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相城区特产-美食篇

苏州市相城区特产-美食篇

相城区简介

2001年2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原吴县市撤市分设相城区和吴中区。相城,因2500年前春秋吴国大臣伍子胥在阳澄湖畔"相土尝水,象天法地,欲筑城于斯"而得名,地处苏州市域地理中心,面积489平方公里,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40%,下辖4个镇、7个街道、1个国家级经开区、1个省级高新区、1个高铁新城和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常住人口约100万。

苏州市相城区特产-美食篇

阳澄湖大闸蟹

学名"中华绒鳌蟹",历来被称为蟹中之冠。阳澄湖水域百里方圆,碧波荡漾,水质清淳如镜,水浅底硬,水草丰茂,延伸宽阔,气候得宜,正是螃蟹定居生长最理想的水晶宫。所以,在螃蟹家族中,阳澄湖蟹的形态和肉质与众不同。

先说形态,阳澄湖大闸蟹形态有四大特征:一是青背,蟹壳成青灰色,平滑而有光泽;二是白肚,贴泥的肚脐、甲壳晶莹洁白,没有黑色斑点;三是黄毛,蟹腿的毛长而黄,根根挺拔;四是金爪,蟹爪金黄,坚挺有力,放在玻璃上都能八足挺立,双螯腾空,威风凛凛。阳澄湖大闸蟹肉质肥嫩鲜美更是其它蟹类难以与其相提并论。倘若吃过阳澄湖大闸蟹,再品尝其它美食,往往会感觉嘴里无味。

苏州市相城区特产-美食篇

阳澄湖湖八鲜

好水养出好湖鲜。阳澄湖里丰收的除了大闸蟹,还有肥美个大的白鱼、河鳗、清水虾、清水鳜鱼、野生甲鱼,鲜嫩多汁的莲藕和菱角,这八种湖鲜被誉为"阳澄湖湖八鲜"。 每年一到金秋时节,美丽的阳澄湖总成为食客和游人心生向往的世外桃源。

大闸蟹:阳澄湖清水大闸蟹享誉世界,素有"蟹中之王"美称。

甲鱼:鳖肉鲜美,裙边肥而不腻,其汁夏天也会结冻,可与山珍海味媲美。

桂鱼:桂鱼肉质细嫩,"松鼠桂鱼"是苏帮菜中最为著名的一道名菜。

清水虾:个大体壮,壳薄呈半透明,颜色青亮有光泽,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

河鳗:阳澄湖畔素有"菜花鳗鲡"时令佳肴。鳗鲡肉质细嫩,味美,具有相当高的营养价值。

白鱼:体色银白,肉质细嫩,味美不腥,且很高的药用价值,具有补肾益脑,开窍利尿等作用。

菱角:皮薄肉嫩,生吃甜嫩,熟吃甜糯。古人认为多吃菱角可以补五脏,除百病,且可轻身,即减肥健美作用。

莲藕:生藕味甘性寒,具有清热生津、凉血散瘀、补脾开胃和止泻功效;熟藕性温味甘,具益胃健脾、养血补益、生肌止泻功效。

苏州市相城区特产-美食篇

湘城爊鹅

湘城爊鹅是以村放养的家鹅,用传统的爊制野味的配方,采用现代烹调技术而制成的绝佳菜肴。凡吃了湘城爊鹅.胃口大开,回味无穷,吃过一次后便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的欲望,真是"百吃不厌"。

苏州市相城区特产-美食篇

湘城麻饼

"湘城麻饼"原名老大房麻饼,始产于1911年钱鹤鸣开设的"湘城老大房茶食店"。老大房茶食是一家前店后坊的自产自销企业。老板钱氏与老师傅们一起经过长期的摸索,尝试研究、改造,创出一条制作麻饼等食品的独特工艺。旧时的老大房除生产麻饼外,还有太师饼、桔红糕、云片糕、绿豆糕、冰雪酥、杏仁酥、袜底酥、熏青鱼、浇切糖等食品,均受人们青睐,特别是麻饼,是中国麻饼族中的佼佼者。

苏州市相城区特产-美食篇

黄埭西瓜子

黄埭西瓜子,苏州相城区黄埭镇人殷福熙于1867年创制。

黄埭西瓜子从选籽、配料到炒制加工,有一套独特的工艺流程:选大小适中、无疵、颗粒饱满的西瓜子,洗净后,放在特制的大铁锅内用菜油熬,再以"文火"烘炒,炒熟后,放入适量的白色玫瑰食用香油来回拌和,凉后即可食用。该瓜子在1927年杭州西湖博览会上获优胜奖。苏州"吴鼎盛"、"野荸荠"、"采芝斋"、"湘城老大房"、"文魁斋,等老字号争相竞销,并远销京津沪等地。

苏州市相城区特产-美食篇

黄埭挂面

苏州人不像西北人爱做手擀面,但对面条的劲道也有要求。口感劲道爽滑,不易煮烂,即使冷面再加热也不会烂,是食客们对黄埭挂面的一致评价。而这优秀的口感是老板多年研究制面工艺才得来,据说面粉厂老板陆阿三是土生土长的黄埭人,从珍珠生意转行开起面粉厂,一做就是二十来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