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難教,不聽話,做父母的別沮喪,快來試試這個辦法!

孩子難教,不聽話,做父母的別沮喪,快來試試這個辦法!

儒家有句心法叫“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任何事做不好,要先檢討自己。如果我們有此存心,時間絕對不會消耗在煩惱事或批評別人上。我常常告訴學生,“寧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找藉口”。我們勸導別人沒有成功,一定是在態度、方法上有所不妥。所以,應該進一步自我反省以求調整,而不是勸了沒有用就生氣,或者覺得對方不受教,沒有善根,這樣用心就不正確。

《中庸》裡有一句教誨值得深思,孔子說“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射箭很像君子之道,“正鵠”是指射箭的目標。這是說我們不能因為射箭沒有射中目標,就說這支箭質量太差,或者說這支弓的製作不好,把責任都推到弓箭上。所以,當有些事無法成就時,就應該反省自己。

古代人勸自己的兄弟都非常有耐性,也很有智慧。明朝的時候,有一位讀書人叫陳世恩,他的弟弟每天在外面遊手好閒不幹正事,大哥就很生氣,每天弟弟三更半夜回來,大哥就對他破口大罵,氣得半死,這樣持續了一段時間,弟弟仍然沒有改善。後來陳世恩就對他大哥說:“哥哥,你就別再罵弟弟了,讓我來試試看。”當天晚上陳世恩就站在門口等他弟弟回來,結果過了十二點,弟弟才走進門來。這時你會說什麼?會不會火氣都上來了?——所以,很多時候要靠我們的修養,靠我們忍耐的功夫,所謂“一切法得成於忍”。當他看見弟弟回來,馬上跑過去說:“弟弟,你穿得這麼少,會不會冷?”說完就一邊扶著他一邊說:“你肚子一定很餓了,我叫嫂子幫你煮一碗麵。”然後把他弟弟帶進來。第二天還是一樣地站在門口等,第三天、第四天都是這樣做,而且每次見到弟弟都是充滿一種關懷、愛護之情,把他帶進家門。其實一個人在外遊手好閒,會不會覺得很快樂?——他也會覺得內心空虛,當他感受到兄長對他的愛護,就會慢慢地悔改。沒有人喜歡自甘墮落,只要你讓他有臺階下,只要你讓他知道怎麼走才是對的,你拉他一把,沒有人不願意接受,但要讓他接受就要靠我們的修養跟智慧。後來,他弟弟再也不遊手好閒了。

同理,孩子難教,不聽話,做父母的可以採用反省的方式來感化小孩。有一對父子,孩子十六歲已經學會開車。有一天父子相約開車出門,到了一個風景區,孩子要去加油,便約定下午四點在這裡碰面。孩子加好了油,還有一段時間才到四點,便就近去看了一場電影,打算看完電影再回去接父親,結果一看電影,就忘記了時間。等他想起來時,心裡也很焦急。這個孩子沒學過《弟子規》,不知道“過能改,歸於無;倘掩飾,增一辜”。他就跟父親說:“車子壞了去修理,所以回來晚了。”父親說:“你怎麼可以騙我?”孩子接著說:“真的是因為車子壞了。”父親又說:“我已經打電話到加油站去了,他們說整個下午車子都在加油站裡,根本沒有修理。”兒子一聽很慚愧,東窗事發,被爸爸知道了。接著父親就說:“我非常生氣,也非常難過,但不是對你,是對我自己生氣。我教了十六年的孩子,居然會這樣騙我,是我教育失敗了。所以,我要好好檢討這十六年對你的教育,我要自己走回家。”那裡離家有十八英里的路,走回去可能已經半夜了。父親很堅持,就這樣一步一步走回去,邊走邊反省,兒子開著車在後面慢慢地跟著。這一次事件對孩子的內心是非常大的震撼,他會很內疚。孩子對這件事會記多久?終身不忘!相信這趟旅途是他所走過的最長的旅途,也是他父親給予他最成功的教誨。

為什麼別人常常可以演出好戲,但我們卻演不出,反而是壞戲連篇呢。問題何在?修養不夠。要想成就一件事,一定要從修身開始,而不是要求別人。所以,不能感動身旁的親友,就是我們自己的問題,因為“德未修”,所以“感未至”。

摘自《蔡禮旭家庭教育演講錄》(蔡禮旭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