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弟子戴泽:95岁高龄从未停止创作

夏日,满目的花团锦簇,驻足于街头巷尾,常常能看见人们用相机、手机记录美丽景色,但在半个世纪前,人们往往奔波于生计,鲜有人会关注大自然中的绝美景色。然而,在北京却有一位画家,用他手中的画笔,一年又一年从不间断地描绘着四季更替的色彩,记录下那些不复存在的回忆。

他就是徐悲鸿、傅抱石等大师的弟子、当代著名画家戴泽。

2017年,已经95岁高龄的戴泽先生出版了一本很美的画册《花木集》,书中集结了戴泽的52幅从未公开出版的花木题材画作。同时,戴泽的画展“大朴者说,拙笔生花——戴泽作品展”也在北京展出,展览共展出花卉主题画作46幅,创作时间横跨70年。

在中国的画家中,很少有人像戴泽这样执著于花木题材的创作。他不断地尝试各种新风格,用笔端抚触绽放的新生,将他对自然的尊重、对生命的赞颂铺满画布。作为徐悲鸿的弟子,戴泽一直在践行徐悲鸿先生的现实主义创作观念,将写实与写生有机结合,由生动、鲜活中见事物之实质,在实质中显朴素、乐观之精神,将人生际遇与艺术理想沉淀为一种花开花落的自在。

徐悲鸿弟子戴泽:95岁高龄从未停止创作

1946年北平美术家协会成立照,前排右一为戴泽,右三为齐白石,左三为徐悲鸿

因为生性低调,戴泽先生多年来有大量画作从未示人,在这些未公开的画作中,大部分是花卉。在他笔下,有胡同附近角落里的花,有桌上花瓶里的花,还有从同一扇窗户看出去的四季不同的花……它们有些看起来孤单、脆弱,有些优雅,有些热烈,有些从幽深的黑暗里开出来,但共同的是,它们都在努力生长、顽强绽放

戴泽是徐悲鸿重要的弟子之一,是新中国美术教育的奠基人、中国第二代油画家中的代表人物。徐悲鸿的夫人廖静文对戴泽的评价是“很勤奋,也能吃苦”,称在徐悲鸿先生早期的诸多弟子中,戴泽虽讷于言而敏于行。就像他一生坎坷,如今已95岁高龄,却从未停止创作。

1922年3月,戴泽出生于日本京都,同年随父母回国。戴泽自幼学习绘画,1942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师从徐悲鸿、傅抱石等先生。困难时期物质匮乏,他就找报纸或捡别人丢弃的废纸来画画,一张纸要画两面,有时还会将原来的画覆盖掉,一张纸上有两三层的画。改革开放后,他每天6点半准时出去写生,曾经在老北京植物园和动物园里住过一个多月,专门画画。退休之后直到85岁,都还保持着每天至少6个小时的作画时间。

早在1994年,戴泽先生就在纽约“东方文化中心”举办过个展。上世纪80年代,颐和园曾邀请他临摹荷兰画家华士·胡博的《慈禧像》,并在颐和园展出30年之久,他的作品也是拍卖会上的常客。

因为生性低调,戴泽先生多年来有大量画作从未示人,在这些未公开的画作中,大部分是花卉。在他笔下,有胡同附近角落里的花,有桌上花瓶里的花,还有从同一扇窗户看出去的四季不同的花……它们有些看起来孤单、脆弱,有些优雅,有些热烈,有些从幽深的黑暗里开出来,但共同的是,它们都在努力生长、顽强绽放。

徐悲鸿弟子戴泽:95岁高龄从未停止创作

戴泽临摹的《慈禧像》

在戴泽先生的作品中,有一幅画非常特殊,就是在颐和园展出了30年的那幅《慈禧像》。这幅镶嵌在落地镜框里的油画,高234.5厘米,宽144厘米,画中的慈禧坐在硬木靠椅上,透视合理,神态安详,栩栩如生,显得保养极好。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德和园里这幅画并不是华士·胡博所绘的肖像原作,而是戴泽临摹的复制品

据戴泽先生讲述:“1979年年初,因为慈禧画像原作年代久远,破损严重,颐和园管理处的耿刘同同志到美院找人修复这幅画像。当时艾中信院长因为我有修复《奚我后》的经历,派我去完成这一任务。现场看过原画,经过慎重考虑,我认为自己没有修复此画的能力,向颐和园方面提出可以复制一张等大作品供展出使用。原画小心保存,以防因继续展出使画面情况加剧恶化。园方经过讨论通过了复制方案。经过3个月时间的努力,我总算完成这幅作品,在排云殿公开向游人展出。之后将近30年的时间里,颐和园展出的《慈禧像》基本都是我所临摹的这张作品,而原作则得以妥善保存。直到2007年,颐和园才与荷兰方面取得联系,由荷兰文物保护修复专家来华修复原画。我复制的这幅慈禧画像,成为修复原作的唯一参考资料。”

戴泽在北京举办画展期间,徐悲鸿的儿子徐庆平曾去看画,他向记者讲述了戴泽的两个故事。“我记得母亲生前曾买过戴先生的一张画儿,当时我母亲虽然是教授,但是那时候中国的教授也很清贫,所以她也不能出太多的钱。戴先生的回答是,师母要的画,不给钱我也得给画。我母亲很感动,后来这张画一直挂在母亲家客厅里最显眼的钢琴的上方,一直挂到现在。”

徐悲鸿弟子戴泽:95岁高龄从未停止创作

戴泽近照

令徐庆平印象深刻的另一件事是,几年前有一次和戴泽去大连,那时戴泽已经90岁了,“他平常走路很慢,但是我告诉他,这个金石滩海边有一片礁石风景区。戴先生看见那个景象以后,我看到他的眼睛都亮了,他大踏步在前头就走过去了,把我们甩到后头很远。一个90岁的老人,他看到好的东西想要放进他的作品的时候,那种神情让我们知道,真正的画家是什么样的。”

墨西哥诗人何·埃·帕切科有一首诗《画花》:他在画他的花,敌人未宣战就侵入了他的国家。战斗和失败接连不断,他依然在画他的花……现在我们都承认,面对恐怖他很勇敢,因为他始终没有停止画他的花。

这似乎是戴泽的写照,他的人生、他的生活,跟他笔下的那些花儿,连在一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