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孩子眼中好爸爸,這3個雷區不要睬,很多人看到第2個就沉默了

想做孩子眼中好爸爸,這3個雷區不要睬,很多人看到第2個就沉默了


就目前而言,家裡帶娃的主力軍依舊是媽媽和老人,爸爸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缺位已是普遍現象。

”喪偶式育兒“”守寡式育兒“在家庭的出現,不僅反映了家庭成員的爸爸對孩子的參與度不高,夫妻相處模式中和媽媽的溝通存在問題,還有就是對於孩子的成長沒有起到積極的正面作用。

我們都知道,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雙方的影響,不僅如此夫妻間的相處模式對孩子的影響也是起著不和忽視的作用。

所以為了孩子的成長,僅僅靠媽媽一個人是遠遠不夠的,爸爸也是任重而道遠,要想做孩子眼中的好爸爸,這3個雷區不要睬,但是很多爸爸看到第2個就沉默了。

想做孩子眼中好爸爸,這3個雷區不要睬,很多人看到第2個就沉默了


一:不尊重媽媽

對於孩子來說,爸爸媽媽是自己最重要的人,在家裡當孩子看到一個愛媽媽的爸爸,夫妻關係融洽。

這種在愛中長大的孩子,內心會更加的自信陽光,更懂得愛別人,這樣的孩子走到哪裡都會很受歡迎

反之,如果父親經常不尊重媽媽,甚至對媽媽進行打罵。這樣的孩子更容易自卑,他不明白爸爸媽媽為什麼會爭吵,因此會心生恐懼,變得沒有安全感做事也是畏手畏腳。長大以後在工作上也難被重視。總是不敢表達自己。

所以為了良好的家庭環境和幸福的夫妻生活以及孩子的健康成長,爸爸要疼愛媽媽,體諒並讚美她。讓孩子在家庭中感受到家人的愛。

二:不分擔家務

很多人認為,做家務是媽媽應該做的事,爸爸的主要任務就是賺錢,於是只要爸爸為媽媽分擔點家務,就感覺是在幫了媽媽。

其實在家庭裡,夫妻本是獨立平等的個體,做家務不僅僅是媽媽一個人的事,爸爸也是有責任和義務做家務。

而且爸爸經常在家帶頭做家務,可以對孩子起到一個非常好的榜樣作用。通過爸爸的言傳身教可以讓孩子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家務中。這會提高孩子的家庭參與度,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和感恩理解媽媽的同理心。

想做孩子眼中好爸爸,這3個雷區不要睬,很多人看到第2個就沉默了


三:不陪伴孩子

幽默的老公隨處可見,有趣的爸爸萬里挑一。說起爸爸,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嚴肅威嚴。和孩子相處總是拉不下面子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

所以很多爸爸在孩子面前總是一副生人勿近的樣子,陪伴孩子的時間幾乎沒有,但是孩子的成長是離不開父親的陪伴的,在孩子的成長路上,爸爸很長一段時間就是充當”玩具“的作用,陪伴孩子玩耍的。

因為在孩子玩耍的過程中,他身體的各個方面都調動起來了,無論是身體的感知與動作協調,大腦的思維運作,還是各種情緒表達。

當然陪伴孩子的時候注意不要在孩子面前說髒話,抽菸喝酒。最好定期陪伴孩子去戶外運動,當然答應的事情要做到,不要說話不算數,花時間與孩子談心,與孩子交朋友理解和尊重孩子。

想做孩子眼中好爸爸,這3個雷區不要睬,很多人看到第2個就沉默了

對孩子來說,父母就是他們的鏡子:父母是什麼樣子,他們就會學成什麼樣子,在溫暖幸福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他們的世界也會充滿愛,反之父母之間相處充滿矛盾和爭吵,對孩子也是一種傷害。

為了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父親要認真履行好自己的責任,給孩子一個積極正面的影響,所以上面這三個雷區就應該儘量避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