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风俗有哪些?

爱国不平等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小杜这首脍炙人口的《清明》绝句笔力雄奇,勾勒出晚唐清明时节风貌,颇给人凄清之感。仿佛自古以来,清明节便是一个自带清冷哀婉背景音乐的节日,总与祭祀、怀念相关。古人又究竟是怎样过清明节的呢?


清明节的习俗

古代清明节的习俗同样吸收了上巳、寒食两个节日的部分习俗,颇具特色。

  • (一)扫墓

扫墓祭祖是清明节最重要的活动,是从寒食节吸收而来。清明祭祀是连接祖先与时人的纽带,是对先人的怀念与哀思,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清明蛋

国人在清明节往往会吃煮蛋以求子嗣,这来源于上巳节。上古时期,古人观察到鸟类卵生现象,产生卵生殖崇拜,《诗经》中便有帝喾妃简狄吞鸟蛋生下商人先祖契的诗篇“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秦汉时期,古人常在上巳节将蛋浮在水中祈祷求子,有时也将枣放入水中,以谐音“早子”求子逐渐演化成吃清明蛋的习俗。

  • (三)插柳枝

古人认为柳树可以吓鬼,称之为“鬼怖木”,且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可是家族旺盛,在清明节时往往会插柳枝。唐中宗赐给群臣细柳圈以避鬼“幸梨园并渭水拔除,则赐柳圈辟疠”,到了宋代插柳枝愈加流行,成为民间普遍习俗“清明交三月,节前两日谓之寒食,京师人从冬至后数起至一百五日,便是此日,家家以柳条插于门上,名曰明眼”。

  • (四)荡秋千

秋千由北方少数民族地区传入,汉武帝时在宫中流行起来,唐宋时成为清明节女子喜爱的活动,明清时甚至有时将清明节称为“秋千节”。清明时节万物复苏,困锁深闺的女子荡起秋千,可以排解苦闷,借机眺望远方,成为一时之盛,陆游曾写道“寒食梁州十万家,秋千蹴鞠尚豪华。”

  • (五)放风筝

风筝最早用于战争时侦查敌情,后来人们以其高飞,寄希望能带

走忧愁,渐渐成为受大众喜爱的娱乐活动。清明踏青时节,放风筝也颇受欢迎。

清明节的活动尚有很多,如蹴鞠、斗百草、植树、拔河、斗鸡等,多是适宜春季进行、老少咸宜、流传至今的经典娱乐方式,在此便不一一赘述。

时值暮春,清明时节,不妨放下手中俗务,趁着小长假走出家门,为先人祭扫,陪家人踏青,给自己充电,绵延我们血脉中那一份对春日的热爱。

参考文献:《诗经》《四民月令》《淮南子》


历史大学堂


我的家乡是山东诸城下面的某个乡镇的某个村子。即使是同一个县城,具体到某个镇某个村都会有风俗差别。

在我的老家,清明前几天,家里的男人一般都会去扫墓,祭祀故人。我父亲每次去都会带一把铁锹,把坟墓该修整的地方修整一下,如果杂草太多也要清理一下。

到了清明这一天,一大早起床,家里的女人会把房间的门口以及院落门口插上柳枝和松枝。早饭会吃疙瘩汤和水煮鸡蛋。吃完早饭,女人这天一般会回一趟娘家。

当然这一天也会有踏青活动,我记得从我家往西走,有个村子叫黄米沟,那里有一处风景叫石全府。每年清明到那里踏青的人特别多,很多商贩也会到那里兜售小商品,特别热闹。

小时候,到了清明这一天爷爷会拿一根绳子绑在两棵树上,让我们荡秋千玩。

清明节前折柳,小孩子会用柳枝做口哨。


沐析妈妈


各地的风俗都有差别,一般是扫墓,踏青,插柳。据说禁火,放风筝,荡秋千,射柳,蹴鞠,斗鸡,植树,蚕花会这些也是节日习俗,不过似乎没怎么见过。有知道的朋友可以介绍一下。

我家乡这边主要风俗就是去扫墓。清明前几个礼拜,家里还会先去采艾草做青麻糍,大致和艾草青团差不多,不过就不知道味道是不是一样。

我家乡这边不知道为什么一般都是提早一礼拜过清明。在那天的一大早家里人就先准备好九样固定的菜肴,然后带上酒,自家剪的白幡,蜡烛,香,经文(不过最近几年为了避免火灾,经文已经不再烧了,蜡烛和香之类的也一般人走就灭了)上山扫墓。随着时代的变化,祭祖的东西也逐渐开始有了改变,更讲究环保,只带着花篮水果去的人慢慢增多。从山上扫完墓回家后,还要再准备一桌菜肴放在门口进行祭拜,这样祭奠完才算彻底结束。


打酱油酱打


别人家的家乡的清明节的风俗有踏青、放风筝、扫墓祭祖等,但扫墓祭祖估计是全国通有的习俗,踏青和放风筝对于目前的时代,可能不太受到欢迎了。

我的家乡在晋江,记得小时候,我们在扫墓祭祖的时候也顺带踏青,因为当时先人们一个山头一个山头的盘踞着,大家都不在一个点上,所以在扫墓的同时也顺带着踏青,但随着年岁的增长以及土地被征用,先人们就被统一迁徙到了灵堂之中,于是,现在的清明节只要去一个地方就行了,但再也享受不到踏青的那种乐趣了。

但在清明节最重要的风俗就是扫墓祭祖,你必须真诚的,严肃的,恭敬的,带着对它们的敬意与思念,好好的缅怀一下。

清明节,其实对于有些人来说,心里是十分难过的,尽在不言中吧,不管怎样,加油。


志明科技派


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古老的传统其实现在已经失传,也慢慢没什么人在意了,在我们家乡,有两样风俗是从我小时候起就一直没有变过,并且家里会郑重其事操办的。

1.扫墓

相信这个应该是大部分地区的约定俗成的,很多在外工作的年轻人在这天也会被叫回去一起参与祭祀和扫墓的大事。

在这一天,鸡鸣十分,家里的女性长辈就会起床杀鸡割肉,备好茶酒水果,糯米饭团,装到两个大箩筐里,男性也会准备冥钞,纸钱,鞭炮等,天亮以后,先在家里向阳处,火化纸钱拜祭一下各路神灵菩萨,然后全家一起,男女老小一起出发,一般把大部分的先人拜一遍,回来

总是天已完全黑透,但大家都会很兴奋,我们都认为,拜拜过后,家里人就会得到先人庇佑,风顺水顺,顺顺利利,发大财~~☺☺

2.做韭菜盒子

但我们家乡使用糯米粉加粘米粉做的,馅料一般是五花肉切丁,韭菜设短段,加木耳丁,炸豆腐丁混合炒制而成,几乎我们所有人都对这种点心有一种迷一样的喜欢,无论家里做多少都能吃完出外工作的时间长了,会特别想吃一顿,回家乡不吃一次像没回到家一样。出发工作的时候还会家里多做,带一些出去。

您们家乡各有什么好玩有趣有意义深远的风俗呢,欢迎大家分享交流~


安筱檬


在浙中地区,有的地方把清明节称谓“鬼魂节”。

据老人们说,这一天所有的“鬼魂”都会出现在早晚两个时候,如果当天有太阳,鬼魂就会隐退。如果,当天阴雨绵绵,天色昏暗,鬼魂就会整天的盘旋。

当然了,这是老人们迷信的说法。

不管有没有鬼魂,就算有吧,鬼魂也分多钟:饿死鬼、吊死鬼、冤屈鬼等等。

也可以简单的分“好鬼魂”和“恶鬼魂”。

因此,在清明那天,健在的老人会带着儿孙拿着供品、纸钱、炮竹,每个人手里还要拿一根桃树条或竹条,在去墓地的路上,不停地敲打沿途的树木。

告诫那些“恶鬼魂”,离我们远一点,我们手里有“武器”。

桃树条或竹条,大概是鬼魂最怕的东西,打在鬼魂身上会永世不得超生、投胎。

到了墓地,在先人的墓碑前,先把供品摆好。

供品有四样,其中两样是先人最喜爱的食物。另两样必须是荤菜,如牛羊猪鸡等。

蜡烛在墓碑的四角点燃,如先人会抽烟,点几根烟放在供品旁边,但点烟的火必须是蜡烛的火苗,不能用打火机或火柴点燃,也不能用嘴叼着点火,否则先人收不到。会喝酒的,将酒洒在墓碑的四周。

长孙长孙女长子长媳跪在第一排,次孙次子等跪在第二排,其余的跪在后几排。

先点炮竹,后磕头,再点炮竹。

一番祭拜后,沿路返回。

还是一边走一边用桃树条或竹条击打沿途的树木。

年年如此,年年祭拜先人。


阅尽人间冷暖


祭祀

中国古人对祭祀祖先十分重视,流传到现在,依然是我们重要的风俗。家家户户都要提前准备,给家里的祖先故人烧纸钱,添坟,拜祭。以前清明不见明火,要禁火寒食,现在没有这么多讲究了。


插柳

中国人将清明、七月半、十月朔看作是三大鬼节。清明节正是百鬼出没频频、索讨多多的时节。受佛教的影响,观世音手持柳枝蘸水普度众生,许多人便认为柳条有驱鬼辟邪的作用,把柳枝称为“鬼怖木”。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写道:“取杨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然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便纷纷插柳来辟邪了。

家里大人带着小孩去折柳枝,插柳,戴柳,又是一场玩闹。

吃鸡蛋

清明节当天早上,每个小孩都有鸡蛋或者鸭蛋或者鹅蛋,这一天对小孩来说更多是玩碰蛋游戏,拿着个蛋到找对手,你碰我,我碰你,谁的碎壳就要吃掉。

蒸青

“清明不蒸青,扬麦没有风”。清明节当天早晨要吃蒸菜。清明时节,春回大地,农村到处都是野菜。蒸青也成为了风俗之一,期望收麦扬麦顺顺利利。

踏青

正是万物复苏的时节,花啊草啊都卯着劲地长个,带着篮子,挖野菜,去田野里踏个青,没有比这更好的了,小孩子追着蝴蝶,看什么都新鲜。


豫东小珍


每个地方的风俗都不一样,俗话说:三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每个地方的习俗都不一样。我家是河南的,但河南也分很多地方,我所说的习俗,不能一概而论,只能代表我们这个地方的习俗。

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插在门楣、屋檐上。插柳的习俗与避免疫病有关。

柳枝插在屋檐下,还可以预报天气,古谚云:“晒干柳打干麦”,“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中国有许多地方上坟都有讲究,我们这里有“早清明,晚十月一”的说法,通常是在清明节前十天修坟扫墓,为坟墓培上新土、修整坟墓,坟墓里面有几个死者,就在坟墓上放几个坟头。在这十天里,家里出嫁了的闺女,要回娘家祭拜死去的父母,所以说要提前扫墓上坟,不能等出嫁的闺女来了再修整坟墓。

等到清明节当天,每家都要要准备祭奠祖先用的日常用品(包括烟酒、馍、水果、香、纸钱、鞭炮等),到自己家的祖坟前进行祭拜,以表后人对上辈人的思念之情。祭拜之前,大家会用在地上画个圈,然后把这些纸在圈里面烧了,边烧边念叨亲人,让他们来拿钱。待纸烧完后,祭拜就正式结束了。









狼哥161507250


每个地方过清明的风俗都不一样,那我就以我家乡的风俗来说下吧:

  1. 扫墓。一般分为大众墓和自家已逝去的亲人墓,大众墓就是这个姓氏的先人,如我们王氏就扫王氏先人的墓,俗称祭祖。一般会提前安排好时间,在清明节的前一天或者后一天大家集体去祭祖,队伍很浩荡,家家户户都会安排人参与,以表对先人的尊敬和缅怀,如今年就是安排在清明节的后一天,因为清明节要扫自家亲人的墓,亲人墓以前较多是土葬,所以会准备一些小碗装一些米饭、菜,还有水果、鸡蛋,全家人一起去祭拜。


  2. 祭祖完成后大家会集中在一起吃饭,一般是选择一些较空旷的地方或者是文化广场,搭灶煮饭,每家安排一个妇人参与,人们祭祖回来后就安排开饭,很热闹。

  3. 分猪肉。一般在下午3到4点左右,类似于以前的太公分猪肉,由村长家把猪肉煮好,然后在土地公庙切开,每家每户的人都带一个盆放在地上排列好,切好了猪肉就开始分,再倒上一点汤,然后就拿回家,这是家乡的传统习俗。
  4. 植树。有的人会在自家门前种上一棵树,或者在专门种树的地方栽上一棵,“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在清明节前后要农耕的人也陆续忙碌起来了。 清明期间烧香祭祖的朋友,一定要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哦,尤其是一些干旱的地方,要特别注意防火;清明期间人流量大,出行的车辆较多,也要注意出行安全哟。

爱生活的桃妹纸


清明节是上坟的节,每家都上坟,上了坟之后还要把坟头插上细竹,挂上长长的挂钱。长长地挂钱是标记。标记这个坟是有子孙祭的。所有没人上的坟,上面没有挂钱做标记的,没尾龙都当是他的外婆祭。有个瞎眼的女人生了个男孩,男孩长到几岁时,有一天感觉囗渴,把查询把茶壶里的水都喝光了,还是渴,于是下次妈妈用水瓢盛水缸里的水给孩子喝,然后还喝了一瓢水。还是咳得很,等不及妈妈曾直接把水缸里的水喝光了,就好渴,你是瞎子妈妈挑着水桶牵着小孩去河里挑水,一到河里小孩直接喝河里的水,在喝着跑到河中间去了。妈妈装满了水,天上电闪雷鸣。妈妈着急叫小孩赶快回家,叫了几遍,只听到小孩在河中回应,却没到身边来,因为小孩一边硬着一边要喝水,边喝河水边长成长长的大龙, 妈妈一气之下把扁担甩过去,把龙的尾巴打断了。断尾巴的龙,再也不喜欢妈妈了,一气之下离开了妈妈 ,离开变成男孩到外婆家去了。外婆对男孩很好,家里也没有,也没有稻田。男孩让外婆忙家里。他到外面。山谷里打个滚,就是一大块好水田成了,男孩一高兴,一个滚接一个滚打,千亩良田成了。男孩在外婆家长大了,外婆年岁大死了。男孩图美貌被美女佛算计了,比困在一口井里,男孩子一个要求这是担心外婆没柴烧,要求每年给外婆,搞一次柴火,看在孝心的份上,美女佛同意了。男孩回到外婆家,问外婆要干柴烧还是要湿柴烧。外婆说干柴不仅傻湿柴烧不着,我要一半干柴一半湿柴。是男孩变成龙卷风,卷走一些树当湿柴,卷走一些房屋顶的木头当干柴给外婆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