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來失速,李斌出局?


蔚來失速,李斌出局?


蔚來失速,李斌出局?

蔚來失速,李斌出局?

李斌若無法應對當下危機,蔚來這輛被資本裹挾的賽車或將衝出賽道。


/ 王宇

2018年9月12日上午10:30,當李斌敲響紐交所的上市鍾,蔚來汽車(下稱“蔚來”,NIO)在造車新勢力中實現突圍,拔得頭籌。

但這輛中國版“特斯拉”明顯動力不足。上市當天,蔚來股價遭遇大幅跳水,一度跌破發行價。

蔚來最新的危機來自美國。4月8日,擁有199年曆史的美國羅斯律所(Rosen Law Firm)決定,將對蔚來發起集體訴訟。

起訴書中稱,蔚來於2018年9月11日的登記聲明及2018年9月12日的招股章程有重大虛假或誤導性陳述,導致投資者損失,要求相關賠償的費用。

蔚來辯稱,此類集體訴訟在美國資本市場並不罕見,該訴訟將不會對公司業務或營運帶來重大不利影響。

這僅是蔚來危局的一個縮影。

在過去的210天裡,李斌不得不面對來自外界的口誅筆伐,“內憂”、“外患”讓這家插上資本翅膀的明星車企漸漸失速。

內憂

蔚來失速,李斌出局?


一個月前,蔚來發布上市以來首份財報。但增速放緩、虧損翻倍加劇了外界對這家明星公司的擔憂。

財報顯示,2018年,蔚來鉅虧96.4億元,較2017年擴大92%。近三年來,蔚來累計虧損已達172.3億元。

針對持續虧損局面,特斯拉成為李斌的“擋箭牌”。這位資本玩家表示,特斯拉虧損十多年,投資者要更多關注蔚來對研發、供應鏈等投入。

他認為,汽車行業投入週期很長,未來5-10年是汽車產品形態發生鉅變的窗口期,自動駕駛、人工智能、5G等技術,將深刻改變汽車的結構、產業鏈,不作投入將無法引領行業,蔚來每年的研發投入達數十億元。

但李斌的辯解無法掩蓋在持續虧損下,蔚來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為負的事實。


過去三年,該公司現金流淨額連續為負,分別為:-22億元、-45.7億元、-36.3億元。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這家造車新勢力的傑出代表或許不足以支撐日常運營一年。

百億虧損帶來的直接後果是,蔚來股價應聲大跌。從上市之初,該公司過山車式的股價讓投資者正失去信心 。

在近52周內,蔚來股價曾一度暴漲至13.8美元,然後大幅回落至4.90美元。截至4月11日,蔚來收盤價為5.05美元。

對蔚來投資者而言,3月份是異常煎熬的一月。這家電動汽車初創公司股價上個月近乎腰斬,從2月底的9.57美元下跌至3月底的5.10美元。

蔚來股價腰斬的背後,一是因其財報大幅低於華爾街預期;二是投資者擔心中國政府決定削減對電動汽車買家的補貼力度會對純電車企造成巨大沖擊。

在股價大跌和財務狀況惡化的雙重打擊下,李斌不得不宣佈暫停在上海嘉定的自建工廠項目,將繼續由江淮代工生產。

蔚來辯稱:暫停自建工廠,一是政府在新的產業投資管理中,對代工模式的首肯和認可;二是從投資效率的角度看,現有合作伙伴產能可滿足2—3年內蔚來汽車的產品需求。

與特斯拉、小鵬汽車等競爭對手相比,同為汽車企業,無法掌握核心製造環節,蔚來只能將命運託付江淮。

不過,李斌的麻煩似乎不止於此。

不久前,有自稱前蔚來員工爆料,蔚來完成一萬輛車交付是“自欺欺人”的一場戲。在一萬輛訂單中,多數為蔚來內部員工購買。

該匿名人士稱,蔚來曾推出一項內部政策,員工購買蔚來量產車ES8,前三年公司以每月1.5萬元價格回租該車,三年租金共計54萬元。對員工而言,這相當於三年免費購車,並將獲8萬元現金。

這位前員工還指責,蔚來正在大幅裁員,並指其信貸審核購車流程漏洞百出,金融部相關負責人有監守自盜之嫌。

目前,該爆料內容以“侵害企業利益”為由被刪除。

3月22日,蔚來發表聲明,怒斥所謂"銷量作假”及"大幅裁員”純屬捏造。

聲明稱,截至2019年2月底,蔚來共交付13964臺ES8,其中員工自行購買和購買後與公司共享的ES8佔比僅2%。

隨即,李斌發文稱,針對人員冗餘情況,今年上半年會對現有團隊進行3%的優化。未來將積極調整策略,進行中長期開支節省,使公司整個業務現金流更加豐富。

但除了內憂,這位“出行教父”還將不得不面對接踵而至的外患。

外患

蔚來失速,李斌出局?


蔚來的外患首先來自於美國知名車企特斯拉。在純電動汽車市場,蔚來常自比特斯拉,後者也曾遭證券欺詐集體訴訟。

作為蔚來創始人,李斌曾不止一次拿蔚來和特斯拉公開比較。

他曾放言:“特斯拉有的我們都有,我們有的他們沒有。”

去年7月,在距離上海市中心73公里的臨港產業園,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決定砸下500億元重資,在面積達86萬平方米的土地上建設一座超級工廠。

這是特斯拉美國本土之外的首個超級工廠,也是上海迄今為止引進的最大外資製造業項目。馬斯克的三年遊說,終於讓這匹“狼”落戶中國。

這座超級工廠引來蔚來掌門人的公開“挑釁”。

他認為,這朵“加州溫室裡的花朵”未必能適應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他歡迎特斯拉來中國,因為這給了消費者更多選擇,但也相信“勝利一定屬於中國汽車品牌”。

相比而言,特斯拉已實現季度盈利。為在上海建設龐大的電池和汽車工廠,特斯拉向中資銀行申請約20億美元低息貸款。

特斯拉國產後價格將大幅下降,這對國內所有新造車勢力將形成巨大沖擊。

理想汽車創始人兼CEO李想直言,“特斯拉都已打到家門口,咱們就別搞虛假宣傳自欺欺人,好日子很快就要結束了”。

按照蔚來ES8售價區間44.80-45.60萬為準,國產特斯拉預售價僅25萬起。面對一輛性能更優、知名度更甚、價格更低的純電動汽車,消費者將作何選擇?

按照馬斯克的規劃,上海超級工廠最遲將於2022年實現量產,規模達年產50萬輛。如果蔚來盈利模式仍無法明確,直面國產特斯拉,它的生存壓力必然加大。

儘管如此,但這位資本玩家似乎不以為然。他認為,在智能電動車市場,國外品牌在中國根本沒戲。

不過,在經歷數年的野蠻成長後,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正在加速成熟。蔚來的中國同行亦正在穩步前行。

3月26日,小鵬汽車位於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南京、東莞六個城市的服務中心同步開業。此時,位於鄭州的工廠正每隔6分鐘下線一輛小鵬G3新車,它們將源源不斷裝車發往外地。

按照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的計劃,今年7月底,小鵬汽車將實現交付10000輛,年底交付40000輛G3的目標。

不久前,另一競爭對手威馬汽車也已在全國21座城市開啟EX5的交付工作。

除了同屬造車新勢力的威馬、小鵬汽車等已進入交付期,奧迪、奔馳、寶馬等傳統車企新品亦正在加緊登陸國內,合資品牌產品相繼上市。

此外,一直在市場中佔優的比亞迪、北汽新能源等主力品牌仍在不斷加碼,新能源汽車市場遠不是兩年前的一片藍海。

在新能源汽車的賽道上,蔚來將面臨新的競爭格局。進入“淘汰賽”後,這場比賽的殘酷性才剛剛開始。

但李斌若無法應對當下危機,蔚來這輛被資本裹挾的賽車或將衝出賽道。


蔚來失速,李斌出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