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第一女戰神——秦良玉

中國古代第一女戰神——秦良玉

在中國歷史上秦良玉是唯一一位作為王朝名將被單獨立傳記載到正史將相列傳裡的巾幗英雄。

秦良玉(1574年―1648年7月11日),忠州人,夫馬千乘是漢伏波將軍馬援後人。文武雙全,膽識過人,姿態風度嫻靜文雅。行軍治兵號令嚴明,所領軍隊號稱“白桿兵”,遠近聞名。

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楊應龍在播州(今貴州省遵義市)反叛,秦良玉的丈夫石柱宣撫使馬千乘率領三千人隨李化龍前往征討,秦良玉率領五百精兵押運糧草,與副將周國柱扼守鄧坎(今貴州鳳岡縣南)。

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楊應龍軍趁李化龍大軍鬆懈發動襲擊,秦良玉與丈夫反擊,楊應龍敗退。而後乘勝追擊,接連攻破金築關等七個營寨。而後又協助酉陽各路官軍攻取桑木關,大破楊應龍軍,秦良玉為南川路戰功第一,但楊應龍兵敗身死之後,秦良玉卻不自報軍功。

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馬千乘因不願行賄得罪宦官,冤死獄中。秦良玉於是代領馬千乘的職位。

中國古代第一女戰神——秦良玉

天啟元年(1621年),後金包圍重鎮瀋陽,秦邦屏、秦民屏隨總兵童仲揆渡渾河與清軍血戰,金軍數倍於明軍,明軍不支,敗。秦邦屏戰死沙場,秦民屏突圍而出。

秦良玉聞訊親率百名“白桿兵”殺入重圍,拼死救出弟弟,奪回哥哥的屍體。嗣後朝廷任命秦良玉為守山海關的主將。山海關是進京要道,後金屢攻之,皆為良玉所拒。山海關戰事暫時平息,良玉率部返回石砫。

崇禎三年(1630年),皇太極率十萬清軍繞道長城喜峰口入侵,攻陷遵化,連克永平四城,進抵北京城外,明朝廷大震。秦良玉得勤王詔書之後,拿出全部家產作為軍餉,即刻提兵星夜兼程赴難,直抵宣武門外屯兵。

中國古代第一女戰神——秦良玉

勤王圖

先後而至的各路勤王官軍共二十餘萬,卻都畏懼金軍兵盛,未有出陣者。秦良玉無所畏懼,親率僅數千人“白桿兵”先擊之。清軍在以前的渾河血戰中,領教了白桿兵的厲害,因此內心先自膽怯,後孫承宗等率本部人馬齊擊之,後金兵敗。棄灤州、永平、遷安、遵化四城,撤圍而去。

北京解圍之後,崇禎皇帝十分感慨,專門在皇宮召見秦良玉,誥封一品夫人,加封太子少保,掛鎮東將軍印,賞賜彩幣羊酒,並賦詩四首以彰其功。

崇禎七年(1634年),張獻忠攻陷川東重鎮夔州(今重慶奉節),秦良玉率軍趕到,張獻忠不戰而走。秦良玉率軍追擊,與正好回川的兒子馬祥麟前後夾擊,大敗張獻忠,使之退走湖廣,張獻忠被迫接受朝廷招安。

崇禎十三年(1640年),張獻忠聯合羅汝才再次造反。崇禎十七年(1644年),張獻忠領大軍長驅直入,再次進犯夔州。明朝氣數已盡,已無兵可派,秦良玉率軍前往救援,寡不敵眾,被擊潰。張獻忠攻下成都後,秦良玉對部下說:“我兄弟二人都戰死沙場,我一個婦人,受國恩二十年。到現在這種地步,也敢與賊勢不兩立!”於是秦良玉分兵守衛石砫境。張獻忠稱帝后到處招降四川土司,卻唯獨不敢來石砫。

中國古代第一女戰神——秦良玉

秦良玉藍緞繡金蟒袍

中國古代第一女戰神——秦良玉

秦良玉頭盔

1646年,南明隆武政權皇帝朱聿鍵派遣使節專程趕赴石砫,加封秦良玉為太保(三公之一,正一品)兼太子太保銜,封忠貞侯。兩年後,秦良玉在石砫壽終正寢,享年75歲。

正所謂 露宿風餐誓不辭,飲將鮮血代胭脂。 凱歌馬上清平曲,不是昭君出塞時。

滿門忠烈:

兄長:秦邦屏,官授都司僉書,泰昌元年(1621)渾河戰役中戰死。

兄長:秦邦翰,泰昌元年(1621)渾河戰役中戰死。

弟弟:秦民屏,官授副總兵,天啟四年(1624)平定“奢安之亂”中戰死。

兒子:馬祥麟,官授宣慰使。崇禎十五年(1642)戰死於襄陽。

兒媳:張鳳儀,崇禎六年(1633)戰死於河南侯家莊。

侄子:秦拱明,秦邦屏子,官至總兵,在平定沙普之亂中戰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