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和裡三王宮,夜郎古國的印跡!

你肯定聽過一句成語“夜郎自大”,你大概也知道夜郎國在湘桂等地,但夜郎國具體在哪裡,現在似乎已經成為一個迷,反而是因為旅遊的需要,好幾個地方都搶著將夜郎國冠在自己頭上。

“夜郎自大”這個成語說的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夜郎國王問漢使者:“漢朝和我的國家哪個大?”成語意為狂妄自大,其實歷史上的夜郎國還真不是一個小國家,地廣數千裡,《史記·西南夷列傳》稱:“西南夷君長以什數,夜郎最大。”夜郎確實是當年中國西南最大的國家,所以今天才會有湘黔川三省都自認是古夜郎國地盤的事情。

廣西和裡三王宮,夜郎古國的印跡!

關於夜郎國,除了一句“夜郎自大”外,已經沒有多少歷史遺存了,不過在廣西三江縣良口鄉和裡南寨,倒是有一座祭拜夜郎三王子的古廟,堪稱難得的古夜郎國印記。

廣西和裡三王宮,夜郎古國的印跡!

夜郎國到底在哪裡,由於年代久遠,史書上記載少,現在也沒有一個定論,但可以基本肯定的是,範圍包括現在湘黔桂川部分地區。

廣西和裡三王宮,夜郎古國的印跡!

那夜郎國到底是什麼時候的國家,根據史書簡略的記載,距今至少已經2200多年了。

廣西和裡三王宮,夜郎古國的印跡!

夜郎成名問世,大約是在戰國時期,楚襄王派“將軍莊躍溯沉水,出且蘭(今貴州福泉市),以伐夜郎王”,“且蘭既克,夜郎又降”。 這時,人們方知西南有一夜郎國。

廣西和裡三王宮,夜郎古國的印跡!

至西漢成帝年間,夜郎王脅迫周邊22邑反叛漢王朝,被漢使陳立所殺,夜郎也隨之被滅,史書上記載的夜郎國前後約300年。

廣西和裡三王宮,夜郎古國的印跡!

我們知道的古夜郎國不是在湘黔嗎,怎麼廣西也有祭奠夜郎王子的廟呢,廣西三江縣與貴州交界,夜郎國的範圍到了此處也難說。

廣西和裡三王宮,夜郎古國的印跡!

走過一座清光緒年間修建的侗族風雨橋人和橋,拾長階而上,便是神秘的三王宮。

廣西和裡三王宮,夜郎古國的印跡!

三王廟顧名思義應該是祭祀三位王,門旁有對聯曰:千畝南轄收眼底,三王北望總關情,這三王到底都是誰呢?

廣西和裡三王宮,夜郎古國的印跡!

故事得從三王的父親說起,漢武帝南征時,夜郎王竹多同三父子仰慕漢朝而歸順,竹多同被賜封為夜郎侯,但後來漢武帝卻又聽信讒言,殺了竹多同。

廣西和裡三王宮,夜郎古國的印跡!

按理說這殺父之仇得報啊,但三個兒子權衡利弊、顧全大局,最後選擇了以民生為重,維護國家統一,將夜郎治理得井井有條。

廣西和裡三王宮,夜郎古國的印跡!

當然了,歷史都是勝利者寫的,2000多年前的事,到底是怎樣,誰也說不清楚。

廣西和裡三王宮,夜郎古國的印跡!

總之三位為統一大業不報殺父之仇,不興兵伐漢(可能也是實力不允許)的王子,讓夜郎國民安居樂業,因此人們愛戴他們。三王死後,人們為其披麻戴孝,這也正是現在和裡南寨附近侗族女子的特殊頭飾—— 頭纏白布條的來歷。

廣西和裡三王宮,夜郎古國的印跡!

其實三王宮最初不在這,據記載原建於潯、榕兩江的匯合處——老堡,明隆慶六年(1572年)跟隨寨子搬遷至此。粗略一算,這三王宮也已有500多年的歷史了。

廣西和裡三王宮,夜郎古國的印跡!

如今的三王宮和人和橋已經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每年農曆二月初五的三王宮廟會,也是當地最負盛名的民俗活動。

說起來這夜郎國還真是個冤大頭,從夜郎自大開始就挺冤,司馬遷的《史記·西南夷列傳》裡記載,漢王朝派人尋找通往天竺(印度)之路,經過雲南時,“滇王與漢使者言曰:‘漢孰與我大?’及夜郎侯亦然”。夜郎國本身也不小,2000多年前信息不通暢,問這麼一句也挺正常,這已經夠冤了,關鍵是這首先問“漢孰與我大”的是滇王,按照漢朝時的行進速度,從滇王這走到夜郎王這至少也得幾個月吧,夜郎王是後來才問的,最後落得個成語卻不是“滇王自大”,而是“夜郎自大”,這就更冤了。

名聲也就算了,殺身之禍也是冤案,到了夜郎王竹多同,都已經歸順漢朝了,最後還是被漢武帝以為有叛漢之心而殺害,而三個沒能報仇的兒子還被當作神靈供奉了上千年,實在是冤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