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万京东快递员无底薪,但东哥还是兄弟


18万京东快递员无底薪,但东哥还是兄弟



文 | 黄晓军

来源 | 高斯财经(ID:GaussFE)


18万最基层的京东快递员,没有底薪了,人均每月减少2000元。

也就是说,京东物流一个月少去了3.6亿元的成本。这对于独立以来一直没有盈利的京东物流而言,似乎确实是一个好生意。

我们还隐隐记得,半年前,一个快递员那句话:我们京东马上有专门的飞机了,以后你们寄件可以找我们,东哥是我们兄弟,他处处念着我们的发展。


18万京东快递员无底薪,但东哥还是兄弟


可惜,东哥只是东哥,他重新定义的兄弟。

在2018年 “双11”前一周,京东物流确实一次性购买了40架飞机,外界说这是对标顺丰。

大家都知晓,如今的物流比10年前不知快了多少倍,但用户仍渴望包裹运抵速度能再快一点。为了靠近这样的前端体验,成立11年的京东物流持续建设已耗资数百亿元。

伴随京东物流成长的是市场变化,电商已从增量时代过渡到了存量时代;同时,菜鸟、顺丰、三通一达的体系建设也在飞快成长。这样的背景下,京东物流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还要考虑如何让整个系统变得更高效,最后完成盈利目标。

赶快盈利呀!这才是东哥的底层逻辑吧。

这句话在京东物流微博声明那里是——独立运营之后,业务量激增,原来的薪酬结构已经不适应新的模式,无法对绩效优异的员工体现出足够的激励。

但我们要是撇开这个事件,真正去看看京东物流新的模式,也许你会发现,东哥可能还会是兄弟。


18万京东快递员无底薪,但东哥还是兄弟



01 锚定用户体验

2007年,刘强东在董事会上提议花10亿美元自建物流。要知道,京东那时融资还不到2000万美元。

他的逻辑很清楚,京东要做大就必须赢得更多用户。而京东当年收到的投诉里,超过50%是到货慢、货物损坏。另外,市面上没有一家第三方快递能做好代收款业务,但当时人们对电商的信任感还不强,货到付款才是主流。

这个决定引起争议,很多人认为京东拿这些钱将品类战役打好,见效要比做物流更快。

关键时刻,今日资本徐新告诉刘强东,“别的事都可放权,但对用户的感受一定要坚持”。

京东开始砸钱自建物流,可这个工程远不是10亿美元能做下来的。根据京东2014年公布的招股说明书显示:从2009-2013年,京东在物流上的投入是1.44亿元、4.77亿元、15.15亿元、30.61亿元、41亿元。

很长一段时间,刘强东都在公开场合表示,融资70%将用于物流体系建设。


18万京东快递员无底薪,但东哥还是兄弟


用户最早感受到京东的便捷体验,是2010年。这一年,京东给物流砸了近5亿元,推出了“211限时达”服务。

有一个段子:

在此之前,女性用户购买卫生巾一般会提前网购,或到楼下急购。而有“211限时达”后,她们感觉稍有动静就会暂停韩剧,在京东购物车里点击“再次选购”,连床都不下。

在京东物流和“大姨妈”的赛跑中,她们更相信前者的速度。到2015年末,京东自营商品当日达和次日达订的单占比已超过85%,“211限时达”配送覆盖的区县达1044个。

为此,京东当年物流设施投入就高达62.3亿元,较年初增长159%;仓储物流费用高达139.2亿元,同比增长72.5%。

整个2015年,京东物流全年亏了94亿元。这其中,京东人力成本在整个京东架构体系里占据了80%。当年京东的快递员、保管员和客服人数就达到5.5万人,这是一家劳动密集型的互联网企业。

在互联网的上半场,电商处在增量时代,京东物流和所有互联网公司一样,都在人力、物力、财力的粗放堆砌下跑马圈地

到2016年Q3,京东物流已拥有7个智能物流中心、254个大型仓库、550万平方米的仓储设施、6780个配送站和自提点,完成了对全国2646个区县的覆盖。

次年8月,美团王兴振臂一呼,“互联网的下半场来了!”

18万京东快递员无底薪,但东哥还是兄弟


02 再造持续竞争力

下半场最明显的标志是,大规模增量流量的结束。以往依靠增收不增利的野蛮扩张模式再难继续,如何再造运营模式提升效率、如何打造持续竞争力,是所有企业在思考的。

2017年4月,京东宣布物流业务独立。这也被外界意会为,京东运营效率升级,担忧物流业务拖累母公司业绩

在猜疑散布大半年之后,京东物流CEO王振辉透露,京东物流已实现盈利,收入规模在“200亿~300亿元之间”。但2018年Q2财报的数据是,京东物流一个季度亏了24. 2亿元

为了扭转亏损局面,京东物流开始了更多的商业化探索:向社会开放三大服务体系、正式开展个人快递、搭建全球智能供应链基础网络(GSSC)……

好在无论业务怎么拓展,京东提升用户体验的初衷没变。刘强东曾在演讲中推论,前端谁的用户体验更好、后端谁的成本更低,谁就有持续的竞争力。

这看似相悖,用户体验越好,后端成本肯定会越高。除非,你足够高效。

京东物流的高效秘诀,是提高科技含量。

在京东物流亚洲一号的无人仓里,智能控制系统能在0.2秒内计算出300多个机器人运行的680亿条可行路径,并做出最佳选择。数据显示,亚洲一号每日包裹量达20万个,实现无人化后,效率是传统仓库的10倍。


18万京东快递员无底薪,但东哥还是兄弟


但仓配提效并不等于整个系统高效。几乎所有的传统环节都有足够的提升空间,京东物流要做的是带动整个供应链提效。

以京东的对手阿里为例,后者通过加码新零售、菜鸟物流,一方面寻找线下增量,一方面向电商底层要效率。

根据2018财年财报显示,天猫在用户量未明显增长的情况下GMV大涨45%,传统供应链的效率升级贡献良多。

京东物流为这场集体加速提出的解决方案是GSSC。

GSSC涉及的供应链问题太过复杂,最后能做到什么程度,我们不得而知。但供应链上问题的焦点很明显,那便是库存。在诸多运营指标中,很难找出一个比库存周转率更好的指标来反映供应链的运作水平。

可以说,京东物流解决了库存难题,就相当于完成了大部分GSSC目标。


18万京东快递员无底薪,但东哥还是兄弟


03 向底层供应链要效率

西斯国际执行总监刘宝红在《供应链管理》中提到,库存分为三类:周转库存、安全库存、多余库存。要想在行业底层提升供应链效率,京东必须在这3类库存上下功夫。

■ 多余库存无法直接减少。解决多余库存的平台,10年前是淘宝、唯品会,现在被认为是拼多多。而从根本上降低多余库存,还需优化行为组织,降低周转库存、精确安全库存。

今年1月,徐福记成立了全新品牌 “呈味空间”,其主打保质期不过10天的现烤手工凤梨酥等短保食品。

一般而言,其产品流转过程会经过工厂—仓库—消费者的环节,由工厂大批量制作,再分配到全国不同的仓库等待下一步流转。但这种模式的产品周转周期较长,市场端的信息难以直达工厂,并不适合手工类短保产品。“做手工新鲜烘焙的产品不难,难的是物流。”徐福记行销长Alex坦言。

但借助京东物流庞大的覆盖网络与仓配一体模式等,徐福记省去了中间仓库的周转,将商品搬运次数从5次降至2次,实现了90%以上的订单24小时内交付。此外,京东还提出“无界工厂”,用户只要于当天17:00前在京东下单,呈味空间就会开始制作并打包,京东物流在1~2天内送货上门。

这使得商品搬运次数降到了1次。

■ 实际上,京东物流是在销售端缩短在途库存周转周期,从而解决周转库存。前京东战略分析师李成东曾提到,京东商品SKU超过500万,库存周转天数却仅为30天,这应当是京东物流缩短周转周期的结果。一般传统零售企业、连锁店大概15万种SKU,平均库存周转是30~50天。而单看中国的连锁零售商,这个数据会在60~70天。

■ 在解决周转库存之前,安全库存是电商平台最先在解决的。

每年“双11”,消费者需求的瞬间爆发都会给企业供应链带来压力:备货不足便痛失了市场机遇;备货过多,则势必会占用大量的短期资金,甚至直接转化成滞销库存。

相比之下,雀巢要从容得多。据介绍,它与京东进行了数据共享,包括商品基础信息和销售数据。当双方供应链团队进行历史销售数据清理后,剔除季节及活动的影响,能预测未来至少3个月的滚动基线。

这是,当销售团队给出未来12周促销计划后,他们可计算出了各类活动产生的销售增量。将此与基线预测合并后,销售总量便能预测出来。

获取销量预测后,京东开始抓取雀巢SKU所设置的补货参数,包括备货周期、安全库存、供应商送货时长、采购频率、箱规等,为雀巢提供了未来1~3个月内的补货计划。雀巢则依此计划生产能力,进行原料的补给、生产的安排、做商品的备货计划,以及后续运输到京东仓库入库售卖。

早在今年“618”期间,雀巢订单满足率就从60%提高到了87%,产品有货率也从73%提高到了95%。

过去的1年,京东物流已和200多家企业合作,为20多万商家提供了类似服务。但要最终建成GSSC,京东物流的路还很漫长。

王振辉说,可能需要10年。

但10年里,京东物流将面对菜鸟物流、多家实现盈利的上市物流企业,以及市场周期波动。

“活下去”,本就是它最大的挑战。

东哥:兄弟,让哥先活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