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耒阳的三顺祠,还有一段这么光辉的革命历史

三顺祠——耒阳县苏维埃政府经济处、兵工厂、石印局旧址位于耒阳市水东江街道办事处水东江村梁家湾庙岭上。


没想到耒阳的三顺祠,还有一段这么光辉的革命历史



三顺祠,在湘南起义时期,是耒阳县苏维埃政府的经济处和工农革命军的兵工厂,还是印制县苏维埃劳动券的石印局。

1928年2月,朱德率领工农革命军攻占耒阳后,同耒阳县委一起在全县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斗争。为了适应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斗争的需要,他们根据三顺祠离城区较远,离革命军司令部较近的位置、地形、物质等情况,选择三顺祠作为建经济处、小型兵工厂、印制红色纸币——县苏维埃劳动券的场所。


没想到耒阳的三顺祠,还有一段这么光辉的革命历史



当时,打土豪劣绅所得的钱财,管理混乱,保管分配不当,引发了各种矛盾和贪污漏洞,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县委、县苏维埃政府决定在三顺祠成立经济处,任命谭楚才为处长,专门负责管理这项工作,较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为了解决枪炮的维修和小型武器的制造问题,分管军事和后勤的一些领导,发挥总工会作用,选拔了一些优秀的技术人员和工人,在三顺祠建小型兵工厂,修复损坏的枪炮、刀具;就地取材,利用本地原材料制作了大量的土地雷、松树炮、大刀、梭镖等武器,加强了革命军的武器装备。与此同时,为了发展经济,搞活流通,筹措革命经费,打破敌人对金融货币的垄断,县委、县苏维埃政府决定在三顺祠设计印制、发行我党历史上第一种红色货币——壹元面值的县苏维埃劳动券,共印发了2万元。

劳动券上印有马克思、列宁头像,年号用的是中华苏维埃元年,上面有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刘泰、副主席徐鹤、李树一的签名。劳动券虽然发行量少,流通时间短,但对当时打破国民党对金融市场的垄断,筹集革命经费,巩固红色政权,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顺祠为六逢五间两进砖木结构房屋,建筑占地面积800平方米。1993年,由民间集资对三顺祠进行改造和扩建,现住有尼姑10余人。三顺祠一直是人们烧香祭祀之地。入住的尼姑为进住该祠之便,在改建中就把三顺祠的石匾改换成了三顺寺。


没想到耒阳的三顺祠,还有一段这么光辉的革命历史



三顺祠——耒阳县苏维埃政府经济处、兵工厂、石印局旧址于1956年3月被耒阳县人民委员会公布为耒阳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12月被耒阳县革委会公布为耒阳县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4月再次被耒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耒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文明耒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