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余套公文完整版写法及模板

欢迎关注+转发+点赞!【体制写作】专注公文材料时效性、全面性,及时为你推送最全最新最实精品公文模板。

目录

一、函的写法及模板

二、报告的写法及模板

三、决定的写法及模板

四、命令的写法及模板

五、批复的写法及模板

六、通告的写法及模板

七、通报的写法及模板

八、通知的写法及模板


函的写法

一、函的概念:

在党政公文主要文种中,“函”是唯一的一个平行文。“函”是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时使用的文种。

二、函的特点:

(一)沟通性。函对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起着沟通作用。

(二)灵活性。行文关系灵活,可以使用平行文,也可以使用上行文和下行文。

(三)单一性。函的主体内容应该具备单一性的特点,一份函只宜写一件事项。

三、函的分类:

(一)申请函。向无隶属关系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的函。

(二)商洽函。用于请求协助、商洽解决办理某一问题的函。

(三)询问函。上下级或同级之间均可使用。

(四)答复函。上级答复下级询问、平级相互答复事项及审批答复函时使用的函。

(五)告知函。平级或不相隶属单位之间相互通知事情时使用的函,其内容均属周知事宜,不得带有指挥的性质。

四、函的写作:

(一)标题。制文机关+事由+文种。

(二)正文。函的正文一般主要包括两个层次,解决“为什么发函”和“函的主要内容”两个问题。

(三)结尾。不同类型的函结语有别。一般是“特此函告”;“此函,盼复”等等。

报告的写法

一、报告的概念: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事宜。

二、报告的特点:

(一)内容的汇报性:报告是下级向上级机关或主管部门汇报工作,让上级机关掌握基本情况并及时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指导。

(二)语言的陈述性:一般都使用叙述方法,而不是像请示那样采用祈使、请求等法。

(三)行文的单向性:报告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

(四)成文的事后性: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 向上级机关作出汇报, 是事后或事中行文。

三、报告的分类:

(一)工作报告。用于向上级汇报工作情况的报告。

(二)情况报告。用于向上级汇报、反映各种社会情况及动态的报告。

(三)呈请性报告。呈报上级要求加以批转或批示的报告,基本都是向上级提出工作意见与建议。

(四)检讨(检查)报告。是因为工作中发生失误而写给上级的报告,它不同于个人写的检查材料,它是下级组织写给上级组织的。

(五)例行报告。在特殊紧急情况下(如战争、自然灾害、社会动乱等),上级机关要求下级按周、按半周、按日向上级机关反映工作、汇报相关情况的报告。

(六)回复性报告。为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事宜而写的报告。

四、报告的写法:

(一)报告的结构。报告的基本结构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和结语四个部分。

(二)报告的写作。

1.报告的写作主要有六种情况:

(1)情况——做法——问题(意见);

(2)情况(做法)——问题——今后意见;

(3)情况——问题——今后意见;

(4)情况——原因(责任)——下步做法;

(5)①②③情况——原因——责任及处理意见;

(6)情况——问题——建议等。

2.注重时效,情况真实。注重时效是指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必须及时迅速,不能拖沓。还必须原原本本地反映实际情况,讲求真实性。

3.语言简洁,篇幅短小。要尽可能做到字斟句酌,力求精炼,以少胜多。

决定的写法

一、决定的概念:

决定是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二、决定的特点:

(一)权威范。体现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

(二)一致性。与上级机关和同级机关有关规定保持一致;

(三)衔接性。与本机关原有的各项规定紧密衔接,不要相互抵触或前后相互矛盾。

三、决定的分类:

(一)用来统一对某一方面或某类带有普遍性的重大问题的认识,确定大政方针的。

(二)用来部署某一重要工作或安排某一重要活动的。

(三)用来解决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事项,一般将这类决定称作“决策知照性决定”。

(四)指某一级的党、政组织,按照有关政策、章程、规定给予有功人员或有过人员所做的表彰或处分的正式书面决定。

四、决定的写作:

(一)决定的结构。

1.标题。制文机关+事由+文种。

2.决定的正文。首先交代决定的背景、原因或者目的。其次,写决定的具体内容。最后写希望与要求。

3.落款。在决定正文右下方, 署成文日期并加盖公章。

(二)决定的写作。

1.要切实多种结构形式。决定由于内容的多样性,故在写作的结构形式上呈现纷繁复杂的现象,要写好决定,首要的是切实把握决定的多种结构形式。

2.要处理决定的文字详略安排。决定结构的多样化,带来了文字的详略安排问题。要做到搭配合体,详略得当,繁简适度。3.要掌握恰当的表达方式。撰写法规政策性、部署指挥性的决定,由于内容比较复杂,故在表达方式上应当以说明为主,适当结合议论。

命令(令)的写法

一、命令(令)的概念:

命令(令)是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使用的公文文种。

二、命令(令)的特点:

(一)载体性。它除单体行文外,在多数情况下又可充当法规性文件公布的载体,实行复体行文。

(二)强制性。命令的强制性大大高于其他下行公文,是最具权力象征的公文。

(三)权威性。主要表现为发布的机关级别高,权力大。

(四)专用性。对命令的使用主要是国家的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军事机关。

三、命令(令)的分类:

(一)动员令。国家最高机关及其领导人,用来发布全民、全军总动员,以对付紧急事态或完成某一特大使命的命令(令)。

(二)行政令。国家行政机关用来发布重大措施的“命令”(令)。

(三)任免令。用于任免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命令(令)。

(四)公布令。发布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的“命令”(令)。

(五)嘉奖令。表彰、奖励作出突出贡献的有功单位和个人的“命令”(令)。

(六)宣布令。用于宣布党和国家重大政策、主张、措施的命令(令)。

(七)赦免令。用于特赦在押罪犯的“命令”(令)。

四、命令(令)的结构:

(一)命令(令)标题的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组成;第二种是发文机关+文种;第三种是发文机关+负责人职务名称+文种。

(二)命令(令)正文的语言要干脆果断,体现“令行禁止”的特点。

(三)命令的落款由发文机关名称、签署人姓名以及发文日期组成。

由于篇幅过长,无法全文推送,获取全文请点加关注、转发后,私信“10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