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溪行紀(十二)

一年春景莫錯過,最是花開好時節。

己亥年清明時節,天氣晴朗。晨起,聞悉冉貓、恬靜邀約訪金溪城湖村,遂即應約一同前往。由於從東臨公路前往城湖村需要途徑東臨新區太陽鎮,故提議順道探訪秋塘村“七葉增輝”和谷家村“五矦上客”門坊。

金溪行紀(十二)

七葉增輝


金溪行紀(十二)

張氏宗祠


金溪行紀(十二)

秋塘,是南宋紹興年間撫州知州張滉後裔世居聚落,故又名“張家塘”。據左國春《撫州名宦張滉考略》載:張滉,字昭遠,綿竹人。高宗紹興元年(1131)為宣撫處置使司書寫機密文字。七年(1137),賜進士出身,除知鎮江府,為周秘所論,主管台州崇道觀。歷知撫州、永州。孝宗乾道三年(1167)知楚州(《全宋詩》卷一八六二)。紹興十一年(1141)到紹興十三年(1143)張滉任知撫州軍州事(道光《臨川縣誌》卷十九“秩官”),主要政績有修築子城;重修州城門;重建見山樓;重建懷謝亭,並易名晞顏亭;創立忠孝堂;創立軍資庫等。

金溪行紀(十二)


金溪行紀(十二)


金溪行紀(十二)


金溪行紀(十二)


金溪行紀(十二)

在秋塘村最東邊的村前有一門坊,匾額題刻為“七葉增輝”,比喻秋塘張氏家族在此繁衍生息,一支開七葉的盛況。而門坊後面則是一大片廢墟空地,建有一堵類似壁龕的牆體,有供奉香燭的痕跡。據說,此處原有一棟房屋,在倒塌之後,子孫就在原址上興建這堵牆體用於祭祀緬懷祖先。在廢墟之中,還零落散佈著數棟千瘡百孔、無人居住的贛派民居以及私塾,僅有張氏宗祠保存完好,面闊五間,前臨水塘。在張氏宗祠的北側是後龍山,有新修的始祖張滉墓和清代康熙年間修的明朝列大夫少卿張謙墓。這些建築遺蹟昭示張氏族人依然秉承敬祖穆宗的中國文化傳統,其可謂是“祭如在”。


金溪行紀(十二)

五矦上客

離開秋塘繼續前往谷家。《臨川縣地名志》載:“谷家,在太陽圩東偏西2公里田畈中。谷延三於明末由福建延平到此做小生意,後定居。”谷家在谷家村前有一門坊,匾額題刻為“五矦上客”,“矦”通“候”,其典出漢代谷永。《漢書·遊俠傳》載:“與谷永俱為五侯上客,長安號曰‘穀子雲筆札,樓君卿唇舌’,言其見信用也。”“五侯”為何人?漢成帝悉封諸舅王譚為平阿侯,商為成都侯,立為紅陽侯,根為曲陽侯,逢為高平侯。五人同日封侯,故世謂之“五侯”。如今谷家已無贛派傳統民居,僅存的“五矦上客”門坊,頂部也覆蓋紅色琉璃瓦,兩側連接的村牆都粉刷水泥漿,完全失去古樸的造型。


金溪行紀(十二)

東魯舊家


金溪行紀(十二)

在距離谷家東邊約一里,有地名鄒家,同屬湖溪村委會。大約在1952年前後,湖溪周邊一帶又由東鄉縣劃歸臨川縣,在明正德七年臨川縣76至80都(含湖溪)劃出置東鄉縣。鄒家村門上題刻有“東魯舊家”,“東魯”為鄒氏郡望之一,這座村門依舊保持古樸的原貌。向村中走去亦到處是廢墟以及殘垣斷壁,還遺留有部分村牆,似乎在向世人訴說著村莊是最小的城。


金溪行紀(十二)

湖溪鄒家

在村莊東北方向亦有一座村門,前臨水塘,在水塘周邊有早已廢棄的民居和私塾,外牆上長滿各種爬藤植物,目之所及處處都呈現出在春天裡一派綠意盎然的景象。冉貓說:“我們為什麼選擇春天走古村?因為我們在古村中不但看到了落敗,在春天中看到了希望。”筆者自問:“為什麼訪古村?因為古村美。古村美在何處?美在歷史傳統,美在風土人情,美在生態環境,美在建築特色,美在天人合一。”


金溪行紀(十二)

城湖

過湖溪太平橋村即進入金溪縣界,途經高坪村、塗坊村,即抵達陳坊積鄉城湖村。因村莊地處雙陳河岸田畈似城墩的高地上,則名城湖。宋元之際,到處兵荒馬亂,盜匪四起,民無安生,因此柘岡吳氏舉族遷至城湖等地避亂定居繁衍。柘岡距離城湖約有十餘里,是王安石母親以及夫人家族世居之地,王安石在少年時代經常往來柘岡拜親訪友,留有《柘岡》等詩文。因此,城湖又有王安石外祖後裔村之名。

金溪行紀(十二)


金溪行紀(十二)

英鐘山水


金溪行紀(十二)


金溪行紀(十二)


金溪行紀(十二)

城湖村前有一大水塘,形如橢圓,岸邊垂柳依依,村莊四周七座小丘圍繞,猶如“七星抱月”格局。由於村莊地勢北高南低,使房前屋後巷道旁溝渠中的水順勢而下匯入村前大塘。在塘之北有一東西走向石板路以及臨塘而立一排贛派民居,如“英鐘山水”民居,有的牆裙、牆角則是採用鮮豔的紅石,房與房之間形成五條南北走向巷道,巷道設有門坊,將門坊全部關閉則成為獨立封閉的整體,在那個兵荒馬亂年代具有防禦入侵作用。

金溪行紀(十二)


金溪行紀(十二)


金溪行紀(十二)

大夫第


金溪行紀(十二)

瑞應吾廬


金溪行紀(十二)

從中間巷道門坊入村,附近有一口圍著欄杆的老井,清洌可鑑。沿著筆直巷道往北而行,一路上兩側傳統民居都是座北朝南“四水歸堂”天井式的佈局,有的在臨街一側牆上直接設入戶門,有的臨街先設券拱門形成一條通道,便於在房屋中軸線上設入戶門,如“瑞應吾廬”宅院,匾額為翰林院吳裕德書,紀元是嘉慶六年。另在其他傳統民居上亦有如“大夫第”、“移來輞川”、“居仁由義”等匾額。


金溪行紀(十二)


金溪行紀(十二)


金溪行紀(十二)


金溪行紀(十二)

城湖

在城湖村前水塘西南方向有三棟相對獨立於村莊的贛派傳統建築,分別為宗族祠堂、會章公祠和高四公祠。在王安石《柘岡》詩中有“試問春風何處好,辛夷如雪柘岡西。”因此如今的城湖依然遍植辛夷樹以示對故地柘岡的懷念。

金溪行紀(十二)


金溪行紀(十二)

岐山石拱橋

是時已近中午,一同商量先到陳坊積鄉街上尋店吃飯,可是在鄉里街上兜轉一圈未找到合適店家吃飯,然後商議取道岐山村前往東鄉區黎圩鎮街上吃飯。岐山亦是吳姓村莊,其名源自吳氏始祖吳泰伯出生地岐山古周原(今陝西),與城湖吳氏均由柘岡吳氏發祥而來。南宋中期,柘岡八世祖吳申懼柘岡盛極否還,愛岐山之縈抱,故遷此定居,僅距柘岡數里之遠。

金溪行紀(十二)


金溪行紀(十二)


金溪行紀(十二)


金溪行紀(十二)

岐山村依山傍水,清澈的雙陳河從村前緩緩流過,河上架設一座古老堅固的四墩五孔石拱橋,建於清道光年間。過橋沿岸向西行,有一小宗祠,始建於清康熙年間。再往前行新建有一座“延陵世家”門樓,作為東邊進村的主要門戶。穿過“延陵世家”門樓,一條貫穿東西的溝渠作為界線將岐山新老建築一分為二,又在水上架有數座石板橋相互連接,以南全是新建築,以北遺留有上百棟明、清、民國時期贛派風格建築,整體佈局秩序井然,形成縱橫交錯的巷道,故有“岐山九橋十八巷,巷巷通山上”之說,如雲樓巷、西樓巷等直達神聖的後龍山。當地大部分建築外牆牆裙牆角採用紅石,因東鄉與金溪交界一帶盛產紅石,故而流行。

金溪行紀(十二)


金溪行紀(十二)


金溪行紀(十二)

岐山大夫第


金溪行紀(十二)

岐山大夫第


金溪行紀(十二)

在村中剛行不久,隨口詢問路旁一戶農家可否在此搭飯,主人立即爽快地答應再為我們弄些飯菜,於是我們繼續在村中到處轉轉。岐山最奢華的建築要數位於村莊東邊的清代吳康、吳熙、吳抵柱三兄弟營造的“大夫第”建築群,吳氏一家三代人在湖北漢口經商致富,援例捐納,榮歸故里大興土木,這些贛派風格傳統民居的“八”字型門斗或“一”字型門罩均採用石雕、木雕、彩繪等工藝裝點門面,甚是精美且寓意美好。吳氏三兄弟亦不忘造福鄉梓,捐獻巨資修建岐山石拱橋。

金溪行紀(十二)

科甲裡


金溪行紀(十二)

應宿第


金溪行紀(十二)

狀元路


金溪行紀(十二)

凝翠居


金溪行紀(十二)

嘯月軒

在老表家中吃完飯後,即從岐山出發,過黎圩鎮街上,抵達浯溪村,稍事歇息。因村前一港,流水潺潺,清澈見底,村後青山,青蒼翠綠,則名浯溪村,亦是一個與王安石家族有著千絲萬縷關聯的村落,其乃王安石弟弟王安國的後裔村。浯溪王氏始遷祖王志先,名子春,系王安石之弟王安國第四世孫,於宋慶元元年(1195)初,自上池瑤田徙居於此。

金溪行紀(十二)

半月塘


金溪行紀(十二)

奕世甲科


金溪行紀(十二)

大溪溝


浯溪村有一條連接南北門樓的主道從村前而過,中間設有兩道帶石形如“鐵軌”,王氏族人稱其為“狀元路”,因在族人心目中王廷垣則是“狀元”故名,以期待浯溪後人高中狀元。北門樓題額為科甲裡,沿途有應宿第、奕世甲科牌坊、凝翠居(泉碧流輝)、半月塘、嘯月軒等贛派建築,南門樓題額為南垣萃秀。明代奕世甲科牌坊,其上記載了王氏家族“父子進士、叔侄進士、兄弟同科”的輝煌歷史,“永樂丁酉鄉貢進士文林郎父王汝為、賜進士巡按兩直廣西監察御史子王堂,賜進士奉直大夫孫王顯、甲午舉人文林郎王昌、天啟乙丑進士翰林院編修來孫王廷垣,賜進士朝列大夫孫王統、甲午舉人承德郎孫王盛、詹事府詹事晉禮部左侍郎來孫王廷垣”。牌坊前立有一對高大憨厚石獅,它們似乎有顧盼之情。

金溪行紀(十二)


金溪行紀(十二)

一經山房


金溪行紀(十二)

五世恩榮


金溪行紀(十二)

知行合一


金溪行紀(十二)


金溪行紀(十二)

芳谷公祠


金溪行紀(十二)

凝翠居往東拐到大溪溝直行,抬頭望見兩側房屋的天際線向前舒展延伸逐漸消失於蒼翠的後龍山,頗富空間層次變化,不失為中國傳統建築美學的一種典範。大溪溝沿途有王廷垣官廳、一經山房、五世恩榮,巷道的盡頭深處是芳谷公祠。

金溪行紀(十二)


金溪行紀(十二)


金溪行紀(十二)


在大溪溝上最低調奢華的贛派建築莫過於王廷垣官廳,其建於明代,南北兩棟官廳相連並列,正對各有照壁,同建築外牆等高,照壁基座採用石雕構造,照壁主體由45度角斜放的方形金磚貼砌而成,官廳內部是抬梁式磚木結構,樑柱粗碩,無不流露出奢華和大氣,散發著令人著迷的明代氣質,讓人不禁遙想當年這裡的繁華。令人痛惜的是南棟官廳毀於九十年代火災,北棟官廳亦成危房,梁塌柱倒,荒蕪寥落,不堪目睹。


金溪行紀(十二)

官廳


金溪行紀(十二)

王廷垣官廳絕對可算作撫州明代官廳建築典型珍稀的標本,乃至江西、全國都是罕見難得。珍惜,珍惜,再珍惜,莫待無花空折枝。何為官廳?官廳是古代官員告老還鄉之後在故鄉建造的住宅。官廳的建築風格簡樸,遵從禮制。官廳在形制上,前廳平面呈特有的“假五間”式佈局。“假五間”是指該官廳的門廳和後堂部分均為三間,正堂部分明間加柱和樑架,形成五間的現象。前廳是會客的場所,採用抬梁式木構架,與其他各廳的穿鬥式木構架形成明顯區別,體現了官廳建築明顯的的等級性特徵;採用減柱造以擴大室內空間,是官廳建築特殊的構造手法。

金溪行紀(十二)

登科橋

浯溪村深深地鉻上了王廷垣家族的印記,除“狀元路”、奕世甲科牌坊、應宿第、官廳之外,至今村中仍隨處可見與之相關諸多遺存信息,在村北百餘米處河港有一古橋,曰登科橋,兩墩三孔,不僅標榜王廷垣家族登科,亦是寄託族人再登科之希望。


金溪行紀(十二)

旌表儒士王士柏未婚之妻李氏坊

天色向晚,作別浯溪村時,不禁又深深地回望了一眼村頭路邊那高高聳立的貞孝牌坊,兀自想象那些埋藏於雕龍刻鳳中的繁華往昔和如煙往事,或許有些故事已被村民廣為傳誦,也或許成為了永遠的謎。


往期回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