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淶水,當核雕遇上它之後,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歌曲《扶貧路上》在我縣唱響之後

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強烈反響

這首歌曲

也為我縣京作核雕藝術學館培訓班的

老師和學員們提供了強大的創作靈感

近日

他們以扶貧路上為主題

為這部音樂作品專門創作了主題核雕

致敬扶貧一線的幹部群眾

據瞭解,音樂作品《扶貧路上》用樸實無華的歌詞表達了自脫貧攻堅以來,廣大駐村幹部努力克服交通不便、信息不暢等重重困難,晝夜奮戰、忘我付出,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為各項任務圓滿完成奠定了堅實基礎。

我縣核雕藝人胡浩亮就以《扶貧路上》為主題進行了為期一週的藝術創作,說起創作初衷,他和記者談起了自己的雕刻心得和創作理念。

核雕藝人 胡浩亮:

“我這個作品正面用的是行書的扶貧路上四個字做的主體,後背用的傳統的雲紋和火紋做的裝飾,用篆書和隸書的這種小字做了一個輔助,有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還有擼起袖子加油幹。後邊是用一條蜿蜒的山路體現了修路對扶貧的重要性,也體現了扶貧的艱辛,並不是一馬平川的。

另一隻的背面是用我們的農產品、水果、蔬菜和穀物。寓意五穀豐登,腳踏實地,立足根本,從農民的實際出發,讓他有一個更好的前景。”

我縣京作核雕藝術學館培訓班的其他老師和學員們也以此為題材,利用自己的風格和手法精心對麻核桃進行了精雕細琢,創作出了很多精緻的作品。

核雕藝人 張海軍:

“我的這幅作品代表咱們扶貧之路越來越寬廣,邊兒上刻畫了一些米麵糧油,表現出咱們貧困百姓切身的需求和需要,也代表了黨和政府給老百姓帶來關心和關愛。”

核雕藝人 孫碩:

“我的作品採用的是白獅子頭雕刻而成,選用的是一字一題,體現扶貧路上愛心扶貧。一面雕刻的是祥雲,寓意是風雨無阻,扶貧路上有你有我。”

縣文玩核桃協會會長 於永超:

“把《扶貧路上》融入到麻核桃的雕刻當中,從而通過咱們淶水的核雕技藝提高大家對扶貧工作的知曉度,為我縣的扶貧事業也做些力所能及的貢獻。”

據瞭解,《扶貧路上》主題雕刻還會持續進行,今後將作為對接我縣扶貧產業深加工的中心點,進而更好地為我縣扶貧產業助力。

記者丨慧子 程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