们农民种植玉米时的首选。

农民想要玉米高产,改变认知错误才是关键

【02】农民对施肥上的认知错误

第一,现在很多农民都不使用农家肥了,认为只有花钱买来的化肥才是万能的,才能使自己种植的玉米高产。这种认知是错误的,多使用农家肥,不仅能使耕地不板结还疏松土壤,也能够为玉米提供很多微量元素,这才是实现玉米高产的关键。

第二,现在有些农民,认为化肥施用的越多玉米越高产。因为很多农民文化水平低,还不知道测土施肥,都是凭着感觉和别人介绍的一些经验来施用化肥。甚至一些农民说现在的地“太馋”了,化肥施用少了不行,这个认知错误是很普遍的。玉米不需求这种营养成分,即使你施用再多也是浪费,甚至起到反作用。

第三,现在农民都是机械种地,的确是节省了人力,但是化肥施用不恰当,不仅造成浪费严重,对增收没有一点帮助。化肥必须埋到土里慢慢让玉米根系吸收,露出地面会造成化肥挥发,这不仅浪费还污染环境。

再有就是一次性大量施用化肥,然后再大水漫灌,一些漏水的沙质土壤,不仅浪费化肥还污染地下水。这些都是在施用化肥过程中,农民认知错误,不仅不会使玉米高产,还会起到负作用。

农民想要玉米高产,改变认知错误才是关键

【03】农民对玉米植株密度认知错误

很多农民都是跟别人学,这本来是非常好的风气,可是跟错误的农民学习,也会造成不好的结果。这个问题我深有感触,村里就有一个农民,他就是负能量的代表。大量施肥是他带头的,占别人地是他带头的,反正各种不好的他都带头。

就拿玉米种植密度来说,如果种植的太密,其他地邻如果稀疏一点,还能够通风,因为地块零散别人给他提供了方便。如果大家都和他学习密植,那么就会造成玉米通风不良,不仅不高产,遇到秋风就会成片倒伏,造成大面积玉米减产或者绝收。

农民想要玉米高产,改变认知错误才是关键

这是个很痛心的话题,我们农民希望种植玉米亩产量越高越好,可是有些认知错误,会让我们的美好愿望适得其反。甚至有些错误认知会让我们的种植玉米得到不好的结果。这就需要我们农民多学习,和好人学习,放眼未来长远发展农业种植。

每当看到秋收前,年年玉米成片倒伏,我作为老农民心里那种感觉,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一些自私自利的个别农民,真是带了不好的头,因为我们农民没有文化只会跟风,在玉米高产的路上由于认知错误,产生了不好的结果。让我们永远记住“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这句话,不要有过份贪念,我们的玉米就会一年年高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