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清足智多謀,卻為何對洪秀全的“誅楊行動”毫無察覺?

小九九﹎


楊秀清被殺,是太平天國由盛轉衰的轉折點。而楊秀清的被殺其實是自己給自己種下的惡果。



楊秀清作為太平天國最早一批拜上帝教,金田起義的重要將領,為天平天國的發展,壯大立下了重大功勞,同時也在起義初期確定了自己“天父”代言的地位,洪秀全作為上帝之子都可以被楊秀清天父附體訓斥。楊秀清在太平天國的早期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不但在軍事上對太平天國軍隊進行改組和訓練,更是在政治上對太平天國的方向上進行了把握。



太平天國定都南京後,洪秀全大肆封王,而且形成了非常奇怪的政治格局,天王洪秀全基本上算是立憲的君主,臨朝不理政了,東王楊秀清全面把持朝政。實際上楊秀清已經把天王洪秀全架空了。當然,按照洪秀全和楊秀清的治國才能和政治志向來說,楊秀清是要甩洪秀全幾條街的,但是楊秀清又還不能輕易的推翻洪秀全,畢竟太平天國的拜上帝教是以洪秀全為精神領袖存在的,要把他趕下神壇,那麼整個太平天國信奉的那一套信仰基礎就不復存在了。



所以楊秀清也很惱火,頭上頂著那麼一個各方面不如自己的領導,總覺得很掣肘。楊秀清時不時的表示出了不滿,為人行事就越來越驕橫,仗著自己是天父的代言人,隨時天父附身教訓那些早年跟著洪秀全打天下的王,比如秦日綱,韋昌輝,陳承瑢等,甚至天王洪秀全都會被他教訓教訓。

楊秀清的確具有很強的軍事才能和政務能力,雖然他只是是燒炭工,但他的缺點也是非常明顯的,估計這跟他出身社會最底層有關。楊秀清的情商低,特別在這種爾虞我詐的政治局面上,一個低情商的統治者一定會不長久的。楊秀清仗著自己天父附身,位居東王,手握太平天國幾乎所有權柄,對其他封王動不動就隨加斥責,而且因為一些小事杖責韋昌輝,秦日綱,陳承瑢,原因既然是因為他們的部署沒有向他的馬伕下跪行禮,這就太過分了。關鍵是他沒有給那些王應有的顏面,最後導致了楊秀清的覆滅。比如,陳承瑢就是整個誅楊行動的關鍵人物。



楊秀清越來越對權力的渴望,他逼迫洪秀全封他為萬歲(原來九千歲),說白了就是要和洪秀全平起平坐,不再假八意思的供你做天王了,楊秀清在逼迫洪秀全的同時,支走了韋昌輝,石達開(他岳父也同韋昌輝一起被楊秀清打過屁股),秦日綱等。洪秀全沒有辦法,只能接受楊秀清的條件(誰讓楊秀清是天父附體呢,封建迷信害死人),同時有下密詔招回韋昌輝和秦日綱回京勤王,韋昌輝和秦日綱帶領三千精兵回師天京,卻進不了城門,因為沒有東王的旨意天京城門不開。



此時,關鍵人物陳承瑢出現了,他可是禁衛軍首領,他帶著天王的手令打開了城門,於是韋昌輝和秦日綱帶領三千精兵血洗了東王府,自此楊秀清徹底的覆滅了。

楊秀清在被殺之前應該是有些政治敏感性的,要不他也不會支走那一眾王等,但是他沒有想到他得罪人太深,而且在逼宮洪秀全的時候太過軟弱,不夠決斷,導致洪秀全能夠從容的調回韋,秦,石等人回京勤王。


沉墨I方之城


楊秀清通過一系列的運作,已經成功地架空了洪秀全,掌控了太平天國的軍政大權。而且他也很聰明,政治敏銳性非常強(從楊秀清在洪秀全前往營救馮雲山的權力真空期,突然自稱自己是天父下凡來看,其政治嗅覺多麼靈敏)。但是,這麼敏銳的一個人,為什麼竟然沒有發現洪秀全已經給他佈下了天羅地網,而且最後讓韋昌輝對他、他的東王府,以及他的族人殘殺兩個月,竟然毫無還手之力呢?

(楊秀清劇照)

我覺得,楊秀清雖然政治嗅覺很靈敏,但是,還是因為他是從一個燒炭工幹起來的,沒有什麼政治經驗,政治手段不夠老道的緣故。那麼,他在哪些地方沒有做到位呢?

第一,沒有掌控衛戍部隊。

太平天國定都天京以後,衛戍部隊是由韋昌輝掌控的。

京城的衛戍部隊、皇宮的警衛部隊和皇帝的貼身侍衛,這是三個層次安保系統。這三個安保系統,都是由皇帝最信任的人來負責。如果不是皇帝掌權,是其他人掌權,他們也會非常重視這些部隊。

呂后當年在去世前,就特備給諸呂交代,無論如何要掌控衛戍部隊。她說,你們要是沒把衛戍部隊的軍權牢牢掌控在自己手裡,你們就死無葬身之地了。但是,當齊王劉襄舉兵攻打長安的時候,諸呂卻輕易就把衛戍部隊交給了灌嬰,這也直接導致最後諸呂的失敗被殺。

但是楊秀清在奪權的時候,卻沒有想到這一點,沒有把衛戍部隊掌控在自己手中。同時,他又經常凌辱掌控衛戍部隊的韋昌輝,讓韋昌輝心生不滿。這不是在自己的身邊放定時炸彈嗎?

(韋昌輝劇照)

第二,沒有培植自己勢力。

太平天國的的政治體制很怪,實行的是層次領導。文武大臣向北王韋昌輝彙報工作,北王韋昌輝向東王楊秀清彙報工作,東王楊秀清向天王洪秀全彙報工作。

楊秀清想要做大,他因此打斷了這個鏈條,不向洪秀全彙報工作。凡事都是自己做主,自己發號施令。但是,他卻並沒有打破下面一個鏈條,把韋昌輝撇開。所謂“縣官不如現管”,這樣一來,文武百官都只知道韋昌輝,不知道楊秀清了。

楊秀清不但沒有撇開韋昌輝,還沒有培植起自己的勢力。我們看看太平天國那些將領們,石達開、秦日綱、李秀成、陳玉成等等,有幾個是楊秀清的人呢?似乎一個都沒有。

楊秀清這個人,雖然能力不錯,實際上比較薄情寡恩,不知道拉攏部下。以為就憑他是東王,就憑他是“天父”,就可以解決一切問題。在秦日綱(他是燕王、天官正丞相,相當於文官之首)攻下江北大營,想回天京休整的時候,楊秀清卻命令他立刻遠赴馳援進攻江南大營。當時陳玉成、李秀成都站在秦日綱這邊,但楊秀清堅決不同意。

誠然,楊秀清的主張是對的。但是,他卻也得罪了秦日綱。最後,在天京事變中,秦日綱堅決地站在韋昌輝一邊,和韋昌輝一起誅殺楊秀清。

(洪秀全劇照)

第三,過早暴露篡位野心。

楊秀清想要篡奪洪秀全的皇位,這也無可厚非。畢竟楊秀清能力很大,功勞很大。太平天國的江山,有一大半是他指揮打下來的。但是,要想實現這個目的,必須韜光養晦,等待時機。時機成熟了,水到渠成了,才能實現篡位啊。

看看曹操。曹操想要奪取漢獻帝的皇位,但是,他從始至終沒有直接表露過。漢獻帝幾次想要刺殺曹操,曹操不但既往不咎,還高明地把自己女兒嫁給漢獻帝。曹操這樣做,讓他贏得了一大幫世家大族及知識分子的支持。最後到他兒子的手上,漢獻帝幾乎是主動皇位讓給他兒子,沒有再做過任何過激的事情。

楊秀清的手段就太不高明瞭。他過早就暴露了要做大的野心,而且採用“天父”下凡的方式,讓洪秀全跪倒在他面前。這樣做,不僅洪秀全心生怨氣,而且文武百官都看在眼裡,對楊秀清不服。

可以說,楊秀清這種“打草驚蛇”的方式,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張生全精彩歷史


楊秀清是野心勃勃的政治家,卻不是手段高明的陰謀家。太平天國之所以能夠佔領南京,建立小天堂,東王楊秀清可謂居功至偉。早在金田起義前,野心勃勃的楊秀清就通過假扮神靈附體,取得“代天父傳言”的特權,自此凌駕於洪秀全之上,成為太平天國的實際控制人。楊秀清治軍嚴謹,軍法森嚴,打造了一支紀律嚴明,戰鬥力極強的軍隊。他指揮太平軍衝出廣西,進兵湖南,攻陷武昌,直下金陵,建立了太平天國政權。但楊秀清的性格弱點也很明顯,文化水平低,驕傲自滿,目空一切。這些弱點導致他最終在洪秀全發動的“誅楊行動”中被殺身亡。

驕傲自滿 不可一世

楊秀清是最早加入拜上帝教的信徒,是馮雲山在紫荊山發展的普通教眾之一,以種山燒炭為業,出身貧寒,頗具韜略,且野心勃勃。1847年底,馮雲山被石人村團練頭目王作新以毀壞寺廟,宣傳妖書為名抓捕入獄,洪秀全避禍逃往廣東,拜上帝教群龍元首,人心惶惶。

楊秀清趁機以廣西一帶流行的“降僮術”,假扮神靈附體,稱自己是天父,傳諭教眾要萬眾一心,面對考驗。此舉穩定了人心,也使楊秀清在教中樹立了威信。事後洪秀全、馮雲山見楊秀清將教眾治理妥帖,“天父傳言”也處處維護洪秀全在教中的地位,便默認了這個“爹”。

楊秀清自此躋身領導層,他以卓越的軍事才幹召集教眾,編入行伍,日夜操演,秘密籌劃起義活動。金田起義後,楊秀清被任命為中軍主將、左輔正軍師、東王九千歲等頭銜,執掌軍政大權,地位僅次於洪秀全之下。但實際上,就連洪秀全也不得不聽命於楊秀清,因為楊還有一個“代天父傳言”的特權足以壓制他。長期處於一言九鼎之下的楊秀清逐漸自負起來,他不僅在其它天國領導面前肆無忌憚,隨意責罰,甚至洪秀全犯下過錯,他也借“天父”之口予以痛責。太平天國這種特有的“一國二主”格局,必然會導致內訌發生。

驕橫跋扈 四面樹敵

楊秀清不僅在軍事上頗具才幹,在識人用人方面也堪稱目光如炬。太平天國最早的叛徒軍帥周錫能就是楊秀清發現從而採取有效措施應對,避免了太平天國的重大損失。

定都天京後,獨攬軍政大權的楊秀清,在眾人的唯唯諾諾中逐漸喪失了應有的警惕性。動不動就搬出“天父”這個法寶來威懾朝臣,洪秀全等人對此是感怒而不敢言。女狀元傅善祥被任命為東殿女薄書後,曾多次勸諫楊秀清收斂鋒芒,韜光養晦,但楊秀清不聽勸告,一意孤行,自以為是的認為沒有人膽敢挑戰他的權力和地位。楊秀清因為韋昌輝的父親衝撞聖駕而仗責過北王,又因為燕王秦日綱的馬伕沒有對路過的叔父楊茂林下跪行禮,仗責過秦日綱、黃玉昆、陳承瑢等人。黃玉昆是翼王石達開的岳父,而韋、秦、陳三人正是日後“誅楊行動”的執行者。

麻痺大意 疏於防範

看到天國上下對自己完全服從,捱過打的韋昌輝事後處處討好楊秀清,經常說“非四兄教導,小弟肚腸嫩,幾不知此。”陳承瑢在被打過屁股之後也轉變態度,刻意奉承,楊秀清一時高興賞了個佐天侯的爵位給他,並收其為心腹,時常出入東王府中。

但韋昌輝內心深處對楊秀清的憤怒從未平息,他時常想起與楊秀清的大舅哥爭奪房產而被自己五馬分屍處死的哥哥,也想起代父受刑,仗責50軍棍以至身不能起的恥辱,暗暗發誓有朝一日一定要讓楊秀清加倍奉還。陳承瑢也一樣,日思夜想的都是如何報仇。江南大營被攻破,形勢一片大好的楊秀清恨不得殺掉那個整日呆在天王府內舞文弄墨,做打油詩的天王洪秀全,但也有顧慮,畢竟洪秀全是拜上帝教的精神領袖,一旦被除掉的話,拜上帝教的理論基礎將不復存在,那套天父天兄天王的謊言將被揭穿,對大局來說極為不利。

因此,他退而求其次,以天父的名義逼洪秀全封自已為萬歲,與天王平起平坐。洪秀全被迫答應,表示等到9月23日東王生日那天舉行加封慶典。楊秀清雖然大意,但並糊塗,逼封萬歲前已將石達開、韋昌輝、秦日綱派到各地督師,以免壞其好事。經常出入於東王府的陳承瑢向天王告密,說東王欲殺其奪位。驚恐不已的洪秀全至此下定決心,派人送密詔給石、韋、秦三人,令他們速帶親兵回京誅楊。早就等著這一刻報仇雪恨的韋、秦二人率領三千精銳連夜趕回天京,卻因沒有東王令牌,無法入城。

關鍵時刻,陳承瑢拿著天王令牌趕到,韋、秦二人這才進入城內,包圍了東王府。在猝不及防的情況下,楊秀清及府內三千餘人全部被殺。不得不說,洪秀全等人的保密工作確實很出色,裡應外合的“誅楊行動”配合的天衣無縫,沒出半點紕漏。畢竟這是場困獸猶鬥之舉,性命攸關,誰也不敢麻痺大意,假如這場行動中不是楊秀清被殺的話,那麼洪秀全必將在不久之後人頭落地。楊秀清至死都沒有明白俗話說“兔子急了也咬人”的真正含義。


歷史茶坊


“天京事變”是一場讓太平天國由盛轉衰的內部爭鬥,有關“天京事變”的始末由於史料缺乏,所以顯得模模糊糊,甚至是楊秀清之死的直接起因到底是“逼封萬歲”,還是“告密誣陷”,在學界都有爭議。“天京事變”後,石達開和全體太平天國的上下情緒不滿,此時洪秀全殺死韋昌輝和秦日綱,陳承瑢來平息人心不滿。同時洪秀全推卸責任,把自己從“天京事變”脫離出來,摘得乾乾淨淨,一切似乎都是韋,秦,陳三人策劃包辦。但是,洪秀全不參與是不可能的,他才是最大的受益者,而石達開又出走後,南京城終於只剩下“天王”了。這一切的根本,都得從太平天國的權力結構說起。



太平天國的前身拜上帝教,真正的創始人是馮雲山,而不是洪秀全。不過,洪秀全屬於精神領袖。由於在早期,馮雲山被捕,洪秀全去廣州營救,教眾群龍無首,被楊秀清有機可乘,成了另外一名精神上的領袖。永安封王,洪秀全封的五王是太平天國早期的最核心人物。隨後,創始人馮雲山和另外一個能“下凡”的蕭朝貴戰死,到了南京城,剩下天王洪秀全,東王楊秀清,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此時,權力的格局雖然是以洪秀全為尊,但實際上的軍政大權都在楊秀清手裡,而且隨時能“下凡”影響洪秀全,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燕王秦日綱等等都要受東王的節制。

(一破江南大營)

因此,在這種“畸形”的權力格局下,楊秀清個性又專橫跋扈,和各王矛盾很深,樹敵很多,早晚會出大問題。這也反應了,洪秀全,楊秀清等人從大山裡走出來到建立政權,但是眼界格局依然有狹隘的一面。再加上,建立南京根據地後,洪秀全,楊秀清等人確實也有一些腐化的行為,特別是圍困南京三年之久的“江南大營”被攻破(一破江南大營),當時的勁敵清軍大將向榮病死。太平天國高層緊張的情緒,忽然鬆懈下來了,楊秀清對“天京事變”的策劃一無所知,有可能也有這部分原因。而“天京事變”的策劃和行動,也可能是因為外敵被破,轉向解決醞釀已久的內部矛盾爆發的原因。

(天京事變的各王關係圖)

天京事變時,南京城內只有洪秀全和楊秀清,據說洪秀全下密詔要韋昌輝,秦日綱,石達開率兵迴天京誅殺楊秀清。所以,韋昌輝和秦日綱是在城外會合,進入城內東王府殺死東王和他的部屬,行事周密果斷,這也是情緒鬆懈下來的楊秀清,並沒有洞察到這一陰謀的直接原因。而原本應該在外帶兵打仗的韋昌輝和秦日綱能順利進入南京城,還能不驚動東王楊秀清的情況下,沒有洪秀全的幫助和命令,是不可能的。所以,“天京事變”和東王毫無察覺的根本原因是,太平天國“畸形”的權力格局帶來的惡果。


大飛熊騎士


楊秀清確實非常有才華,在政治與軍事上都是比較有才能的,從他主政的幾年裡,太平軍在軍事上的一系列成績就可以看出這一點。但是楊秀清絕對算不上是足智多謀的人,如果真的足智多謀,也不會死到臨頭都沒有采取什麼措施,也不會輸給水平並不高的洪秀全。

楊秀清作為一個文盲出身的燒炭工,原本是廣西紫荊山地區的燒炭工頭領。因為政治頭腦確實比較靈活,在營救馮雲山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逐漸成為太平軍中的主要領導者。與此同時,在馮雲山被捉,拜上帝教即將一鬨而散的關鍵時刻,楊秀清巧妙的利用了當地人比較迷信的特點,以“天父下凡”的手段,穩定住了教眾。

一朝是天父,終身都是天父,洪秀全尚且自稱上帝之子,而楊秀清索性自稱自己就是天父,由此可見,楊秀清政治上的野心是非常大的,而且也是非常有頭腦的,這一招讓洪秀全啞口無言。如果洪秀全否定楊秀清“天父下凡”的地位,等於否定了自己,如果洪秀全承認了,又等於承認了楊秀清擁有合法發號命令的地位。

儘管楊秀清政治上的掌權是從裝神弄鬼開始,但是楊秀清並不是一個只能裝神弄鬼的人物。雖然沒讀過什麼書,基本上是個文盲。但是楊秀清在軍事指揮上的才幹還是有目共睹的,在太平天國運動的最初幾年。太平軍雖然不是百戰百勝,但是一路攻州奪縣,不到三年就打到了南京,建立了與清王朝對峙的政權。北伐、西征、東征雖然結局不盡相同,但是總體上是把太平天國的控制區域不斷的擴大。而在楊秀清死後,太平軍再也沒有取得什麼像樣的輝煌,很多戰役都是在人多勢眾的情況下還最後失利,雖然和天京事變後“人心冷淡、銳氣減半”有一定關係,但是與最高指揮者的相對無能肯定也是有很大關係的。

但是楊秀清也是有缺點的,他的缺點結合了他的政治野心,成為了他最終身首異處的致命因素,這就是他太狂妄,太專橫。

楊秀清的專橫和跋扈與他的才華一樣,也是有目共睹的。在太平天國軍事上取得節節勝利的同時,楊秀清的驕橫和跋扈也是與日俱增。打罵自己的手下,是家常便飯,甚至連諸王也被他輕易的杖責。因為有“天父下凡”的特權,楊秀清我行我素,連洪秀全都不放在眼中。

如果想要取代洪秀全,就必須要籠絡人心,搞好與將領們的關係。既不收買將領和諸王的心,也對洪秀全不尊敬,致使楊秀清最後成為孤家寡人,除了他最心腹的黨羽之外,滿朝文武都在等待著天王誅楊的詔令。而洪秀全與諸王多年來的隱忍,也讓楊秀清越來越自負,“逼封萬歲”是他作死的重要一步,死到臨頭了還全然不知,這是他性格的使然。

所以說楊秀清有才華,這個是肯定的,但是他沒有資格稱足智多謀,歷史上沒有任何足智多謀的人情商像他這麼低。


徽南城意


太平天國建國之後,其制度並沒有採用傳統的君主制度,也沒有開設朝堂議事制度。

可以說太平天國算不上是一個國家,只能算一個等級森嚴的組織,而這種組織非常容易陷入權利過度分散。


事實上太平天國失敗之處也在於此,前期可以一心在於形勢緊迫,但是後期都做大了,自然都是心懷鬼胎。

幾個王都是手握重兵,名義上洪秀全還是天王,但是其實權力早已經不在他手上。

楊秀清作為太平天國內少有的文化人和野心家,自然看出了這種制度存在的漏洞。

所以在洪秀全沉迷聲色犬馬之中時,楊秀清趁機架空了洪秀全,企圖讓自己掌握天國大權,然而他失算了!



因為即便是掌握了大權,但是在外面征戰的那幾個分封王,他根本牽制不了。也就是說他也不過是能調動自己的兵。

這種情況之下,其他在外的王為了避免楊秀清日後挾天子以令諸侯,也不得不考慮“誅楊”。

就好比原本勢均力敵的狀況之下,突然出現一個楊秀清,打算大權獨攬,尊皇稱帝,其他人自然不會同意。


而且楊秀清當時過於自大,同樣說上帝給他託夢,說他也能當萬歲。這種情況之下,其他人不誅殺他才怪。

說到底太平天國會失敗,終究是因為其缺乏革命性,以宗教教義來籠絡人心,人心必定不穩。

且當時的中國精英階級,也不會允許破壞傳統文化的太平天國存在。

其實假如太平天國不搞出什麼拜上帝教,不破壞幾千年來固守的文化,其或許能走的更遠。



我一直認為太平天國能夠發展迅速,得益於其時機選擇得當,但是其形勢卻註定了其會失敗。

中國文化幾千年來的沉澱,又怎麼會容得下他們胡來?太平天國不但攻擊了佛教、儒家和道教,而強行灌輸其扭曲的教義。


這樣勢必不能得到當時讀書人的支持,就連百姓到最後也會同他們離心離德。

說到底太平天國一開始就註定了其失敗,歷史也已經證明,誰想摧毀中國文化,其結局必定滅亡!


小司馬遷論史


這個問題我想反向來答,如果楊秀清足智多謀,成功的化解或者反殺了洪秀全,太平天國會成功嗎?

如果楊秀清足智多謀,他應該提前軟禁或者讓洪秀全合理的死去。然後淡化,最後廢除拜上帝教,也許革命真的會成功。

太平天國真正失敗的原因,主要是他們要毀滅中華幾千年傳承下來的偉大文化,起義的早期,以宗教聚集民眾,這沒有多大問題,中國歷史上大凡農民起義多以宗教蠱惑聚集民眾,東漢未年張角就是利用了太平道。明朝朱元璋利用白蓮教,但是後來取得天下了,朱元璋就果斷的摒棄了白蓮教。取締並禁止白蓮教活動。其實,除了洪秀全,天國的其他的幾個王,心裡都清楚,所謂天父皇上帝,天兄耶穌等等,不過是用來迷惑發動聚集貧苦大眾的手段,他們並不是真的相信。毀廟拆寺,燒經滅典要徹底摧毀中華文化的政策實在是大錯特錯了,這樣一來不僅得罪了天下的讀書人,(這可是社會的精英階層),也隔斷不信上帝的普通大眾,他們所以會聚集了這麼多人跟著走,其實完全是毀其家裹挾其人而去的,不跟從,便會全家被殺。然後就是呈流寇式移動,讓被裹挾的人無家可回。

如果楊秀清足智多謀的話,進了南京後,就應該著手解決拜上帝教,讓洪秀全合理的消失,淡化並摒棄拜上帝教,重新以中華傳統文化為主流意識,拉攏並重用漢族的知識分子。理性處理好外國勢力,革命成功或可知也。





又新閣讀史


太平天國的失敗,很大原因離不開“天京事變”——內訌的發生。


洪秀全密旨殺楊秀青,釀成天京慘劇的發生。那麼,楊秀清究竟是咎由自取、還是欺君罔上抑或禍亂朝綱呢?果真是如有人所說,他孤家寡人一個,眾叛親離,沒有掌控天京城裡的衛戍部隊嗎?又或者說是他沒有培植自己的親信勢力呢?

過去一直認為,楊秀清過於飛揚跋扈,逼宮洪秀全封其為萬歲,暴露了野心,以下犯上,犯了死罪,是自己找死,怨不得別人。但隨著近年來國外歷史的新證據不斷被發現,楊秀清之死,又有了新版本,他其實完全是被洪秀全“冤”殺。

天國二號人物,需要掌控衛戍部隊嗎?


有人說,楊秀清之死,在於忽略了“一個培養,一手掌控”。即楊秀清既沒有掌控衛戍部隊,也沒有培養自己的親信勢力,自然只有等死的結局。

這種觀點其實非常牽強,大概率是想當然的結果。

要知道,楊秀清的部眾在事變中被屠殺了兩萬多人,這可不是“族人”,而是從廣西起事後,一路從金田打到天京城來的骨幹力量,他們能征慣戰,是有口皆碑的太平天國的中流砥柱,被稱為“老兄弟”的一支“廣西狼兵”,他們的戰力不用我說,誰都清楚,廣西的桂軍、川軍和湘軍都是能打硬仗的百戰之兵。

所以,狼兵的戰力是毋庸置疑的,而楊秀清作為地位僅次於洪秀全的三軍“總司令”——東王,大權在握,已經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其顯赫的地位,在英國人著述的《天京遊記》中有詳細記載,出行的排場和規模已經可以和洪秀全比肩——儀仗太大了,這也是他後世被人廣為詬病、被指責腐化墮落的一個重要證據。

此時的楊秀清若要和任何人一戰,那都是分分鐘的事——那都不是事哇!所以,楊秀清手裡掌握著兩萬多“死士”,和掌握沒掌握衛戍部隊沒有關係!

還有人說,他虧在沒有自己的親信,石達開、陳玉成、李秀成、秦日綱等都不是他的親信,關鍵時候沒人跟隨他,以至於和洪秀全比,處於不對等的劣勢地位。

這可能嗎?想多了!楊秀清作為統帥,哪個敢公開不執行他的命令?就連秦日綱也是在打破江南大營後,準備執行楊秀清攻擊江北大營命令的途中,被韋昌輝“截獲”回京城執行洪秀全密令的!

我們在中學歷史教科書學到的是,他是要洪秀全封他為萬歲才被殺的,果真如此嗎?

事實真相被揭開:楊秀清是被人“算計”了,死的冤枉。


過去,我也無數次質疑過,楊秀清作為教內一號人物,天國二號人物,在拜上帝教教派內,他是高於洪秀全的,他之下是天兄,蕭朝貴,但已經戰死。蕭朝貴之下,然後才是天王。所以,太平天國全稱是“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國”。

正是基於上述原因,楊秀清可以借天父之名教訓洪秀全,而洪秀全還只能“敢怒不敢言”,被揶揄一番肯定是有的,但上下級關係,洪秀全、楊秀清都是“門清”的!幾次三番,三番幾次,一次可以,經常這樣洪秀全整個人撒也要逼瘋了。所以,這種今天看似不可理喻、滑稽且以下犯上的做法,在當時環境下是正常的,但確確實實造成、加深了“洪楊”二人彼此的矛盾,這是毋庸置疑的。

楊秀清逼迫洪秀全封萬歲的事,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但卻讓人存疑。楊秀清有必要作出這麼幼稚的舉動嗎?!這可是冒天下之大不韙,普通人都能看清楚、想明白的問題,他真會不明白嗎?

這一連串的疑問一直困擾我們,很久很久。

直到一個親歷天京事變的外國人,把自己所見以及過程講述出來後,真相終於大白,我們也從此不再困惑——東王其實沒那麼幼稚。他是被人出賣了——正所謂,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這個外國人是什麼身份?為什麼可信度這麼高?他究竟看到了什麼?

“震驚!東王之死,竟然死於告密、挑唆之陷害設局中。”


作為太平天國的二號人物,楊秀清做夢也不會想到有人竟然設局陷害他,至死都不知道陷害他者何人,若知道了真相,或許要死不瞑目了!

而這個設局陷害他的不是普通人,而曾經是他的親信人物。那就奇怪了,既然是親信,會加害於他?

這個真相最後被一個愛爾蘭人以口述歷史的形式揭露出來。

1857年,《華北先驅週報》發表了一篇署名文章,披露了一件離奇事件,稱天京事變為告密者所為。消息一出,如同一石瞬間激起千層浪!文章的作者並非知情人本人,而是根據知情人口述而披露出真相的!這個口述歷史的人物不是別人,就是愛爾蘭人,一個在太平天國效力的“洋兄弟”,伽能(也有翻譯做,肯能的)。

據伽能講述,他時為燕王秦日綱的部屬,自己是天京事變的親歷者。經過他的講述,我們還原了事件經過如下:東王手下親信陳承鎔,因為一件小事被東王杖責,懷恨在心。他在負責東王與天王之間的政務聯絡,以告密者的身份,向洪秀全捏造了楊秀清欲圖謀逆篡位的誣陷事件,這讓本就相互猜忌的洪楊二人之間,無疑是雪上加霜。本身洪楊矛盾就頗多,經過陳某人的煽風點火、添油加醋,讓洪秀全立馬動了殺心。他密令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和燕王秦日綱回京除叛逆。這才有了後來韋昌輝的大開殺戒,殺死楊秀清部屬兩萬多人,可謂震驚天下!

這樣看來,這個陳承鎔就是個搬弄是非的小人吶!但天京事變後,作為告密者,陳承鎔也沒有逃脫被誅殺的命運,真是損人不利己,搬起石頭最終砸了自己的腳!白白丟了自己性命!至此,整個事件的真相完全浮出水面。

所以,楊秀清被殺的真正原因,竟然就是一個叫陳承鎔的小人,利用了洪楊之間的矛盾,為了個人的恩怨,公報私仇,設局陷害了楊秀清!這著實令人震驚!

由此,楊秀清被冤殺,不免讓人倍生憐憫同情之心,令人惋惜之餘,痛感太平天國失去了一個能安邦定國之人才,實在得不償失,代價巨大。同時,也對我們今天的職業生涯規劃提出了警示,尤其是那些職業經理人們,給企業打工,老闆器重你,你不能搞不清楚自己的位置啊,絕不能凌駕於老闆之上,尤其是不要不切實際地拍胸脯,打包票,什麼一年讓公司上市呀,這些不切實際的牛皮少吹,還是務實地幹!幹出成績來,老闆還會虧待你?!不然,牛皮吹破了,就得捲起鋪蓋捲走人了。你說呢?


卓爾艾米




在權力面前,尤其是人在權力頂峰的時候,往往難以處理好自身的關係,往往難以善始善終。飽讀詩書的成熟政治家,比如張居正等人,尚不能保全始終,何況貧苦農民出身的楊秀清。楊秀清是軍事天才,這個不可否認,他在軍事上為太平天國立下汗馬功勞,太平天國能取得半壁江山,楊秀清的功勞最大。


我們中國歷史上,不乏貧苦農民出身的優秀軍事將領,但是,要想成為傑出的政治家,卻難多了。可以說,要成為許多行業領域的傑出專門人才,可以沒有文化基礎;但是要成為傑出的政治家,必須要有文化基礎,並且不斷修煉。比如朱元璋這種,提刀上馬能殺人,下馬卸甲能和你慢慢講道理,上下五千年,重大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是非曲直都瞭然於胸。



雖然楊秀清在軍事領域有專長,但在政治上的確存在水平不高的問題。主要表現為長期鋒芒畢露,得罪人太多,不懂拉攏手下,不知道爭取人心,苛刻對待實力和威望都較高的北王韋昌輝以及秦日綱等人,將他們拱手讓給洪秀全,不懂得暗中建立自己的班底和牢固基本盤。一旦出現異常情況,沒有人透露風聲,更沒有人臨危救難,結果只有坐以待斃。



楊秀清以為洪秀全長期的忍讓是懦弱,以至於在太平軍破除清軍江南和江北大營後,楊秀清竟然借天父下凡逼洪秀全封自己為萬歲,萬歲是皇帝啊,楊秀清幹出這種事實在是幼稚至極。一山不容二虎,一國豈有二主?這種事情發生後,楊秀清要想補救,只有兵變,武力強行消滅洪秀全,否則,一旦洪秀全反戈一擊,楊秀清必然會死。

歷史經常是後人復哀後人,原因在於後人沒有好好學習歷史。當然,學歷史,用歷史,並非一件容易的事。


坐看東南了


楊秀清太自負,洪秀全一直示弱,他以為洪秀全不敢辦他,但是他不知道洪秀全表面陰柔,但做事果敢,毒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