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輕鬆工作,那就“不上班”嘍!

想要輕鬆工作,那就“不上班”嘍!

想一想,每天早上拿著油條,端著豆漿,在“不由自主”的情況下,就上了地鐵。終於到了公司,昏昏沉沉,疲憊不堪的開始了新一天的工作。你是不是正在經歷這樣的情況,光是聽到就讓你下意識的感到不寒而慄,想要逃離這種“小節奏”。

“每個月總有那麼30幾天不想上班。”

“沒有一技之長的人才會出賣自己的時間換取金錢。”

“上班就是在浪費時間與青春。”

……

諸如此類的言論頻繁出現在我們的社交網絡與生活中,於是“上班”聽上去像極了一個很喪的詞。

據國內某數據報告顯示:近三年應屆畢業生的離職率正在持續飆升。90後的離職率已達到20%。

“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都不想上班了?”任何一個社會現象的背後一定有其錯綜複雜的原因。

作為一個已經上了一年多班的90後,我對這個問題充滿了好奇。所以前段時間,我看了很多關於“不上班”的文章,也和身邊的朋友們聊了聊,收穫頗豐。

想要輕鬆工作,那就“不上班”嘍!

今天就來說一下我自己的一些想法:

1“上班和工作,完全是兩回事”

首先需要明確一個觀點:“上班”和“工作”完全是兩回事。大部分人說自己“不想上班”,其實並非“不想工作”。

上班,在百度百科中的解釋是這樣的:工業文明分工之後的產物,由於個人和家庭出現分工,就需要有相同工作任務的人在同一個地點工作,改變了農業文明時期以家庭和個人為獨立勞動單位的格局。

“上班”是一種個人與公司之間的“商業交易行為”,公司付費購買你的勞動時間,你就必須按照公司的規章制度,在規定時間到規定地點去做規定的事情。

而工作呢是這樣被定義的:所謂工作就是勞動者通過勞動(包括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將生產資料轉換為生活資料以滿足人們生存和繼續社會發展事業的過程。所以“工作”則是一個人安身立命或實現自我價值的手段之一。

簡而言之:上班是為別人做事,而工作是為自己。

那麼界定清楚了“上班”的真正含義,我們就來看看現在的年輕人為什麼不想上班。

2“互聯網的發達,讓我們看清了彼此的生活”

不是年輕人太囂張,而是生活太無奈。其實我覺得,大部分人並非生來就討厭上班,。相反,剛剛離開學校的應屆畢業生反而應該對上班的積極性最高,因為新鮮好奇、沒有經驗。在對上班還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和體會之前,我們往往會把“上班”和“工作”混為一談,想從上班中獲取工作才能帶來的快感。

但結果往往是工作越久越發現:上班的本質其實還是為了賺錢謀生。幸運的話,它也許還能給你帶來金錢以外的成就感;不幸的話,你就單純是在做一筆拿時間換金錢的交易,所以才會有人抱怨“上班就是在浪費青春”。

但是目前我們是需要物質的,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須犧牲點什麼去換取金錢。而犧牲時間,可以說是每個人都天然擁有且成本最低的買賣。所以上班賺錢,成了這個社會約定俗成的一件事情,它背後所折射的含義是:你要生存,就得上班。

所以,現在的年輕人雖然個性張揚,動不動就離職,但還是很快會去找新的工作,卻也是反映了生活的無奈。週而復始,職業倦怠感自然提升。

但是,現在,有這樣的一種工作模式,讓你可以減少職業倦怠感,並且可以滿足自我需要。

那就是“雲工作”。那麼什麼是“雲工作”呢?從工作者的角度來講,就是個人不再依賴於公司,憑藉自己的專業技能,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在互聯網上承接完成可以數字化的工作,最終通過互聯網遠程溝通傳輸,並且獲得收入的工作方式。通俗點來說就是你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做自己想做的工作。怎麼樣?是不是,光聽到,想一想就已經有點小激動了呢。

而我們“雲沃客”正是要打造這樣一種工作模式,希望大家都能在享受生活的同時,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真的不是誇張,我身邊的很多同事、朋友就已經在體驗這種工作模式了,看到他們每天不用匆匆忙忙去趕地鐵,可以做自己想吃的早餐,早上還可以鍛鍊一會,元氣滿滿的開始新一天的工作。真的是羨煞旁人。

反正不久後我也要嘗試開始這種工作模式,我是心動了,那麼,你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