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投降后,为什么日本还在坚持呢?

王君蓝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已进入尾声,轴心国的失败已几乎是不可逆转了:2月3日苏军进抵奥得河,波兰全境获得解放。一天之后旨在确定战后国际格局的雅尔塔会议就正式召开了。3月4日美军从日军手中收复菲律宾。3月26日美军肃清了硫磺岛上的残余日军,随后美军将硫磺岛建设成供战斗机和轰炸机起飞降落的机场,从而大幅提升了对日本政治和经济工业中心进行战略轰炸的效果。3月30日中国远征军攻克乔梅并与英军胜利会师。4天后中国远征军收复了全部滇西缅北失地并成功与美英盟军会师。仅仅只是又过了一天之后美军发起了冲绳战役。4月16日苏军开始发起柏林战役。4月25日从东线攻入纳粹德国境内的苏联红军与从西线攻入的一支美军侦察队在易北河会师。4月30日德意志第三帝国元首阿道夫·希特勒自杀,苏联红军占领德国国会大厦。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至此二战的欧洲战局已圆满画上句号,与此同时亚洲战场上的日本仍在负隅顽抗。

事实上德国和日本尽管是战时盟友,然而在整个二战过程中双方基本没任何统一的军事行动,这和反法西斯同盟国之间的战略协同可谓相距甚远:当日本试图南下太平洋与美英军队作战时不仅遭到中国战场的牵制,中国方面甚至组建了中国远征军出国配合美英盟军作战;在欧洲战场美英盟军与苏联红军也较好实现了战略协同,从而使纳粹德国陷入两线作战的窘境。然而相比之下德国和日本从来都没能实现过类似的战略协同——在1942年德国和日本曾试图实现中东会师的战略协同:日本自海路席卷印度洋,同时从陆上攻击印度;德军则在全力争夺乌克兰油田的同时强化在北非的兵力,从而最终实现双方会师于中东的格局。这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宏大计划——如果这一计划得以落实,那就意味着德日同盟将得以成功把反法西斯同盟国成员里的中国和苏联两个领土人口大国同美、英两个海权经济大国隔绝开来,从而使同盟国的人力资源和经济资源无法实现有效配合,这无异于是一招釜底抽薪之计。然而这一计划到底忽略了中、苏两个领土人口大国的抵抗意志和抵抗力度,事实上这时已深陷苏德战场的德国和深陷中国战场的日本都没多余的兵力完成这一计划。

导致德日之间未能实现战略协同的原因之一当然是反法西斯同盟国的抵抗,但另一方面事实上德日之间在主观上也难以达成战略协同,这是因为双方都是各怀鬼胎——就各自的战略意图而言:简直差了十万八千里。希特勒念念不忘的”大德意志帝国“其实不过是拿破仑大陆封锁体系的翻版,就其本质而言:只是希望通过独占黑海以西的欧洲而建立起一个自给自足的的帝国。而日本所要构建的所谓”大东亚共荣圈“是要囊括中国、东南亚以及西太平洋地区,必要的话还应当将印度、澳大利亚以及苏联的西伯利亚纳入其中。无论德国或是日本都没同盟国那种将这场战争置于全球格局下看待的境界,在战争过程中德国和日本其实都只是着眼于自己的眼前。尽管早在1936年11月德国和日本就签署了《反共产国际协定》,可当德国围攻苏联首都莫斯科在即时一再要求日本履行《反共产国际协定》的义务而进攻苏联,然而日本由于此时正深陷中国战争而无法自拔,于是没过多考虑就拒绝了德国的要求。由于西方中心论的作怪总使人感觉:德国是二战轴心国的老大,如果单纯就实力而言这么说也没错,但日本从来都不是德国的仆从国,事实上早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就已展开了侵华行动,这比欧洲战事爆发的时间要早得多。而从整个二战过程来看:德国和日本都没从对方那儿得到多少配合,因此欧洲战场德国的战败对亚洲战场的日本而言:其实影响有限,德国的投降也并不代表日本必须跟着投降。

日本的天皇和其他君主立宪制国家的君主所不同的是:日本天皇是真正具有最高军事决策权的国家元首。那么裕仁作为最高国家元首肯定是要为本身及皇族的利益考虑的。即使当德国投降时日本战败的结局也已日益清晰起来,然而这时日本仍不愿接受无条件投降的结局,而是仍幻想可以实现有条件的终战。这时日本人仍幻想能保持七七卢沟桥事变之前的既得利益,也就是说让出实际上已然失去的东南亚、西太平洋地区以及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占领的中国山海关内的土地,但仍妄图占据琉球群岛、台湾、朝鲜半岛以及中国东北等地,而这些地区在当时也的确还处于日本的占领之下。然而到了6月21日战局开始朝着对日本不利的形势发展了一大步:冲绳战役以美军的胜利告终,这场战役导致日军伤亡11万人、被俘9000人,损失飞机7830架、舰艇20艘,更为严峻的是冲绳战役的失败使日本本土直接暴露在美军的攻击之下。不久东条英机内阁被迫辞职下野,铃木贯太郎继任新一届政府。直到此时日本仍寄希望于苏联的调停之上——他们指望着通过苏联的调停使日本得以较为体面地结束战争状态。事实上在3月份的雅尔塔会议上苏联与西方国家就战后国际格局的分歧就已然表现出来了,而这也被日本敏锐捕捉到了,这就使日本萌生了利用美苏之间的矛盾从中渔利的想法。本来按雅尔塔会议上苏联与美、英等国的约定:苏联将在对德战争结束后2—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但与此同时又提出了维持外蒙古的现状;库页岛南部及邻近岛屿交还苏联;大连商港国际化;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苏、中共同经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千岛群岛交予苏联等一系列条件。

此时苏日合作的北库页岛萨哈林油田(日本称其为北桦太)仍在为日本提供战争油料,日苏之间虽曾在张鼓峰和诺门罕两度交锋,但都没真正撕破脸皮。尽管苏日之间一直相互提防,苏联还曾派遣大规模的军援和援华“志愿航空队”帮助抗战,但至少在官方层面一直是和日本保持着正常的外交关系的。1941年日本和苏联还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在日本看来:在苏联最危险的时刻日本并没撕毁《苏日中立条约》而配合德国入侵苏联,而美苏之间日益表现明显的矛盾分歧使日本进一步相信自己完全可以利用美苏矛盾渔利。8月6日美军飞机在日本广岛投下了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实际上这时美国的一石二鸟之计:一方面对日本产生巨大的心理震慑作用,另一方面使苏联意识到即使没苏联出兵配合美国也能迫使日本投降。苏联方面也的确意识到了:日本投降已成定局,如果苏联再不参战将完全失去战后的远东话语权。这时日本也意识到了苏联可能对日宣战,然而此时早已走投无路的日本当局只能死马当活马医地把全部希望寄托在苏联的调停上,很快他们这一指望就破灭了——因为他们被苏联方面告知:即日起苏联与日本处于战争状态。8月8日苏联红军及蒙古军队越过中苏、中蒙边境开始展开对日本关东军的“八月风暴”军事行动,一天之后美军在日本长崎投下代号为“胖子”的原子弹。

就在长崎原子弹事件第二天的1945年8月10日凌晨5点日本皇居吹上御所背后小土丘下的地下防空洞内日本裕仁天皇正在召开御前会议,而这次会议的主旨在于讨论是否接受美、中、英、苏等同盟国提出的《波兹坦公告》。日本陆军的代表叫嚣要执行所谓“一亿玉碎”的本土决战计划,然而首相铃木贯太郎却在赴会之前就已下定决心要尽一切可能结束战争。会后日本政府于七点左右电告同盟国方面:日本政府了解到《波兹坦公告》中不包含改变天皇治国大权的要求,故决定予以接受。直到这时日本仍始终坚持将不得妨害天皇治国大权作为接受《波兹坦公告》的先决条件,与此同时日本还厚颜无耻地提出另外两个条件:自主处理战犯;不允许多个国家同时入驻日本。最终主导对日占领的美国驳回了日本关于自主处理战犯的要求,而是与中国、英国、法国、苏联、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印度、菲律宾十个战胜国一起组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不过美国出于自身的战略利益和对日占领政策仍有意识地包庇了部分日本战犯,同时也保留了日本的天皇制。正因为如此日本方面始终坚持认为他们不是无条件投降,事实上在当时日本天皇颁布的《终战诏书》也采用了极其模糊的说辞——只提及终结战争状态,而并未公开声明投降。即使如此也仍引起了当时日本国内顽固的军国主义分子的抵制——直到《终战诏书》公布前一天(1945年8月14日)上午10时许包括土肥原、田俊六、阿南惟几等人在内的日本陆军高级将领才终于同意签署停战协议。这时仍有一小撮青年军官仍妄想做无意义地抵抗,为此他们甚至不惜发动政变以阻止投降命令的发布。事实上早在13日这群青年军官就曾造访阿南惟几的宅邸,希望寻求阿南惟几对他们的支持。其实这群青年军官也很清楚日本已不可能再将战争进行下去,但仍试图通过与同盟国达成某种协议而实现有条件的停战。阿南惟几并没对这群青年军官给予明确答复,而是在第二天带着他们去同总参谋长梅津美治郎会面,然而梅津美治郎对这群青年军官明确表示了自己的反对意见,阿南惟几也就顺势应和了梅津的看法。

8月14日上午10时50分铃木贯太郎召集最高战争指导会议全体成员和内阁全体成员以及枢密院长平沼骐一郎、陆海军军务局长等共计二十三人再次召开御前会议。在会上铃木再次请求天皇下达“圣断”,天皇表示将认同盟军答复并愿意亲自向国民和官兵进行广播,会议随即结束。这次御前会议是将阿南惟几、杉山元、畑俊六、梅津美治郎、土肥原贤二等陆军高级将领排除在外的,以便排除来自军方的干扰。而当御前会议进行的同时这些高级将领们也私下召开了一次会议,这些高级将领最终达成一致意见:通过政变阻止投降是不明智的。参谋次长河边虎四郎提议:所有与会者应该联署一份协议,以表明坚决执行天皇关于终战的圣断。下午1时许日本广播协会的会长大桥八郎等人接到通知赶到内阁情报局,被命令尽快为天皇的终战诏书广播作准备。尽管这时日本政府和军方高层均已就投降达成一致意见,但在关于投降诏书的具体措辞上仍出现了争执,以致于直到夜间11时50分天皇的停战诏书录音才录制完成。录制完成的录音盘由侍卫德川义宽等人保管在了皇后宫事务所的轻金库内。当政府和军方高层就投降诏书的具体措辞争执不下时那群主张以政变阻止投降的青年军官扔在四处串联:14日下午3点以畑中健二少佐为首的青年军官面见了日本本土东部军司令官田中静壹,结果不仅未能得到田中静壹的支持,反而受到了严厉斥责。在被田中静壹拒绝后畑中健二又做起了负责皇宫安保工作的近卫师团的工作——东条英机的女婿、近卫师团参谋古贺秀正少佐被他拉拢加入到政变计划之中。

8月14日与15日的皇宫警备是由近卫师团的步兵第二联队负责的。该联队下设三个大队,本来采取轮流担当皇宫警备的方式,但在8月14日下午除原定执勤的第一大队外,原本在司令部待命的第三大队也进入皇宫加强警备并由联队长芳贺丰次郎直接担任指挥。虽然芳贺后来否认知悉政变军人的阴谋,但这一反常的调度表明这时芳贺可能已经同意了畑中等人的计划。即使芳贺这时当真已站在畑中等人一边,但芳贺只是近卫师团下辖的步兵第二联队的联队长,为确保政变的万无一失畑中带着井田正孝、椎崎二郎面见了近卫师团的师团长森赳。也许这时他们已得知了当天要录制停战广播一事,他们决定无论如何都要拿下近卫师团的控制权。在会晤中森赳坚持反对发动政变的想法,但为避免过分刺激畑中等人还是承诺“会到明治神宫参拜后再作最后决断”,然而就在他说出这话之时畑中突然向他开枪,森赳的弟弟白石通教中佐也被与畑中一起来的上原和洼田两人斩杀。杀死森赳之后畑中等人不得不提前展开他们的政变计划:一方面由于他们已拉拢了近卫师团中的一部分人,这使他们得以利用近卫师团稳住皇宫附近的态势,同时切断对外联络,以保证政变消息不会外传;另一方面他们派人占领皇宫所处行政区内的广播会馆,以防广播按时播放。在占领广播会馆的过程中畑中等人得以证实天皇投降诏书的录音已经完成,于是他们派人进入皇宫搜寻录音盘。然而近卫师团是负责皇宫外围的安保工作,而皇宫的内部防卫是交给专职的皇宫警察,因此进入皇宫搜寻的近卫士兵并不熟悉皇宫的内部构造,以致于他们搜寻了一整夜也没找到那份存放在皇后宫事务所的轻金库内的录音盘。

时间来到了15日凌晨3点左右参与政变的井田和近卫师团参谋长水谷突然向东部军报告了政变一事,接到消息的东部军参谋长高岛辰彦觉得事情非同小可,于是立马向司令官田中静壹报告。凌晨3点半高岛辰彦命令近卫师团所有指挥官到东部军司令部报到。结合完毕后高岛宣布东部军接管近卫师团指挥权、取消一切命令、解除对皇宫的包围。这时芳贺丰次郎也许是一开始确实是被畑中等人蒙蔽,也可能是发现畑中等人大势已去,于是立马将畑中等人赶出了皇宫。5点10分田中静壹带着东部军高层指挥来到皇宫,宣布政变已被镇压。这时畑中等人还在进行最后的挣扎:畑中先是来到稍早前已被政变军队占领的广播局,以武力威胁广播员,要求由自己向全国进行广播,反对接受波茨坦宣言,而广播员则一再以技术原因为借口加以回绝。无奈之下畑中和椎崎二郎两人分别骑着马和摩托车沿着皇宫四周散发号召继续抵抗的传单。在被逮捕前这两人于皇宫前二重桥和坂下门之间的草坪上各自切腹并开枪自杀。不过这样的垂死挣扎是不能阻挡历史前进的脚步的——日本的战败投降已是任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就在畑中和椎崎二人自杀的这天中午日本天皇的停战诏书录音终于向全世界公布,对历经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的中国人民而言、对全世界热爱和平的反法西斯人民而言:这一天已等了很久。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从日本孤不计后果的偷袭珍珠港,还有成立所谓的神风敢死队,喜欢以自杀式来杀敌就可以看出来,日本就是一赌徒。

再看看当时的情况,日本侵略中国,占领了大半个中国,还侵略了东南亚不少国家,这些地方是日本国土的不知道多少倍了,要知道日本长期以来就是受限于自己的小岛国,想建立一个“大东亚共和圈”,也就是想搬到陆地上,拥有更大的土地,此时这个梦想差不多要完成了。

让一个赌徒乖乖的交出他不择手段获得的筹码,你觉得他愿意吗?

他肯定不愿意啊!

而且二战法西斯三个国家:德国、日本、意大利。可并没有什么主次之分,德国跟日本说好听了是我们是一伙的,说不好听了就是各打各的,反正地球这么大够我们平分了,正好咱们都对手都一样的,所以提前打个招呼,结个松散联盟,但谁也别当谁的老大,也就是口头上的自己人。

所以说德国投降,日本根本不可能跟着投降,最多是德国投降了,自己亚历山大了,因为没人替他负担压力了。


宋安之


二战,日本是日本,德国是德国,欧洲的德国被打崩了,不代表亚洲的日本必须跟着投降。

当时的日本是个独立的强国,它一开始就没有捡到德国多少便宜,又不是德国的仆从,还是个易守难攻的岛国,为什么不能坚持呢?

虽然当时的世界已经发生了变化,明眼人都看得到反法西斯的盟军阵营越战越强,世界形势完全是一边倒,整个欧洲的法西斯势力被连根拔起,日本只是独木难支。

日本自有自己的小99,首先咽下去的战争果实吐出来很难,尤其是东南亚、中南半岛和东亚的那些地盘。日本很明白它一投降,作为盟军的中国必然大翻盘,英国、法国、美国甚至荷兰都会捞回自己战前的利益,并在日本身上狠狠的割一刀。这是国运之战,不见棺材怎么能落泪呢?

其次盟军的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随着战局的日趋明朗,各国间的龌龊也开始集中爆发。比如中南半岛与法国的龌龊;美国觊觎这块土地,却怂恿中国以前宗主国的身份与法国斗,但那个中国自信心不大,也确实不想掺和便装聋作哑。美国与苏联的矛盾也是巨大的,二者差不多已经到了一言不合马上开抡的地步,抢钱抢技术抢地皮,德国都给抢成了两半。

这种敌人内部的龌龊让日本人很抱有希望,在他们看来无非战争继续扩大罢了,反正当时的世界大战已经打得天下大乱,美苏互相开片并不是不可能。再说战后的世界很明显是要洗牌的,那么多前列强们留下的真空地带,都是一片一片的大肥肉,它们争夺这些都来不及,何必要苦苦为难日本?

日本人的这种幻想直接带来的后果就是:它们始终不愿意接受“无条件投降”,并且坚持要以“一亿人玉碎”为代价战到最后。背后的潜台词其实就是想“有条件终战”,日本人把吃进来的吐出来,然后大家回到1938年前,各找各妈各回各家。

这样的话,日本人至少保留了在中国的利益,它们当时实质上已经将满洲给割裂了出去,只要能继续控制东三省、半岛和琉球,那么你拿你们的东南亚和太平洋,我继续走的我大陆政策,互不影响。

甚至日本人在挑动美苏关系的同时,还寄希望于能在“事变”后加入其中一方,博取翻盘的机会,如此这般,日本并未走到绝路嘛!

要知道,直到苏联对日宣战,苏日合作的北库页岛萨哈林油田(日本称其为北桦太)仍然在位日本提供战争油料,日苏方面虽然因为“诺门罕战役”大打了一仗,但实则没有真的撕破脸皮,苏日双方都在利用对方开发远东和分润油田产量并稳住对方不给自己的后方捣乱,所以实际情况与我们电视上看到的那种剑拔弩张不同,苏日虽然一直都互相龌龊,苏联还派过大规模的军援和“志愿航空队”帮助抗战,官面上却与日本是笑脸相迎的。

1941年的《苏日中立条约》让苏日之间更是亲密了一层:1.保障和平友好关系,尊重对方领土完整。 2.缔约国成为第三者的一国或几国战争对象时,双方保持中立。这个条约还同时给出了日本对“蒙古国”的所谓地位支持。此后苏联停止了对华援助。

二战末期的日本很看重苏联这棵大树,它很寄希望于苏联对远东的控制欲,并产生与美国的冲突(实际上确实产生了,但矛盾爆发推到了50年那场战争。),但结果不如人意,美国在苏联出兵当天把核武器抢先甩到了日本人头上。

杜鲁门憋了很久的一石二鸟之策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一方面震慑了苏联,一方面彻底压垮了日本。

苏联开始犹豫自己的吃相是不是得收敛点,美国则拉出个“大家一起占领日本”的标题诚邀各路嘉宾。但连常凯申都知道美帝只是“说说而已”,已经一屁股坐到日本本土,并顺势啃下了38度线的白头鹰怎么可能让人染指远东?

这些战前战后的东西联系起来,我们其实能很好的看到日本的末日败亡之路。其实1945年他们的高层已经准备的很充分,但在国内疯狂的军国主义面前妄谈“终战”可能谁都付不起代价。直到原子弹爆炸,这才打碎了一切高层的幻想,也给了议论和平的“台阶”。

但日本人的拖延和活动并非有错,后来50年代的历史究竟怎么发展我们也看到了。只是一切都显得急促了些,而本该急促的却让核弹给炸怂了。

只怪日本人真的没猜到这世界上有原子弹这种不讲理的东西。


王司徒老百科


1945年5月8日24:00,在德国首都柏林举行了德国无条件投降仪式。二战中实力最为强大也给盟国带来伤亡最深的德国宣布投降,欧洲战场结束。

但是,在亚洲战场的日本却没有丝毫要投降的意思,他们叫嚣着一亿玉碎,依然进行着顽固的抵抗。似乎德国的投降对于日本没有丝毫影响。为什么德国投降之后,日本依然坚持抵抗呢?

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我们往往会将德国、日本和意大利三国法西斯看做一体。而这三个法西斯国家也的确建立了轴心国军事集团,签订了《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妄图瓜分世界。

但是,三国虽然建立了同盟,但他们的关系远达不到亲密无间,彼此之间的关系也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亲密。三个法西斯国家,虽然因为利益,因为妄图瓜分世界,可以暂时组成同盟,但其实只不过是强盗的暂时联合罢了。

如同强盗们会因为利益暂时联合,却绝不可能将背后交给对方一样,三个法西斯国家也始终同床异梦,他们内部之间也矛盾重重。且不说搞笑担当意大利多次狠狠的坑了德国。单单二战中最为凶残的德国和日本之间,也产生了多次龌龊。

1939年,日本的北进派发动了试探苏联的诺门坎战役。此时的日本,迫切的希望德国在欧洲战场也发动对苏联的进攻,使苏联陷入双线作战的局面,日德夹击苏联,并最终瓜分苏联。

但是,此时德国的利益显然没有跟日本站在一起。德国不但没有如日本所愿发动对于苏联的进攻,反而与苏联缔结了互不侵犯条约,并共同瓜分了波兰。很显然,德国和苏联的互不侵犯条约,使苏联彻底没有了后顾之忧,并最终导致了日本的诺门坎战役惨败。

在诺门坎战役时与苏联地接互不侵犯条约,显然,在德国的利益考量里,日本的利益根本不值一提。自然,日本也从未将德国的利益放在多么重要的位置。

巴巴罗萨计划发动之后,由于苏联前所未有的抵抗、恐怖的战略纵深和前所未有的严寒环境,前期势如破竹的德军陷入了苏德战争的泥潭。此时的德国,如同诺门坎战役的日本一样,迫切的希望日本能够从远东发动对苏联的进攻牵制苏联。

但是,日本对德国的要求置若罔闻,无论是战争最顺利的时候,还是在德国最危险的情况,日本始终按兵不动。而日本在珍珠港事件后将美国拖入了战争,等于再一次狠狠的坑了德国一把。

因此,二战时德国和日本的关系,不过是两个强盗之间的互相利用罢了,他们之间从没有、也不可能有两肋插刀的交情,插对方两刀倒是很有可能。而且,作为狂热的种族主义分子,希特勒在骨子里也看不上黄种人的日本。而日本,也对“欧美鬼畜”始终抱有敌意和戒心。

因此,二战期间,虽然德国投降后对于法西斯势力造成了极大的打击,也会使日本的战争前景更加恶劣,但是,日本在德国本身就没有多少利益,不可能因为德国的投降而失去抵抗意志,更不会因此他们丧失抵抗的决心。


鸢飞九天2018


因为,日本当时的形势其实要比德国好一些。

首先一点,就是日本的军国主义思想比德国更为疯狂。德国在最后的柏林之战中,面对数倍于己的苏军包围,都尚有负隅顽抗之精神,更何况日本。因此,日本比德国更加不愿意接受失败的事实。

再来就是日本当时所面临的局面,其实要被德国好。为什么?

因为,日本当时还控制着中国和东南亚的不少地区,在这些占领区还拥有成建制的军队。此外,日本是岛国,当时其本土还没有沦为战场。当时,拥有绝对空中优势的盟军可以不断炸他们,但要通过大规模登陆,以陆战的方式实现对他们的占领却不容易,这远比攻占柏林要困难。

而当时美苏两强势力的角逐已经延伸到东亚,于是日本也像德国那样进行一次政治赌博,妄图利用美苏矛盾,为自己谋取战后利益。因此,即便在纳粹德国覆灭以后,日本仍旧继续叫嚣,负隅顽抗。

所以,德国战败后,日本不但不示弱,反而更加叫嚣“一亿玉碎”,扬言要让盟军付出沉重代价。这可不是日本疯了,或是他们真的抱着必死的决心。而是他们在打心理战,目的是想吓唬盟军,从而遏制或是延后盟军对自己本土的登陆计划,为自己在美苏之间寻求开脱的机会。

可惜,日本太低估了美国的强大,他们对美军的力量一无所知。他们不知道此时美军的核武器已经试验成功。于是,日本这样的疯狂叫嚣,正好给了美军试验核武器一个再好不过的机会,直接给日本来了两发原子弹,省事省力,更省心。

挨了两炮之后,日本也就只能投降了,之前那“一亿玉碎”的豪言壮语,也被狠狠打脸……


这些历史要读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今天纵横就和大家好好掰扯掰扯日本在德国投降后的表现!

在二战前期,日本形势一片大好,使其沉迷其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总体上来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1943年以前轴心国打的顺风顺水;1943年各个战场都开始出现转折;1944年盟军开始反攻;1945年轴心国形势告急。

在1942年6月22日发动巴巴罗萨计划入侵苏联之前,轴心国形势一片大好,德国千军万马横扫欧洲,所向披靡,将大半个欧洲都收入了囊中!

轴心国另一元大将——日本,也像一头倔强的小毛驴,干劲十足,先是侵略了大半个东亚,然后又北上与苏联交火,没打成又转去偷袭美国。在1942年中途岛海战之前,日本已经在西南太平洋取得了大规模的胜利。

被胜利冲昏头脑的日本开始对美国发动中途岛海战,企图一举消灭美国在太平洋上的海军,结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被反杀了!于此同时的德国,在斯大林格勒会战中遭到苏联红军的反扑,整个轴心国形势急转直下。

日本人并不甘心辛辛苦苦得到的一切付诸东流

因为当时美国制定了擒贼先擒王的“重欧轻亚”策略,把作战重点放到攻打德国上,对待小日本则采取跳岛战术,利用太平洋舰队的有限力量跟日本玩起了过家家。

这让日本对于反法西斯联盟的实力有了一定的错估,甚至认为这个联盟内部并不牢靠,尤其是当时美国和苏联的矛盾逐渐尖锐化,日本便打起了让反法西斯联盟内部的矛盾激化,以保住自己侵略成果的主意。

1945年美英苏在雅尔塔召开国际会议,制定国际战后的新秩序,基本是先谈怎么分,然后再研究怎么去打,然后就愉快的决定了,先干死德国佬,然后再一起去揍小日本。

到1945年4月30日苏联红军攻克柏林,希特勒自杀(此前意大利的墨索里尼也被处决了),才让日本意识到战争形势的严峻性。

但是日本并不甘心辛辛苦苦得到的一切付诸东流,要知道当时日本占据的东亚、东南亚、中南半岛,面积是日本本土的好几倍,这些日本实打实占领的地盘再让日本人让出来,那简直就是要了日本军人的命。

在德国投降后,日本想的不是投降而是战斗到底!

1945年5月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日本不但不为所动,反而宣布“日本为求自保自卫与东亚之解放而作战之决心,丝毫未感动摇。德国之投降,不能令日本之作战目标有丝毫之变更。”

其实,多看一些关于日本文化的作品,我们就会发现,日本人在二战时的世界观里面就没有“投降”二字,日本人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一定可以战胜强大的敌人,天皇会保佑他的子民战胜一切。

日本人并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在德国投降后的冲绳岛战役中,日本十万军队驻守冲绳岛,面对24万装备精良的美军也毫不畏惧,在该次战役中,日本以将近全军覆没的代价造成美军两万人阵亡,5.5万受伤。

该战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中伤亡人数最多的战役,你看日本人的斗志有多昂扬,誓死不降。

再后来日本竟然弄出了“神风自杀敢死队”,着实让美国飞行员害怕,打仗打的好好的你竟然扬沙子。

最为惊讶的就是美国人,小日本竟然这么抗揍,接下来美国开始对日本进行大轰炸,上万吨的燃烧弹被扔到日本国土上,日本很多的城市都快被炸成废墟了,日本人还是不屈服。

“一亿玉碎”计划遭遇美国原子弹和150万关东军

在德国和意大利以及轴心国的一干小弟全部被干报废后,日本人依然在坚持!

美国不断催促苏联履行雅尔塔协议上欧洲战场结束后对日本作战的承诺,同时与中国和英国联合发表《波茨坦宣言》敦促日本早日投降,日本的回应是“要在日本本土进行决战,即便一亿玉碎也要战斗到底”。

这里面和日本天皇怕死也有很大的关系,日本天皇一直在教育民众要敢于牺牲,敢于切腹,结果到天皇应该切腹的时候,天皇说,我们来个一亿玉碎吧!你们先上,随着我来!

美国考虑到在冲绳岛战役的伤亡比,决心将投资20亿美元打造的原子弹扔到日本以减少伤亡,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相继扔下两颗原子弹,几十万日本人瞬间死亡。

紧随美国原子弹的是150万关东军如洪流一般冲向日本关东军,这个被日本人看作可以纵深决战的地方,拥有70多万关东军的伪满洲国仅仅六天就被苏联红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击溃,将近60万人被俘虏。

怕死的日本天皇为求自保,这才决定投降,在御前会议上,裕仁天皇表示“……如再继续战争,不仅日本趋于灭亡,全世界亦将陷于不幸。此时,只有忍受一切,结束战争!”

即使是天皇想要投降,日本的很多人依然不甘心,甚至在天皇宣布投降的前一天发动政变,以试图阻止日本投降,你看看日本人的战斗意志强不强。

在日本投降后,很多极端不甘心失败的人甚至选择了自杀,因为他们不敢相信拥有武士道精神的日本会投降。


史论纵横


诚邀。二战时期德国,日本,意大利组成法西斯集团,给世界人民带来了严重的伤害,那么为何在意大利,德国相继投降的情况下,日本还死扛不投降呢?小编以为可以这样理解。



首先,日本和德国虽为盟友,但其实相互看不起

日本人称德国步兵为“老爷兵”,就是说日本人觉得德国军队没有武士道精神,作战意志差,只能依靠武器兵力的优势来打败敌人,远远比不上自己的“皇军”,德国人对日本也无好感,称日本人为“野蛮人”,其实德国人最看重的反而是中国人,不要惊讶,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甚至于想建立一个东方归中国统治,西方归德国统治的世界,只不过德国需要日本牵制苏美,所以才与其结成盟友,实际上德日从来没有配合做战,都是各打各的,所以德国投降和日本基本没有关系。


其次,日本还想做困兽之斗

日本人曾经在短短9个月时间就占领了中国130多个城市,更是把美国打得丢盔卸甲,所以日本人其实是很傲气的,具体就体现在一次又一次的“玉碎”事件,当时日本把部队撤回本土,时刻准备着与苏联美国巷战,在法西斯和武士道精神的“催眠”下,日本人怎么可能选择投降?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电视剧里看历史


1945年,是法西斯覆灭的一年,虽然意大利在1943年就已经投降,但是意大利的法西斯头目墨索尼里,在1945年4月28日才被游击队处决,两天后4月30日,法西斯核心头目希特勒在德国总理府地下室饮弹自杀,这时就只剩下了实力远不如德国的日本,还在和盟军各国做困兽之斗,一直到了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9月2日举行日本投降仪式,二次世界大战才正式结束。

那么日本为什么在德国战败投降后,还能再继续坚持了三个月,才放弃抵抗投降呢?要知道日本虽然占领了大片的区域,但是在战争后期,物资运输线均被盟军切断,大多数的日军处于被动,补给不足,太平洋一线的日军龟缩到了各个岛屿之中,苏联此时也能集中精力对日作战,而德国战败也极大的鼓舞了中国主战场的全线将士们,可以说抗日反日的气氛空前高涨,日军中不乏优秀的指挥官,日本必败的命运也是可以预见的,那么日本为什么非要坚持和盟军对抗三个月,徒增伤亡呢?

日本曾经一度十分盛行武士道,现在也还有,他们并不认为战死是可怕的,相反他们把战死当成了一种荣誉,将剖腹视为勇气,所以在战事不利时,日本政府还一度渲染一亿玉碎的观念,号召日本的军人,青年誓死为天皇效忠,像德国党卫军一样,和盟军巷战,为法西斯政府献出生命,所以才有了脑残的神风特工队,虽然也有一部分是被胁迫的,但是日本人传统的极端思想,是导致他们在德国战败后,仍然坚持战斗的一个原因。

另外,前面我们说到了墨索尼里和希特勒,两人战败之后一个被枪决,另外一个饮弹自杀,而日本的裕仁天皇是发动了战争的罪魁祸首,根据其在战败后向盟军提出不追究日本皇室责任的情况来看,日本法西斯之所以继续坚持战斗,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为了慢慢的耗着,至少要让盟军付出一定的伤亡代价之后,才有条件来和盟军谈判,日本政府高层,包括裕仁在内,他们并不在乎平民百姓的死亡,但是却想拼命的保住自己的项上人头,虽然知道必败,却还想要给日本军国主义保存些实力,所以才和盟军一直耗着,结果美国发明了大杀器原子弹,彻底的改变了战争模式,日本人只能投降。

除此之外,日本人贼心不死,当时侵占了中国大片江山,还建立了伪满洲国,日本天皇还一度盘算着,战争胜利之后,把日本皇宫搬到中国来,所以有着大片的占领区,加上盟军在战争末期因为政治立场不同,可能会存在分裂,这也让日本人一度天真的认为自己有可能和盟军形成对峙的局面,另外当时在冲绳岛一战之后,美军虽然歼灭了日军,但是也造成了自己八万人伤亡,如果美军要进攻日本本岛,必然也将付出更巨大代价,那么盟军方面也必然会选择谈判,到时候日本的投降就可以提出一定的条件。但是日本没想到的是原子弹投下之后,紧接着1945年8月9日,苏联150万大军出兵我国东北,短短几天,日本天皇直隶的关东军竟然就被歼灭殆尽,这也使得日本最后的幻想破灭了。

日本之所以能在德国战败后,坚持和盟军作战,除了受到日本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的洗脑外,还有日本政府高层,为了牟取苟活的机会,而迫使日军继续进行毫无意义的自杀行为。但是这个策略最后还是起效了,日本虽然最终接受了无条件投降,但是发动这场战争的罪魁祸首,日本的裕仁天皇却逃过了制裁,不顾之前叫嚣的一亿玉碎,厚颜无耻的改为了一亿总忏悔。


玄坤


1945年5月5日纳粹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5月23日,美国空军562架“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再次轰炸东京,但美军飞行员们得到命令不要把炸弹扔到日本皇宫里,因为“天皇将来也许还有用”;两天后又有512架轰炸机光临,投下了3262吨燃烧弹,整个东京市中心已经是满目疮痍,首相官邸、外务省、海军省等建筑灰飞烟灭,美国人同时投下了百万份传单,敦促日本人从速无条件投降。



如果准确定义二战日本的投降事实,其实是“军队无条件投降,国家有条件投降”,而日本在军事盟友纳粹德国无条件投降后,明知大势已去却仍然在坚持,主要是在谋求与西方讨价还价,以便“体面的投降”,尤其是保留天皇制度,而后来的历史证明,由于美国为了一己之私,狡猾的日本人基本达到了目的。

1945年4月30日苏联红军攻克柏林,希特勒自杀,意大利早在两年前就已退出战争,这意味着同盟国会联合起来倾全力对付最后一个法西斯国家,战败已不可避免,对这一点,日本军政高层倒是看得清楚,他们当中的某些人虽然是战争狂,但不是智障。



在东京的漫天大火中,日本内阁和军部召开联席会议,主要内容已不再是如何作战,而是怎么样媾和。

注意,此时日本人讨论的不是投降,而居然是“谈和”,即日本在一定的条件下如何退出战争。



狂妄的日本军部之所以还抱有幻想,是因为日军仍然是在海外作战,盟军尚无一兵一卒登陆到日本本土,尚不似德国那样被苏军攻陷首都,所以拼命叫嚣“本土决战”的口号,就是希望以此让美军知难而退,双方能够开启谈判,目标是日本退出战争,但一不能无条件投降,二要保证日本的所谓“国体和政体”。

联席会议的讨论结果,居然是请苏联出面,充当日本与美英之间的调停人,二战日军最后一任陆相阿南惟畿、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首相铃木贯太郎一致认为是可行的,因为“日本人对苏联是有情有义的”,至少,他们没有在苏德战争爆发时从背后捅刀,换句话说,日本人天真的认为:苏联能在与德国的作战中避免两线作战从而取得最后的胜利,其中有日本的功劳,现在应该还还人情了。



穷途末路的日本人还探讨了请苏联帮忙的条件与“回扣”,比如返还南库页岛、转让北满铁路、旅顺继续由苏联管理(日本人真是无耻)等等。当时的苏日仍有外交关系,苏联驻日大使马立克就躲在箱银温泉疗养,当日本政府转达上述意见后,更加狡猾的苏联人答复说:需要时间来考虑,结果是迟迟没有回音。

日本人又联系中立国瑞典,希望它们出面接洽和谈,依旧没有成效,在此时期美国海空军的攻击日甚,就在日本人神经即将崩溃的时候,1945年7月中美英向日本发出了最后通牒的《波茨坦公告》:日本政府应立即宣布所有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

日本人发现公告中并没有苏联的身影,于是绝望的政客和疯狂的军人都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苏联的表态上,他们认为只要苏联不参战日本就还有希望。



苏联政府以“日本政府和天皇的媾和表述含糊不清”为由继续拖着,其实是在同时跟美英讨价还价,被折磨的精神崩溃的日本人一边于7月30日拒绝了《波茨坦公告》,一边只好做“本土决战”的准备,拼凑了53个师团、25个旅团和3000多架飞机,聚集东洋三岛的陆海军总兵力仍然达到了370万人,但素质已严重下降。

可惜美国人已经没有耐心了,1945年7月24日,杜鲁门签署了使用原子弹袭击日本的命令,拟定的时间是8月3日以后,同时又要求一定要在苏联对日出兵之前。



后面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8月6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在广岛,8月8日苏联政府通知日本大使将在次日与日本进入战争状态,8月9日第二颗原子弹扔在了长崎,8月15日,裕仁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

日本人坚持不投降实际是错判了形势,从而被苏联政府玩弄了,并且对此深感屈辱和愤怒,服部卓四郎悲哀地写道:“真是令人震惊,过去两个月拼死拼活进行的外交努力,结果不仅全成泡影,而且得到的是以铁锤代替了答复”。


度度狼gg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三个法西斯国家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1940年德国意大利日本签署《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成立了以“柏林-罗马-东京”为轴心的军事集团,这个军事集团被后人称作轴心国集团。

轴心国成立了,他们三个的目的只有一个:称霸世界。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发动战争,对其他国家进行侵略,无数生灵惨遭涂炭。从北非到欧洲再到亚太地区,硝烟弥漫,战火焚烧。这场战争,使得各个国家一片凋敝,百姓颠沛流离。为了对抗这几个法西斯国家,全世界又成立了反法西斯同盟,打响了反法西斯战争。1945年5月8日,德国宣布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投降。为何,日本在德国已经投降的情况下还在坚持抵抗盟军?

德意日三国,各自为战,互不统属

德意日虽说是确定法西斯同盟,但是并不是一个整体,他们的战争是各自发动的,也就是说,德国打德国的,日本打日本的。德国战况如何,德国是否投降,这和日本没什么关系。德国战败,日本少个盟友,而这个盟友对于日本来说,远在天边,德国也帮不上日本什么忙。可惜的是,德国投降了,盟军就可以全力收拾日本了。

投降前的状况不一样

1944年,盟军在诺曼底进行登陆,同年,苏军发动了十次攻势,苏联全境基本解放。到了1945年,德军全线崩溃,占领的地区都一个个失去。到了德国投降的时候,盟军已经攻克了柏林,可以说,纳粹德国已经没了什么能统治的地方了。

而日本不一样,日本战败前,日本还控制着中国大量土地和东南亚好几个国家。可以说,日本还有抵抗的实力。同时,日本军国主义分子还制定了一亿玉碎的计划,根本就没考虑投降,还在做着美梦。

当美军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两朵地狱之花在日本绽放,日本彻底怂了,没办法,只能投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