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优秀学生一旦考入国际名校,大多都不会回来,这样是不是在给国外培养人才?

综合榜爷


我大伯的儿子,我的堂兄,在学校的时候,学习很好,一路读到研究生,之后出国,家里为他付出了很多。上学时,大伯常常送饭到学校里,为了出国,大伯省吃简用,大妈常常去给人当小时工,为人看孩子。堂兄出国以后很努力,开始时常常打电话回家来,问长问短的。

后来,堂兄升了研究员,搞科研,在美国一家研究所,与一个外国人结了婚,结婚时,大伯大妈都没有去美国。结婚以后,堂兄带着洋媳妇回来过一趟,语言不通,大伯大妈与儿媳妇交流不了。大致呆了一个月左右,还带了很多礼物回来。大伯很关心堂兄,要堂兄不要动不动就回来,省个机票钱。从这次堂兄走后,十几年没有回来过。

当时大伯年龄还不算太大,现在大伯都70岁了,就同大妈在一起生活。人们常常问他,为什么不去美国跟孩子一起过日子。大伯说,孩子几次打电话,把机票钱都寄过来了,让他们过去。可是去过一次,感觉生活太不习惯,除了饮食之外,外出也不方便,更没有什么认识的人,感觉很孤单,没有意思,回来了,就不愿再去美国。大伯说,在国内,什么东西都不缺,生活很踏实,有空同朋友亲戚在一起,也很开心。孩子大了,愿意呆在美国,事业也在美国,由他去吧。

说归说,大伯60多岁时得过一场大病,给我打电话,我知道他们没有办法,仅有的一个儿子在美国,我就请假去照顾他们,我媳妇还专门为他做病号饭送到医院,媳妇说,看到大妈偷偷躲在没有人的地方哭。那一次大伯差一点就过去了,在医院住院一个多月,堂兄打过来十万块钱,却没有回来,没有在大伯床前守过一天。都是我和大妈俩人守着。

原来有人跟大伯说,看你多好,培养出来一个博士。大伯可自豪了。现在再有人说起这个,大伯原本明亮的眸子,立刻会变得暗淡下去。现在大伯大妈出门可小心啦,常常买吃的和菜蔬,就买够一周吃的,怕常出门,腿脚不方便,也怕年龄大了,倒在街上,会没有人管。几次,大伯都流露出要我来管他们养老的事,想把住房最后留给我。后来不知道是怎么和堂哥说的,一直也没有真正再跟我提起过。

人生不容易,养活儿子更不容易。现在堂哥成家立业了,远在地球的那一边,大伯大妈越来越老,看着都让人心疼。


跟我学公文


你说的这个现象确实存在,不过随着咱们国家实力的提高和制度的健全,这个现象越来越少。

我在北京理工大学读研究生的时候,我班里一个同学就是奔着去美国读博士,然后博士毕业后留在美国。后来他终于实现了,现在在美国工作了。

第一种情况,留学后被迫留在国外。

以前有很多优秀的学生考入国外的非国际名校。毕业之后大多选择回国,因为有海外留学背景,回国后能找到很好的工作。因为那时候国内人才比较紧缺。

但是这个现象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国内人才越来越多,留学镀金回国这条路变得越来越困难了。去国外留学,回来找到的工作收入很一般,很难将留学花的钱挣回来。所以也就没法回来了。

我一个同事她的孩子在澳大利亚读书,每年但学费是40万人民币,读4年就是160万人民币。如果是回国工作的话,也只能找一个一年10万块钱左右的工作,很难将留学的费用挣回来,所以没办法,只能在国外找一个非主要岗位工作,但是比国内的收入也是高的。


第二种情况,国际名校的还是主动选择留在国外。

国外名校的留学生,回到国内之后是可以找到很好的工作或是进入高等科研单位的。但是这种留学生在国外也会有很好的工作机会。在某些方面,国内还是相对于国外比较落后的,所以他们在考虑待遇和工作环境之后还是会选择国外。

比如说颜宁教授,很年轻的博士生导师教授,回国之后去北大任教,但是遭遇到了国内科研项目评审的不公、同行的排挤、政策的不透明等问题。最后还是选择了回到普林斯顿大学当老师。


所以说随着国家实力的提高,优秀的留学生会选择回国。但是国家也要给他们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和文化氛围。


教育界的牵牛花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来了前几天关于神童何碧玉的新闻。何碧玉2000年以900分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清华毕业以后,去美国留学,在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继续深造,并于2009年获得了神经学博士的学位。


然而毕业以后,何碧玉并没有回国。2016年她进入纽约大学医学院,成为了一名副教授助理。在谈到回不回国这个问题的时候,何碧玉表示以后肯定会回国的,但是近几年不会考虑。因为她很喜欢现在的生活,而且美国的实验室环境非常好,它能够专心的投入到自己所热爱的科研事业中去。


此言一出,招来了各种不同的声音。很多人认为她缺乏爱国主义精神,没有爱国情怀。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趋利避害的本能,谁也不是神仙。谁都想着趋向有利的一方,而避开有害的一面。但是,为他人做嫁衣,我们也要反思一下我们自身的一些问题。


首先,拿科研经费来说,在国外和我们国内就不是一个等量级别,而且国外的实验室条件也很好,对自己的科研事业肯定是有利的。


其次,生活条件方面,生活质量肯定比国内好。在国外,根本不用去为了高不可攀的房价,下一代的教育问题费神,而且社会福利各方面都非常完善。


再次,一个好的平台往往能造就一个更加优秀的人才。选择更加有利于自己的国家,选择更加有利于自己的工作,选择更加有利于自己的平台。平台更加广阔,自然自己就会上升到一个更加辉煌的人生高度。


所以,我们盼着随着我们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才回国效力!


余争的世界


江湖满地一愚翁认为,人才流失的现状实在令人堪忧。

我们没有统计有多少考入国际名校的学生留在了国外,但大多不愿回国工作,的确是事实。我从教近17年,考入国际名校的学生无一人回国。他们大多在发达国家工作,安家立业,成为外籍华人。可以肯定的说,这些人若回国,大多会成为国家的栋梁。

学生时代,就常有一种说法:美国的高科技人才近三分之一是美籍华人。这些华人要么是改革开发后留学美国后成为美籍华人的,要么是美籍华人的第二代、第三代。很久以前就有一种说法:北大清华不过是国际名校的预科学校。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种人才外流现象,对国家的繁荣富强和社会进步产生了很严重的负面作用。这种喝祖国母亲的乳汁成长起来的人,却最终成了别人家的孩子。痛哉!痛哉!痛哉!

但是,我们又无法从道德上去谴责他们。如何选择人生,是回国为祖国效力,还是留在发达国家,毕竟是他们的自由。

但是,我们还是要从道德上去呼吁他们回国效力。科学可以无国界,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祖国培养了你,你就应该为祖国奉献。当年钱学森、邓稼先等人冲破重重阻挠,回到一穷二白的祖国,成为国家民族的栋梁。说他们是民族英雄也不为过吧!虽然,目前我们尚有不少方面还不如发达国家,但现在我们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生活、科研环境比刚建国时不知道优越了多少倍。那些留在海外不归的学子若能有老一代科学家的一点点家国情怀,也不至于抛弃培养自己的祖国,为别国效力。因此,个人建议北大清华等名牌大学,要加强家国情怀教育,或许这样会留住一部分民族的精英。

我们还要思考的是,当年建国时一穷二白,而海外学子争相归国。今天祖国在崛起,祖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了,为什么海外学子争当他国公民。除了教育,我们还能做什么,才能让那些民族菁英们心甘情愿地为祖国效力。

吸引他们留在海外的无外乎时更好的经济待遇、更好的科研环境以及更好的生态环境。我想,这些方面,我们也是可以做得很好的。当我们能给出更好的经济待遇、更优良的科研环境,当青山绿水再次覆盖祖国大地时,他们没有理由不回来。当然这须要过程。不过,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做到。

当然,我们也应该制定相关政策,从制度上,制约人才外流的现象。

归来吧!海外学子!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祖国才是你安放灵魂的地方!

归来吧!海外学子!他国“虽信美而非吾土兮”,祖国才是你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的所在。

归来吧!海外学子!祖国是你祖祖辈辈生生不息的家园。你的祖祖辈辈在苍穹渴望你早日回归故园。

邓稼先

钱学森


江湖满地一愚翁


优秀学生一旦考入国际名校,大多都不会回来,这确实比较普遍,应该说是国家的一种损失。如何防止人才外流,我觉得强制回来不如筑巢引凤来得科学。

一、一流大学国外深造比例不少。越是优秀的大学,出国深造的比例越高,比如北大、清华和复旦大学,国外留学的比例近30%,不可谓不高。而且一个非常严俊的形势是越是优秀的人才,留在国外的可能性越高。因为一般性的人才在国外找工作不容易,只能回来,而优秀的人才在国外比较容易找到中意的工作,而留在国外的机会大得多。这不能不说是我们人才流失很严重,把全国最好毕业生送出去,然后为外国工作,是一种智力损失。

二、优秀留学生不愿归国的原因分析。优秀留学生不回国为国效力,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外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好,待遇优厚,食品安全,子女教育更好。另一方面,觉得国外有更好的实验条件,可以更好地进行研究,容易出成果,想要通过科学研究为人类做出贡献。比如大家熟悉的高考神童何碧玉,就留在美国工作了。

三、如何吸引优秀留学生为国效力。有些人觉得,你生在中国,是中国培养了你,你就应该有家国情怀,为国效力是理所应当。也有人觉得,为防止人才流失,这些优秀学生出国留学时,就应该交一笔不菲的保证金,回国了就可以退还,否则就当是你自已出义务教育的培养费。我想说,这些都不是最好的。一方面我们确实应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虽说科学无国界,但想想美国对我们民营企业华为公司的打压,你还好意思说科学无国界吗?另外我们必须筑巢引凤,为这些优秀的人才创造成才和创业的良好环境,让他们觉得回国比在国外发展得更好,更容易出成果,更能体现他们的价值。归国回来发展好的比如李彦宏、张朝阳、施一公等,那就是榜样。

随着中国的实力增强,相信会有更多的优秀留学生会回国效力,带着在国外学到的本领报效祖国,那时会出现更强大的中国。

如果是你留学美国,而且能在美国找到一个好工作,你愿意回国效力吗?期待你的留言评论。


良心老师


这是公正的必然结果,也是不公平的必然恶果!

人和人不同,这点在出生时就命中注定。你凭什么生来富贵?我却生来贫穷?你凭什么生来聪慧?我却生来愚笨?再后来,你凭什么诸多贵人提携?我却四处碰壁?凭什么你人生的起点比我人生的终点还高10倍?凭什么?凭什么?凭什么?好好想一想,你能否告诉我为什么?如果不能,那么下面才是重点。

先天的基因注定已经存在差异,后天的奋斗成为唯一可以依靠的东西。而奋斗的硕果需要土壤才能生长,这个土壤就是公平!公平!公平!只有靠公平的机制才能缩小和赶超这种先天差异。

我们的教育公平吗?我告诉你我们的教育是最公正的,但却是最不公平的。天赋异禀和资质平平所需要的教育可以相同吗?当然不可以!好比一个人的饭量是10碗饭,另一个人的饭量是1碗饭,同时给他们两碗饭,一个挨饿,一个吃不下,这是公平吗?这不叫公平,这叫公正!而同时满足不同人的饭量才叫公平!天赋异禀的人才应该更需要优质的教育资源,而他们大多数会成为精英。资质平平的人需要的不是优异的教育资源,而是愚公移山般的努力和奋斗!

报考剑桥大学的学生在接受面试时,考官一定会出一道学生答不上来的题目,即便恰巧学生会做,考官也会一直出题把学生卡住。然后考官会启发和引导学生完成题目。如果学生在20分钟内依然无法完成,那么将被拒之门外。理由就是,我20分钟都教不会你,你凭什么叫我教你3年?优质的教育资源有限,它永远是留给精英的!这就是人家世界一流大学的招生理念!

精英的培养非常不易,成本极高!所以被教育出来的精英也备受珍惜和重用!反过来看看我们的教育,真的没有哪个国家的教育比我们更“公平”了,它可以让天才和庸才凭着同样的高考分数享受相同的教育资源。举个例子,让姚明和潘长江一同在一米八高的房子里跳高,你能分辨出谁的成绩更好吗?所以我们的教育“公平“培养了一堆堆的庸才,也把天才养成了庸才!

在国际名校的这种招生理念下,能进校门的中国学生自然是精英种子,当他们毕业成为真正的精英后,他们最怕什么?

真正的精英是一口宝剑,宝剑从来不怕被砍断,宝剑最怕的是被雪藏!没有任何一个精英愿意背井离乡,但是相比被雪藏,他们宁愿背井离乡。正是庸才们混淆了精英,使精英难以出头。精英们自然会选择去珍惜和重用他们的地方!这就是自然选择法则的社会体现,在正常不过了。这和高不高大尚没什么关系!


什么叫公平?什么叫公正?看图。


科普军


这是毋庸置疑的。

你种了一棵树,辛辛苦苦地浇水,剪枝,除虫。后来,树长粗了,别人一分钱没给你,锯下来盖房去了。

你养了一头猪,天天喂泔水,时间长了还得给它出圈。长肥了,该出槽了,有人把它拉走了,一分钱没给你留。

留学生不回来,去为别国服务,就像这棵树,这头猪一样,我们是投入了很大成本的。当我们该收获的时候,却被别人收走了,你说是不是很憋屈?

有的人说,人家上学是花钱的,想去哪儿谁也说不着。难道果真如此吗?

非也。我们知道,九年义务教育国家是不收你一分钱的,办学的钱从何而来?当然是国家投的钱。现在每个小学生每年国家给学校拨经费500元,初中生800元,水暖费花费也基本上达到这个数目。仅这两项,小学一年就是1000元,初中1600元。更大的项目是教师工资和仪器设备的配置和教室与操场的建设。我们先看教师工资,小学生标准师生比为1:19,初中为1:13.5,高中为1:12.5。也就是19个小学生就得雇一个老师。我们按一个老师8万年薪算,8万÷19=4400元,那么6年小学就是(1000十4400)X6=32400元。再看6年中学,都按1.:13计算,工资仍按8万算,8万÷13=6000,(6000十1600)×6=45600,12年一共78000元。仪器设备按2000元算,一共8万元。



我们再看大学,大学师生比为1:5,大学老师年薪为10万计算,生均为10万÷5=2万元,那么四年大学就是8万元。北京大学生均经费是1.29万元,清华是1.31万元,取平均数1.3万算,4年为5.2万元,也就是4年大学,国家至少投入13.2万元,加上中小学的8万元,一共是21.2万元。

去年我校投资1300万元建起教学楼一座,大约可容1300个学生。我们按楼房50年寿命算,1300万÷1300÷50=200元,一个学生从小学到大学,一共是16年,那么200元x16=3200元,加上前面的,一共是21.5万元。


也就是说,国家培养一个大学生至少要花费21.5万元,每一分钱都是真金白银,如果这些留学生一直不回来,这些钱就等于扔进水里了。而实际情况远比这个严重。国与国的竞争,主要是科技的竞争,前些日子美国打压华为就是这样,当我们辛苦培养的人才去帮助我们的竞争来挤垮我们的时候,那就不仅仅是以万来计算,而是以亿或者十亿百亿千亿来计算了。

同意我的观点吗?同意的,不要忘了给个关注啊。


爱河北人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明确归国留学生对国家做出的贡献,这正是国家层面的胜利

在直呼上看到一个评论:最近在BBC关于中美贸易冲突的新闻下看到很多印度人的评论,说中国的确是偷美国的技术,不然为什么他们的留学生一直回去,我们印度的留学生从来不回来。

认清一个现实,我们早就已经形成留学生归国潮,但印度人还在翘首以待呢。

作为后发的国家,我们必须要让学生走出去,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诚然中国是世界最大生源国,也就是说在大多数发达国家的留学生里,中国学生比例占据首位。2017年-2018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首次超越60万,比上一年度增长11.74%(来自教育网)。所以说即便我们很早就开始担忧人才流失问题,但是出国留学人员还在飞速增长,这些回国人员已经为国家贡献过极为显著的力量。

(图片和截图都来自中国中央人民政府网)

难道国家难道看不到这个现象吗?不过从国家层面来说,学生出国留学“师夷长技”未尝不好,虽说很多人不再回国效力,但从数据上来看,归国的留学生也在快速增长。

同样是2017年-2018年,留学人员回国人数达到48.09万人,较上一年增长11.19%。放学生出去,吸引学生进来,这是国家层面的战略眼光。而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出国留学519万人,学成归来313万人,比例高于60%。

国家放任学生出国留学,又努力改善国内就业环境,这充分显示了国家的开放和包容,而且我们已经看到这项策略已经收到效果,这些留学归国学生在我们的各行各业都发挥过极为重要的作用,对国家战略技术的突破也贡献过关键作用。就我看来,我们送100人出去不指望100人都回来,只要有10人回来就能发挥额外贡献,更何况改革开放以来,归国留学生的人数已经连年递增,成效显著。

再来说说如何吸引更多的人才回归

人才流失是中国人才走出去后不可避免的结果,送100人出去回来60个人,我们流失了40个人。我们看到60个人为国家崛起做出显著贡献,也发出另外40个人不能回来的遗憾。

国家其实做了很多吸引留学生归国的政策:

1. 留学生归国落户政策有优惠,一线城市比如上海和北京的落户难度较小。

2. 留学生归国可以免税购置车辆。

3. 国家有专门的留学生创业扶持计划。

4. 高校对海归高等人才有很大扶持力度,比如千人计划。

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不弄更多的优惠政策吸引留学生归国呢?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

1. 国内毕业生就业人数每年递增,就业市场本就有压力。

2. 对本土优秀人才不公平,凭什么国内毕业的博士就比海归博士待遇差?我们也不一定比海归博士差!而且不公平的对待方式只会刺激更多学生出国留学。

3. 中国已成新兴市场,已经有自信吸引全世界的优秀人才前来,况且国外条件虽好但是竞争也是激烈,相对比中国这边风景独好,不必额外开启特惠通道。

最后说一下为什么有留学生不愿意归国

其实说来说去就那几点。

1. 想做科研的觉得国外科研条件会好,工作环境单纯些。

(美国一个极小的小镇上一座研究大楼)

对于第一点我是赞同的,这两座大楼是专门做人类健康研究的大学和企业的聚集所,我朋友说这里有些老师和企业有的高精度仪器比国内大多数大学有的都多,然后经常有大牛讲座,小新们也可以发表自己的演讲,这里有做动物实验的全部配套。而这两栋楼并不在纽约或者洛杉矶那种大城市里,而是一个极为冷清的小镇而已,美国的一个缩影。

2. 想工作赚钱的,毋庸置疑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待遇会好很多,生活压力会小,比如他们回国的工资待遇对于他们出国留学付出的金钱太微不足道,比如买房压力没那么大。所以留学生中很多一部分都会首先努力留下来找工作,办工作签证然后办绿卡。

3. 还有就是攀比心态,包括出国留学都是攀比,毕业后就回国岂不是丢人丢面?

4. 我们要看到出国中有一批中坚力量,那么来自优秀大学的年轻教师,来自国字头的科研院所的年轻骨干,他们以出国访学和博士后的名义出国,我认识很多最后留在美国的这一类人,他们是携家带口来美国,他们以特殊人才申报美国绿卡极为容易。

总结一下

有人会去就有人留下,不必强制,我们看到国家的大环境每日愈佳,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快速缩小,我们的活力是其他老牌发达国家无法比拟的,我们的上进心也是名列前茅,所以只要继续保持改革开放,继续保持兼容并蓄的宽大心态,我们就会看到越来越多的顶尖人才回到祖国怀抱。


穿美国望世界


这个问题提的太酸,一股浓浓的酸味。


人家回不回来跟我们有一毛钱关系吗?人家从小到大的培养费用又不是我们出的,人家又没欠我们什么,回不回是个人的事情,不要往道德上扯,不是上个世纪70-80年代了 ,那时候出国留学的大多是国家公费的,那时候不会来的才是道德问题。现在都是自费,自费,自费!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再往深层次说点,他们回来也没什么意思,能留学的不一定是有能力的,哪怕是名校,捐捐钱一样能进,回来还是该干嘛干嘛,对我们也没什么贡献,真正有能力的,哪怕是国内读书出来的,也有外国企业来挖人。是往国外挖的那种哦。


我有个亲戚就被德国挖走了,其实挺好的,个人的人生,个人选择,其他人没必要说三道四的。也不需要道德绑架。如果哪天全世界的人才都主动来我们国家,那才是真正强大的一天。


就到这里吧,大家该干嘛干嘛去吧。


真子大叔


这个未必就是给国外培养人才。从目前国内形势看,真正的人才是不会轻易出国留学的,出国留学的大多数都不是真正的人才。

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不少家庭的收入达到了中产阶级以上的水平。许多家庭都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千方百计要让自己的孩子读上好大学。不少平时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家长担心孩子考不上国内名校,就花钱支持孩子报考国外大学,而且往往比上国内名校容易考上得多。


你也许会问:“既然是国外名校,怎么还容易考上呢?”其实不必大惊小怪。国外名校要求考试的科目和我们的高考差别比较大,比较适合那些打算自费报考的学生。况且国外名校想要增加收入,自然会暗中降低标准录取留学生,多收几个留学生对于他们是利大于弊。你要来报考,我就要招收,反正不过增加几个老师,还能给国家创造就业机会,何乐而不为?至于留学生是否能变得优秀,那些学校不会太在乎的,只要能让你毕业就行了。对于国外名校的想法,留学生家庭也是心知肚明的,只是他们看重国外名校的毕业证,便不太在乎别的东西了。虽然留学后未必成为人才,但有了名校留学生身份,找个挣钱的工作还是容易的,所以那些家庭愿意支持孩子留学国外,并乐此不疲。


从那些到国外留学的学生本身能力来看,他们并不是社会的顶尖人才,即使他们留学毕业后在国外找工作,也算不上是多么大的人才流失。既然他们想方设法要留在国外,也就说明他们有道德缺陷,不怎么知道热爱自己的祖国。当然,以他们的智商和能力,国内单位也不会怎么稀罕。

真正对国家有大用的人才,国内名校会热烈欢迎的,国家也会重点培养。现在国家的许多行业正在赶超国外先进水平,靠的人才大多数都是国家自己培养的,而不是那些自费到国外留学的人。 所以说,我们并不痛心那些人留在国外,因为大多算不得真正的人才,也就无所谓人才流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