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化騰作為京東最大股東,為什麼要扶持拼多多,這不是集團內鬥嗎?

貧民窟的大富翁


從根本上來說,京東和拼多多不是一回事,拼多多給自己定位的是“社交電商”,而京東是傳統電商,模式上並不相同。


再來說策略上,兩家電商企業,作為國內互聯網頂級巨頭的騰訊,只要有機會,肯定是兩頭扶持的,甚至不惜掏錢讓他們倆打,在普通視角看來,這不是在跟自己過不去嗎?

實際上,騰訊不過是掏錢掏資源,但這些騰訊並不心疼,這兩家無論誰贏,只要是自己人贏了才是最重要的,掏多一倍的錢確保贏的是自己人就可以了。否則,如果全力支持京東,別的互聯網巨頭扶持了拼多多,騰訊仍然有輸的可能。在這件事上,把握住一個電商的入口和優勢遠遠比那些金錢和資源對騰訊更重要。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是京東並不讓騰訊省心,劉強東現在的狼子野心和人品終於越發的暴露出來,雖然騰訊是京東的大股東,但大部分投票權全都在劉強東一人手裡,在美國被扣押期間,京東的董事會甚至癱瘓到無法進行任何公司決策,充分說明了劉強東的強勢和獨裁。這讓騰訊感受到太多的不確定和不穩定,自然不能把雞蛋全都放在京東這個籃子裡了。


未泯雙瞳


歷史上有個故事,康熙皇帝有兩個治世之臣,明珠和索額圖,兩人門徒眾多,各府臺衙門均有兩人把持。

明珠因罪落難入獄,危急時刻,管家賄賂獄官見到明珠,“老爺,事到如今,您看如何挽救?找誰幫忙?”

明珠道“模仿索額圖門生筆跡,多寫參我的摺子,遞給皇上就可!”

管家不覺明厲,但別無他法,按明珠吩咐照做,不久,明珠出獄!

管家問,明珠答“自古帝王喜歡臣鬥,臣鬥臣則主興,臣鬥主則主亡!吾與索額圖爭鬥多年,若我失勢,索額圖會和誰鬥?我讓你模仿他的門生筆跡寫摺子參我,皇上越發覺得索額圖實力雄厚,才會留我姓名牽制與他”


洛陽大老張


對於騰訊來講,進軍電商業務是其必不可少的一個選擇,但可惜的是騰訊自己沒有這方面的基因,始終搭建不起屬於自己的電商體系,因此其在電商方面也有著不少的投資,比如在京東最低谷的時候,騰訊就入股了京東,除了給京東提供資金支持外,還對其開放了微信的一級入口,藉此成為京東的最大股東,不過即便是手上已經拿到了京東之後,騰訊仍然在後來投資了拼多多,並且同樣的為拼多多也開放了微信的以及入口。

那為什麼騰訊已經擁有了京東了,還要投資拼多多呢?這其中的原因,其實說起來也並不複雜。

京東沒有給騰訊安全感

騰訊一直堅持的是財務型投資,這對入股京東來說也是如此,雖說其是京東大股東,但自己只是以一個投資者的身份存在,真正的決策權還是在劉強東的手中,可以說是得其利不分其權,因此騰訊仍然在電商領域缺乏安全感。

而與其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但不如裝到兩個籃子裡面來的安全,因此在2018年11月份時候,騰訊還是選擇了投資品多動,並且給拼多多也開放了微信的一級菜單,這個樣子的話,無論最終哪家企業取得了領先,騰訊都擁有一定的股份,也最大程度的保證了自己的流量變現渠道。

京拼左右博弈,騰訊坐享其成

對於特別擅長實行內部博弈競爭的騰訊來講,對於外部的投資業務來講也是如此,在京東和拼多多之間,騰訊沒有選擇跟誰更親,而是在一旁看他們相互競爭,畢竟騰訊在國內的對標企業仍舊是阿里,而京東和拼多多之間,還難說那個才能最終對阿里構成威脅,從發展理念和風格來看,兩家公司均存在比較明顯的差異。同時,京東在物流和售後方面的優勢,以及拼多多的用戶數量和分享方式上的優勢,因此兩個都投,又讓允許他們進行競爭,最終無論是誰省出了,騰訊都可以坐享其成。

拼多多的業績如脫韁的野馬

當初投資京東的原因,是因為它是國內第二大電商平臺,也是唯一一個能夠跟阿里叫板的電商平臺,但是隨後異軍突起的拼多多,憑藉著社交+電商的方式,迅速實現了用戶規模的裂變,並且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成為了國內的第三大電商蘋果,其市值還一度超越的京東集團,這不得不讓騰訊加強了對他的注意。

再來看一下品多動2018年財報,其去年的交易額達到了3448億,同一數據京東為4620億,但問題是拼多多有386%的增長,而京東的增長則是 27.5%,二者相差了十幾倍,同時在電商平臺的一個非常核心的要素-用戶規模上面,拼多多是3.85億,而京東則是3.053億,這樣比較來看,拼多多有著比京東更大的發展潛力,也無關乎有國外測評機構認為,拼多多將會在未來2年內超越拼多多,成為國內第二大電商平臺,因此有這樣的發展潛力,騰訊又怎麼可能放棄投資了。

所以綜合上面幾個因素來講,在當初投資了京東之後,騰訊再次選擇投資拼多多就顯得順其自然了,我是”木石心志“,努力為您帶來最新科技觀點,喜歡就關注下吧~


木石心志


對於騰訊投了京東再投拼多多其實沒啥奇怪的,瞭解下騰訊在電商上的歷史,以及騰訊當前對外投資的狀態就能明白。

1、電商是騰訊心中的疼:馬化騰其實做電商挺早的,淘寶出來後騰訊也跟進推出了拍拍網,期間也收購過易訊想增強業務,但始終沒太大起色,半死不活。在電商這塊騰訊可以說是一敗塗地。最終,騰訊選擇了京東,這是當時最能和阿里正面對抗的電商平臺。但是騰訊顯然並不滿足與此,此後還相機投資了唯品會、蘑菇街、美麗說等一系列細分領域的電商平臺。顯然,騰訊想在電商這塊不斷的深耕。畢竟競爭對手阿里的電商體系已經很完備了。

而對拼多多的扶持,除了有繼續深耕電商領域之外,更多的其實還有一層意思。就是微信的崛起,騰訊更想充分利用微信的優勢來實現在電商這塊的崛起,或者說示範作用。其實對於拼多多,騰訊並非是最早的投資者,只是B輪融資時和其他投資機構一起加入的,並且總金額也不多三家投資機構總計才1.1億美元。

後續大家都看到了拼多多的爆發力,這種爆發不僅提現了拼多多自身模式的獨到之處,更是體現了微信這個平臺在電商上的優勢,社交電商從此開始名揚天下。到了2018年拼多多優勢明顯時,騰訊才又加大投入,和其他機構一起投資的了30億美元。

2、騰訊對外投資模式:至從3Q大戰後,騰訊基本上就改變了原先什麼都自己玩,自己操作的方式,走上了對外開放之路。當然,這種開放也不算是正真開放,只是更多的項目不再玩模仿了,看著好直接拿錢砸,收購、投資都行。這種方式不僅對騰訊有利,自然對很好創業者也挺有利,再也不用擔心自己的領域被騰訊模仿抄襲了,而且還能從騰訊這裡拿到前期的資金。

而騰訊的對外投資其實就是廣撒網,看著好就投一筆,基本上也不參合創始人的運營,放手讓人家幹。因此,對拼多多的前期投資其實只是騰訊眾多普通投資中的一員,看著拼多多早期的投資人都不錯,上線1年後的業務發展也不錯,況且這模式也有利於微信的社交電商。得,咱就跟著投一把吧!或許能有用!

對於這種小規模的投資,當年的京東我想也不會在意,三家機構一起也就投了1.1億,這金額實在不算多。直接2018年拼多多發展喜人,爆發力太強了,這時騰訊才追加投資,多家機構一起投入30億美金。

總結:對於拼多多早期的投資,騰訊應該也並沒想太多,根本沒想到3年能上市,只是看著是電商領域,又是模式上有創新,就跟著一起投了。屬於騰訊當年諸多投資的普通一員而已,只是沒想到後期拼多多這麼猛。所以,拼多多和京東說不上是內鬥,只是騰訊投資的兩家公司而已。此外,在投資這塊騰訊同時投兩家競爭對手的事情其實挺多,這本質上是為了保證自己利益最大化,避免讓自己投資失敗,你們誰能做大做強,我都不虧。這或許也是馬化騰的精明之處。



羅氏蟲社


我不是馬化騰肚子裡的蛔蟲,也不是騰訊的高層,跟馬化騰也沒什麼交情,他也看不上我,有些東西我們並不清楚,但不妨來猜一猜。從蛛絲馬跡中挖掘出真相,其實也是蠻好玩的。

騰訊現在的業務很繁雜,主要是由即時通訊系統包括QQ和微信、遊戲、電商和支付系統等組成。其他的瑣碎業務不論。

前兩者即時通訊系統,不管是QQ還是微信,雙雄出擊,在國內是無人可以匹敵,沒有像樣的競爭對手。阿里的釘釘也只能在企業辦公市場劍走偏鋒,至於阿里旺旺更是越來越萎縮。這塊馬化騰完全不用擔心。

遊戲,網易有一定競爭力,但是完全無法威脅騰訊,騰訊在這一塊有微信、QQ的加成,堅如磐石,馬化騰也不用擔心。

騰訊目前最鬧心的是支付。因為即時通訊系統、遊戲都遇到了瓶頸。即時通訊系統已經沒有增長空間,因為國內能用手機的基本上都已經用上了這倆系統,再加也沒加的地方;遊戲市佔率已經到了壟斷的地步,也沒有增長空間。

從目前的佈局來看,馬化騰和騰訊下功夫最多的就是(微信)支付和背後的金融業務。這一塊具有巨大的潛力,想象空間無可匹敵。不管是支付、借貸、信用支付業務、保險、風險投資等,只要(微信)支付能站穩腳跟,騰訊就可以做萬世企業,基業長青基本上就是穩的。

但目前來看,騰訊的支付業務是相對比較弱的,尤其是信用業務,跟支付寶差距巨大。比如阿里餘額寶、花唄、借唄業務都已經發展的如火如荼,但騰訊不管是財付通、微信支付、QQ錢包等,至今還只是一個簡單的收單業務,即最簡單的支付服務,收錢、轉賬、結算,跟刷銀行卡相差無幾,沒有多大的差別。

這話是什麼意思呢?

即騰訊的支付業務只涉及收付款本身,不涉及到背後的交易流程,也就是說,它的支付業務不清楚客戶交易的細節,也無法把握後臺的資金流向、交易流程,無法把握交易本身,它不參與交易。這就是它與支付寶最大的差距。

支付寶參與到交易流程內部,對交易流程的深度參與,對供應鏈交易的深度參與,使得他能夠準確的把握用戶、商戶的資金、信用情況,對客戶的信用做出準確的判斷,所以支付寶能夠基於此推出各種各樣的信用業務,比如類似於信用卡的花唄、借唄業務。而騰訊的微粒貸最近才開始試運行。

為何?就是因為騰訊不掌握交易細節,無法基於交易做出信用評判。而要掌握這些信息,就必須深度參與到交易之中去。

再回過頭來說說騰訊與京東的關係。騰訊確實是京東的最大股東,但是你要看看京東老闆是誰?劉強東。這不是一個讓人擺弄的主,而且京東也推出了自己的京東金融,交易細節和信用記錄他是不會開放給騰訊的。實際上,京東金融和騰訊的支付業務是完完全全的競爭關係。

既然如此,那只有扶持自己的電商平臺。但看來看去,只有拼多多可以依靠了。那麼,他不扶持拼多多又能扶持誰呢?慧聰?太小了。蘇寧易購和阿里走的更近。唯品會也許是一個選擇。

所以我們的答案應該很清楚了。騰訊別無選擇,它未來最重要的業務肯定是金融和支付,而要在這方面和阿里分庭抗禮,它需要自己的電商平臺。這是馬化騰全力扶持拼多多的重要原因。但扶持京東扶出了一個白眼狼,競爭對手。黃錚是不是那麼聽話,馬化騰還需要仔細斟酌。支付寶是馬雲自己的,阿里也是馬雲自己的。

馬化騰自己卻沒有一個像樣的電商平臺。

PS:

再打個比方。雖然微信支付現在貌似搞得很火,比如菜市場。但同樣是交易,兩個人都花了50塊錢。但微信不知道他買的是糧食還是水果,是低檔水果還是高檔水果,它只知道它花了100塊錢。但支付寶就知道。再結合你的購買頻率,我就能對你做出更準確的判斷。你如果天天買櫻桃藍莓,你天天買神戶牛肉,我知道你肯定具備較強的信用支付能力,我給你的花唄額度就高,反之,你是個天天買土豆的,而且還只買打折貨的,那你申請花唄,我也許都不會理你。這就是深入交易流程最大的好處。微信支付不如支付寶的真正原因就在這裡。


江上一峰青


電商是騰訊的硬傷!多年來,為了在戰略上制衡阿里,騰訊可謂是不餘遺力,飢不擇食,從拍拍到京東,再到拼多多,,這次終於出了一口惡氣。

但凡事總有兩面性,能讓阿里受傷的,京東肯定也有切膚之痛,也徹底明白了自己作為棋子的命,拼多多咄咄逼人,很有可能促使強哥登門拜訪馬雲,結成聯姻,共同對付拼多多。小馬哥的主營業務是社交,對電商沒感覺,沒有愛,也談不上恨,完全是鬥爭上的需要,隨時可以根據需要調整。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拼多多打破了電商格局已定的謊言,動搖了阿里不可戰勝的神話,帷幕剛剛拉開,大戲還在後頭啊!


飛碟來襲


如果你做過商品採購的話,這個問題就非常好懂了。在初期,你需要一個既能給你帶來銷售也能給你帶來利潤的供應商,所以就騰訊來說,京東這時就是這麼個角色。然而,當你所有的資源都開始向它傾斜時,時間久了,你會發現突然有一天它已經不受控制了,銷售你看他,利潤又逐漸減少,長此以往,反過來他會要挾你了。於是此時你開始考慮要扶持另一家了,而且一定是一家跟他性質差不多的供應商。表面上你和前者自然喜笑顏開,背地裡很多資源開始向新的供應商傾斜了。有了新的供應商加入,對之前的供應商多多少少有警示,我能把你做大也能讓你打回原形。對此時的騰訊而言,拼多多就非常有必要了。所以零售的採購行業奉行一句話,市場的蛋糕不是隻有直徑10米大的,你一個人可以獨吞,採購希望有新人加入,共同分享蛋糕的同時,把蛋糕做到直徑12米,甚至直徑15米大。


Roy老溼


我覺得這個問題就如在淘寶中開店,你有沒有發現,同一個品類搜索排名靠前的兩個到三個店鋪,其背後的註冊公司或者說老闆都是同一個人。也就是說,當一個購買者,他要購買一個消費品,無論選擇搜索排名中第一家還是第二或者第三家店鋪,其背後都是同一個老闆在賺錢。京東參與投資拼多多或許有這方面的考量,就是消費者無論選擇拼多多還是京東這兩個平臺的任何一個,背後也許獲益的是同一批人。

事實上,在同一行業中,市場佔有率較高的企業通過併購來達成行業壟斷是一個普遍現象,只有行程壟斷,利潤才能達到最大化,才能有市場話語權和定價權。京東在電商行業目前的市場佔有處於行業第二的位置,但細分市場中不斷湧現出新形勢的創新企業也在不斷分食整個市場。為了保證市場地位,最有效的手段不是競爭而是直接併購,或者置換股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此前,京東收購了1號店,與沃爾瑪置換股權,都與現階段投資拼多多類似。

要說的是,拼多多與京東的用戶群上面有重疊,也有差異,京東利用拼多多的投資,擴展用戶的觸達範圍,也可以進行更深層次的資源整合。作為京東和拼多多背後共同的資本方騰訊,或許京東和拼多多更容易坐下來進行資本談判,畢竟,任何商業利益行為,都是靠資本方去引領和牽動的。就連當初的分屬騰訊和阿里不同的資本方的滴滴和快的的併購也不例外!





大頭田心


首先京東和拼多多我們可以說是騰訊“系”的,但是我們不能說是騰訊集團的,這是有根本區別的。只所有“系”的出現,也多來自BAT.

至於說為什麼馬化騰投資了京東,有投資拼多多?真的答案只有當事人知道,我們可以從自己的角度來從邏輯性角度找幾個點看看是否有道理:

1.投資有分趨勢投資和價值投資,當然二者之間可以遷移。騰訊是14年入股京東,當時的京東是不賺錢的,這是趨勢投資,18年成為京東大股東,而也是在16年投資的拼多多,那個時候拼多多也是賺錢的,也是趨勢投資。兩者時間節點不一樣。投資人在不同時間點投資,即便有交叉,也是可以理解的。核心是是否能在將來帶來實際投資價值。目前京東已經開始賺錢,雖然19年京東調整比較大。

2.如果2者只是有業務交叉的,騰訊只是投資人,我想大家疑惑不會這麼大,主要的原因是騰訊的流量,他們都收益於騰訊的流量口。這樣就出現個問題,本來是一個孩子隨便吃,變成兩個孩子搶著吃。這才是疑惑的本源。也正如同養孩子一樣,你一個孩子,寵著,慣著,當你兩個孩子的時候,你會發現,他哭鬧回也沒事,磕碰下也沒大不了,你甚至告訴一個不聽話的說,再不聽話好東西都給另外一個,結果大家都比以前要聽話。

3.就京東和拼多多具體業務來談,他們是不同階段業務的領先者,或者先行者。京東的自建倉庫是的網購有好的購物體驗,而拼多多的社交裂變使得購物玩法和體驗到另外一個層級。如果說淘寶是網購1.0,天貓和京東就是網購2.0,而拼多多代表的就是網購3.0。他們是不同的迭代,這在投資者看來也不衝突,都可以帶來預期的收益。可預期的是京東會加入更多的拼多多玩法,期待的是拼多多帶來更多玩法。

4.就更大層面來看,有人說京東對應天貓,拼多多對應淘寶,看似有道理,但是商業核心是盈利。我們講下沉市場,拼多多搶先的更多是下沉市場中的份額。當然農村是否要包圍城市?也許會,但是因為騰訊的存在是不是更容易讓一些戰爭多些和平氛圍呢?也未可知。


中國外貿人


其實,對騰訊來說,所以給外界一個與京東是利益共同體的感覺,是因為前幾年在與阿里巴巴的競爭,或者說是戰爭中,與京東一直是利益共同體,是同一戰壕的戰友。而騰訊所以與京東是利益共同體,一方面,騰訊是京東的最大股東,自然需要關心京東、支持京東,讓京東能夠給自己帶來更多利益;另一方面,京東畢竟是BAT之外的第四大電商平臺,甚至已經與BAT並駕齊驅,並稱BATJ,聯手京東對抗阿里,也是最好的合作伙伴。

而隨著市場多元化的不斷髮展,騰訊對外投資步伐的不斷加快,騰訊顯然不可能只把眼睛盯住京東一家企業,而會在更多範圍內選擇投資對象。而騰訊近年來的投資策略,也證明了他們在廣撒網。拼多多被騰訊看中,並有可能暗中大力支持,也就不足為奇了。不然,怎麼能夠體現騰訊的投資觀呢?

毫無疑問,投資京東與投資拼多多,對騰訊來說,根本不是內鬥,而是多渠道投資,大範圍收穫。以後,肯定還有更多類似於京東、拼多多這樣的騰訊參與投資的企業出現在公眾面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