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起投点降低成趋势 信托业转型“雷厉风行”

2018年4月,监管机构下发《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对合格投资者及其购买各类产品的门槛作出重新约定,其中规定,合格投资者投资于单只固定收益类产品的金额不低于30万元。《上海金融报》记者注意到,近期多家信托公司已开始悄然发行30万元起投的信托产品。此外,招商银行也推出了门槛低至100万元的金葵花财富信托。

产品起投点降低成趋势 信托业转型“雷厉风行”

招商银行官网截图

资深信托研究员袁吉伟告诉《上海金融报》记者,对信托公司而言,30万元起投点可以达到降低信托产品起售点的目的,但需要根据产品规模确定募集门槛,部分募集规模小的产品更有降低门槛的趋势。具体来说,现有规定是产品规模100万元以下的客户不高于50人,按照资管新规要求,私募产品最高投资者人数为200人。

业内人士表示,考虑到监管层统一平台、统一竞争的思路导向,信托起投金额降低应该是趋势,是财富管理行业未来的动向。从趋势看,按照信托产品的归类,信托的认购门槛方面会出现分化。具体来说,低风险、高流动的产品门槛应该会降低,但高风险、低流动性的产品对投资者有更高要求,包括对风险识别和对久期持有的要求。

与此同时,《上海金融报》记者注意到,受资管新规影响,信托行业资产规模同比下滑,收益率有所下降。分析人士指出,信托行业规模下滑,与资管新规提出“严控风险的底线思维,减少存量风险、严防增量风险”不无关系。一方面,其对于合格投资者的认定标准提高,使通道业务和资金端受到冲击,资金池业务也被禁止。另一方面,从信托行业所处大环境来说,面对已经白热化的竞争格局,信托公司如何与银行、券商、基金等机构同台竞技,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为此,不少信托公司进行多角度布局。此前,中信信托设立了全国第一只专项支持法学教育的慈善信托——“中信信托2019江平法学教育慈善信托”,信托资金用于支持“江平奖学金”的发放,成立规模209万元。

袁吉伟指出,资管新规落地后,信托公司去通道趋势较为明显,管理资产规模有所收缩。同时,信托公司也在加快转型发展,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加大财富管理的布局。未来,信托公司除了在非标领域继续深耕细作,还需要在信托制度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进行拓展,诸如财产管理、财富传承、破产隔离、事务管理等。

记者 王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