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有人把量價關係說清楚了,炒股漲跌盡在掌握中!

成交量與股價是相互影響的,一般我們可以通過成交量來預測後期股價大致的運行方向

,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 趨勢呈弱勢的警告:如果市場成交量一直保持銳減,則警告目前趨勢正開始弱化。尤其是市場在清淡成交量情況下創新高或新低,以上判斷的準確性更高。在清淡成交量情況下創新高或新低低應該值得懷疑。

2、 確認當前價格運行趨勢:市場上行或下探,其趨勢可以用較大的成交量或日益增加的成交量進行確認。逆趨勢而行可以用成交量日益縮減或清淡成交量進行確認。

3、 區間突破的確認方法:市場失去運行趨勢時即處於區間波動,創新高或新低即實現對區間的突破將伴隨成交量的急劇增加。價得到突破但缺乏成交量的配合預示市場尚未真正改變當前運行區間,所以應多加謹慎。

4、 成交量催化股價漲跌:一隻股票成交量的大小,反映的是該股票對市場的吸引程度。當更多的人或更多的資金對股票未來看好時,他們就會股入資金;當更多的人或資 金不看好股票未來時,他們就會賣出手中的股票,從而引起價格下跌。

終於有人把量價關係說清楚了,炒股漲跌盡在掌握中!

終於有人把量價關係說清楚了,炒股漲跌盡在掌握中!

終於有人把量價關係說清楚了,炒股漲跌盡在掌握中!






成交量具體實例口訣:

一、量增價升,買入信號。


終於有人把量價關係說清楚了,炒股漲跌盡在掌握中!



二、量減價升,繼續持有。


終於有人把量價關係說清楚了,炒股漲跌盡在掌握中!



三、量增價平,轉陽信號。


終於有人把量價關係說清楚了,炒股漲跌盡在掌握中!



四、量平價升,持續買入:量能保持等量水平,股價持續拉昇,可合適參與。


終於有人把量價關係說清楚了,炒股漲跌盡在掌握中!



五、量減價跌,賣出信號。


終於有人把量價關係說清楚了,炒股漲跌盡在掌握中!



六、量平價跌,繼續賣出。


終於有人把量價關係說清楚了,炒股漲跌盡在掌握中!



七、量增價跌,棄賣觀望。


終於有人把量價關係說清楚了,炒股漲跌盡在掌握中!



八、量減價平,警惕信號。


終於有人把量價關係說清楚了,炒股漲跌盡在掌握中!



使用成交量必須遵守的六大準則:

1、在多數情況下,當量縮後價不再跌,一旦量逐步放大,這是好事。

2、成交量萎縮後,新底點連續2天不再出現時,量的打底已可確認,可考慮介入。

3、任何進出,均以大盤為觀察點,大盤不好時不要做,更不要被逆市上漲股迷惑。

4、成交量萎縮後,呈現“價穩量縮”的時間越長,則日後上漲的力度愈強,反彈的幅度也愈大。

5、在下跌過程中,若成交量不斷萎縮,在某天量縮到“不可思意”的程度,而股價跌勢又趨緩時,就是買入的時機。

6、量見底後,若又暴出巨量,此時要特別小心當日行情,一般情況下,量的暴增不是好事,除非第二天量縮價漲,否則是反彈而已。

個股的K線走勢反映的是價格變動的方向,是買賣雙方交戰的結果,而成交量則說明股價走勢的動力情況如何,是買賣雙方交鋒程度的體現。量價分析的實質其實就是動力與方向的分析,成交量是動力,而價格走勢就是方向。成交量決定著個股漲跌的力量,而價格走勢則是對成交量的進一步反映。

1、結合當日漲跌分析量能

個股上漲時的放量與下跌時的放量,雖然同為多空交鋒劇烈的標誌,但它們有著不同的市場含義。一般來說,上漲時的放量代表多方力量充足、買方的主動意願強烈;而下跌時的放量代表著賣方力量的充足、賣方的主動意願強烈。

如下圖所標記的兩個交易日,前一個交易日量能放大,股價突破上漲,這時我們應該繼續看漲;但是次日卻放量下跌,這又代表空方佔據主動,所以這時需要適當看空。股票的多空轉換節奏往往很快,將量與價兩者有機結合,可以及時地順應市場變化,把握好買賣時機。


終於有人把量價關係說清楚了,炒股漲跌盡在掌握中!



2、結合主力行為分析量能

對於有主力參與的個股,我們都可以從量能與價格走勢發現些蛛絲馬跡。比如,主力在建倉時,必然會有量能的相對放大,由於有大資金進入,會打破原有的供求平衡,股價走勢自然向上,但主力都是很狡猾的,為了買到更多的低價籌碼,不會讓股價上漲過快,這樣就形成了主力吸籌行為下的溫和放量的量價模式,如下圖。


終於有人把量價關係說清楚了,炒股漲跌盡在掌握中!


通過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站在另外一個角度得出選股的一個注意點,就是股價長期橫盤或下跌,而量能一直沒有放大,那麼該股近期也難產生大行情,由於沒有大的成交量,說明交易清淡,並未有主力建倉進場,因而我們需要儘量規避這樣的股,去選擇前期有過放量,交易活躍的個股。

3、結合盤中振幅分析量能

結合盤中振幅分析量能,其實也是分析主力行為的一種方法,之所以單獨拿出來講,主要是該方法有著獨到的作用,有時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收穫。

下面結合下圖個股的例子詳細說明:


終於有人把量價關係說清楚了,炒股漲跌盡在掌握中!


該股在一波突破上漲後,股價達到一個相對高點,個股開始橫盤震盪,成交量也在持續萎縮,那麼該股走到這裡,我們是應該看多還是看空呢?此時我們就可以結合振幅和量能來分析,雖然該股價格已到了拋壓較重、多空分歧明顯的短線高點,但是每個交易日的振幅卻較小(均小於5%),且量能縮小也代表多空分歧減弱,那麼就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雖然當前仍然有一定的獲利浮籌,但主力控盤較強,後市仍有一定的上升空間,操作上可以繼續持股做多。

其實我們可以反過來想,該股在放量突破前期平臺位時,主力是吃了貨的,到當前位置漲幅並不大,主力的出貨空間很小。另外,就算主力在這裡出貨,那麼盤中振幅往往會較大,且成交量會保持一個相對較高的水平,而不是持續縮量,所以從這兩點就可以推斷出主力借橫盤清理浮籌的概率很大,後續繼續看漲。

這個方面對各位操作中線波段個股很有用,

一般走趨勢的個股在突破前期壓力高點後,往往都會持續縮量橫盤或者回調幾個交易日,盤中振幅往往較小,待浮籌清理完畢,則會啟動新一輪拉昇。

4、對比之前成交量大小分析量能

在股價走勢並不是暴漲或暴跌的情況下,成交量的放大或縮小具有前後連貫性,一般不會突兀式的放大或縮小。如果個股在走勢相對緩慢的情況下,量能變化較大,這往往與主力的對倒行為有關,當個股處於高位時,這種對倒大概率意味著出貨階段的到來。

如下圖,該股有一波相對緩和的上漲走勢,但量能卻巨幅放大,與之前的縮量形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其實就是主力積極對倒,造量誘多,從而完成出貨的過程。


終於有人把量價關係說清楚了,炒股漲跌盡在掌握中!


量價關係,主題就是如何識別巨量下跌到底是出貨還是洗盤,相信各位在實戰過程中也遇到過巨量下跌的情況,如果不夠了解相應的量價關係,往往會糾結於割肉或加倉,最終不是提前下車就是深度被套,看過今天的文章後,相信你將會對巨量下跌有一個新的認識。

首先簡單介紹下巨量下跌:

巨量下跌是一種單日形態,它是指個股當日出現了一根實體較長的陰線、且當日量能放大異常(近5個交易日平均量能的3倍以上)。這種形態常出現在兩個位置點,一是頂部出貨點,二是上升過程中的洗盤點,盤中主要結合個股的漲幅及次日的表現來判定,下面結合實例分別進行說明:

1、巨量下跌反轉

巨量下跌反轉常出現在個股中短線漲幅較大的位置點,特別是強莊股持續上漲且期間未有過回調的走勢中,一旦出現這種形態,很有可能就是主力資金突然性反手大力出貨的信號,由於個股中短線漲幅巨大,主力有著充足的出貨空間,因而,個股往往不會二次探頂,如果買入此類個股,應該第一時間止損出局,而不是補倉,避免虧損不斷擴大。

如下圖所示,此股在連續上漲過程中量能一直保持平和狀態,這說明個股上漲早已不需要加速湧入的買盤來支撐, 這也是強莊股的重要特徵。這股在見頂當日,放出巨量且收長陰線,而且次日大幅低開是驗證大陰線為主力出貨的重要參照,一般來說,放量大陰線後,若次日低開,則表明主力無意做多,應第一時間賣出離場、鎖定利潤。


終於有人把量價關係說清楚了,炒股漲跌盡在掌握中!



2、巨量下跌洗盤

巨量陰線有時也是洗盤的信號,並非主力出貨導致。一般來說,出現此種洗盤形態的個股,次日表現良好,往往高開反穿大陰線實體。但出現這種洗盤形態的個股,主力實力也相對較弱,在個股短線上衝後,我們宜見好就收,不要幻想出現幾倍的行情。

如下圖所示,該股在連續兩個漲停板突破盤整區之後,出現了高開低走的放量大陰線,考慮到這根大陰線的放量效果並不突兀,且次日收強勢十字星,因而,可以認為這是一根洗盤型的放量大陰線,短線仍可持有個股,若同期大盤走勢相對較好,次日的十字星甚至是介入良機。


終於有人把量價關係說清楚了,炒股漲跌盡在掌握中!



如下圖所示,突破盤整區時,此股出現了一個較為強勢的漲停板,次日早盤再度衝至漲停,但卻盤中逐波回落,全天振幅接近15%,收盤下跌近4%。僅從當日的這根放量大陰線來看,可能是個股突破失敗的信號,也可能是主力借大盤震盪順勢洗盤的結果,實盤操作中,次日才是作出是否短線買入的關鍵點。


終於有人把量價關係說清楚了,炒股漲跌盡在掌握中!


終於有人把量價關係說清楚了,炒股漲跌盡在掌握中!


從上面的K線圖中可見,放量大陰線的次日,個股高開幅度較大,這個明顯的高開就是主力昨日洗盤的一個信號,實盤中,當個股盤中再度回探至昨日收盤價附近時,就短線交易而言,可果斷買入。

通過上面兩個例子的詳細說明,相信各位已對巨量下跌有了更深的瞭解,這裡再簡單做個總結:

如果個股近期漲幅較小(不超過20%),且次日高開,走勢強勁,則主力洗盤的概率較大;如果個股近期漲幅較大(超過30%),且次日低開低走,則主力出貨的概率較大。

上一節和大家聊了巨量下跌是出貨還是洗盤的判別,除了文章裡講到的基礎方法,若還能結合大盤環境、市場題材熱點、籌碼分佈等方面綜合分析,成功率將會大幅提高,這還需大家在平時實操中多多總結和感悟。

這一節聊下單日突兀式巨量下的走勢。單日突兀式巨量是一種特別常見的量能形態,常常被認為是放量上攻的標誌,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在短線交易中,除了分時圖之外,還應特別留意這種量能形態。

首先簡單介紹下突兀式巨量:

突兀式巨量,也稱為脈衝式放量、間歇性放量,指成交量在某一日或連續兩日內突然大幅放量,其放量程度達到之前均量的3倍以上,而且在這一兩日的放量之後,該股的成交量又恢復如初。


終於有人把量價關係說清楚了,炒股漲跌盡在掌握中!



就短線來說,突兀式放量形態出現後,個股短線下跌的概率是極大的,無論是單日的放量上攻,還是延續之前的上漲趨勢,突兀式巨量是一個相對明顯的信號——

短線下跌

若當日收漲,往往與消息刺激、主力對倒等行為相關,特別是出現在明顯的階段高點時,這種形態往往是誘多信號,因為此時的放量上漲很容易讓投資者誤以為是個股放量突破走勢展開的信號。

若當日收跌,則表明市場拋盤正大量湧出,這種拋售很可能是主力資金的打壓出貨,預示著個股短期走勢易跌難漲。

如下圖所示,此股在高位出現了寬幅的震盪走勢,在一波反彈的高點,當日收出一根大陽線,量能大幅度放出,這種放量效果在次日又迅速恢復如初,這正是突兀式放量上漲,但這種量價形態出現在階段高點時,是一個較為明確的下跌信號,切忌追漲買入。


終於有人把量價關係說清楚了,炒股漲跌盡在掌握中!



突兀式巨量是一種極為常見的量能形態,在絕大多數情形下,它是一個短期內下跌的信號。一般來說,突兀式量能形態可以出現在很多走勢之中,如盤整後的突破點、一波快速上漲後的高點、反彈後的高點、盤整破位點等等,下面光哥解讀下幾種常見的情形:

1、震盪衝高時的突兀式巨量

在震盪上衝過程中,突兀式巨量的出現時拋壓較重的標誌,雖然不預示著中線到頂,但就短線而言,應規避回調風險,即便是大盤在上衝時出現這種量能形態,也同樣預示著回調。

如下圖,該股在震盪上揚的過程中,出現了一個明顯的突兀式巨量,儘管當日收大陽線,但異常的突兀式巨量說明買盤跟進力度和速度均不夠,短線會有回落整理的需要。


終於有人把量價關係說清楚了,炒股漲跌盡在掌握中!



2、短線飆升後的突兀式巨量

短線快速飆升後的高點,出現突兀式巨量形態,一般來說,這是主力在盤中誘多的對倒拉昇手法,個股在隨後的若干交易日裡很可能出現大幅度下跌,我們應及時逢盤中高點出局,規避短線風險。

如圖所示,該股連續兩個漲停之後,出現突兀式巨量形態,當日收長下影陽線,顯示多空分歧巨大,一旦量能無法持續、買盤跟進力度不夠,則只需少量的拋盤就可以大幅度打低股價,這是一個較為明顯的賣出信號。


終於有人把量價關係說清楚了,炒股漲跌盡在掌握中!



3、不必看空的突兀式巨量

突兀式巨量形態對於短線操作有著很重要的指導意義,特別是超短線交易,但是對於中線而言,當突兀式巨量出現在個股短線漲幅不大的位置點、特別是盤整後的突破點,則不必看空,這反而是一個好的信號,說明有主力在運作個股,後市中線行情可期,只是主力此時的控盤能力還相對較弱,個股難以走出飆升行情。

如下圖,在相對低位區的長期盤整之後,個股出現了突兀式的巨量陽線形態,使得個股的盤整形態得以突破,但這個突兀式巨量只代表震盪上揚走勢的展開,如果沒有熱點題材或有力消息支撐,個股難以出現快速的上攻走勢。


終於有人把量價關係說清楚了,炒股漲跌盡在掌握中!



4、形似的突兀式巨量

有些個股的放量看起來是突兀式巨量,但實質上並不是,若不能很好的判別,在交易時就很容易出錯。突兀式巨量是間歇式放量,個股在某個交易日突然大幅放量並不一定就是突兀式巨量,只有當後續幾個交易日成交量突然恢復如初,它才屬於突兀式巨量,因而,我們需結合個股之前及隨後幾日的成交量大小進行辨識。

如下圖,雖然出現了突兀式巨量,但從之前及隨後幾日的成交量水平來看,當日此股的這種大幅度放量並不屬於突兀式巨量,考慮到個股正處於局部低點,這種持續的放量且震盪上漲的形態可以看作是買盤加速入場的標誌,短期操作上,可繼續看多、做多。


終於有人把量價關係說清楚了,炒股漲跌盡在掌握中!



總結:

關於突兀式巨量的量價關係,這裡僅僅從技術面進行分析,實際操作中,若能綜合個股題材、消息面,則能更準備把握個股短線或中線的走勢。

什麼叫量價背離


量價背離是這樣一種證券交易現象,當證券價格出現新的高峰時,成交量非但未增反而開始下降,也就是證券價格與成交量不成正比關係變化。這往往表明,廣大投資者不認同這一價位,賣空將迅速出現。

量價背離進一步表明當前的量價關係與之前的量價關係發生了改變,一般量價背離會產生一種新的趨勢,也可能只是上升中的調整或下跌中的反彈。

價量背離,通常是指當股價或指數在上升時成交量減少,或下跌時,成交量增大,被稱為價量背離。價升量減,謂之量價背離,被認為跌之前兆。價跌量增,謂之量價背離,但不是升之前兆。原因是,上升要量,下跌未必要量。

股價運行到了頭部區間往往會出現很多背離現象與量價配合混亂現象!

具體分類


量價關係的類型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常見的類型,即低量低價、量增價平、量增價漲、量縮價漲、量增價跌和量縮價跌等六種;另一類是比較特殊的類型,即地量地價、天量天價、無量空漲、無量陰跌、底部放量和頂部對倒等六種。

低量低價

低量低價主要是指個股(或大盤)成交量非常稀少的同時、個股股價也非常低的一種量價配合現象。低量低價一般只會出現在股票長期底部盤整的階段。

當股價從高位一路下跌後,隨著成交量的明顯減少,股價在某一點位附近止跌企穩,並且在這一點位上下,進行長時間的低位橫盤整理。經過數次反覆築底以後,股價最低點也日漸明朗,同時,由於量能的逐漸萎縮至最低值,從而使股票的走勢出現低量低價的現象。低量低價的出現,只是說明股價階段性底部形成的可能性大大增強,而不能作為買入股票的依據。投資者還應在研究該股基本面是否良好、否具有投資價值等情況後,才能做出投資決策。

量增價平

量增價平主要是指個股(或大盤)在成交量增加的情況下、而個股的股價卻幾乎維持在一定價位水平上下波動的一種量價配合現象。量增價平既可以出現在上升行情的各個階段,也可以出現在下跌行情的各個階段之中。同時,它既可以作為賣出股票的信號,也可以作為買人股票的信號。區別買賣信號的主要特徵,是要判斷“量增價平”中的“價”是高價還是低價。

量增價漲

量增價增主要是指個股(或大盤)在成交量增加的同時、而個股的股價也同步上漲的一種量價配合現象。量增價漲只出現在上升行情中,而且大部分是出現在上升行情的初期,也有小部分是出現在上升行情的中途。

在經過前期一輪較長時間的下跌和底部盤整後,市場中逐漸出現諸多利好因素,這些利好因素增強了市場預期向好的心理、刺激了股市的需求,市場交換逐漸活躍起來。隨著成交量的放大和股價的同步上升,投資者購買股票短期內就可獲得利潤,賺錢的示範效應激起了更多投資者的投資意願。

隨著成交量的逐漸放大,股價也開始緩慢向上攀升,股價走勢呈現量增價增的態勢,這種量價之間的良好配合,對未來股價的進一步上揚,形成了真實的實質性支撐。

量縮價漲

量縮價漲主要是指個股(或大盤)在成交量減少的情況下、個股的股價卻反而上漲的一種量價配合現象。量縮價漲多出現在上升行情的末期,有一小部分也會出現在下降行情中期的反彈過程中。不過,量縮價漲的現象在上升行情和下降行情中的研判是不一樣的。

對於量縮價漲的行情,投資者應區別對待,一般以持股或持幣觀望為主。

量增價跌

量增價跌主要是指個股(或大盤)在成交量增加的情況下、個股的股價卻反而下跌的一種量價配合現象。量增價跌現象大部分是出現在下跌行情的初期,也有小部分是出現在上升行情的初期。不過,量增價跌的現象在上升行情和下降行情中的研判也是不一樣的。

在上升行情初期,有的股票也會出現量增價跌現象。當股價經過一段比較長時間的下跌和底部較長時間盤整後,主力為了獲取更多的低位籌碼,採取邊打壓股價邊吸貨的手段,造成股價走勢出現量增價跌現象,但這種現象也會隨著買盤的逐漸增多、成交量的同步上揚而消失,這種量增價跌現象是底部買入信號。

量縮價跌

量縮價跌主要是指個股(或大盤)在成交量減少的同時、個股的股價也同步下跌的一種量價配合現象。量縮價跌現象既可以出現在下跌行情的中期,也可能出現在上升行情的中期,但它們的研判過程和結果是不一樣。

上升行情中的量縮價跌,表明市場充滿惜售心理,是市場的主動回調整理,因而,投資者可以持股待漲或逢低介入。不過,上升行情中價跌的幅度不能過大,否則可能就是主力不計成本出貨的徵兆。下跌行情中的量縮價跌,表明投資者在出貨以後不再做“空頭回補”,股價還將維持下跌方向,因而,投資者應以持幣觀望為主。

實戰應用

指數背離應用

大盤領先指標是指通過大盤分時走勢中的白線、黃線以及紅柱、綠柱的關係,進一步闡述指數背離和量價背離的實戰運用,進而把握大盤在盤中轉折的節奏。

大盤分時白線和黃線的意義及作用

1.大盤分時白線:指大盤加權指數,尤其表示大盤股的意願,通常也叫大盤指數。大盤點位是以白線為準。

2.大盤分時黃線:指大盤等權指數,尤其表示中小盤股的意願,通常也叫中小盤指數。

大盤分時白線和黃線的互相驗證

驗證條件:白線和黃線同步運行時為健康的上漲或下跌,一旦發生背離即將發生轉折。

一般來講,市場健康運行的狀態通常是白線和黃線同步運行,即同時創新高或創新低。當白線和黃線不同步時即發生背離的走勢,表示市場發生了分歧,容易引發市場方向的轉折。最終白線的走勢會向黃線方向迴歸,因為市場最終會向大多數的意願迴歸。

量價背離應用

在大盤分時走勢中,投資者所看到的“紅柱”和“綠柱”也叫主動性買賣盤,是驗證分時走勢漲跌是否持續的重要量能指標。

道氏理論講到“成交量驗證價格趨勢”,可見成交量對價格趨勢的重要性,所以主動性買賣盤對盤中趨勢轉折的驗證至關重要。

1.什麼叫主動性買盤與賣盤

A、主動性買盤是指以高於現價掛買單主動成交的成交單,同時計入外盤。外盤就是主動性買盤的總和。高於現價買入表明買盤比較積極,易推動股價的上漲。

B、主動性賣盤是指以低於現價掛賣單主動成交的成交單,同時計入內盤。內盤就是主動性賣盤的總和。低於現價賣出表明賣盤比較積極,易推動股價的下跌。

2.主動性買盤與賣盤和大盤指數(白線)的四種關係

A、股價創新高,同時對應的主動性買盤(紅柱)高點也創新高,表示買盤推動上漲,

屬於健康的上漲狀態,上漲易持續。

B、股價創新高,但對應的主動性買盤高點未創新高,量價背離,表示買盤不支持上漲,

上漲乏力,易發生回落,避免追高。

C、股價創新低,同時對應的主動性賣盤(綠柱)低點創新低,表示賣盤推動下跌,屬

於正常的下跌狀態,下跌易持續。

D、股價創新低,同時對應的主動性賣盤未創新低,量價背離,表示此時並沒有那麼多人願意賣出,下跌動能減緩,易止跌或發生轉折,避免殺跌。

一般來講,量價齊升是健康的上漲,上漲需要主動性買盤的推動。一旦量價背離,股價就容易發生轉折。同時量價的背離進一步驗證指數的背離,兩者的結合就是轉折的開始。

注意事項

1.大盤領先指標只運用分析大盤,個股不適用;

2.主動性買賣盤也會有騙線,分析時需要綜合考慮;

3.大盤分時的節奏影響個股盤中走勢,通過分析大盤分時走勢把握個股買賣時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