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都天京後,掌握實權的楊秀清為什麼還是鬥不過洪秀全?

用戶5960306082


楊秀清鬥不過洪秀全很正常,楊秀清論智謀遠不是洪秀全對手

楊秀清確實有能力,太平軍金田起義後短是時間內就能打到天京楊秀清是立下大功的,所以楊秀清不服洪秀全很正常。

但是楊秀清小看了洪秀全,洪秀全在大局觀上要強於楊秀清,所以洪秀全能得到太平軍上下的支持。而楊秀清不行,楊秀清論地位在太平天國僅次於洪秀全,可是卻敢公然藐視洪秀全,而且對同樣永安封王的北王韋昌輝毫不尊重,用今天的眼光看都是情商低的表現。

在楊秀清公開逼宮洪秀全後,韋昌輝石達開秦日剛等實力派都站在了洪秀全一邊,這就看出來了楊秀清根本不是洪秀全對手。


天宇的文史情懷


我是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期待您的關注,和您一起從歷史中獲取必要的營養。

楊秀清在天京事變中率先撲街。我認為主要有2個方面的原因:

1、楊秀清事實上並非牢牢掌握了實權,尤其是軍權。

不可否認,東王楊秀清,在當時確實享有節制諸王的權力,也是當時太平天國戰爭的實際指揮者。但是,隨著戰爭範圍的擴大,楊秀清對於軍隊的把控力僅限於高層指揮,對於各軍隊缺乏進一步的控制力。

與歷史上長期進行流動作戰的黃巢起義、李自成起義不同,太平天國很早就進入到控制大量地盤,與統治者進入類似於“國與國”對峙的階段。因此,軍事鬥爭的範圍非常大。從江浙地區到湖北地區,甚至北伐戰線到了河北、山東地區,戰線非常長。在當時缺乏電報通訊的情況下,天朝中央政府,不管是洪秀全還是楊秀清,都只能從宏觀層面把握戰局,而不可能對具體的軍事行動過多的干涉,這就使得長期在前線指揮的諸將有了高度的自主指揮權。因此,楊秀清可以把石達開、秦日綱調來調去,但是,既沒有辦法指揮到下一級軍事單位,也很難對軍隊下一級的人事安排進行管理。這就是為什麼後來,石達開負氣出走,很多部隊跟從一起出走的原因。廣大指戰員認的是石達開,或者自己的主將,而非抽象的太平天國政權或者大部分人都不知所云的拜上帝教。

因此,楊秀清在事實上沒有辦法把握軍權。

由於版圖的擴大和戰線的拉長,太平天國中央政府無力直接有效管理地方


除了軍權之外,行政權和財權也類似地把握在各地前線指揮官手中。由於太平天國在教義上完全不同於中國傳統文化。傳統的知識分子對太平天國運動都沒有參與感。在整個太平天國戰爭中,行政和財政管理人才一直非常稀缺。小打小鬧的在天京展開的科舉考試根本無法獲取足夠的,有經驗的行政人才。這就只能假手於前線指揮人員進行管理了。

第二,楊秀清的嚴格管理與缺乏法制體系的矛盾,導致嚴格管理帶來的所有怨氣集於他一身。

在各種記載中,都對楊秀清有“跋扈”之稱。我認為這個並非完全歸咎於楊的性格,更多是來自於形勢的需要。

在太平天國領導者看來,“拜上帝教”是他們的統治理論基礎。而“拜上帝教”作為一種”類宗教“,天然就是嚴格的。甚至有一些看起來無神論者看來,是有些“變態”的。但在缺乏具體的管理制度前,這些教義就成了管理者唯一執法標準了。

由於楊秀清在天京城的所作所為,受到了太平天國政權和清政府的雙重歪曲,已經難辨真偽了。但是從常見的幾次“罪狀”中來看,除了撲朔迷離、莫名其妙的“逼封萬歲”,楊秀清對於天國高層的嚴格管理和處罰,都是可以理解的的。

但是,由於太平天國,除了高屋建瓴的宗教教義和充滿理想主義的田畝制度之外,缺乏具體的制度,導致各位高層,尤其是長期在天京城的韋昌輝,與楊秀清本人的對立情緒十分嚴重。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能僅靠理想主義的文件,還需要具體的管理制度。

缺乏實際的管理權,卻有讓實權派都怨恨自己。這樣的二號人物是非常危險的。一旦在進入到敏感時期,這樣的二號人物最終都難以自保。

這點和秦國的商鞅是有一些類似的,遺憾的是,也許由於楊一直忙於具體事物,似乎缺乏對典章制度的建設,因此,在楊之後,整個太平天國再沒有嚴格管理的力量來進行統一管理,後期的太平天國運動,儘管依然名將輩出,卻沒有在戰略層面、精神層面,恢復到1856年以前的態勢了。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洪楊之間的矛盾實際上在金田暴動之前就已經埋下了禍根。由於拜上帝教最初在廣東發展不順,洪秀全和馮雲山把目光轉向了更為偏遠的廣西山區。進入廣西地區,勢必要接納當地人靠窯入夥,於是楊秀清、蕭朝貴、韋昌輝、石達開這些人紛紛加入。後來因為動靜鬧大了,驚動了官府,馮雲山被捕入獄,洪秀全返回廣東尋求救人的門路。這時候,教眾鬧著要散夥,於是楊秀清和蕭朝貴玩了兩出跳大神,以天父附體和天兄附體的把戲暫時穩定了局勢。返回以後得洪秀全和出獄之後的馮雲山也不得不接受既成事實,承認了楊、蕭二人跳大神的合法性。自此,楊、蕭二人取得了凌駕於洪秀全之上的話語權,禍根就此埋下。



由於在廣西起家,廣西籍人員逐漸佔據了上風,元老馮雲山等人受到了排擠,洪秀全最初的班底、廣東系勢力逐漸居於弱勢。金田暴動之後形勢依然沒有太大改變,到永安封王時,楊秀清和蕭朝貴已經跨越元老馮雲山成為了二號、三號人物。但是,由於最初的靠窯入夥式加盟,太平軍內實際上已經形成了事實的派系。大的有廣東系、廣西系、外來戶等,小的各王之間實際上各自形成了事實的派系勢力。之後,蕭朝貴、馮雲山陣亡,楊秀清成為了唯一可以替天父傳話之人,逐漸架空了洪秀全,把洪秀全變成了神主牌、精神領袖,獨攬大權。但是,楊秀清只是居於優勢,並沒有到隻手遮天、一家獨大的地步。首先,洪秀全雖然失去了實權,神主牌的地位和號召力還是存在的,即便是楊秀清也無法撼動。其次,雖然蕭、馮陣亡了,但是韋、石等人的勢力還在,還有一些後起之秀,這些人未必就和楊秀清是一條心,只是暫時被壓制而已。實際上,韋昌輝後來天京事變時的舉動已經足以說明問題了。換句話說,楊秀清雖然大權獨攬,但是因為事實派系的存在,加之仍處於戰爭狀態,洪楊之間一直維繫著一個微妙的平衡。



天京事變說到底就是洪楊矛盾的總爆發,其導火索就是著名的逼封萬歲事件。楊秀清借天父附體逼迫洪秀全封自己為萬歲,在洪秀全看來,這差不多就是篡位的前奏了。而楊秀清此舉實際上也是在打破長期以來維持的微妙平衡。最終,此舉直接導致了天京事變的爆發。那麼,為什麼楊秀清最終卻沒能鬥得過洪秀全呢?主要有幾個原因。



第一,洪秀全雖然在世俗權力上被架空,但是神主牌的地位並沒有減弱。相反,楊秀清為了更好地架空洪秀全,還有意無意地在加強洪秀全的神主牌地位。換句話說,洪秀全作為精神領袖的地位是穩固的,楊秀清也無法撼動。即便是天父附體,依舊是建立在洪秀全這一套理論的基礎之上的。否定了洪秀全,楊秀清自身的合法性也會遭到質疑。同時,在太平天國基層而言,洪秀全就是神一般的存在,還是有很大市場和支持率的。天京事變之後,洪秀全輕易就除掉了韋昌輝,有石達開大兵壓境的原因,多少也有一點這方面的原因。



第二,楊秀清雖然掌握著世俗權力,但是其主要行政、財政、軍事這些具體層面的,大政方針理論上還是必須經過洪秀全才能確定,楊秀清充其量就是利用跳大神的神棍手段逼洪秀全就範。同時,因為戰爭一直在延續,實際上具體到地方、基層事務、包括行政、財政、軍事等諸多方面還是由相關將領直接把持的。楊秀清雖然號稱掌握實權,但實際影響力也並不能到達各個角落。



第三,太平天國事實派系的存在。因為長期處於戰爭狀態,楊秀清無法徹底剝奪各大軍頭的兵權,畢竟還要用他們對清作戰。如此一來,造成了與楊秀清並不是一條心的韋昌輝、石達開甚至秦日綱等人依舊手握重兵,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事實割據,實際上楊秀清還做不到說一不二。



第四,楊秀清對於韋昌輝這樣的實力派採取的並不是拉攏的手段,主要還是壓制。以至於這些人雖然表面上聽從東王號令,實際上內心早已對楊秀清不滿。同時,因為洪秀全被架空成了神主牌,誰搞掉了楊秀清,實際上就可能成為太平天國實際的大當家。因此,實力派們一直對楊秀清虎視眈眈。這也是洪秀全為什麼能夠輕易調動韋昌輝誅楊勤王的原因之一。勤王只是個幌子,實際上韋昌輝就是衝著楊秀清的地位去的。之所以將事變升級,個人覺得,韋昌輝主要還是想一不做二不休,借勢清除異己,為將來取代洪秀全做準備。只可惜,這位北王太低估神主牌的能量了,最終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除了以上幾點,個人覺得,天京事變之前楊秀清是否已經下定決心取洪秀全而代之還值得商榷。否則,楊秀清似乎不太可能沒有任何防備而讓韋昌輝輕易得手。或許楊秀清根本沒有取而代之之心,只想維持現狀做一個權臣。又或許楊秀清僅僅是想借逼封萬歲來觀察各方面的反應,以決定下一步的行動。無論怎麼說,這一舉動還是觸動了洪秀全敏感的神經。最終,洪秀全先下手為強,調韋昌輝誅楊,製造了天京事變,楊秀清全家死於非命,還連累上萬人慘遭屠戮。天京事變之後,洪楊矛盾劃上了句號,太平天國也由此走向了衰敗、滅亡。


不務正業歪醫生


1856年9月,正當太平軍在各條戰線順利進展之際,北王韋昌輝接到天王密詔後,率領本部3000精銳星夜兼程從江西瑞州趕回天京“清君側”。在佐天侯、朝官領袖陳承瑢的配合下,韋昌輝順利進城,搶佔各條重要街道,而後直奔東王府,趁著楊秀清沒來得及反應,手起刀落,解決了楊秀清。不久,韋昌輝、秦日綱以“北燕受刑”為名,誘騙東王餘黨前來觀刑,而後大肆屠殺,將“天京事變”擴大化。此次事變,東殿、燕殿、翼殿等近兩萬骨幹力量死於內鬥,太平天國元氣大傷,由盛轉衰,從此一步步走向滅亡。

對於“天京事變”之原因,歷來爭論頗多,莫衷一是,可謂見仁見智。不過,筆者此次並非探討這問題,而是想說,手握實權的東王楊秀清為何會被輕易除掉?要知道,太平天國前期實行“軍師負責制”,洪秀全作為“虛君”,臨朝不理政,沒有實際權力;朝政大權掌握在“軍師”之手,也就是楊秀清之手。更要緊的是,永安封王時,東王楊秀清可以節制西王以下諸王,在蕭朝貴陣亡於長沙天音閣後,楊秀清成為太平軍的最高統帥,握有軍權。此外,楊秀清還可以“代天父傳言”,關鍵時刻就是上帝,這在政教合一的太平天國無疑就是最高的統治者。既然如此,為何虛君洪秀全一紙密詔就可以除掉楊秀清呢?其中之原因眾多,歸納起來就兩個字,即是人緣,楊秀清人際關係太差。

藉助“天父下凡”,欺壓洪秀全,讓其下不了臺面

1848年,趁著馮雲山被逮捕入獄,拜上帝教會眾人心惶惶之際,楊秀清玩“跳大神”安撫會眾,取得“代天父傳言”之權力,關鍵時刻地位高於洪秀全。在定都天京之前,楊秀清也常搞“天父下凡”,但都是為了革命需要,為了戰勝清軍而採取的非常措施,洪秀全也認可。定都天京後,楊秀清則有點過了,居然用“天父下凡”來欺負洪秀全。有一次,洪秀全使用宮女建房子,楊秀清不滿意,直接表演“天父下凡”,讓洪秀全來東王府面見“天父”,並威脅要杖責天王,打四十軍棍。雖說後來取消杖責,但洪秀全卻在百官面前丟盡了面子。對此,洪秀全非常不滿,也開始了醞釀誅楊之計劃,免得有朝一日被東王取代。

經常杖責韋昌輝,讓其無地自容,埋下了禍根

在永安分封的五大王中,楊秀清和韋昌輝應該算是一對冤家,矛盾很深。其中之緣由很多,權力之爭無疑是根本。永安封王時,韋昌輝排第四位,和楊秀清幾乎沒啥利益衝突。隨著南王馮雲山、西王蕭朝貴相繼陣亡,北王韋昌輝成為僅次於楊秀清的第二大實力派人物,而且他還是“副軍師”,理論上可以制約楊秀清這位正軍師。楊秀清是個權力慾望很強的人,為了大權獨攬,他經常藉助“天父下凡”杖責韋昌輝,有時被打得幾天下不了床。韋昌輝為人“陰險狡詐”又“見機靈便”,自然不會屈服於楊秀清,若是時機成熟,他一定會將其剷除。

藉口“牧馬人事件”,杖責秦日綱、陳承瑢

1854年,楊秀清一八竿子打不著的所謂同庚叔路過燕王府,秦日綱馬伕估計是不認識他,所以並未起身“行禮”(天國禮制,東王親屬高於諸王親屬),同庚叔立刻與馬伕爭論,鬧得不可開交。此時,東王楊秀清大發淫威,藉口“天父下凡”將馬伕斬首,秦日綱杖責一百大板。佐天侯陳承瑢表示不服,為鐵哥們秦日綱說情辯護,也一起被杖責。這就不對了,本來小小一件事,非要讓燕王、佐天侯一起受刑,實乃欺人太甚;難道,秦日綱、陳承瑢還比不上一個同庚叔尊貴。更要命的是,陳承瑢是東殿人馬,掌握京師衛戍權;楊秀清打自己人,而且還是打了佔據要職之人,後果很嚴重。

杖責黃玉琨,使其差點跳水自盡,間接得罪石達開

實話說,楊秀清雖然經常藉口“天父下凡”欺壓諸王,甚至是杖責,但卻從不對石達開這麼幹,估計是石達開當時勢力比較大,楊秀清不想得罪。不過,楊秀清還是無意中得罪了石達開,是間接得罪。黃玉琨,石達開岳父,也是翼殿集團的三大支柱之一,地位顯赫。在“牧馬人事件”中,楊秀清說黃玉琨(當時管司法)處理不公,於是杖責他。黃玉琨是個讀書人,受不了這種侮辱,於是乾脆跳水自盡了,還好被朋友救起,否則小命不保了。為此,石達開對楊秀清不滿,後來參與到“誅楊密謀”中(李秀成《自述書》)。

綜上所述,洪秀全雖然沒實際權力,但其他手握兵權的將領都對楊秀清不滿,他們支持洪天王“誅楊行動”,站到天王一邊。所以,洪秀全下達密詔後,陳承瑢送出去,韋昌輝、秦日綱回來後,陳承瑢則開門迎接,石達開則在武昌觀察,尋找合適時機回京,楊秀清末日到了。所以,有時人際關係很重要,楊秀清就是不明白這一點,以致被輕易剷除。

巖巖說史


楊秀清是否有逼洪秀全退位而自立的打算,尚無史料證據。若楊秀清無此心,也為在日後的天京之變中因毫無防備而被殺提供了合理解釋。

金田起義醞釀之初,洪秀全被桂平縣令誘捕,多虧後來的南王馮雲山和東王楊秀清穩定大局,後洪秀全被無罪釋放,永安建制時,洪秀全本想讓馮雲山做第二把交椅,但因礙於楊秀清及蕭朝貴在起義軍的威望(此時義軍中礦工居多 是中堅力量 楊秀清 蕭朝貴在礦工中威望極高),又時常假託天父下凡,為起義提供合理合法的解釋並幫助洪秀全樹立個人威望,且楊秀清本人極具軍事天賦,故而永安封王讓楊做了第二把交椅,並節制諸王,賦予其政治及軍事的全權,自己高居神位,開始安於享樂,而洪秀全為了分化楊和蕭,又封蕭朝貴為西王(第三把交椅),牽制東王,馮雲山是起義首功之臣,也只能屈居第四。

定都天京後,除天王洪秀全外,首義五王(東王楊秀清,西王蕭朝貴,南王馮雲山,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只剩楊,韋,石健在(南王死於蓑衣渡之戰,西王死於長沙),且由於洪長期不理政事,而楊秀清由於個人的軍事能力及長期深處高位,擁有了軍中大部分人的支持,開始變得飛揚跋扈,不把其他諸王放在眼裡,太平天國高層開始出現裂痕。

洪楊矛盾爆發點始於楊秀清逼洪秀全封自己萬歲稱號,洪假意同意,這點引起了太平天國廣大將士的嚴重不滿。雖說洪長期不理政事,可是洪作為太平天國最高的神權象徵,是整個太平天國的精神支柱,容不得任何人踐踏,天無二日,民無二主,楊秀清強行要與洪平起平坐,這在當時是無法讓人容忍的,也恰恰表現出了楊在政治上的幼稚。洪要求在楊秀清大壽之日加封,拖延時間,並從江西戰場迅速調回早對楊秀清不滿的北王韋昌輝和燕王秦日綱,楊秀清此時一點防備沒有,還在準備加封大典,再次體現其政治上的幼稚,旋即被突如其來的北王及燕王部所殺。其所部二萬多將士亦被殺害,太平天國也因此走向了衰落。






Luckydog1314


楊秀清是野心勃勃的一代奸雄,依靠假扮神靈附體取得“天父臨凡”特權,從而躋身太平天國領導層,又憑藉傑出的軍事才能取得左輔正軍師、中軍主將、東王九千歲等一大堆稱號,由於太平天國的政體是“軍師負責制”,身為正軍師的楊秀清自然而然的成為了太平天國的實際控制人。定都天京後,楊秀清獨攬軍政大權,洪秀全沉湎深宮,盡享富貴,甚至有傳言說天王早已死了,天王府中只不過供奉著一尊木雕而已。

為什麼大權在握的楊秀清依然鬥不過形同傀儡的洪秀全,以致被殺身亡呢?

不知自忌 四面樹敵

楊秀清雖然聰明絕頂,但缺少文化是他一生最大的軟肋。楊秀清自幼家貧,沒上過學,文化水平堪比現在的文盲,對於歷史上功高蓋主之輩的悲慘結局知之甚少。

由於大權在握,又有“天父臨凡”的特權,不但不行韜光養晦之道,反而變本加厲的囂張跋扈,不可一世。洪秀全對待宮中女官和侍妾苛刻,時常喊打喊殺,最嚴重的一次竟然穿著木屐猛踢已懷有身孕的侍妾,導致胎兒流產。楊秀清知道後以“天父”身份整頓家務,痛罵洪秀全“為君者常多恃其氣性,不納臣諫,一旦怒而誤殺忠臣,致使國政多壞”,要重責其四十軍棍。洪秀全雖有不滿,但迫於形勢,不得不主動承認錯誤,楊秀清這才撤銷了這個處罰。

洪秀全好歹也算是名義上的一國之主,管不了軍國大事窩著一肚子氣,現在倒好,在家裡發洩發洩都差點被打屁股,真是“是可忍而孰不可忍”,但洪秀全依舊隱忍不發。楊秀清對天王尚且如此,對其它人就更不用說了。韋昌輝之父韋源玠路遇東王出行儀仗沒有及時避讓,楊秀清要仗責其五十軍棍,由孝子韋昌輝替父受刑,以致身不能起。

燕王秦日綱的馬伕遇到楊秀清的同庚叔楊茂林沒有下跪行禮,楊茂林把馬伕抓起來毒打一頓後交給主管刑罰的衛國侯黃玉昆(石達開岳父)、佐天侯陳承瑢處置。黃、陳二人認為馬伕已經被打,不應另作處罰。楊秀清聞言大怒,下令捉拿二人和縱容家奴的秦日綱共同問罪。三人憤而辭官,洪秀全出面為他們和解,楊秀清又搬出天父來,強行仗責了三人。

因此,韋昌輝、秦日綱、陳承瑢才會在1856年的天京事變中盡心竭力,趁夜殺入東王府,將睡夢中的楊秀清殺死,以洩往日怨恨。

粗心大意 疏於防範

1856年6月,江南大營被攻破,解除了對天京長達三年的圍困。楊秀清自恃功高,愈發驕橫,開始謀劃起了封萬歲一事,這樣一來他就可以和洪秀全平起平坐,不用事事都要搬出天父來壓制天王。為此,他派石達開去湖北督師,韋昌輝去江西督師,秦日綱去丹陽督師,以便實施他“逼封萬歲”的計劃。可他沒有想到,洪秀全雖然位居深宮,不問政事,但他始終是太平天國的最高領袖,依然有著號令天下的權力。

“逼封萬歲”事件發生後,洪秀全被迫應允,表示等到9月23日東王生日當天行冊封大典。經常出入東王府的陳承瑢向洪秀全告密,說楊秀清欲殺他奪位,洪秀全就此下定決心,派人送密詔給韋昌輝、石達開、秦日綱等人,讓他們率領親兵火速回京誅楊。楊秀清把幾個反對者派到外地督師,又掌握著天京衛戍大權,自以為高枕無憂,只等著生日那天的冊封大典。9月2日,韋昌輝率部從江西日夜兼程,到達天京,會合秦日綱的人馬共計三千人,在陳承瑢的接應下趁夜入城,包圍東王府,實施“斬首行動”。疏於防範的楊秀清和府內三千多人無一倖免,全部遇難,由此開始了血腥殘忍的“天京變亂”。


綜上所述,獨攬軍政大權的楊秀清鬥不過洪秀全完全屬於不作死就不會死,他的悲慘結局早在最初假借“天父附身”時就已經埋下了隱患,可謂是“成為蕭何,敗也蕭何”


歷史茶坊


有個前提,洪秀全是奠定太平天國宗教信仰基礎的人,馮雲山創立了拜上帝會。楊秀清從一開始就不是洪秀全的對手。

楊秀清和蕭朝貴是利用小手段取得了金田起義的實際控制權,他們的小手段就是上帝和天兄附體,因為文化水平的關係,自己沒有能力去推翻洪秀全所建立的那一套規則、體系。

“楊秀清替天父代言已有一年多之久,他自稱凡事真心拜奉上帝的,他都把疾病吸入自己體內以治癒他們,結果他卻在1850年5月染上奇怪而嚇人的惡疾:口啞耳聾,耳朵出膿,眼內流水,痛苦不堪。”——《太平叛亂》374頁,《太平天國起義記》46頁,《太平天國革命運動》56頁。

說這一段的用意就是為了說明楊秀清的形象,並不是大家以為的那個後來呼風喚雨東王,更不是電視劇裡演的那種形象。楊秀清自小沒有學習過文化知識,對於真正的理論根本搞不清楚,面對洪秀全建立的上帝那一套體系,根本沒有辦法去推翻,所以就使用了自己最瞭解也最擅長的做法,巫醫的身份從金田起義開始就跟了楊秀清一輩子。

楊秀清在被封為東王之後,人們對洪秀全和楊秀清的印象:

“天王乃天兄耶穌基督之二弟,從天上下到人間。因世人為妖魔所蠱,天王降臨人世來解救世人。因此,人們稱之為救世主。......進而言之,東王出世,乃為勸解人行正道、治疾病。故而,人們也稱東王為勸慰師、解人疾患的救世主。......”《太平叛亂》183-184頁。

只能說楊秀清儘管利用了一個空擋,通過扮演天父取得了當時拜上帝會的領導地位,但是自身的侷限性並沒有因為他是洪秀全的“天父”,而讓自己取得對拜上帝會絕對的控制權。

楊秀清至始至終都是那個裝神弄鬼的“勸慰師”,定都天京後,蕭朝貴此時已經不在了,懸在洪秀全頭頂的兩把劍,一把落了地,再也沒有人假借天兄耶穌的名義來指責洪秀全。雖然洪秀全當初承認了楊秀清和蕭朝貴的地位,那是迫不得已,為了籠絡人心。在後來的發展過程中,洪秀全一直就是太平天國的實際和精神領袖,這一點一直到覆滅都沒有改變過。

洪秀全後來在天京紫醉金迷的日子裡,慢慢失去了對軍隊的實際控制權,但是他仍然是太平天國的最高統帥。太平天國大破江南大營之時,楊秀清的名望如日中天,自己也有些膨脹,依然利用天父下凡的手段,要求深宮裡的洪秀全加封自己為“萬歲”,但是並沒有想要取代洪秀全的任何實際行動,也只是想做一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丞相。

洪秀全殺楊秀清是因為內官統領陳承瑢向洪秀全告密說東王要造反,洪秀全才覺得事情可能要比他想象的更為嚴峻,於是召喚在外領兵打仗的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勤王救駕。以至於韋昌輝將楊秀清一家滅門之後,也沒有找出任何東王楊秀清要造反的實際證據。

<strong>


第一,洪秀全是太平天國的絕對領袖,這是前提;第二,楊秀清的雖然通過假借天父來節制洪秀全,但是因為自身原因,沒能將這一個有利條件使用好,更多的是利用“天父”取得一些實際的利益和滿足虛榮。第三,當然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存在一個運氣問題,不管北王韋昌輝心裡有什麼小九九,但還是來了,來勤王救駕了。要是韋昌輝和石達開沒有日夜兼程的進軍南京,結果真的可能和現在不一樣了呢。


關中熊叔


1856年8月15日,楊秀清最後一次用上帝的名義發佈聖旨:秦日綱幫妖,陳承瑢幫妖,放燒燒朕城,未有救。“。這種沮喪和憤怒,是因秦和陳大敗而歸感概所發,還是楊感到厄運降至,自己又無能為力的無奈,已無法得知。


定都天京後,天王洪秀全作為精神領袖,深居天王府;東王楊秀清治理政務,軍事部署均由他一手掌控;北王韋昌輝負責協調天京周圍防務;翼王石達開常在前線,親自指揮戰事。



楊秀清自1847年,首次借“神靈附體”,將“拜上帝教”從危難中解救出來,便開始躋身到權力中心,個人又憑藉出色的軍事才能,成為太平軍中實際最有權力的人。


與之相對應的則是他個人氣焰與日劇增。只要上帝下凡宣諭,他必是坐六人抬大轎,身邊侍從分列兩旁,另有“金鼓”,“金鑼”和“聖槍禮炮”齊響致禮。人人都要跪接東王駕到,即使冬天寒風刺骨,雨雪紛飛。甚至連洪秀全都得出宮門迎接東王,在天王府門口跪接聖旨,有時楊秀清不打算前往天王府,洪還得移駕親赴東王府。

在政事上,洪秀全捱過不少板子;在個人生活方面,楊秀清依舊不依不饒;比如指責洪不孝順,沒有派宮女照顧好母親;責怪洪冷落髮妻,讓妻子自己動手做粗活;甚至貶低洪秀全的兒子洪天貴,說他不如自己的兒子有孝心。


對於洪秀全的心腹大將,他也要一併羞辱:北王韋昌輝不斷被他叫去聆聽上帝訓誡,不分晝夜時候,若是韋昌輝膽敢拖延,必是當眾挨鞭子。秦日綱也遭受類似的羞辱,他甚至幫楊抬轎子進宮殿。甚至他還想宣翼王進殿聽旨,只不過石達開常年征戰在外,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從。


1855年,楊秀清臥病在床,在他身邊誠心照顧他的官員,稍有做錯,或是讓他聽到不當言論,就會被楊當眾處決。那些被楊判為”大違天規“的一般官員,直接用膏油將他們活活燒死,稱之為”點天燈“。




楊秀清雖然戰功顯赫,但手下能用,叫得出名字,或是能獨擋一面的人物實在寥寥無幾;加上他又四面豎敵,如此一來他不被洪秀全做掉才怪!


民國不曉生


首先揚秀清人品有嚴重問題,專橫跋扈,常有不臣之心,上欺天王,下欺文武,得罪了所有的人,只是懾於他的淫威,大家敢怒不敢言,只要洪秀全一聲令下,人人得而誅之。

其次揚秀清儘管聰明,但畢竟沒有文化,特別是對歷史上君臣之事知之甚少,更不知他的作為已犯下大忌,殺身之禍是遲的事,若揚提前動手,有能力更有機會除掉洪秀全。

而洪秀全雖醉生夢死,但畢竟是讀書人,又是致高無上的天王,可能有人看不起洪秀全,但君臣之間卻沒有仇怨,相比揚秀清大家沒有選擇,肯定站在天王的周圍。同時洪秀全當然知道揚秀清對天國的重要,不到一定時候,輕易不能殺之。


一探乾坤靜觀萬物


想必大家都知道,太平天國的楊秀清是個重量級的人,在金田起義之時,洪秀全舉事的骨幹就是楊秀清,之後楊秀清又和蕭朝貴和馮雲山還有韋昌輝、石達開一起被封為了五大天王。東王楊秀清在當時還有一項洪秀全給的特權:可以管制其他的四王,對他們幾個可以發號施令。照這麼說楊秀清在太平天國裡面的地位可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足以證明洪秀全對楊秀清的信任還有器重。但是為什麼在後來的權力鬥爭裡面,楊秀清雖然實權在握,但是卻依舊鬥不過洪秀全。

最重要的原因大概就是楊秀清為人太過於囂張,不知道做人要藏鋒守拙。權力越大的人,慾望也就會更大,他借用職權架空洪秀全之後,還用"代天父傳言”的權力,掌握了整個太平天國的實際權力,當上了名副其實的領導者,之後楊秀清就開始"放縱"了,把當時太平天國的所有高層管理者得罪了個遍。

楊秀清不但是經常教訓還有處罰其他各個諸侯,後來甚至都開始不把洪秀全放在眼裡了。曾經有一次,有一個宮女服侍洪秀全之時不到位,洪秀全就對那個宮女拳打腳踢的,最後造成宮女流產。楊秀清知道這件事情之後,楊秀清就用天父的名義教訓洪秀全,還當眾打了洪秀全三十大板。洪秀全身為太平天國的領導者,卻遭遇如此奇恥大辱,讓洪秀全顏面何存啊,洪秀全從此之後真是恨透楊秀清了。

楊秀清對待各個諸侯也是同樣的放肆。當時的燕王秦日綱是個性子火熱又嫉惡如仇之人,曾經有次楊秀清的馬伕衝撞了他,秦日剛就"教育"了馬伕一頓,馬伕回去之後就向自己的主子打了小報告,楊秀清得知後,借用自己的權力,下旨命令秦日綱登門謝罪,自此之後,楊秀清和秦日剛就決裂了。 當時的陳承瑢丞相替燕王說了幾句好話,竟然也被楊秀清整治了。

太平天國各個王侯之中,最恨楊秀清的當數北王韋昌輝,韋昌輝也是受到了楊秀清的侮辱。這就要說到,韋昌輝的哥哥與楊秀清小舅子為了田產還有房屋的事情發生了爭執,楊秀清怒不可遏,但是卻故意命令韋昌輝去處理這件事。無奈之下的韋昌輝只能把自己的哥哥五馬分屍,才能夠消除楊秀清的疑慮。韋昌輝在管理水營的時候,自己的一個小兵犯錯之後被楊秀清處置了,然後自己再假託“天父下凡”的旨意,訓斥了韋昌輝一頓,還下令杖責韋昌輝,幾十大板下去打的楊秀清好幾天都下不了床。

俗話說得好:多行不義必自斃。曾經的楊秀清一王獨大,又囂張跋扈,在楊秀清逼迫洪秀全封自己當"萬歲",洪秀全當然不幹了,下詔韋昌輝勤王。那時的韋昌輝正等著報仇,立刻就帶領部隊進發天京,半路上又遇到對楊秀清非常不滿的秦日綱。於天京城的門下,同樣恨楊秀清入骨的陳承瑢一起裡應外合,城門大開的放勤王領兵進城,最終,囂張跋扈的楊秀清沒來得及反應,就被誅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