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新村,老常州的獨家記憶

青眼看常州 | 机械新村,老常州的独家记忆

青眼看常州 | 机械新村,老常州的独家记忆

“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

古時候“村”就代表著居民組織

因而叫“新村”的小區

大多帶有明顯的歷史特徵

青眼看常州 | 机械新村,老常州的独家记忆

到了現在

常州叫“新村”的小區少了

只因這樣的名字

看起來缺少了都市的韻味

青眼看常州 | 机械新村,老常州的独家记忆

說到常州的老新村

總會有人提起機械新村

這裡居住著為常州機械工業發展

作出巨大貢獻的工人家庭們

本期的青眼看常州

我們一起來看機械新村

青眼看常州 | 机械新村,老常州的独家记忆

屬於機械新村的光陰

一晃就是四十多年

青眼看常州 | 机械新村,老常州的独家记忆青眼看常州 | 机械新村,老常州的独家记忆

漸漸發黑的牆壁印證了歲月的痕跡,居民說等到了夏天,這新村裡的蟬聲總是最熱鬧的。

青眼看常州 | 机械新村,老常州的独家记忆

精緻玲瓏的樓梯防護牆,透過牆壁上的小孔,還能看見樓上居民的三兩蹤影,各處的纜線好似藤蔓般互相纏繞,像一副巨網,網住整個機械新村。

青眼看常州 | 机械新村,老常州的独家记忆

斑駁的石灰牆上玻璃窗的鐵欄鏽跡斑斑,而居民們早已進行了改造,新裝的移窗比老式的推窗乾淨敞亮多了,住在這樓裡的人誰沒有兩三個故事呢。

青眼看常州 | 机械新村,老常州的独家记忆

新村內有這樣一個奇特的地方,各種廢物堆堆疊疊,倒也成了一處微景觀,層層堆疊著的小白塔之間阡陌交通,儼然成了一個小世界。

青眼看常州 | 机械新村,老常州的独家记忆

趁著天氣放晴,一樓的居民趕緊將籠屜清洗乾淨之後拿出來晾曬,一層一層,錯落有致。

青眼看常州 | 机械新村,老常州的独家记忆

原本斑駁的牆壁被重新粉飾一新,居民在牆上畫上了頗具古風的壁畫,讓這幾十年的機械新村多了一絲韻味。

青眼看常州 | 机械新村,老常州的独家记忆

牆上的梅花久開不敗,路邊的梅花也已經開滿了枝頭。

青眼看常州 | 机械新村,老常州的独家记忆

機械新村作為老社區,老樹成蔭已經成為它的一大特點,但是這些樹幹與電線電纜交織在一起,不免成為了安全隱患,環衛工人便一點點將這些樹木進行修剪清理。

青眼看常州 | 机械新村,老常州的独家记忆

機械新村原本就是各家機械廠的職工住所,雖然現在大家都已退休,但是修修弄弄的手藝都還在,所以新村內有很多路邊的修理點。

青眼看常州 | 机械新村,老常州的独家记忆

自行車掉鏈子了,輪子扎破了,剎車鬆了,龍頭歪了,這些小毛小病的都難不住老師傅,三兩下就給解決了,平時熟人來打個氣之類的,老師傅也從不收錢。

青眼看常州 | 机械新村,老常州的独家记忆

與其他老新村不同的是,機械新村內還隱藏著大大小小的五金店、鋼材店,“機械”二字,名副其實。

青眼看常州 | 机械新村,老常州的独家记忆

路邊花壇周圍是泥瓦水電工的聚集地,也會有幫人搬家的勞工在這等客人,閒的時候大家聊聊天,曬曬太陽,也是愜意自在。

青眼看常州 | 机械新村,老常州的独家记忆

老新村沒有死死的圍牆,轉個彎,竟來到了一片自家的小私房,趁春光正好,微風不燥,大家紛紛將冬天的厚衣服清洗晾曬一番,準備換上薄薄的春裝。

青眼看常州 | 机械新村,老常州的独家记忆

“青磚黛瓦,顧景如舊”,這裡的屋簷還保留著舊時的模樣,而屋內早已經全部翻新了一遍。

青眼看常州 | 机械新村,老常州的独家记忆

一處外觀奇特的棚戶很是顯眼,這原本應該是一處自行車蓬,但現在裡面被人用磚頭和各種木板隔出了一間一間的小房子。

青眼看常州 | 机械新村,老常州的独家记忆

昏暗的大棚內零散的停放著幾輛電動車,一些廢舊的木板紙箱都被存放在這裡,這裡的一間間小屋子應該是附近居民自己改造的“小倉庫”了。

青眼看常州 | 机械新村,老常州的独家记忆

機械新村一部分已經進行了拆遷,往北走,就能看見一片已經被夷為平地的廢墟,卡車正在一車一車的往外運送著建築垃圾。

青眼看常州 | 机械新村,老常州的独家记忆

我想,這一片廢墟之上終究會建立起一座座高樓,那時,也定會恢復往日的繁華和熱鬧。

青眼看常州 | 机械新村,老常州的独家记忆

還未被拆去的兩層小樓上依稀可見繁體的“常州市飛龍批發部”的字樣,彷彿一下子把人拉回了七八十年代。

青眼看常州 | 机械新村,老常州的独家记忆

出生於90年代的我,對錯過的80年代總懷著無限幻想,它應該是木心在《從前慢》裡寫到的“從前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的年代,也是電視機裡播放著張國榮的年代。在這裡,還依稀可見當年的景象。

在機械新村尋找新生

青眼看常州 | 机械新村,老常州的独家记忆
青眼看常州 | 机械新村,老常州的独家记忆

菜場與幾年前進行了改造,現在的飛龍菜場經過整合之後,一樓是原本的飛龍菜場,二樓則是超市,往上是酒店,培訓中心,大大方便了居民。

青眼看常州 | 机械新村,老常州的独家记忆

走進一樓的菜場,沒有想象中的難聞氣味,沒有汙水滿地的髒亂景象,每個小窗口都很整潔,地面也看不見一點雜物和積水。

青眼看常州 | 机械新村,老常州的独家记忆青眼看常州 | 机械新村,老常州的独家记忆

今天買油,明天買豆,生活就是由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小事組成,幫襯了多年的老街坊,已經不用客套的打招呼,一個眼神,一個笑容,就能知道對方要說什麼。

青眼看常州 | 机械新村,老常州的独家记忆

市井中的溫情處,便在於此。抹去零頭,再順勢攀談幾句,又能留下一個老客人。

青眼看常州 | 机械新村,老常州的独家记忆

雞鴨等家禽也被專門聚集到了市場內靠門窗的位置,菜市場總是有種特殊的魔力,哪怕不買什麼,來這轉一圈,也能在柴米油鹽的煙火氣中感受到生活的鮮活美好。

青眼看常州 | 机械新村,老常州的独家记忆

菜場附近的公交站臺總是聚集著一群拎著大包小包前來採購的老人們,退休之後的生活總是有著大把的空餘時間,可以貨比三家,走走逛逛。

青眼看常州 | 机械新村,老常州的独家记忆

早早放學的低年級學生正陪著家長一起買菜,聊聊學校的趣事,纏著家長買上一些自己喜愛的甜酒釀,便是最好的獎勵。

青眼看常州 | 机械新村,老常州的独家记忆

蘆墅小學門口已經漸漸聚集起了一些前來接孩子放學的家長們,可曾知道,這所1943年9月1日正式成立的小學已經經歷過數次大大小小的翻修重建。

青眼看常州 | 机械新村,老常州的独家记忆

當初在這奔跑嬉笑的少年們早已步入古稀之年,而校園裡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們卻總是一樣的朝氣蓬勃。

青眼看常州 | 机械新村,老常州的独家记忆

校園旁的小賣部裡的明星周邊也從當年的周杰倫、蔡依林,變為了TFboys、防彈少年團等等的小鮮肉們,多年後他們又將成為這些孩子們的青春紀念。

青眼看常州 | 机械新村,老常州的独家记忆

市北實驗初中整體東遷的二期建設工程也在加緊進行中,原本的舊校舍被全部推翻重建,將在這新建食堂、體藝館和操場,但是那些年的青蔥記憶早已刻在了這片土地。

青眼看常州 | 机械新村,老常州的独家记忆

學校原有校舍基本上都是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的建築,經過重建之後,安全性採光性都大大提高,相信學生們在這嶄新的環境中學習也會覺得更加舒暢。

青眼看常州 | 机械新村,老常州的独家记忆

之前對於新村的社區醫院的概念是三層樓的小建築,當看見五星社區嶄新的醫院大樓之後,讓我對社區醫院有了新的認識。 不得不感嘆,現在的醫療環境真的是越來越好了。

青眼看常州 | 机械新村,老常州的独家记忆

到了下午,老人們休閒的時刻就開始了。走進蘆墅園裡散散步,或約上三五好友擺起桌子,打牌打麻將,公園的棋局正戰得酣暢淋漓。

青眼看常州 | 机械新村,老常州的独家记忆

也有老人會挑個舒適的長椅坐下,跟其他老人一起,讀新聞,針砭時弊,儼然一個老年版的吐槽大會。

青眼看常州 | 机械新村,老常州的独家记忆

就算什麼也不幹,直愣愣地坐在街邊長椅上,也能看著車來車往一個上午。他們偶爾跟身邊坐下的人攀談幾句,便繼續放空自己,老新村,不見手機帶來的高速和隔閡。

青眼看常州 | 机械新村,老常州的独家记忆

這樣美好的意境不禁讓人想起車萬育《聲律啟蒙》裡的字句:“雲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閉上眼,句句如畫,讀起來也朗朗上口。

青眼看常州 | 机械新村,老常州的独家记忆

關河旁的柳樹已冒出了新芽,四季更迭,新舊輪迴。

青眼看常州 | 机械新村,老常州的独家记忆

08年之後原本的五星小學拆除搬遷,在這建造了中吳大橋,如今已經成了周圍居民的出行要道。

青眼看常州 | 机械新村,老常州的独家记忆

《青眼看常州》·第二十九期

機械新村見證著一代人的老去

同時也見證著後輩長大

沒有華麗的外表

機械新村在用自己的改變

記錄著城市的發展

街坊們的根也在這裡越扎越深

有沒有住過機械新村的青

想來分享一下你的記憶呢?

評論區不見不散哦

青眼看常州 | 机械新村,老常州的独家记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