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婦聯持續打造“蓮姐說法”品牌 普法微電影為姐妹送去精神大餐

□ 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記者 強洪

4月10日,由武漢市婦聯特別推出的“蓮姐說法”之庭審現場首部微電影——《陪伴》,通過武漢市婦聯微信公眾號“武漢女性”推出,這是武漢市婦聯為進一步加大婦女維權與普法宣傳力度,打造提升該市婦聯“蓮姐工作室”IP形象的又一舉措。該普法微電影上線僅一天時間,就達到了1.5萬人次的點擊量。許多網友在留言中說,感謝婦聯為大家獻上了一場豐富的“法治精神大餐”。

同時,武漢市婦聯還推出了“蓮姐說法”之庭審現場活動,通過線下模擬和線上微電影相結合,將庭審現場搬到婦女群眾的“家”門口。影片中大部分演員是市婦聯“蓮姐工作室”的維權志願者。志願者們通過細緻入微的生活化表演,希望通過她們的走心表演將一堂生動鮮活的法治教育和家風倫理道德課堂帶給女性朋友。

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記者瞭解到,2018年5月,武漢市婦聯以具有女性特質、婦“聯”的諧音“蓮”為形象,積極創新維權方式,打造了“蓮姐工作室”服務品牌。

武漢市婦聯策劃設計了卡通形象“蓮姐”作為婦女信訪維權的代言人,打造志願服務項目“蓮姐工作室”,並向社會招募具有專業素質的人才組成志願者隊伍,共同助力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工作”。志願者招募工作通過網絡報刊媒體向社會公開,遴選了30多名志願者,一批具有公益精神和專業能力的志願者踴躍加入其中。工作室以輪流坐班的形式,向婦女群眾提供現場諮詢、網上諮詢、預約諮詢和糾紛調解,製作“蓮姐說法”法律宣傳微視頻,實現多方面、多渠道、多專業、多平臺、高效率服務,實現為婦女姐妹多元化服務。

同時,“蓮姐工作室”以現場接談、預約服務、在線諮詢、家庭走訪、訴調對接等形式,集維權宣傳、法律諮詢、心理輔導、糾紛化解為一體,為廣大婦女群眾提供一站式綜合服務,實現志願服務的場所固定化、志願服務時間常態化,確保服務內容不間斷,服務對象見成效。

今年初,一對已結婚三年、共同育有一子的年輕夫婦因離婚糾紛來到市婦聯“蓮姐工作室”,希望得到“蓮姐”的幫助。男方在一家超市做庫管,下班後幫送快遞。女方是專職媽媽。“蓮姐工作室”的志願者耐心為雙方調解分析,並提出掙錢養家不是一個人的事,帶孩子也要夫妻共同承擔。女方在擔起養育孩子的同時,也希望受到尊重,而男方要學會面對生活瑣事,承擔起家的責任,雙方要學會寬容體諒,看到對方的付出,予以肯定和表達,夫妻關係就會有大的改善。經過志願者耐心調解,這對進門時怒氣衝衝的夫妻握手言和,牽著手回家了。

武漢市婦聯權益部部長丁莉告訴記者,守好家庭矛盾糾紛化解“第一線”,是“蓮姐工作室” 重點工作之一。工作室自成立以來,著力加強志願服務組織建設,通過志願者服務的微信群、定期開展項目會,及時發佈活動信息,並通過做好個案調解和深入一線相結合,為全市婦女姐妹提供服務。她們先後走進武昌教育基地、來到市女子強制隔離戒毒所、在人流集中的地鐵公交站等公共場所以及大中型社區,開展“姐妹面對面”法律諮詢和心理諮詢活動,與基層社區婦女姐妹進行現場互動,為特殊人群的工作人員做團輔,普及法律和心理健康知識。今年3月,“蓮姐工作室”志願者還受邀走進武漢市市長專線舉辦的《情緒管理與壓力疏導》心理健康講座。不到一年時間,已服務婦女群眾達1000餘人次,現場滿意率達100%,受到社區婦女姐妹的一致好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