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大淶源!竟獲得8項“冠名”....

淶源,太行山、恆山、燕山三山交匯,拒馬河、淶水、易水三水同源,是一個物華天寶,地靈人傑的好地方。廣昌縣誌中這樣描寫淶源:“南連倒馬,東接紫荊,內拱神京,外拒雲朔,當兩關之肩背,通二省之血脈,扼秦晉之咽喉,樹燕趙之屏翰,雖彈丸之邑,而實為畿輔要區也”。


厲害了,大淶源!竟獲得8項“冠名”....


淶源是座山城

淶源是新華夏構造運動最劇烈的地區,地形複雜、地貌奇特,分佈有片麻岩、花崗岩、白雲岩、石灰岩、大理岩和黃土地貌。境內最低海拔350米,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78座,1500米以上的山峰有32座,2000米以上的山峰有5座,“八山一水一分田”是對淶源地形的真實寫照。


厲害了,大淶源!竟獲得8項“冠名”....


淶源是座泉城

縣城附近有七大泉群,泉水匯聚後形成拒馬河,拒馬河是發源於河北省境內唯一一條常年不斷流的河流。七大泉群中,屬淶水泉和易水泉流量最大,兩股泉水在縣城東五華里的林間匯合,匯合處“波濤湧動、楊柳婆娑、蘆狄飄飄、水碾座座”,形成了被譽為淶源古十二美景之一的“淶易合流”。儘管當年美景已不存在,但是新建成的旅遊新業態項目淶源湖恢復了當年“林野曉霧中,清流入淺河。夕陽西下時,碧濤接雲天”的盛景。


厲害了,大淶源!竟獲得8項“冠名”....


厲害了,大淶源!竟獲得8項“冠名”....


淶源是座涼城

最熱月平均氣溫21.7℃,比京、津、石、保等平原城市低5℃,比北戴河低3.8℃,比承德低2.7℃,相對溼度70%左右,平均風速2米/秒,常有涼風吹拂,年氣溫高於35℃的天數為0.1天,高於30℃的天數為6.9天。入伏不見伏,盛暑不顯暑,日披衫,夜擁棉,涼風習面樂悠然。


厲害了,大淶源!竟獲得8項“冠名”....


淶源是座洗肺之城

全年空氣質量狀況良好的天氣近300天,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較高,經測定淶源縣景區負氧離子含量平均值是6673個/立方厘米,其中白石山翠屏峰索道上站和十瀑峽雙龍瀑達到了19000個/立方厘米。按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佈的標準,空氣中的負氧離子含量達到1000-1500個/立方厘米,就可以稱得上是清新空氣,淶源是座名副其實的清新之城。


厲害了,大淶源!竟獲得8項“冠名”....


淶源是座資源富集之城

已探明礦種43種,主要礦種有鐵、鉛、鋅、銅、鉬等,市場價值約5000億元,是河北省唯一未整裝開發的縣。淶源年平均日照2745小時,太陽能資源達3000兆瓦,為全國太陽能資源Ⅱ類地區,具備建設大型光伏發電基地的條件;風能達60萬千瓦,是全省最豐富的地區之一,適合建設大、中型風電場。淶源自然隔離條件好、晝夜溫差大,具備生產優質農副產品的先決條件,目前,是“中國優質核桃之鄉”、“全國無公害穀子種植示範基地”、“全省虹鱒魚良種繁育基地”,已經擁有了“淶源小米”、“金鄉”小米、“白石山”核桃、“嘴對嘴”杏扁等淶源自己的特色和品牌。


厲害了,大淶源!竟獲得8項“冠名”....


厲害了,大淶源!竟獲得8項“冠名”....


淶源是座千年古城

始建於公元966年的閣院寺文殊殿,是目前全國唯一沒有落架重修的遼代土木結構建築,其斗拱結構得到了清華大學莫宗江教授的高度讚譽,是遼代工匠運用斗拱結構到“從容不迫,遊刃有餘”地步的典範;殿內壁畫採用瀝粉貼金的畫法,有“吳帶當風”之勢,是代表遼代最高水平、單體尺幅最大的壁畫;文殊殿保存了兩塊建殿初期的窗戶,其窗稜是板直門窗向稜花格子窗發展的唯一實證,堪稱孤品。飛狐大鐘是目前全國唯一有明確銘文紀年的遼代大鐵鐘。


厲害了,大淶源!竟獲得8項“冠名”....


厲害了,大淶源!竟獲得8項“冠名”....


淶源是河北省長城最長的縣份,修建於明代萬曆元年至萬曆十一年(公元1573年至1584年),屬真保鎮管轄。長城從淶源縣域東北的苦壯石入境,自西南狼牙口出境,設有烏龍溝、浮圖峪、寧靜庵、白石口、插箭嶺、獨山城、狼牙口七座關城。烏龍溝段、白石山段完好率達68.7%。因此,許多長城專家評價說:淶源長城是全國保存最完好的,雖有坍塌,但坍塌下的石頭就落在旁邊,讓我們感覺把旁邊的石頭放上去,就會恢復原貌一樣。還有敵樓上櫓樓的瓦頂,雖然塌落,但就連那腐朽的檁、椽還在瓦的下面。看到這原汁原味的長城,不能不發思古之幽情。


厲害了,大淶源!竟獲得8項“冠名”....


厲害了,大淶源!竟獲得8項“冠名”....


興文塔始建於唐天寶三年(公元744年),建築形式為八角五級閣樓式實心磚塔,通高27米,佔地面積37.6平方米,由須彌座,塔身、塔剎3部分組成。興文塔、泰山宮、水心亭、拒馬河源頭構成了淶源縣的標誌性景觀,興文塔、泰山宮內古松構成的東塔松濤是淶源的古十二美景之一。


厲害了,大淶源!竟獲得8項“冠名”....


淶源是座英雄之城

是八路軍北上抗日開闢晉察冀根據地解放的第一座縣城。八年抗戰,淶源有8000兒女參加抗戰,3000兒女壯烈犧牲,淶源先後兩次被邊區政府命名為“對敵鬥爭模範縣”。平型關大捷前的驛馬嶺阻擊戰打響了中國共產黨抗擊日寇的第一槍;著名的黃土嶺戰役擊斃了日軍著名的山地戰專家、中將之花阿部規秀;著名的共產主義戰士白求恩最後一次做手術並負傷的小廟也在淶源;為了掩護幾千名老鄉和幹部,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被日軍挑在槍尖摔死在大石頭的上面的少年英雄王二小就是淶源人。如今,時間已經過去了70多年,但方冰和劫夫創作的《歌唱二小放牛郎》仍然傳唱大江南北,讓全國人民都將這段歷史銘刻於心。


厲害了,大淶源!竟獲得8項“冠名”....


厲害了,大淶源!竟獲得8項“冠名”....


厲害了,大淶源!竟獲得8項“冠名”....


淶源是座旅遊新城

淶源擁有6大景區218個景點,以白石山、十瀑峽、拒馬河源頭、空中草原、仙人峪等景區最具代表性。白石山擁有全國唯一的大理岩峰林地貌,三頂六臺九穀八十一峰,峰峰挺拔,谷谷幽深,集“泰山之雄、黃山之奇、華山之險、張家界之秀”於一身,奇峰林立,崖壑縱橫,飛瀑穿峽,群泉湧溢,目前擁有“世界地質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等多項桂冠。拒馬河源頭的泉水屬構造上升泉,是目前華北地區唯一常年不斷流的岩溶大泉,被住建部評為“國家城市溼地公園”。被譽為“天上人間”的空中草原景區坦蕩如砥,綠草如茵,可以“腳踏花草地,手摸白雲天”;仙人峪景區兩山壁立,一線中通,在明清時代就有“北方峨嵋”的美譽。


厲害了,大淶源!竟獲得8項“冠名”....


厲害了,大淶源!竟獲得8項“冠名”....


厲害了,大淶源!竟獲得8項“冠名”....


近年來,淶源縣委、縣政府始終把旅遊產業作為重大富民工程和後續財源精心培育,推動以白石山旅遊為核心的現代旅遊服務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全面形成了“龍頭帶動、全面開花”的生動格局。引進黃山黎志管理團隊、北京中信產業基金,採取混合所有制經營模式,引進現代企業制度開發白石山,實現了資源優勢、資金優勢和先進經營理念的強強聯合。以國內最長、海拔最高的懸空玻璃棧道和雙層玻璃廊橋為引爆點,淶源旅遊人數實現了“井噴式”增長。

——這就是淶源,集多項美譽為一身的淶源,讓我們愛上這座城,為她的發展奉獻我們每一個人心血和汗水、智慧和年華吧!


厲害了,大淶源!竟獲得8項“冠名”....


厲害了,大淶源!竟獲得8項“冠名”....

(王海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