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多肉養成圖片上的這種狀態?

雲隨風舞2016


您好,我是慢語解花的悠悠😊

我們是喜歡多肉植物的一群人,每每看到多肉大咖們曬出自己精心養護的美肉,真的是羨慕的緊,於是便也清空腰包,自己也想養出這樣美麗的肉肉來。

可是,明明看人家養的那麼美,可到了我們這兒就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兒了,甚至讓人懷疑,這是我們當初要購買的品種嗎?或者明明花了大價錢,滿心歡喜買回來的美肉,可是可是,卻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綠,變小,變徒,變瘦,變薄,不僅又是懊惱,又是沮喪,心中又滿是疑惑。
人家的小貝瑞

悠悠自己的小貝瑞,差距何止是一星半點兒呀!😂

比如題主所問:“我想要那種,現在我自己的肉肉是這樣”,真的是問出了大家都想知道的答案和解決之道,那現在悠悠就和大家一起探討,因為悠悠也很想知道為什麼,怎麼辦……
圖一
圖二

一個品種,卻是兩種狀態,看似觸手可及,卻又遙不可期。

其實想要肉肉出來狀態如圖二,無非幾要素,光照、控水、通風、溫差。

第一點:光照、控水和通風。圖一明顯葉片層數偏少,葉片偏小、偏薄。這個就需要光照、控水和通風三管齊下,相互配合,形成默契,肉肉一定會長成您想要的模樣。

想想多肉大棚的光照條件與通風強度,比家庭養植強上無數倍(其實配土反不一定比得過我們,畢竟人家用量大,也是需要考慮降低成本的,別的方面都不省,卻只在土質上省,從另一個側面也能看出,土質並不是最要緊的),在這樣有利的條件之下,大水伺候是一點兒問題都沒有的。可以看出來了吧,大曬、大水、強有力的通風,這就是人家肉肉長的美的秘密所在。
寬敞明亮的多肉大棚

再想想我們,是不是小曬、小水、小通風的?差距一目瞭然了。所以我們就儘量創造出中曬、中水、中通風的微環境(想和大棚一樣,只怕是很難),然後在土質上下下功夫,平時的養護上更加精心一些,畢竟我們的肉肉少嘛(就像給孩子補課,一對一和大班課,效果一定是不一樣的)。
自己家的窗臺,這都十點了,太陽才上來一小半!怎麼比?😂

只要做到了以上這些,悠悠相信,您的肉肉,也不一定就比不過大棚裡的肉肉,圖一變圖二也指日可待了。

第二點:溫差。顏色上,圖二完虐圖一,就是差在了溫差。肉肉呈現菜色,其實就是葉綠素需要進行光和作用,在葉片的顏色上成為了主導的綠色。但是葉綠素有個致命的弱點,就是害怕低溫。當溫度降低,葉綠素便會失活降解,而這個時候,便是胡蘿蔔素(橙黃色)、葉黃素(黃色)、花青素(紅紫藍色)的天堂了,於是葉片的顏色也便五彩繽紛了。

差距在溫差上


的勞爾

這就是肉肉顏色上的秘密。所以我們又知道了,如果想要肉肉“出彩”,就得製造溫差。不過悠悠是不建議把肉肉放到冰箱裡去虐這種餿主意的。大自然既然賜予給我們四季分明的春夏秋冬,那我們何不就欣然接受,沒有夏季菜色的對比,又怎麼能收穫到秋冬豔麗時的欣喜若狂呢!


悠悠慢語解花


多肉植物通常要葉片如蓮座般層層緊密包裹,且顏色明豔,姿態周正才更具有觀賞性,比如下面這樣的。

還有這樣的:

我來簡單說說自己的經驗。老唐地處川南逆開掛區,夏天高溫40度左右,冬天缺陽光少溫差,春天秋天40多天的連續雨天。這樣的地理環境是很難養出上圖這樣顏色的多肉,因為多肉出狀態最重要的兩個條件光照和溫差不能同時達到。雖然顏色達不到這麼極致,但是我們可以控制多肉的形態,養到葉片層數增多,密密層層的還是可以做到的。下圖是我自己養的大普貨奧利維亞,雖然顏色跟上面的姬蓮系比不了,但葉片的包裹程度還是不差的。

那我是如何做才把多肉養出這種形態的呢?那就是控水,控水,控水,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都知道多肉植物原生地陽光充足,乾燥少雨,如果要想它們長的好,就需要給它們一個接近原生地的生長環境。所以一年四季我們都要給多肉植物嚴格控制澆水!

春秋兩季是多肉植物的生長季節,這兩季如果給的水太多,多肉植物通常就會顏色變綠,葉片變長,攤大餅,甚至徒長成向天再借五百年。我們要做的就是堅持不幹不澆,澆則澆透,如何來把握這個乾透的度?老唐的做法是看外圍的葉片,如果外圍的葉片軟了,有點耷拉了,那就到乾透的程度了,趕緊澆水吧!如此反覆,多肉植物就會提醒自己會有乾渴的危險,然後拼命給自己葉片儲存水分,葉片就會長的又短又密又飽滿。但這個度一定要把握好,不要等葉心的葉片都軟了再澆,這樣會把多肉的根乾死了,這反而是揠苗助長,適得其反了。夏天和冬天多肉植物會休眠或者長的相對慢一些,水分需求沒有那麼多,但更要控水,否則不但會攤大餅徒長,還可能會化水黑腐。

除了控水當然光照也是少不了的,春秋冬三季有多長的光照就給多長時間的光照,夏季高溫適當的遮陽,但也不能一點陽光都不曬,早上和傍晚的陽光還是要曬的。控制了水分和光照,就算多肉顏色達不到圖上一樣,起碼形態不會差了。


老唐多肉談


你好,你問的是如何讓多肉葉子層數變多,養出更好的狀態,我結合自己的經驗大概說一下:



第一:滿足多肉植物生長條件。多肉生長所需要的陽光溫度水、土肥藥等條件一定要滿足,充足光照時間和強度,適合多肉生長溫度15-35度,澆水乾透澆透,土壤顆粒土,適當補肥,定期消菌殺蟲。



第二:用合適的盆,定期換土修根。養多肉很大程度上就是養根,所以我們用合適大小的盆,太大不好澆水容易悶溼爛根,太小根長不開,一般來說盆比肉稍稍大一點就好,各種材質中陶盆透水透氣性最好,儘量不要用無孔盆,容易積水爛根。另外要定期換土修根,防止土壤板結,補充土壤養分,去除枯根爛根,使根系生長更好。



第三:多曬太陽。萬物生長靠太陽,光照充足多肉才長得好有狀態,不然就變綠變徒。所以多肉植物的養護一定要給予充足光照,但不能暴曬,溫度高於35度就要適當遮陰。



第四:少澆水少擼葉子。水多了光照不足就容易徒,多肉植物一般都以緊湊為美,徒了就不好看。一般也不要擼葉子,擼完就剩杆子了,出現不了這種層層疊疊的效果。



第五:適當補肥定期殺蟲。有時候土壤肥力不夠多肉就瘦,可以適當撒一點緩釋肥滿足多肉生長需要。同時,定期的殺菌殺蟲也是非常必要,小白藥和多菌靈等藥物常備,可以預防大多數病蟲害。

以上就是我對多肉植物葉子層數變多的一點建議,歡迎補充討論,更多多肉知識請關注我的頭條號一起學習交流,謝謝!


多肉大聯萌laona1223


你好!歡迎解答你的問題。我是多肉筱玉。

多肉植物主要是以萌,顏色美,獲得了大堆愛好者,我也不例外。圖片上的多肉植物,也是愛好者門養出來的,可是還有很多朋友,就是養出來了圖片上那麼美麗的多肉!想要把多肉植物養成圖片上的那樣,說簡單也簡單,方法如下;

1,多肉植物的苗期,你是想要顏色?還是大多肉?


多肉景天科的,小於五釐米的都,可以稱作是多肉苗期!也有例外的根本長不到五釐米,比如靜夜,苗斯的多肉幾乎都是綠色,因為綠色才是讓他們生長的顏色。

太陽曬的多也會變色,但是多肉植物變色之後就長得慢!像 大和錦,葡萄,暗紋魔爪,這類本來就長得慢,變色了,就一個月兩個月,你都看不到他們長,所以是苗期還是等它長大了,再露養 控水 曬太陽,變色比較容易。

2,多肉控水,多曬太陽。


多肉沒有充足的陽光,就是是常年都綠色,光照不足,還會讓矮小萌噠噠的多肉長成恨天高。比如我們本來一個周澆水一次的,可以給它慢慢延長時間,達到控水,多曬,最起碼一天也得6-8小時的太陽,當然大夏天中午太陽避開。

3,露養

露養是多肉大鵬的養法。在室內養多肉的朋友們,有條件的,可以搬出去露養。但是先讓肉肉在陽臺適應環境,起碼一個 多肉然後再拿出去露養,完全的靠大自然,像廣東實在是一個月也不下雨的,一個禮拜去給它澆點水,免得變成乾柴了,並且不是把它養地裡的,而且花盆。

還有很多 關於多肉植物的知識,可以點贊或者關注我哦!
你看!這裡邊有好幾顆都變色了。很漂亮把。嘻嘻。


絢麗百科多肉


題主您好,如果想把多肉養成圖片上這樣的狀態,其實是很簡單的,需要對多肉的習性瞭解後,根據多肉的養護管理知識精心養護,你也可以圖片上這樣的狀態的,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幫你分享一下多肉出狀態的養護經驗:

第一,是光照,多肉要想紅通通,一定要曬太陽,足夠的光照是出狀態的前提,沒有光照的多肉是不會像圖片上這些帶有紅邊的。缺乏光照只能讓多肉變綠,顏色暗淡。春秋冬季,都可以曬太陽。只有夏季注意遮陽,不能暴曬。

第二,要會澆水,多肉是不需要多澆水的,耐乾旱,但是也不能不澆,一定要乾透再澆,會控水是出狀態的另一個方法。澆水控水是有講究的。

第三,會配置土壤,配置疏鬆透氣的營養土,多肉是成長才會有足夠的養分吸收,一般使用泥炭土,珍珠岩,河沙,椰糠等混合。特別是泥炭土,營養最好的土。養好多肉必備土。會施肥,適當的施肥也是可以讓多肉出狀態的,但是不建議多施肥。

喜歡養花的親,可以關注我,我會每天分享養花知識給大家。大家多轉發,多分享,感謝您的閱讀。


自在微景世界


多肉植物要想出狀態必須有良好的生長環境,在室內養殖的話很難養出很好的狀態、除非你有很好的設備,比如補光燈之類的。

適宜的溫度、和較大的溫差

在北方地區多肉植物適宜生長的季節事春秋季節,這個時候的溫度在大約在二十度左右,而一天當中早晚的溫差也較大,一般相差十度左右,對多肉植物是比較好的。

良好的通風環境

養護多肉一定要有良好的通風環境。這樣才能保證多肉植物健康生長,不會出現黑腐化水現象。

充足的光照

多肉植物上色的必要因素就是要有充足的光照。在養護過程中一定要充分接觸光照,但是在夏季就得適當的進行遮陰處理。

雲南之所以會成為多肉植物開掛區就是因為這些條件非常合適。



多肉植物花園


這樣羅,小盆全顆粒,也不澆水,靠天吃飯,可乖了基本上不用管。




mandV



這個問答可以將題目轉換一下形式。我們可以把它說成,如何才能養好多肉植物?多肉植物,因為小巧可愛,便於養護,最近幾年深受大家的喜愛。因為深受朋友們的喜愛。所以,就有越來越多的朋友在關注多肉植物的養護問題了。今天我就和大家聊聊如何養好多肉植物。

要想養好多肉植物,我們可以從土壤,光照,溫度,溼度,肥料等幾個方面進行掌控,下面,我就針對這幾個因素,詳細的進行一下分析。

選擇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

多肉植物是所有花卉中耐乾旱能力最強的一種。由於它的根系極為纖細,所以,最怕土壤排水不良。我們在為多肉植物配土時,可以選擇四份菜園土,五份粗沙,一份肥料的配土比例。如果在室內養護,粗砂的比例可以適當的再增加一些。總之,選擇排水良好的土壤,才是養好多肉植物的關鍵。

澆水的控制

因為多肉植物的耐旱能力極強。所以,我們在日常的澆水管理時,一定要做到寧幹勿溼。一盆多肉植物,如果我們一個月不給它澆水,它不會死亡。但如果我們澆水過於頻繁,就註定它一定會死亡。一般來說,我們養的多肉植物,半個月左右澆一次水為好。你可以記住一個原則,多肉植物的死亡,有80%都是因為水大造成的。


光照的處理

多肉植物對光照的要求很寬鬆,光照稍微弱一點和稍微強一點都不會影響多肉植物的正常生長。只是,光照的強弱與時間長短,會影響多肉植物葉片的顏色。光照時間短,葉色偏綠,光照時間長,葉色偏紅。需要注意的是,在夏季,我們應該對多肉植物進行遮光處理。因為過強的光照會灼傷多肉植物的葉片,使得葉片變得暗淡,沒有光澤,降低了多肉植物的觀賞性。

最佳生長溫度

多肉植物的最佳生長溫度為18到28度。當溫度低至十度左右時,多肉植物停止生長,當溫度低於五度左右時,多肉植物會產生凍傷的現象。當溫度超過30度時,多肉植物生長的速度減緩,當溫度超過35度時,多肉植物進入休眠狀態。所以,我們在日常養護多肉植物時,儘可能的要讓溫度保持在15至30度之間。

溼度影響

多肉植物對於空氣溼度沒有太高的要求。只是當空氣溼度稍大時,它的葉色光亮,顏色純正,有更好的觀賞價值。但當空氣溼度過高時會導致病害的發生。所以,養護多肉植物的最佳溼度為50%到70%之間。

肥料的施用

多肉植物因為生長極其緩慢,所以,在生長期間,需要的肥料相對較少。如果我們在栽種多肉植物時,在土中摻加了10%的有機肥料,那麼,在半年之內,我們則不需要給多肉植物施肥。施肥過濃過多會灼傷多肉植物的根系,造成多肉植物死亡。

如果你把握好以上幾點,那麼,你一定會養好多肉植物。


天津花卉


多肉是近年來最為流行的室內小型花卉,他它萌萌的外形,誘人的顏色,使人愛不釋手。想養出幾盆五彩斑斕的多肉,是一門學問,也是一種技巧。我們必須通過不斷的研究和探討,才會養成胖嘟嘟、五顏六色、奇形怪狀的多肉。怎麼才能把多肉養出照片上的這種狀態來呢?下面我具體和你分析一下。


光照給多肉充足的陽光,是改變多肉的顏色比較常用的方法。我們養植多肉最好在室外、露臺、朝南的陽臺種植。白天陽光充足,光照時間長,晚上溫度降低,很快出現狀態。


土壤多肉植物的土壤是關鍵,土質一定要疏鬆透氣,有良好的排水性。栽種多肉最好用新土,我們可以用腐葉土、蛭石、珍珠岩和煤渣混合使用,然後添加上多菌靈,這樣防止病菌感染,而且不容易板結。

澆水多肉的膠澆水是個很重要的環節,澆水要根據天氣、環境、花盆土壤、植物狀態等幾方面來澆水。澆水一定要乾透澆透,要不然非但不會上顏色,還會徒長。花棚裡一般用控制水的方法,長時間的不給多肉澆水,是它的葉片上顏色。


溫差春天和秋天是溫差較大的季節,把肉肉放在室外,白天曬太陽,晚上凍一凍,肉肉就會越來越美,色彩豔麗。



花盆的選擇花盆的大小要和肉肉的大小相當,不要選太大的花盆,花盆過大,肉肉的根系蔓延開來,會造成植株徒長,顏色發綠。最好選擇透氣排水性好的花盆,那些小巧別緻的陶盆、瓦盆和塑料盆都是不錯的選擇。

你通過長期的摸索,會養出許多生機勃勃的多肉來。

關注小李,小李喜歡養花,有養花的問題我們隨時探討。


小李愛養花


那麼怎麼樣才能把肉肉植物養的好看呢?

選擇好土壤,肉肉植物喜歡鬆軟的泥土,可以參加些顆粒物,如椰康,珍珠岩,麥飯石,指蛭石等可以增加植物的透水性和透氣性,而且能提供植物必須的微量元素。

可以適當的多曬陽光,控制好澆水,給植物多鬆鬆土,因為多數肉肉植物喜陽光,不耐水。水多了易爛根,防病蟲害。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要想養好植物必須精心照料,那樣肉肉植物才會更加豔麗,綻放美麗的花朵。那大家養上一盆吧,既增加了樂趣,又美化了房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