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縣李翠雲:輪椅上種下綠色夢

獻縣李翠雲:輪椅上種下綠色夢

滄州驕子》叢書徵稿選登之五十三

獻縣李翠雲:輪椅上種下綠色夢

李翠雲:輪椅上種下綠色夢

左大中 陳立勳 劉 傑

她曾少年不幸,9歲喪母,至今思母仍唏噓;她曾青年遭遇車禍,至今高位截癱,一輩子與輪椅為伴;她曾婚姻和生活不如意,無奈嫁給一個智障丈夫;她曾萬念俱灰,感覺人生無望,閉門不出十多年,甚至想到過輕生。然而,如今的她卻是那樣的積極向上,面似桃花,笑如春風,千畝大方的樹林裡時時迴盪著她銀鈴般著笑聲;碧桃和海棠樹下,人比花豔。

現在凡是見過李翠雲的人,無不被她陽光的笑容和向善的生活態度所感染,無不敬佩她勇於進取、不甘人後的奮進精神。然而,誰又知道她十六年來所走過的一段坎坷而曲折的道路。

獻縣李翠雲:輪椅上種下綠色夢

(一)喪母車禍接踵而至,美少女變成殘疾人

36歲的李翠雲孃家是河北省獻縣小平王鄉元昌樓村,幾乎是“欽定泛區”最窮的村。童年是美好的。翠雲在家排行最小,父母和家人疼愛,正在她無憂無慮地走過童年時,9歲那年母親因病去世,給她留下了很深的陰影。

家人依舊溺愛她,特別是父親承擔了父母的雙重責任,撫慰她傷痛而幼小的心靈。小學、初中她按部就班地學習,畢業後種地打工,按說聰明漂亮的李翠雲將來肯定找個好婆家。

李翠雲清楚地記得,就在她20歲時,正是少女憧憬美好生活,相夫擇婿之時,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徹底粉碎了她的夢想。等她從醫院裡清醒過來,發現自己雙腿已經沒有了知覺,她以為病痛是一時的,治療一段時間就會好,但是醫生一句話如晴天霹靂,讓她幾乎絕望:你這種脊椎斷裂至少需要三年的恢復期,如果有了一點知覺就能慢慢恢復,如果三年後沒有進展,只能終生坐著輪椅。

醫生的話讓她彷彿看到了一絲曙光。她讓父親帶著她到處尋醫問藥,針灸、刮痧、中藥、理療、西藥,能用的治療她幾乎都試過了,有時因治療疼的她直掉眼淚。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三年一晃而過,她的腿依舊沒有任何知覺。她感覺醫生騙了她。一位好心的醫生告訴她,其實三年是一個讓她接受的過程,她的病就像運動員桑蘭一樣,腿部以下高位截癱,治好無望。她頓覺天昏地暗,無法接受這樣的事實,這樣的打擊使她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徘徊在生死邊緣,整天以淚洗面,度日如年……

獻縣李翠雲:輪椅上種下綠色夢

(二)無奈嫁給一個智障丈夫,自卑讓她十多年閉門不出

李翠雲說,當她接受了這個殘酷的現實後,已經二十四五歲了,在她們那個相對思想保守、信息閉塞的村子,一個沒有上過大學的姑娘這麼大了還沒有結婚,確是個很大的問題。

然而,媒人一提她的情況,男方基本上都退縮了。一個終年坐輪椅的人,娶過去肯定是個累贅。也許是有緣,有好心人為她牽線搭橋,本縣河城街鎮周屯村一個倪姓人家的青年人,年齡相仿,體格也不錯,唯一的缺陷就是有點智障。心高氣傲的李翠雲想了很長時間,終於在家人的開導下,任命了,無般無奈嫁給這個智障男子。

周屯村離孃家有三五十公里,一個坐著輪椅的姑娘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自卑、迷茫、無奈和淒涼,讓她多年不敢出大門一步。很多時候只能坐著輪椅在院子裡看看天空和陽光,大門的門檻像一座難以越過的大山,讓她望而卻步。她不敢見鄰居,不敢跟陌生人說話,生怕別人用異樣的陽光看自己,尤其害怕回憶過去。

然而,婆家親人般的呵護,公婆嫂子對她跟親人一樣,丈夫除了智障,沒對她施過暴力,對她言聽計從。特別是一雙兒女的相繼出生,讓她感受到母愛的溫柔和滿足,給她生活帶來了陽光。

孩子一天天長大,看著公婆丈夫忙碌的身影,從小要強的李翠雲萌生了幹一番事業的想法。

獻縣李翠雲:輪椅上種下綠色夢

(三)接手苗木種植管理,她找回了自信和尊嚴

在家裡,李翠雲就經常聽公公提起他們合夥承包了一片土地,種了1000多畝苗木。由於經營管理不善,加之前幾年市場低迷,銷路不暢,搭進幾百萬元,經營了三四年沒有見什麼效益。急得公公和合夥人想把鐵鍁把粗的樹都砍了。

家人著急,翠雲也跟著著急。她想到樹地裡轉轉看看。2015年秋天,她第一次出門,到了自家承包的林地轉了一圈,這是她嫁到婆家第一次出門,雖然林地離自己家不過500米的路程。

她自己坐著電動輪椅,在林地裡穿行,舒暢心情油然而生。是啊,生在農家的她多年沒到田野裡了,特別是小時候嗅慣了的花草氣息,讓她暢快淋漓。翠雲撫摸著路邊一棵棵可以移栽銷售的樹苗,忽然感覺就像自己的孩子,是那樣的親切和幸福。她回身對公公及丈夫說,她要幫他們管理這片樹。

公公倪巨濤沒有聽懂她的意思。當翠雲又重複一遍時,他們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一個十多年沒有出過門、坐著輪椅、不能下地、手無縛雞之力的女人要種樹,而且要管理一千多畝林地。看著公公的疑惑,翠雲說,這段時間她分析考慮了很久,苗木市場確實低迷,但公公承包栽種的林木之所以銷路不暢,關鍵原因還是信息不靈,不懂網絡,不知道網上可以銷售大量苗木。

倪巨濤說,聽了兒媳婦的一席話,他覺得很有理,自己跟合夥人都是五十多歲的老農,只知道種植、管理,但再好的樹苗沒有人知道,只能在地裡瘋長著,賣不出去,賺不了錢。

經過協商和試探,倪巨濤跟合夥人決心放手把千畝苗木管理權交給了坐輪椅的李翠雲。於是營業執照、外面的牌子都換成了“翠雲苗木家庭農場”。

獻縣李翠雲:輪椅上種下綠色夢

(四)這個女人不簡單,輪椅滑出一片美麗的風景線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幹。李翠雲雖然小時候在地裡幹過活,但還是對苗木種植、管理和銷售不在行。

“掛上‘翠雲苗木家庭農場‘當時確實有點負氣的意味。”李翠雲咯咯笑著說。她就不信林地飛不出金鳳凰,地裡長不出金子。

為了學會種植管理,她把兩個孩子交給婆婆和孃家父親,每天惡補苗木種植管理知識。陌生的領域,多變的行情,讓翠雲走了好多彎路,為了掌握技術和知識,她在網上學,跟技術員學,向同行學。很多人看到她一個坐輪椅的女人種苗木,都勸她:這是男人乾的,這是四肢健全的人乾的,一個殘疾人不呆在家裡,在林地裡能幹什麼?

她不顧人們的疑慮,不在乎別人異樣的眼光,虛心向人討教技術。慢慢地,很多同行被她的執著精神感動了,主動教給她種植管理技術,幫她聯繫苗木銷路,給她介紹客戶。本縣臨河鄉苗木種植戶陳國勳第一次見到李翠雲時說,這個女人不簡單,坐著輪椅管理1千畝的苗木,真是個女強人。

陳國勳佩服李翠雲的闖勁和實幹精神,主動幫她聯繫業務,讓她受益匪淺。李翠雲知道,銷售苗木不僅僅是在網上聯絡客戶的問題,還要走出去瞭解全國的苗木市場行情,跟苗木大咖們學習。聽到哪裡要開苗木論壇了,或者是有關苗木的會議了,她都要想法趕過去。“聽了專家和種植大戶的課,真是開拓了思路。”李翠雲臉色緋紅,興奮地說。

“我參加過許多苗木論壇,也參與過不少苗木展會,但帶有殘疾,坐在輪椅上,不能站立的人,還是頭一次碰到。”全國苗木花卉網絡媒體聯誼會會長方成說。“她是殘疾人,但她的身心卻比有些正常人還要堅強,還要美好!我欣賞這樣的姑娘,讚美這樣陽光的人生!“

和李翠雲一起參加過幾場苗木論壇的一位山東種植大戶說,每次她一入場,就是一片掌聲,她那燦爛自信的笑容,讓同行所傾倒,輪椅滑過,就是一條美麗的風景線。

獻縣李翠雲:輪椅上種下綠色夢

(五)夢在林地,夢在彩雲間

“從前年開始,我幾乎每個月都要參加一兩個苗木論壇或會議或培訓班,雖然幾乎出門就靠別人的幫忙,但為了多學點知識,多充實自己的思想,我就克服了所有困難。“李翠雲堅毅地笑著說。

一個殘疾姑娘,出門在外,很多人都能想象出來有多難。為了少上廁所,她幾乎一天不喝水,嘴上起了大泡;為了不錯過一場學習的會議,她曾經一天就在車上啃了一個燒餅;為了向專家請教一個問題,她坐著輪椅在寒風中等了三四個小時,身體幾乎僵了。

“其實,身體的困難基本上能克服,十多年來我能自理,從沒把自己當作一個殘疾人,我除了不能走路,什麼都能幹。“李翠雲自豪地笑著說。她告訴我們,最讓她上愁的是自己文化水平太低,自己初中畢業聽專家們講課,很多術語聽不懂,很多名詞都不知道什麼意思。“別人聰明,我就用笨法,每次參加會議或請教老師同行,我都要用手機錄音下來,回到家裡或住宿的地方再整理。很多時候,整理完錄音,天都快亮了,當知道第二天還有學習的機會時,我又為下一場學習做準備。“李翠雲堅定地說著,臉上依然掛著燦爛的笑容。

雖然從家到林地只有短短的500多米,對一個常人來說就像遛彎散步,但對於坐著輪椅的翠雲來說,風雨無阻。每天吃過早飯就到林地裡,中午很少回家,就在樹林下過基地簡單吃點,如果晚上趕上裝車栽樹的,需要大半夜才能回家。“前幾天,一個外地客商要苗木要的著急,晚上裝車幹到12點,我就在林地的小路上守著。我幫不上忙,在旁邊看著心裡也高興。回家的路上,我執意一個人走。路燈熄了,只有月亮陪伴我。我沒有哭,夜色中快樂地行走,只能聽到輪椅吱呀地響著。其實,我還知道,母親在天堂裡護佑我,親人們都在惦記我,我的父親、公婆和親人們都是我堅強的後盾!“李翠雲眼裡泛著淚花,笑著說。

在林地的土路上行走時,李翠雲對各種苗木如數家珍,就像自己的孩子們。她說家庭農場現有苗木花卉20餘種,待售苗木有40多萬株,今年市場稍有回暖,她抓住這個機會大力促銷。“不過,我們非常講誠信,從不騙人,誠信讓我結識了很多朋友,銷售量也增加了不少。”翠雲誠懇地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