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小夥,“甩”脖子“甩”出2個大腫塊

27歲的黃先生,在20天前一次運動後,頸部竟出現了一個約4x5cm,一個約3x7cm大小的包塊。包塊處有明顯的疼痛感,無皮囊發紅、皮損、發熱等特殊不適。

以為只是運動後的扭傷,黃先生便自行塗擦活血藥物,症狀並無明顯緩解,甚至包塊還越長越大,於是在當地多家醫院就診治療,仍未見好轉。經朋友介紹,近日,來到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急診科就診,經我院急診科、重症監護室主任萬榮文教授查看並通過穿刺活檢等系列檢查,原來,導致出現這兩個可怕“腫塊”的竟是頸部淋巴結結核。

頸部淋巴結結核多見於兒童和青年人,結核桿菌大多經扁桃體、齲齒侵入,近5%繼發於肺和支氣管病變,並在人體抵抗力下降時發病。

主要表現為頸部一側或兩側有多個大小不等的腫大淋巴結,初期淋巴結較硬、無痛,發生炎症時各個淋巴結也可粘連,融合成團、固定;晚期可形成竇道或潰瘍,少數病人伴有低熱、盜汗、食慾不振、消瘦等全身症狀。

那麼如何預防頸部淋巴結結核呢?

1、兒童要按期接種卡介苗,儘量避免與結核病患者接觸。

2、注意營養,增加蛋白質、維生素的攝人,避免劇烈運動。

3、注意口腔衛生,早期治療齲齒及病變的扁桃體。

4、頸部腫塊在臨床上甚為多見,需早期診斷,早期診療,控制病情,以免影響患兒生長髮育。

治療分為全身治療和局部治療。全身治療即抗癆治療,單聯或多聯抗結核藥物治療。局部治療,單個可考慮手術切除,有竇道或潰瘍可清除壞死組織,暢通引流,使用抗結核藥物沖洗。根據結核病接觸史及局部體徵,寒性膿瘍或已形成竇道或慢性潰瘍,多可明確診斷,亦可行小手術取淋巴結做病理檢查明確診斷。

如何區分腫瘤還是頸部淋巴結結核?

萬榮文教授提示:如果我們突然摸到頸部腫塊,很多情況下都與面部、頸部皮膚、腮腺、鼻咽及部分口腔黏膜的感染有關。

它們引起的主要特徵就是:最近有相關感染的病史,而且腫塊的地方摸著溫度比較高,壓著會有疼痛感,用手去推腫塊的話一般都是可以活動。如果符合這些條件基本上可以考慮是因為炎症導致的頸部淋巴結腫大。

當然,除了炎症以外我們比較常見但容易忽視的就是由於結核引起的頸部淋巴結腫大。頸部淋巴結核多見於兒童和青年,30 歲以上的比較少見。它的早期症狀就是以一個頸部淋巴結的腫塊為特徵,這種腫塊多是無痛性的推之可以活動的,到中、後期因為局部的淋巴周圍炎症,可出現潮熱、盜汗、以及疼痛。

還有一大類就是我們比較擔心的腫瘤引起的頸部淋巴結腫大。腫瘤主要表現為:腫塊、.疼痛、潰瘍(尤其是經久不愈的潰瘍應該引起重視)、發熱(不明原因的發熱)、咳嗽、消瘦、貧血、乏力等。具體依靠病理檢查來確診。

所以在發現頸部淋巴結腫大時,不要慌張,儘快就醫,尋求專業醫務人員的幫助。及早做出診斷和治療,以免誤治、漏治,從而耽誤病情。

年轻小伙,“甩”脖子“甩”出2个大肿块

指導專家:萬榮文

個人介紹:副主任醫師、急診科兼重症醫學科主任。取得全國重症醫學專科資質培訓(5c培訓)、重症超聲師資等資質。

擅長:內科常見病多發病診治、各種急危重症的搶救、疑難複雜病例的診治及血流動力學的管理。熟練掌握深靜脈置管、經口及經鼻氣管插管、纖支鏡檢、胃鏡、腸鏡等。

門診時間:急診內科應診(週一至週五)。

(作者 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 急診科 譚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