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报|游离于公益和保险的边缘,蚂蚁金服“相互宝”的超级实验能走多远?

相互宝是蚂蚁金服旗下的一款网络互助产品,上线仅半年,就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用户只需打开支付宝的手机客户端并搜索相互宝,就能找到这个互助计划。按照相互宝的规则,加入该计划后,成员如果遇到重大疾病或意外,可申请30万元或10万元的互助金,而这笔费用由所有相互宝成员共同承担。根据相互宝的官方说明,每月的14日和28日为分摊日,每位成员为单个患病成员分摊金额不会超过0.1元。

特报|游离于公益和保险的边缘,蚂蚁金服“相互宝”的超级实验能走多远?

目前,相互宝的参与者已经超过了5000万,唐先生就是其中一个。在意外摔成重伤后,唐先生的家属在相互宝申请的10万元救助金并没有得到认可。对此,相互宝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相互宝的加入要求中写的是“近两年内没有连续服药超过30天或者连续住院超过15天”,而唐先生的情况不符合要求。“公司经过走访调查发现,唐先生是于2016年的9月曾因皮肌炎住院十天,医嘱是说他需要长期服用激素药,调查员认为这不符合相互保健康要求规定,初步作出不给予互助金的一个结论。”

不过唐先生的家属认为,唐先生2016年得的皮肌炎和此次的意外摔伤入院并无关联,且相互宝的加入要求中的“近两年”并不是一个明确的时间节点,以唐先生2018年12月29日摔伤入院计算,2016年因为皮肌炎服药和入院的时间并不在两年之内。

于是,唐先生的家属希望通过相互宝的“赔审团”决定是否获得互助金。陪审团机制于今年2月28日上线, “赔”是“赔偿”的“赔”。相互宝的成员通过考试就可以成为赔审员,在相互宝上出现有争议的互助案件就会进入赔审团审议程序,由赔审团决定是否要给予互助金。

2019年3月26号下午,相互宝迎来首例“赔审”大会,共有25万多赔审员参与了投票,其中近58%的赔审员支持了调查员的结论,只有42%的赔审员支持唐先生及家属的诉求,唐先生的互助申请没有通过。对此,相互宝工作人员表示,赔审团投票的结果不可更改。

特报|游离于公益和保险的边缘,蚂蚁金服“相互宝”的超级实验能走多远?

据了解,赔审员的准入门槛并不高,只要是加入相互宝30天以上、通过几道小测试,前后不过一分钟就能获得赔审员资格。根据蚂蚁金服提供的数据,目前已有97万通过测试的赔审员。那么,一款以互助为名义、具有保险功能的产品,由其用户决定是否赔付,这是否合理呢?

针对这个问题,相互宝公关经理沈云芳告诉记者,相互宝在运行的过程中,平台和成员之间可能会存在分歧,但相关分歧并非任何一方能够判定。因此对于这类有争议的互助申请,会让全体赔审团成员遵循“情理兼顾,公正客观”的原则来投票决定:“‘情理兼顾,公正客观’是指既要尊重规则规范,也要考虑到人的情感和社会的公序良俗。一个人做决定有可能是理性的,也有可能是感性的,但一个群体做决定的时候,理性和感性这两个因素都会被考虑到。”

有法律界人士认为,在涉及是否理赔的问题上,保险合同是重要的参考依据,因此需要具备高度的专业性和严谨性。此外,相互宝引入赔审团机制,在与用户发生矛盾时,转移了自己的责任。

沈云芳表示,在传统保险行业中,用户与平台发生纠纷都是平台说了算,而相互宝将部分决定权和裁量权交给了用户,这不是转移责任,而是转移了权利。

事实上,赔审制度只是相互宝引发争议的原因之一。相互宝规定,加入者必须符合“近两年内没有连续服药超过30天或者连续住院超过15天”的健康条件,但对于何种药物并没有明确规定,这无疑增加了发生纠纷的概率。

沈云芳向记者表示,相互宝有事后核查机制。假设用户患上大病,相互宝会实地走访其患病情况,查看其过往就医情况和医保信息,从而判断用户是否符合健康加入的条件。未来他们将会对健康告知里面的条款做更为清晰的界定。 “从现在健康告知的条款来看,对于慢性的轻度疾病,如果需要遵医嘱连续服药30天以上,无论是服用哪种药物,都不符合加入条件。 这次唐某的案件发生后,相互宝也听到用户的反馈。对于健康告知里面的条款,后续也会从保障用户利益的角度出发,做更为清晰的界定,减少发生纠纷的概率。”

特报|游离于公益和保险的边缘,蚂蚁金服“相互宝”的超级实验能走多远?

免费加入、风险共担、价格低廉、运行透明,相互宝的宣传的确诱人。不少人加入也是看中了相互宝的低廉价格。而且,加入的人越多,分摊的费用越少。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在保险业内人士看来,只要大病发生概率不变,加入的人越多,预期出险的人也会随之增多。换言之,随着平台加入人数的增多,每个人分摊到的费用也会水涨船高。

目前,相互宝的加入人群主要以80后和90后的年轻人为主,为避免未来个人分摊无限增长,相互宝规定了个人年度分摊188元的上限。而一旦用户数增长停滞甚至下降,同时用户群体的老龄化程度加深,产品是否会出现入不敷出的可能呢?

某大型寿险公司广州总监龚建平认为,平台吸引了大量年轻的互联网人群,他们生病的概率是很低的,但一旦会员群体扩大,发病率越来越接近正常水平的时候,这种类似击鼓传花的游戏就会暴露出它的问题。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不断吸纳年轻的新用户,保证用户群体的平均年龄不变,以此控制赔付概率。

特报|游离于公益和保险的边缘,蚂蚁金服“相互宝”的超级实验能走多远?

相互宝究竟是一个公益性的互助平台?还是一款“类保险”产品?相互宝负责人表示,相互宝只向用户收取8%的管理费,主要用于维持运营,此外不赚取任何利润。因此,相互宝是一个公益性互助平台,而并非保险。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对于相互宝这种新型互助平台,目前法律没有清晰界定,但他更愿将其定义为一款有保险功能的产品。“它是一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互助平台,非常类似保险行业,与传统意义上的公益并不是一回事。

如果非得给它归类的话,我更倾向于将它归类于保险行业。

实际上,相互宝的前身是由蚂蚁金服和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共同推出的一款相互保险,由信美人寿承保。然而上线不到一个月,信美人寿被监管部门约谈,被指涉嫌违规。此项合作停止。此后,相互保“升级”为相互宝。

早在2015年,原中国保监会就发布了关于“互助计划”等类保险活动的风险提示,警示消费者其风险隐患、经营资质等问题。

2016年,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保险研究所举办的“首届网络互助高端论坛”上,9家互助平台签署了《中国网络互助行业自律公约》。尽管有自律公约,但用户在遇到纠纷时,仍难以寻求保险法的保护。针对互助平台监管的灰色地带,朱巍呼吁,应尽快制定相关法规。“仅靠自律是不行的,因为它涉及到上千万、甚至上亿人的权益,如果法律是空白的,实践的案例又很少,就很容易误入歧途。”

记者:红 艳

特报|游离于公益和保险的边缘,蚂蚁金服“相互宝”的超级实验能走多远?

记者手记

近年来,主打“互助”的网络平台迅速崛起,蚂蚁金服旗下的相互宝、腾讯旗下的水滴互助等平台短时间内积累了数千万用户,通过众筹等方式,切入大病健康领域,抢夺传统保险的“蛋糕”。不过从实践看来,要真正让互帮互助的初心落到实处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障碍。如何让规则更加明确?如何让监管更加到位?这都是互助行业在发展初期必须思考的问题。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近两年互联网互助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恰恰说明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人们对于大病重病还有着太多的担忧和恐惧。未来应建立起以大病医保为主、商业保险和社会互助为辅的多层次保障体系,才能让更多深陷重病的人们获得救助的途径更多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