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好诗

关注 中国诗歌网,让诗歌点亮生活!

每日好诗 | 故 土

故 土(外一首)

杨 键

故 土

当可以凋谢的时候,

我还是个孩子。

在古老而金黄的枫树林里,

我十五十三岁的样子。

像河水上温和的微光,

伴着镇河的小兽,

天心楼空阔的钟声。

芦 苇

过了许多年以后,我才发现

芦苇是天生的哀悼者——

每一杆也是一位慈母

安慰着我们心里的死者

至善至柔,同河堤上的柳树,

乃是时光中的精华。

专家点评

《故土》一诗令我想起了辛弃疾的那首词《丑奴儿》,青春年少的时候,世界的每一扇大门似乎都为自己而敞开,幸福也罢,快乐也罢,忧愁也罢,痛苦也罢,仿佛都有大把的时间来享受、挥霍或品味,甚至可以无病呻吟地“强说愁”。光阴荏苒,人到中年,当生活对一个人进行了足够的磨砺之后,各种活跃的情绪便凝结成了表面平静、实则湍急的体验。本诗也正如辛弃疾所说,“而今识尽愁滋味”,却只能故作平静地“却道天凉好个秋”,在回忆中重温旧时的景象,那些个“微光”、石质的“小兽”和悠悠的“钟声”。当然,更重要的是咀嚼少年时代的美好与温馨。《芦苇》则是作者意欲为一种植物重新命名,与前诗一样的叙述语调,但加重了一点抒情的口吻,为卑微的事物找到“慈母”的品质予以赞美,并将它们与受人瞩目的“柳树”相提并论,为这首诗提供了一个升华的空间,“时光中的精华”为我们彰显了非常厚重的历史感。

特邀点评:汪剑钊

诗人简介

杨 键,生于1967年,曾当工人,亦研佛教,自1986年起专心习诗,现居安徽马鞍山。曾获刘丽安诗歌奖、柔刚诗歌奖。2003年出版诗集《暮晚》,同年被南方都市报评为全国十大好书。长年守于乡村山林,世人皆匆匆求进步,他独向往“无”的文明源头。

专家简介

汪剑钊,诗人、翻译家、评论家。1963年10月生于浙江省湖州市。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教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译著有《普希金抒情诗选》《俄国象征派诗选》《俄罗斯白银时代诗选》《俄罗斯的命运》《自我认知》《吉皮乌斯诗选》《勃洛克抒情诗选》《波普拉夫斯基诗选》《二十世纪俄罗斯流亡诗选》《非洲现代诗选》《曼杰施塔姆诗全集》《茨维塔耶娃诗集》等多种。

往 期 精 选

每日好诗 | 边关岁月之腊月巡逻

诗友点评 · 每日好诗 | 回 家

自从你走后,他的记忆力急遽地下降

点 评 专 家

陈先发、陈卫、曹宇翔、程继龙、耿占春、冯雷、顾北、顾建平、谷禾、洪烛、霍俊明、贾鉴、简明、蒋浩、雷武铃、冷霜、李少君、李海鹏、李建春、李犁、李壮、刘向东、李云、梁晓明、卢辉、罗振亚、马知遥、莫真宝、任毅、荣光启、师力斌、树才、谭五昌、唐翰存、田原、唐诗、汪剑钊、王久辛、王家新、王士强、吴投文、西渡、向以鲜、杨碧薇、杨克、杨四平、杨庆祥、杨墅、余怒、叶舟、臧棣、张德明、张清华、张定浩、张光昕、茱萸、张伟栋、周伟驰、周瓒等

栏目主持:孤城

"中国诗歌网"是国内最大的诗歌网站,国家重点文化工程。由中国作家协会 · 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主管,《诗刊》社主办,是以建立“诗歌高地 诗人家园 ”为宗旨的互联网出版平台。品牌栏目“每日好诗”(稿酬500元),每天推荐一首原创好诗,并邀请诗坛专家点评。其中每周四为诗友点评,向广大网友征集评论(300元稿酬)。

每日好诗 | 故 土

喜欢这首诗,请点▼好看

每日好诗 | 故 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