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郾城區李集鎮陳東村:“雙+”模式提升產業帶貧實效

(河南經濟報記者 鄭浩 通訊員 王涵 張星)李集鎮陳東村地處郾城區、臨潁縣交界處,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型偏遠村莊,也是省級貧困村。近年來,該村堅持把發展產業作為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因地制宜,探索“雙+”產業帶貧模式,即“專業合作社+貧困戶”和“產業基地+貧困戶”,致力拓寬村集體經濟和貧困群眾增收渠道,已於2017年底脫貧出列。

“產業基地+貧困戶”。充分利用村內閒置資源,打造產業發展平臺。2017年,該區投入扶貧資金50萬元,利用陳東村內現有村組荒坑建設標準化生產廠房600平方米,並與漯河市億峰服裝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建立扶貧產業基地和服裝加工車間,吸納貧困人員就近就業。目前,已有60餘名貧困家庭勞動力及弱勞動能力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年人均增收達1萬元以上。此外,產業基地每年租賃費3萬元,80%用於幫扶村內貧困戶,20%作為村集體經濟收入,切實解決了產業扶貧利益聯結機制不健全和貧困戶不能長期受益的問題。“想不到在家門口就能上班,我上個月掙了2000多元呢!”今年30歲出頭的張鳳娟是李集鎮陳東村的一名貧困戶,公公、婆婆體弱多病,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孩子正在上學,家庭經濟十分困難。2017年,村幹部將她安排到村口的產業扶貧基地上—班,每個月有了穩定的收入,讓她對未來充滿信心:“以後的生活,肯定是吃著甘蔗上樓梯——步步高、節節甜!”

“專業合作社+貧困戶”。陳東村結合村裡有紅薯種植、粉條加工的傳統優勢,制定了“實施產業扶貧、實現長久脫貧”的工作思路。2016年5月,整合土地180畝,成立陳橋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採取“合作社+農戶”模式,大力發展紅薯產業,通過出售紅薯和三粉產品實現經濟效益。合作社與貧困戶簽訂入股分紅協議,年底人均保底受益900元,合作社還可帶動紅薯產業生產、流通環節等相關行業發展,並優先安排有勞力的貧困戶到合作社打零工,為貧困戶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