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天镇这人把贫困户的菜卖到了全世界……

在山西省内的深度贫困县之一——大同市天镇县201国道旁,有这么一家公司。它保底收购63户贫困户的圆白菜、1503户贫困户的小杂粮,经过一番加工包装后,远销美国、日本、韩国、法国等十几个国家。2018年企业出口创汇达600万美元,发放工人工资达200多万元。

牛!天镇这人把贫困户的菜卖到了全世界……

X光检测挑选设备

这家坐落在天镇县工业园区的蔬菜加工公司——天镇县博诚蔬菜有限责任公司自2014年投产以来,就有一个外人看似天真的想法:“把本地的农产品销往全世界”。

但这一看似“天马行空”的想法,却带动了天镇县65个村2090户农户(其中贫困户1566户)参与蔬菜种植。据了解,企业季节性用工达350人,其中贫困户超过一半。

公司总经理温进勇是个“60”后,地地道道的天镇人。他说,“天镇县虽小,但是对口的国际市场大。”公司从天镇本地特色小杂粮、蔬菜入手,面向国际市场开展订单式农业,通过蔬菜的脱水加工,逐渐打造出自己的品牌,有了稳定的国外客户。

牛!天镇这人把贫困户的菜卖到了全世界……

车间里忙碌的工人

把贫困户种的蔬菜卖到全世界的“推手”之一,是参与开拓国外市场的“90”后职员郭丽娟。入职一年半来,她已经出国二十多次,到美国、韩国、法国等地参加展会,推介家乡的产品。

作为大同市人,怎么毕业后愿意到一个深度贫困县来工作呢?她说,除了这里“待遇还可以”外,主要是“公司发展前景好”。天镇昼夜温差大,菜品质量高,公司与农户签订订单的蔬菜、杂粮,都不施化肥,这本身就有竞争力。再加上使用由国外引进的先进脱水蔬菜生产线,让产品品质有了保证。

“眼见为实”,温进勇经理带着记者参观了正在加工脱水蔬菜的车间。近期大同地区降温,寒风肆虐,身着“白大褂”进入车间,却有一股暖意涌来。

牛!天镇这人把贫困户的菜卖到了全世界……

王凤花(前一)和工友在各自工位上挑捡脱水后的圆白菜碎

穿过消毒的“风淋室”,记者就进入了蔬菜脱水加工车间。十几位穿白色工作服、戴着口罩的工人,正在各自工位前挑选脱过水的圆白菜碎。

记者随机采访了正在车间忙碌的贫困户王凤花,她是“70”后,家住三十里铺乡刘家庄村,今年48岁,已在这里干了3年,月工资近3000元。在外地读大学孩子的学费和生活费,她一个人就供得起。记者问她对待遇满意吗?她答“满意啊,可满意了!”

车间罗主任告诉记者,这里一年四季都有活,所有工人都是来自天镇各乡镇的农户,目前有16个贫困户在这里务工,收入很稳定。

在成品车间,最后一道工序是由X光挑拣机进行最后检验,然后就装箱发车。记者看到,箱子上贴着白色的标签,“Dehydrated Green Bell Pepper”“TIANZHEN”“CHINA”。温进勇说,这批货是发往美国的。

一个小县城,正通过一家企业,连接到了全球大市场。在这其中,受益的不仅是企业,更是县内的贫困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