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蒜皮与蒜皮鸡毛100——身为父母,你那么用力,却爱错了地方

心理学从不高深,它就隐藏在你生活中的鸡毛蒜皮里,不管你发现没有,它时时处处在你身边。就像荣格所言:潜意识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却将其称为“命运”。

鸡毛蒜皮与蒜皮鸡毛100——身为父母,你那么用力,却爱错了地方

小冉发现孩子"乱花钱",她强压怒火,故作平静的对孩子说,以后不给你零花钱了,如果想要零花钱就帮忙多干家务,给你挣钱的机会,结果孩子回答:我不干,不给钱就算了。

对于这个答案,小冉是毫无准备的,一时语塞,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接话。

很多家长都面临过类似的情境,孩子"犯了错",自己已经压下所有的怒火,尽量保持平静,但是孩子仍然毫不配合。打骂?知道不对。说教?油盐不进。心平气和?臣妾做不到…..

家长的抓狂和情绪裂变多源于此,很多时候,并不是家长一开始就要爆发,惩罚孩子,而实在是孩子"太难管"。所以,我们就来一起看看孩子为什么这么"难管"。

鸡毛蒜皮与蒜皮鸡毛100——身为父母,你那么用力,却爱错了地方

1.不要怀疑,控制、威胁永远只能收获逆反。

孩子对于父母来说是弱势群体,就像小冉这样,当她发现孩子"乱花钱"之后,作为掌握金钱支配主动权的家长,她可以轻易的剥夺孩子获得零花钱,或者以她认为合适的方式指定孩子获得零花钱的渠道(劳动)。

这是家长们常用的教育方法。貌似没有暴力的打骂,似乎还很通情达理,但实际上背后仍然是深切的控制。

控制是人际关系中最常用的错误手段,每个人都讨厌被人控制,但是每个人几乎又都会使用这种方式。就连最小的婴儿,在有需要的时候大哭,一方面是因为生理上的难受,以哭声表达自己的诉求,另一方面也是在用哭声表达对妈妈的控制——你爱我,所以我一哭你就要赶紧满足我。从某种意义上说,控制,几乎是与生俱来的本事。

但同时,控制也是最让人不舒服的感受之一,几乎没有人喜欢被控制的感觉,这是因为每个人都需要获得"自我掌控感",这种自我掌控感是每个人的需求。

当有人试图控制我们时,也就是在试图破坏我们的自我掌控感,所以这种行为一定会激起对抗的情绪。

你能控制的,只有爱你、在乎你的人,或者是力量比你弱小的人。就像家长之于孩子。

不管小冉的本意是不是控制,她所表现出来的,就是明显的控制,需要注意的是,控制往往和惩罚相关联。不管是认为孩子"乱花钱",所以告诉孩子"你被取消零花钱了",还是自己做主让孩子"从此以后,靠劳动挣钱",她都是在用她的"尺子"衡量孩子的行为,拿自己的是非好恶来评价孩子,同时也是依靠自己作为家长的"强势"地位随意取消(剥夺)孩子原本拥有的权益,以及强行为孩子树立一个她认为"对"的规则。这种控制当中,也包含了明显的惩罚的意味。

实现自我掌控和试图掌控别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掌控感,同时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安全感——只有当我能"掌控"局面的时候,才意味着我是"安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掌控欲强的人,都是自身安全感缺失的人,ta只有通过控制这样一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才能实现自己的安全局面。

小冉的孩子对小冉的控制的反应是漠然,她不置可否的回答:我不干,零花钱我也不要了。这种看上去并不激烈的反应,正是孩子抵抗小冉控制的方法,而且是一种外表很温和,实则很激烈的逆反方式。为什么这么说?我们看下一条。

鸡毛蒜皮与蒜皮鸡毛100——身为父母,你那么用力,却爱错了地方

2.消极对抗,隐性逆反背后实际上掩藏着你看不到的"危险"。

小冉女儿的回答,态度上并不激烈,她没有对小冉剥夺她的零花钱有过激的反应,也没有对小冉提出的条件有过激的反应。但是这背后的内容和深远的影响,我们需要看到、看懂。

① 断裂

"钱,我不要了"——这是一种典型的面对伤害时的断裂模式,比起为了保护自己的权益而积极斗争,这种断裂的模式显得更为消极。它其实是深切的压抑了自己的情绪,并以"什么都不要"来掩饰自己的痛苦。

这种模式在人际关系中,也会实现泛化,很多人在亲密关系中动辄提出分手,其实背后就是一种对痛苦的断裂。它的潜台词是:我连你(我爱的人)都不要了,谁还能伤害到我?

在现实中,很多外表冷酷,甚至坚强、独立的人,其背后都是对关系的恐惧,他们会在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里,"抢先一步"先中断关系(选择分手),以此来实现自我保护。

这类人,内心深处是深深的创伤,而这些创伤的由来,就是在成长过程中,感觉到自己的意愿是被随意践踏的,自己是不被尊重和深爱的,所以他们会选择断裂的模式,其潜意识是切断自己对重要事务(人)的渴望,回避其带来的痛苦,以此来保护自己。

② 无力感

什么人会选择断裂?从某种意义上说,断裂是一个人"孤勇"的表现,觉得自己是孤独的、不被理解的人,会滋生出一种生命深处的勇气:选择"切断与外界的联系"、"放弃一切",以这样的方式来实现自我的保护。

这种选择的背后,是深深的无力感。当ta对局势完全不能控制,当ta的个人自主意志经常得不到满足,当ta的希望总被摧毁,逐渐的,ta就会对挫折产生一种无力感,而这种对于挫折的态度还会泛化,逐渐发展到人格的层面,这是导致一个人消极人格的重要原因。

当一个人是消极型人格的时候,其心理状态和自我效能会大受影响。而这样的人,也更容易陷入到悲观、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当中。

③ 隐性逆反

逆反并不是青春期孩子的专利,事实上,逆反是一种人格特征,这种人格特征对一个人的影响巨大而深远。

不管是浑身炸刺的显性逆反,还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隐性逆反,对自己的伤害都是巨大的。相比较特征明显的显性逆反,隐性逆反似乎看上去破坏性会小一些,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小冉的女儿这种貌似温和的语言之下,实际上是强烈的"不合作"态度,这种逆反对于她的人际关系相处,学习工作等方面影响极大。比如说老师让完成作业,可能她就会表面答应,背后磨洋工,以这样一种不太激烈的方式实施着自己的抵抗情绪。

事实上,孩子写作业所有的拖拉磨蹭,其背后都是因为逆反。

逆反的形成,背后是情绪。换言之,如果一个孩子情绪上是平和淡定的,ta就基本上不会有什么逆反。而之所以有情绪,其背后又恰恰是因为父母不能和孩子做有效的沟通——能够疏导情绪,并对孩子做有效引领的沟通。

就像小冉女儿这件事,小冉只是按照自己的标准,看到了孩子"乱花钱",但这个现象背后是什么原因,她并没有仔细探查,她既没有对孩子的情绪进行梳理和引领,也没有对孩子花钱这个现象和孩子做有效的沟通,只是简单的取消孩子的零花钱。

这种简单的禁止,在生活中非常常见,例如"你不要摸那"、"你不要动这个"、"你不要如何如何"….这种方式,实际上是家长在教育上的"偷懒",因为这是最简单的教育方式。但是结果显然是不好的。

类似的小事积压的越多,孩子内心情绪池的发酵越强烈,情绪的"成分"越复杂,越难化解,当这些被压抑的情绪逐渐累积之后,孩子的逆反就出来了。

所以,很多家长都会在孩子青春期的时候抱怨孩子怎么这么难管,但殊不知,这种现象只是过去各种"鸡毛蒜皮"的累加,只是一直没有引起家长的重视,才会在特定的时间爆发而已。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同理,小的情绪如果得不到家长及时的处理和引领,孩子的问题就会积累的越来越多。

而当这些问题逐渐泛化,转变到人格层面之后,再想矫正,就需要花上十倍百倍的时间和精力。所以,父母的陪伴质量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

鸡毛蒜皮与蒜皮鸡毛100——身为父母,你那么用力,却爱错了地方

3. 对孩子规则的制定绝不是天马行空

很多家长都很喜欢给孩子树立规则,事实上,家长对孩子的爱是必须以规则为基础的,否则,没有规则的爱就会沦为溺爱。但是问题是,什么是规则?

太多的家长混淆了规则的概念。他们把"自己认为正确的规定"当成"规则"对孩子强加灌输。他们不知道的是,规则首先必须建立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之上,否则,单方面以家长的个人意志制定的规则,那不是真正规则,而是规定,其本质仍然是控制。

规则是需要和孩子商量着来的,只有当父母充分的尊重孩子的意愿,尊重孩子在对自己能力做出评估的基础上,经过协商,制定出来的"规则"才有效果,否则,那些规则,要么成为执行不下去的一纸空文,要么成为孩子眼中"约束自己"的坏东西,一说规则,就会引发孩子的逆反。

关于规则的制定,我在之前的文章已经有过多次详细的阐述。事实上,规则感是一个人人格形成的重要保障,如果一个人的规则意识不强,那么ta的成就也不会太高。

但是规则≠约束。着同样是很多家长常犯的错误。就好像他们要根据自己的意愿,把孩子规定在一个个格子里,不能出边界一步,否则就会遭受惩罚。

中国人是很讲规矩的,有句老话叫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是在家庭教育中,往往是"规矩太多,难成方圆"。

当家长给孩子制定的规则过于细化,细化到每一个行为应该怎样做才正确,完成作业的时间应该是多少,错题率是多少才算合格,作业的整洁度怎样才合格,见到叔叔阿姨怎样打招呼,玩游戏能玩多久,吃饭应该怎么吃….如果家长事无巨细,凡事都要一本正经的为孩子树立规则,那么这些规则就不是真正的规则,而是束缚在孩子身上的绳索,太多的规矩,会让孩子感觉窒息,举步维艰,丧失ta的主观能动性。

在家庭教育中,"抓大放小"是一个基本的原则,不要事事都管,而要在大的方向上施加引领。要树立规则意识,但不是要时时处处以规则之名实施控制。

很多家长混淆了规则的概念,严重的损害了孩子自主的生命力,但自己还浑然不觉,这是应该引起重视的。

另外,

在制定规则的时候,一定要避免天马行空的随意性。今天给你一个规定, 明天自己就把规定忘了,家长经常充当规则的制定者和破坏者的双重身份,而家长的这种行为,对孩子规则意识的建立,起了非常坏的影响。更会让孩子对规则产生逆反心理。

在家庭教育中,规则的建立是一个严肃而认真的话题,树立规则,需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从小事和简单的事入手,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而不是处处实施细化和管理。

鸡毛蒜皮与蒜皮鸡毛100——身为父母,你那么用力,却爱错了地方

4. 为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和劳动观

小冉说让孩子靠劳动换取零花钱,这同样也是很多家长都经常采取的"自认为正确"的教养方式。

很多家长认为,这样做,既可以让孩子体会金钱的来之不易,明白金钱是需要靠劳动换取的,又可以让孩子锻炼劳动的能力,一举两得。

家庭教育和心理学是一件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事,很多道理貌似听上去很正确,但是人们往往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才会在真正落实的时候产生达成的效果和自己的初心严重偏离的结果。

首先,这个概念提出的情境非常值得商榷。在本文中,小冉是在取消孩子零花钱的时候提出的这个要求,可以想象一样,孩子被剥夺了零花钱,本来就有情绪,这个时候再提出这样的一个"条件",无形当中就会对孩子产生影响,ta会不自觉的对"劳动"产生敌意,因为劳动换取零花钱这个条件,本身就蕴含着控制,孩子反抗家长的控制,也会顺便反感劳动。

这种对劳动的反感,正是源于家长在不恰当的情境下,将劳动和零花钱划上了联系。

其次,劳动本身是美好的事情,孩子本身也是喜欢劳动的,其天性也是愿意让家长高兴的,如果ta的劳动给父母带来了快乐,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高兴和骄傲的,这种心理上的满足感,也能够更加刺激孩子愿意帮父母做事,而将劳动和金钱挂钩,实际上是给孩子一种负性暗示:即认为劳动本身是一件苦差事,而且这样做也会极大削弱劳动本身的价值和快乐的感受,同时也会消减孩子对劳动的兴趣。

第三,劳动换钱,这样一种引导方式,实际上是在无形当中向孩子传达一种"物化"的价值观。如果劳动可以换钱,换取父母的奖励,那么也意味着金钱才是劳动的终极目标,如果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ta的一切事物都和钱挂钩,那么ta就会默认为一切关系都可以处理为金钱关系。这种价值观的形成,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事实上,孩子的品格是绝对不可能靠金钱购买的,家长的本意是想培养孩子爱劳动,懂得金钱来之不易的品质,但是在具体实施上,操作的过于简单粗暴,这短短的一句话,却可能会对孩子人格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

所以,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而不是人云亦云,感觉说的不错就马上运用,不经过思考和论证的观点,是不能随意使用在家庭教育中的,这样的随意,带给孩子的,是深远的影响。

父母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爱"这件事,仅有意念、初心是远远不够的,作为父母,必须学习和成长,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孩子,抚育孩子。因为父母对于子女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你的一言一行,都是在打磨着你的孩子。孩子将来是什么样子,取决于父母的人格完善和自我成长的程度。

做家长这条路,路漫漫其修远兮,与大家共勉。

鸡毛蒜皮与蒜皮鸡毛100——身为父母,你那么用力,却爱错了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