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自贸区西安区域两年新增市场主体34835家

4月11日,陕西省政府新闻办举办“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两周年改革创新情况及成果”第二场新闻发布会,西安市商务局局长、中国(陕西)自贸区西安管委会主任吕恒军介绍了西安的成绩。

陕西自贸区西安区域两年新增市场主体34835家

两年来,完成了127项改革试点任务,形成136项创新案例。其中,“创新推进中欧班列发展模式、铁路运输方式舱单归并新模式、技术经理人全程参与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模式”3项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设立‘互联网+政务服务’驿站、政务服务容缺受理、24小时自助信包箱、征信服务与政务服务联动、内保外贷金融创新、信用金融服务创新”6项案例在全省复制推广,形成一批自贸“西安样本”。

两年来,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建设了“一带一路”中欧合作产业园,聚集博世、宝马、阿尔斯通、达能等世界500强企业;支持陕汽集团、爱菊集团等本土企业在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设立生产基地和物流园区;开通西安至欧洲、中亚、西亚11条跨国铁路货运干线,覆盖丝路沿线44个国家和地区。

新增专利申请5994件,新增专利授权1746件,新增高技术企业2969家,高技术企业营业收入547.12亿元;开通西安至欧洲、中亚、西亚11条跨国铁路货运干线,覆盖丝路沿线44个国家和地区,2018年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1235列,运送货物120.2万吨,货值17.2亿美元;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新增市场主体34835家,注册资本4404.94亿元,注册资本亿元以上企业465家。两年的新增市场主体数,达到成立前该片区域历年市场主体数的1.5倍。

据统计,仅去年一年,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就吸引了12975家企业落户,进出口总额达到2640.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额37.1亿美元,税收收入102.3亿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