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馬賽事總監:漢馬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長江日報融媒體4月12日訊(記者張琳)2019漢馬即將開跑。12日,漢馬賽事總監朱建斌在接受長江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過去3年,漢馬贏得了良好的口碑。這離不開各級政府部門及社會各界的傾力支持,更離不開武漢廣大市民的寬容和理解。漢馬是一個年輕的賽事,與國內眾多歷史更久的頂尖賽事比仍有一定差距,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全國跑友對漢馬不吝讚美,這既是動力也是壓力,時刻督促全體漢馬團隊更加努力去工作。今年起,漢馬正式向國際田聯申辦銀標賽事,這意味著漢馬仍走在成長的道路上,漢馬永遠“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汉马赛事总监:汉马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2018年漢馬,選手在比賽中。記者史強 攝(資料圖片)

懷著“敬畏之心”辦漢馬

比賽日臨近,朱建斌和他的團隊忙得腳不沾地。找到他時,他剛剛結束一個賽前協調會。“壓力山大!”朱建斌感嘆道,“幾萬跑友已從全國各地陸陸續續來了,每一個細節都不能有鬆懈。大家都對漢馬寄予了厚望,我們不能也不敢辜負這份期待啊。”

他表示,從創辦之日起,漢馬的工作標準就對標世界頂尖的六大滿貫賽事,同時向北京、上海、廈門等優秀賽事看齊。“別人做得好的,我們要做到;別人做不到的,我們要爭取做到。”

想達到這個標準,整個武漢市以及漢馬團隊都傾盡了全力。朱建斌認為,舉辦一項成功的馬拉松賽事,首先要對這個項目抱有“敬畏之心”。他說,馬拉松是一個挑戰人類身體極限的運動,有著自己特殊的競技規律,本身具有較大的難度和風險。因此,辦賽時既要尊重它的競技性,同時又要保證賽事和選手的安全。

保證選手安全是漢馬辦賽的重中之重。為此,漢馬把困難想在前面,制訂了詳細的應急預案,下雨怎麼辦,高溫怎麼辦,盡力把“不可控的因素”限制在最小範圍。漢馬在全國馬拉松賽事中首創了警醫聯動機制,確保一旦出現意外,選手能在“黃金時間”內得到最及時的救助。每年比賽,漢馬在醫療保障這一塊都是考慮得最多的,基本做到42.195公里賽道全覆蓋無死角。今年賽事又增加了漢警護跑團,仍是為了確保賽事和跑者的安全。

汉马赛事总监:汉马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選手從沙湖大橋上跑過。記者李永剛 攝(資料圖片)

“用心用情”全力以赴

幾年來,最讓朱建斌難忘的是武漢市各級政府部門及全體市民的支持理解,還有整個漢馬團隊“用心用情”的投入。“漢馬畢竟只有4歲。這樣年輕的一個賽事,動輒能影響幾十上百萬人的關注,沒有各方面毫無保留的支持,是不可能成長為今天這個樣子的。”

2017年比賽前夜武漢暴雨如注,狂風將半馬終點搭建好的設施全部掀翻。所在城區領導高度重視,公安、醫療、城管、園林等等部門緊急出動,所有人冒著大雨連夜將現場修復完畢,確保了賽事順利進行。

今年漢馬,前幾屆的起點沿江大道漢口江灘一期門口附近因城市建設無法使用,新起點調整到三陽路附近,這無疑給居住在周邊的居民帶來不便。“組委會今年要感謝三陽路周邊的居民,感謝他們的包容和理解。當然,也要感謝幾年來一直支持漢馬的市民朋友們,漢馬的軍功章有他們的一半。”

年輕的漢馬也擁有一支年輕的運營團隊。近半年來,這支漢馬團隊幾乎是日以繼夜、通宵達旦地工作。“勘查線路只能在深夜進行,近幾個星期來,這些年輕人幾乎沒有睡過一個好覺。”朱建斌表示,“我總跟他們說,辦好漢馬要‘用心用情’,也就是說沒有對這份事業的熱愛,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都很難承受如此繁重的工作量,更做不出‘金標賽事’。”

汉马赛事总监:汉马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漢馬資料圖

“零差評”是動力也是壓力

在所有人通力合作下,過去3年漢馬贏得了“零差評”的良好口碑,這對漢馬人來說既是動力也是壓力。“它促使我們要用更好的服務來回饋全國跑友的厚愛。它讓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思考,如何才能做到更好,如何繼續提升這個賽事的品質。”朱建斌說。

他坦言,與國際國內頂尖賽事比,年輕的漢馬仍存在許多不足,仍需不斷去改進。他透露,每年的賽事中和賽事結束後,漢馬組委會都會積極收集各方面尤其是跑友們的建議和意見,尋找問題。“也許不可能做到讓每個人都滿意,但我們絕不會鬆懈。跑友的每一條建議對我們來說都非常寶貴,並會努力在下一次賽事中去完善。”

2019漢馬鳴槍在即,朱建斌也代表組委會給所有參賽者提供了幾條“溫馨提示”:注意體檢,注意休息,賽前一天不要熬夜,也不要飲酒,以最好的狀態投入比賽。

“早上抵達起點時,請各位選手嚴格按照路標和指示圖到達各自區域,屆時現場安檢將非常嚴格,這樣做是為了確保賽事秩序,請選手們理解。”他還提醒說,“今年的起點調整了,賽道也有一些變化。特別是從起點通過出發拱門後,向前200米到達中山大道與三陽路交會口右轉時,路口將收窄,請選手們注意跑速,不要擁擠。此外在長江大橋武昌橋頭下橋匝道處,因為城市建設的原因,賽道也較狹窄,同樣需要注意安全。祝所有選手都能安全順利完賽,在漢馬留下一個最美的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