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天鎮縣城東郊移民新區進展情況……

天鎮縣位於山西省東北端,地處晉、冀、蒙三省區交界處,國土總面積1635平方公里,轄12個鄉鎮、235個行政村,總人口22.9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9.1萬人,佔83.4%。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2萬戶5.17萬人,是全省十個深度貧困縣之一。針對這種情況,天鎮縣委、縣政府在充分尊重群眾意願的基礎上,因地制宜、科學佈局,集中打造65個安置點,對3.12萬人實行易地扶貧搬遷。其中,投資4.76億元集中打造的縣城東郊“萬家樂”移民新區,堪稱移民安置點建設樣板工程。


最新!天鎮縣城東郊移民新區進展情況……


  (天鎮縣城東郊二里畔易地扶貧搬遷新村建設及產業規劃)

打造生活功能區

緊扣“人錢地房樹村穩”七個問題,在縣城東郊二里畔集中建設一個移民小區,項目一期投資2.82億元,用地229.4畝,建設28棟六層樓、總面積16萬平米,其中住宅14.3萬平方米、商業1.2萬平方米、公建0.5萬平方米,規劃移民安置移民1740戶5691人。該項目於2017年8月16日開工,目前正在進行房屋內部裝修和小區配套建設,計劃2018年10月底入住。項目二期計劃投資1.74億元,佔地166畝,建設24棟六層樓、總面積14萬平米。其中住房13.2萬平方米、商業0.54萬平方米、公建0.28萬平方米。計劃搬遷安置1626戶4349人。該項目已完成基礎工程,年內建成主體工程,預計2019年底搬遷入住。


最新!天鎮縣城東郊移民新區進展情況……


(天鎮縣城東郊二里畔易地扶貧搬遷新村正面圖)

打造生產功能區

跳出“就移民抓移民”模式,既要兜住易地搬遷的脫貧底線,又要統籌解決搬遷後續生活問題。為此,我們在引進製衣廠、傢俱廠、黑陶瓷工藝等實體項目基礎上,借鑑河北固安“標準化車間”模式,在緊挨移民小區東側規劃佔地181畝,建設5萬平方米“標準化車間”,由泰瑞集團投資1.3億元,吸引同煤集團勞保用品加工企業,承接雄安新區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就近就地解決群眾就業問題,確保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目前,正在進行規劃設計。此外,發揮光伏產業扶貧、門面租金收入,兜底保障深度群眾基本生活問題。


最新!天鎮縣城東郊移民新區進展情況……


(天鎮縣城東郊二里畔易地扶貧搬遷新村樓群)

打造生態功能區

結合全縣實施縣城綠地系統規劃一期工程,抓住全省“在造林任務和資金上繼續向深度貧困縣傾斜”的有利機遇,堅持“系統規劃、高低搭配、見縫插針、彰顯特色”的理念,大力推進移民社區周邊綠化工程,重點實施道路、環區、公園和廣場“四大綠化”工程,同步推進園區亮化、美化、文化等基礎設施配套,建設綠色生態家園。

打造生意功能區

重點念好“三本生意經”。一是依託臨街兩側建成的二樓門店,規劃建設商貿物流區,打造日用消費品、農副產品商貿帶,做好集貿生意;二是依託黑陶瓷工藝等集生產、觀賞、銷售於一體的加工企業,打造國陶展品步行街,既提升文化內涵、建設風景區,又要實現經營收益、體現生意價值,做好加工生意;三是依託工廠企業和群眾居住多的優勢,計劃依託職業培訓和小額貸款等,幫助貧困群眾,發展地方小吃、特色快餐等,做好美食生意。


最新!天鎮縣城東郊移民新區進展情況……


(天鎮縣城東郊二里畔易地扶貧搬遷新村配套黑陶企業)

打造生機功能區

圍繞推動鄉鎮職能轉變,對20個異地搬遷村的黨組織進行優化整合、並村減幹,集中成立一個村級黨委,實行黨務工作縣委直管、業務工作鄉鎮協管“雙重領導”機制,探索縣鄉共建共管社區模式;圍繞推動社區服務轉變,以社區“去行政化”改革為方向,由曾擔任過“兩委”幹部組建社區義工團隊,從貧困戶中選聘社區工作者,開展網格化管理、社會化服務,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


最新!天鎮縣城東郊移民新區進展情況……


(天鎮縣城東郊二里畔易地扶貧搬遷新村部分安置房已完成裝修)

建得廣廈千萬間,貧困群眾盡歡顏。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安居樂業是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基本勾勒,天鎮縣東郊二里畔移民社區建設是當地脫貧戰場上打得最為漂亮的一場攻堅戰,是該縣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有力抓手,是天鎮如期實現脫貧摘帽的保障性工程和關鍵舉措。在中共天鎮縣委十四屆五次全體會議暨經濟工作會議上,二里畔易地移民搬遷一期工程入列全縣“十大工程”之一。工程開工以來,縣委、縣政府密切關注施工進展以及工程質量,以對天鎮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嚴格把好質量、安全、進度、人民、歷史、責任這“六道關”,努力打造好全省規模最大、標準最高的易地扶貧搬遷小區。舉全縣之力,做到綠化、美化、亮化、硬化、教化“五化同步”,真正讓老百姓享受到黨的溫暖和國家的關懷。項目竣工後,5個鄉鎮20個貧困村10000多名貧困群眾將告別破窯危房,一步住上好房子,穩步過上好日子,安居樂業雙夢同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