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逾兩成 1178家公司去年研發費用達3846億

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11日,1178家上市公司在2018年年報中披露了研發費用,合計達3846.85億元,同比增長23.72%。其中,955家公司研發費用同比增長。計算機、半導體、生物醫藥等新興行業研發費用佔營收比重高,增長幅度也較大。研發人員增加、研製新品、擴大經營範圍和經營規模、保持競爭優勢,成為研發費用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

三家公司增幅逾100倍

截至4月11日,1399家公司發佈了2018年年報。其中,1178家披露了研發費用,合計達3846.85億元,相比2017年的3109.42億元增長23.72%;955家公司研發費用同比增加,223家同比減少。

數據顯示,85家公司研發支出增幅超過100%。*ST安泰、西藏天路、淮北礦業三家公司研發支出增幅超過100倍。以*ST安泰為例,公司2018年研發費用合計6260.8萬元,而去年同期僅為1910元。

從行業情況看,石油開採、基礎建設、電子製造、通信設備、汽車等行業企業研發費用總額居前。研發費用佔營業收入比例方面,計算機、半導體、生物醫藥等新興行業企業佔比較高,房地產、電力、基建等傳統週期行業企業佔比較低。

12家公司研發人員數量超過1萬人。中國鐵建、中國石油、中國中車、比亞迪4家公司研發人員數量超過3萬人。728家公司研發人員佔比超過10%;128家公司研發人員佔比超過30%;36家公司佔比超過50%;7家佔比超過70%。富瀚微、中穎電子兩家公司研發人員數量佔比超過80%。

研發人員大幅增加、研製新產品、擴大經營範圍和經營規模、保持競爭優勢是上市公司研發支出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

以富瀚微為例,2018年公司研發人員達到233人,同比增長66.43%。當年公司研發費用支出1.33億元,同比增長86.49%,佔營業收入的32.19%。公司表示,近年來IC設計領域高技術人才的薪酬水平不斷提高。報告期內,公司擴充研發技術團隊,研發投入中人力成本佔比明顯提高。隨著更多項目開展,技術人力成本增加,研發費用將持續增長。

依米康2018年研發投入金額為7202.79萬元,同比增長47.62%。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的比例為5.25%。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71億元,同比增長9.95%;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827.86萬元,同比下降57.91%。

增強競爭優勢

新興行業多數上市公司加大了研發力度。這些公司毛利率較高,高額研發投入是增強競爭優勢的一大利器。

以基蛋生物為例,2018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86億元,同比增長40.45%;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5億元,同比增長28.67%。公司擬每10股轉增4股,並派發現金紅利4.1元(含稅)。年報顯示,為適應快速發展的市場需求,公司研發投入保持較高水平。2018年,公司累計投入研發資金8059.53萬元,同比增長49.14%,研發投入佔銷售收入的11.74%,有力地支持相關項目展開。

新興行業不少上市公司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的比重較高。以恆生電子為例,公司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32.63億元,同比增長22.38%;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45億元,同比增長36.96%。2018年,其研發費用投入總計14.04億元,佔營業收入的43.05%。2018年公司研發人員數量為4590人,佔公司總人數的64%。公司研發人員數量以及研發費用投入均在業內處於領先水平。

有的公司研發費用增加導致利潤減少。以金銀河為例,報告期內公司研發費用為3390.99萬元,同比增長75.89%。報告期公司加大了新產品研發投入。2018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42億元,同比增長31.03%;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636.48萬元,同比下降2.32%。公司表示,市場競爭加劇以及研發投入加大等因素使得淨利潤下降。

雪迪龍、藍黛傳動、浙江世寶等車企均將研發投入加大作為利潤減少的原因之一。2018年,浙江世寶實現營業收入11.33億元,同比下降1.83%;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27.84萬元,同比下降77.71%。公司表示,汽車行業增速放緩,市場競爭加劇,導致公司產品售價下降,盈利能力降低。同時,公司對新技術的研發投入大幅增加,而新產品尚未實現盈利。報告期內,公司研發支出6645.66萬元,同比增長39.41%,主要用於汽車轉向系統的安全、智能、節能、輕量化的技術研究。

研發投入加大

不少市值超過千億的藍籌股加大了研發投入。這在石油開採、汽車、醫藥、食品等行業表現突出。龍頭公司為保持“強者恆強”的優勢地位,維持高額盈利水平,進一步加大研發力度。

以中國石油為例,2018年公司研發投入210.45億元,同比增長13.1%,佔營業收入的0.9%,研發投入資本化的比重為33.0%。2018年末,公司研發人員約為3.94萬人,研發人員數量佔集團總人數的8.27%。2018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35萬億元,同比增長16.8%;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25.91億元,同比增長130.7%。

業內人士稱,龍頭公司加大研發投入,一定程度上說明所在行業競爭壓力加大。企業為保持競爭優勢,需要不斷加大研發投入。

在乳製品行業,伊利股份、光明乳業、天潤乳業等公司2018年研發支出增長幅度均超過100%。2018年,伊利股份研發投入金額為4.63億元,同比增長121.43%。公司持續推動創新工作,調研、試驗、設計費用投入增加。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789.76億元,同比增長16.92%;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4.4億元,同比增長7.31%。(記者 董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