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大了不聽話了,父母的話沒有威嚴了怎麼辦?

很多父母,在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家庭教育矛盾重重,發現以前的教育方式有些力不從心,比如,

不寫作業、逃學,沉迷網絡,早戀,不服管教,動不動就離家出走等等。為什麼以前聽話的孩子變得陌生了,那個言聽計從的乖寶寶不見了?媽媽說的話什麼時候開始不管用了?

為什麼孩子大了不聽話了,父母的話沒有威嚴了怎麼辦?

一位教育專家講得好,“父母對孩子說教需要心理資本,這個資本是今後愛他、教育他、約束他的一個重要力量”。想當一個好媽媽,那就不要在孩子面前當領導。當一個好爸爸,那就一定要協調家庭關係。

有句俗話“不聾不瞎,不配當媽,不聞不問,不配當爸”,孩子有點小毛病,偷著看漫畫,玩會兒小遊戲,媽媽知道嗎?當然知道,不知道的話那一定是後媽。

有位母親感慨“看見孩子就想嘮叨一會,看不順眼就想批評幾句,小時候還管用,到青春期了,現在感覺說的越多,在孩子面前越沒有威嚴,孩子不但煩,還頂嘴,都不愛回家”。

為什麼孩子大了不聽話了,父母的話沒有威嚴了怎麼辦?

媽媽的角色

但是一個好媽媽是怎麼做的呢?好媽媽能夠掌控孩子學習發展全局,不是眉毛鬍子一把抓,事無鉅細的去掌控孩子的雞毛蒜皮。

孩子有時候就像一個小偷兒,把不討媽媽喜歡的愛好和秘密藏起來,而且分門別類做上記號,藏在心裡,媽媽越嚴厲禁止,孩子藏得越緊,既擔心害怕,又緊張刺激,搞得家裡像諜戰一樣。我曾經翻遍了孩子的電腦,最後在一個匿名隱藏的文件夾的找到過好幾個壓縮包存檔的漫畫。

為什麼孩子大了不聽話了,父母的話沒有威嚴了怎麼辦?

爸爸的角色

爸爸去哪兒了?爸爸的價值是不可替代的。媽媽不好說的話,他全給說了,媽媽下不來的臺階,他給下了,日常中的爸爸是媽媽的好捧哏,對孩子的掌控中,爸爸要負責給媽媽量活兒。 媽媽批評孩子的時候,有時候語氣難免激動一些,用詞難免過激一些,動作難免粗暴一些,那麼爸爸需要掌控這個節奏和氛圍,

過來人這樣說

每一位望子成龍的父母眼裡沒有完美的孩子,只有聽話的孩子,換位思考一下,在孩子眼裡,父母是不是完美的呢?肯定不是,被孩子崇拜的五體投地的父母我還沒見過。所以不必事事都要求孩子完美,有瑕疵的美玉,精心雕琢更具價值!

為什麼孩子大了不聽話了,父母的話沒有威嚴了怎麼辦?

有時候,想得到更好的孩子,就要容忍孩子的短處,包容短處然後努力爭取長處,給孩子一點後退的空間,緩解一下日常的壓力,不要把孩子繃得像彈簧那麼緊,

咄咄逼人不是從來不會達到說教目的。嘮嘮叨叨壓根不是最好的選擇,與孩子情感溝通需要言語情商的強大,而不是東風壓倒西風的強硬。獨斷專行是不會培養出孩子的獨立自主。

啥是心理資本

有人說教育孩子需要父母積累心理資本,良好的溝通、良好的反饋,良好的自我認識是教育心理資本能夠得到支撐的三個心理狀態,這個狀態可以讓孩子以積極的心理接受父母的說教。那麼這種心理資本從何而來?他的持續性有多長?

為什麼孩子大了不聽話了,父母的話沒有威嚴了怎麼辦?

家庭的生活質量、家人的生理健康、家人的人際關係、父母的主觀幸福感,這是早期建立教育心理資本的四個方面,每個都缺一不可,孩子只有在這樣健康的家庭長大,才會對生活充滿信心,才會對父母產生依賴,才會從內心深處產生幸福感,如果父母能給孩子一個這樣的家庭成長環境,那麼父母的話一定是有力量的,有威嚴的,這就是父母的教育心理資本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