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龄开聊,第一次鸦片战争镇江战役中的各种蹊跷

导语:满汉失和,成为隐藏在这场所谓最惨烈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收官战役背后的蹊跷和秘密。剥去英勇杀敌的面纱,令人扼腕痛惜。(全文1400字,无图)

镇江战役对于英国来讲是收官之战,对于代表中国的清政府而言是耻辱的发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守军的顽强抵抗形成的鲜明对比,让人为城破身死的海龄扼腕痛惜,视其为腐败制度下的殉葬品。当仔细研读各个版本的历史资料后,却发现这场号称最激烈的战役,曾经被恩格斯点评过的战斗,却有更多的蹊跷。剥开迷雾,又看见了一个“胡夏有别”的另类版本。

镇江战役前夕,清廷也不可谓不重视,从全国开始抽调部队,积极开始设置防御,从武官配置上也尽可能的采用曾经合作过的将领。三员主将,海龄、齐慎、刘允孝都曾经共同参与过镇压河南天理教起义,从部队选择上,不仅有原守镇江的旗兵,还有从青州驰援的500名精挑细选的旗人勇士。齐慎以及刘允孝率领的部队也大多来自陕甘地区,以善技勇闻名。海龄作为主官,对于镇江的防守也比较重视,设置了大概三道防线,由内而外是镇江城由旗兵驻扎,城外以及沿江渡口由陕甘部队和青州旗兵防守,同时在镇江东大约三十多公里处的圌山依靠炮台设立了要塞防御,拱卫江面。

海龄在1841年初上任,对圌山要塞的极为重视,并提出增兵防卫策略,不知何故,不但此项策略没有实施,而且在1941底,英军攻击要塞防御的时候,做出了诡异所思的“乞火药,都统不发”的举动。圌山被占后,自此到镇江则无险可守。圌山附近水面也成了英军部队的战役出发地。

1942年7月15日,英军第一次试探性攻击登陆,海龄亲自督战,协统武中阿率领青州五百旗兵与齐慎、刘允孝部队协同作战,击退英军,初战告捷。英军被迫退回圌山附近水面。

7月17日,海龄再次做出匪夷所思的举动,将驻守东码头的青州旗兵全部撤入城内,分兵把守四门,将齐、刘部队放在城外防守,这种内外有别的军事部署与此前协同作战的做法,导致了汉族部队的不满。同时东码头作为很重要的登陆地点也形同拱手相送。

7月20日,城外部队开始与城内旗兵互相谩骂,并且因为给养不足,汉军部队在大战在即之时,军心动摇。7月21日,英军开始全面进攻镇江,城外守军佯做抵抗,就退兵到新丰(有史家说,汉军奋勇,不过齐慎部队参与南京保卫战时期,麾下两千七百人,几乎等同于他率领的全部部队。)。英军近抵城下后,破城巷战,面对作战经验丰富、器械精良的英军部队,本地旗兵也丧失斗志,只有青州驰援的旗兵奋勇杀敌,清时设立的青州旗兵忠烈祠碑记载:

六月十四日,天将午,火箭齐发,东、西、北三城楼俱被焚烧,贼乘势攀跻,其他守兵以千数,皆震慑,独青州兵奋勇格杀,至血积刀柄,滑不可持,尚大呼杀贼。

青州旗兵在战斗中损失了170人左右,占其部队总数的三分之一,也是各路部队中战损率最高的。一周左右的时间,一场用一万人对四千人的攻坚战,就此轻而易举的结束了。青州旗兵以及部分本地旗兵的英勇震撼了侵略者,也要他们坐到了谈判桌,是福是祸各有解读。

重读此次战役的几个蹊跷战争节点,圌山不提供火药,旗兵退城等等,无非是在海龄心中有所谓胡夏之别的心结。从镇压汉族农民起义中得到的经验或者启发,又通过在镇江战役中出现的汉族奸细,让其原定的既定战略全部变形,临阵易帅是大忌,临战变阵也是大忌。满汉失和,只知有族,不知有国的惨烈,有何可以称道?海龄之死尽管有各种说法,或自焚,或自缢,不过是其畏罪自杀的托词而已。古人事,今人看,防微杜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